?

哈爾濱的“各美”與“共美”

2024-01-11 04:28李浩
小說林 2024年1期
關鍵詞:俄式莊園哈爾濱

經典的《塔木德》一書中曾這樣提到,世界若有十分美,那九分在耶路撒冷。我愿意將這個表述略做些轉換,用來描述我心目中的哈爾濱:東北若有十分美,那七分應在哈爾濱。哈爾濱,有所有北方城市共有的美,尤其是秋天,樹樹皆秋色的時候——它們寬闊,雄渾,壯麗,大氣,色彩斑斕,這種東北城市所共有的,哈爾濱絕不缺少半分;哈爾濱,也有多數北方城市所沒有的美,這個曾被稱為“東方小巴黎”和“東方莫斯科”的城市據說遺存了五百余座歷史建筑,而這些遺存中歐陸風情占有主體性的位置,其中巴洛克風格、拜占庭風格、折衷主義風格、哥特式風格、古典主義風格以及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筑參差林立,為北方的哈爾濱增添著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種種“異質”。在哈爾濱的七分美中,這種具有異域感和歷史感的建筑群落可以占有五分,尤其它妥帖、和諧而又有著對比感的色彩構成。在我看來,它體現著多種文化的有益交匯,一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容納,以及將異域文化吸收進我們懷中的適度改造……它,大致也造成著哈爾濱文化上的某些獨特,譬如城市市民對于油畫、西洋樂器和歌劇演出的普遍接受,譬如他們更有胸懷感、世界眼光和寬容度,譬如更有博采眾長的勇氣和信心,譬如……關于哈爾濱這座城和這座城的品格,我想那些曾生活在哈爾濱的朋友們比我更清楚,說得更好也更深邃——在這里,我愿意繞過自己的所短,而從小小的側面入手,專注地談論它的一個局部:從這里,我想我們也可看到屬于哈爾濱的某些具有獨特性的品質。在我看來,所有共性的東西都會體現在諸多的微點中,而抓住某些微點,我們也可以部分地從一斑之中窺見全豹。

我要說的這個局部,名字叫做“中國·哈爾濱伏爾加莊園”。

是的,它并不是我前面提及的五百余座歷史遺存中的任何一座,它是一個新建筑群落,自2000年之后才剛剛開始——“伏爾加莊園復制還原了一百多年前哈爾濱俄式經典建筑,可謂俄式建筑大觀園,亦可稱之為歷史建筑博物館。走進莊園令人情不自禁地重溫這些建筑里發生的美麗動人的故事,追憶那林林總總的人物……”唐飚先生的這段文字清晰地告知我們,這里的新建其實有著“古老的出處”,是一百多年前哈爾濱俄式經典建筑的重建和復建,它以這種方式告知我們,這里的“異域風情”其實是哈爾濱曾經的舊有,而不是突然心血來潮的移植。同時,它有意集中的是俄式經典建筑,突出著俄羅斯文化的浸入和影響,它取的是美、經典和應當保留下來的那些。對于文化和文明,我一直抱有一個強烈的“拿來”的觀念,無論它來自哪兒,無論它是以怎樣的方式進入的,凡是好的、有效的、能夠裨益我和我們的,能使我們獲得提升的,我都愿意拿來,讓它成為我和我們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我們的前行才會成為真正的可能。

秋日中的“中國·哈爾濱伏爾加莊園”,像是一場連綿的、詩意的夢境,像是行進于童話的王國:在這時,我們可以忽略它的所謂異域性,而是懷著一顆單純的心去迎接、去觀看,我們會真正地讀到美的純粹。在這里的美耐得咀嚼,漂亮而壯美的城堡建筑與曲蜿的流水和五彩紛呈的層樹構成一幅幅油畫的樣子,像列賓的或者莫奈的油畫——列賓和莫奈當然不是同一種風格,我的意思是,它可以用伊利亞·葉非莫維奇·列賓一類的逼真的寫實風格來完成,這樣的方式能夠體現和表達伏爾加莊園的美和詩意,而使用奧斯卡—克勞德·莫奈那樣的印象派風格,約略地忽略細微和局部夸張地使用色彩,讓它的那種絢麗和多重凸現于畫布上——這樣的方式同樣適用,也同樣能夠體現和表達伏爾加莊園的美和詩意。多重色彩的城堡式建筑與哈爾濱同樣多重色彩的秋天相得益彰,有著各美和共美……我覺得,秋日中的“中國·哈爾濱伏爾加莊園”應當是一個年輕人戀愛的好去處,它安靜,平和,夢幻,同時也懷有熱烈;它還應是年輕人拍攝婚紗照的好去處,那里不止景色怡人,更重要的是它所營造出的夢幻般的意境讓人感覺自己進入的是一段有美妙、有詩意、有品質和有莊嚴感的新生活,它值得,應當被呵護與珍惜。我還覺得,秋日中的“中國·哈爾濱伏爾加莊園”也應是一個中年人攜家帶口、周末散心的好去處,它也適合老人和孩子——徜徉于色彩和美景之間,每一步的行走都足以讓人心曠,那種彌漫于呼吸中的美一定能讓人感覺清爽神怡,物我兩忘。是的,我要提及物我兩忘這個詞,在這靜謐的、寬闊的、“層出不窮”的秋日之美中間,不用多說,我們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部分地“傾空”,而放置更多的曠和達在心的里面……

