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質生產力:一個理論框架與指標體系

2024-01-11 12:34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發展

王 玨

(西北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27)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調研期間強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靶沦|生產力”這一新概念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從生產力到新質生產力:概念及其演變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及《資本論》等諸多著作中既在哲學層面使用生產力概念, 也在經濟學層面使用生產力概念, 且在不同的語境下具有不同的含義, 有時它是指人的生產能力, 認為“任何生產力都是一種既得的力量, 是以往活動的產物”[1]532、 “生產力當然是有用的、 具體的、 勞動的生產力”[2]59; 有時指生產資料, 認為“生產力是人類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能力”[2]205; 有時指生產效率, “它(生產力)事實上只決定有目的的生產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的效率”[2]; 有時又指生產潛力, “勞動首先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過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 調整和控制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3]207-208。

由此可見,馬克思的生產力概念具有三個逐漸遞進的層次:第一個層次,生產力是一種力量。生產力是人類在以往活動的基礎上延續和傳承下來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第二個層次,生產力產生于人類活動。生產力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人在使用生產資料、改造生產對象的過程中產生的,是人與自然物質交換的結果;第三個層次,生產力是經濟和自然共同發展的力量。既然生產力是人類在勞動活動中所獲得的力量,是人與自然所進行的物質交換,那么生產力的發展,就要以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為限度[4]49。這意味著人類在從自然界獲得所需物質資料的同時,要盡可能地還原自然,以保證物質獲取源源不斷。因此,綜合馬克思在不同層面上對生產力的詮釋,我們可以將生產力定義為“人類在勞動活動中所產生并蘊含的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是勞動者在與自然進行物質、信息、能量交換的過程中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共贏的力量”。生產力包括三個關鍵要素:具有一定生產經驗與勞動技能的勞動者、引入生產過程的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2]202。生產力是這三個關鍵要素相互作用的生產系統(見圖1),是社會系統的整體功能,是推動社會進步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是衡量社會發展的根本標準。

圖1 生產力三要件及其關系

因而,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過程就是生產力發展和進步的過程,換言之,只有生產力的發展與革新才能帶來社會的發展與變革。而生產力系統的結構就是各組成要素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和諧,生產力系統結構就對稱,生產力發展速度就快。生產力系統結構的對稱程度決定生產力的發展速度,所以生產力發展是主客體相互作用、資源再生的結果,是社會系統的整體功能。生產力是生產關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礎,生產關系是生產力的發展形式和表現,是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而建立起來的。

隨著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新生產要素、生產資料的出現,生產力也必將與之相適應,要通過不斷調整生產關系來激發社會生產力發展活力。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既是一個發展命題,也是一個改革命題。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發展和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化和時代化。

二、新質生產力:本質與內涵

新質生產力的本質仍然是一種“生產力”,但具有新的特質,是新發展格局下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相對應和匹配的、具有新特質的生產力。

(一)一個關鍵核心

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核心是科技創新?!翱茖W技術是生產力”是馬克思關于科學及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一個重大命題,這一論述明確了生產力中包含著科學技術??茖W技術能夠應用于生產過程、滲透在生產力諸基本要素之中而轉化為實際生產能力??茖W技術上的發明創造,會引起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素質的深刻變革和巨大進步;科學應用于生產的組織管理,能夠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學技術為勞動者所掌握,可以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而現代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發展,正在越來越深重地影響著生產乃至整個經濟和社會領域。鄧小平同志在敏銳捕捉到科學技術在現代對生產力、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中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將成為其首要決定性因素后,進一步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志。

新質生產力,則在堅持科學技術是決定性第一生產力的基礎上,強調“創新”對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是生產力從量變到質變的躍升??茖W技術日益快速的更迭,正在不斷縮短技術應用于生產本身的周期,同時也在縮短著產品生命周期。技術的淘汰速度日益加快,這就要求有旺盛的創新能力去創造新的技術,維持在科學技術上的持續優勢和領先地位。當關鍵技術實現突破并發生質變,必然會引發生產力核心因素的變革,從而產生新質生產力。先進科技及其持續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內在動力與源泉。

(二)兩個根本原則

原則一:最大程度釋放人的聰明智慧

從“人與生產資料相結合而形成的創造新財富的能力”的狹義生產力,拓展為包括人身生產力、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和自然生產力或生態生產力的廣義生產力,生產力在個人生產力、企業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等不同層面得以形成和反映。而個人生產力最具生產力的物質根源性。