流連于外在的美,我還沒有談及“中國·哈爾濱伏爾加莊園”的城堡出處,而這部分應當更不能忽略。同行的作家唐飚先生和“莊園主”黃祖祥補充著解說人員的介紹,我們也就興致勃勃地聆聽著:伏爾加莊園大門的古城堡,精選于被稱為貝加爾湖明珠的伊爾庫斯克,這座城市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木質建筑的典范;巴甫洛夫城堡是俄羅斯古老的城堡之一,在不同歷史時期曾承載不同的使命和義務,現在,它被移植到“中國·伏爾加莊園”之后,令人意外同時也水到渠成地成為了舉辦婚禮的“最佳場地”,疫情之后的預訂可謂是絡繹不絕。在“中國·伏爾加莊園”,最讓我心動的是一座取消了宗教功能的圣·尼古拉教堂。它是哈爾濱舊有古建的一比一復制,俗稱“喇嘛臺”,始建成于1900年哈爾濱開埠之初,后經損毀——不止一個人說,這座圣·尼古拉教堂在老哈爾濱人心里有著無法抹去的記憶,諸多名人留在舊影像中的攝影更是讓人百般感嘆。它原坐落在哈爾濱城市經緯交匯點上,從建筑意義上也曾是哈爾濱的標致性象征,而采用木構架的方式也足夠獨特新穎,是當時世界上最為有影響力的兩座木質教堂之一。為了完成對它的“復原”,黃祖祥先生無數次往返哈爾濱與俄羅斯幾座名城,他專門從俄羅斯國家功勛建筑師柯拉金處購買了當年的原設計圖紙,并不惜重金邀請建筑師本人來哈爾濱指導復制工程……“我是學機械車床的,在木料拼接上,我用了點兒車床工藝,使它更牢固,更密實,更不容易透進風來。這是幾乎唯一的改變,要不是學建筑的,可能誰也看不出來?!逼鋵?,在黃祖祥身上,我們似乎也可看到哈爾濱文化兼容性的某些折射:他來自上海,在哈爾濱已生活了六十多年,說著一口的東北話,其性格也已經完全地東北化,而這座“中國·哈爾濱伏爾加莊園”里突出的則是俄羅斯元素……在莊園的跑馬場附近,他還興致勃勃地向我們介紹了他為這座莊園的一個設計性添加:一匹高大的、由鋼鐵組建起來的紅色的馬——不,不是馬,不能看作是馬,而應當是一只“獨角獸”。它有實用的功能,是孩子們樂意上上下下的滑梯;它有藝術功能,設計成了獨角獸的樣子;它有西方元素,同時具有東方色彩(中國紅)……交融,取其精華,美美與共,也是哈爾濱這座城市所具備的和繼續擁有的。

作者簡介:李浩,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北師大文學院教授。著有長篇小說《如歸旅店》《灶王傳奇》,短篇小說集《將軍的部隊》《生活背后的生活》,評論集《匠人坊:中國短篇小說十堂課》等。曾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第十二屆莊重文文學獎,第一屆孫犁文學獎,第四屆林斤瀾文學獎等。

猜你喜歡
俄式莊園哈爾濱
珍瓏·青石子度假莊園
慢屋·青麥莊園
俄式手槍,不一樣的風景
哈爾濱“8·25”大火 燒出了什么
草莓莊園
奇妙的哈爾濱之旅
動物莊園
《老哈爾濱的回憶》國畫
“東方莫斯科”的俄式風情
感受哈爾濱的冬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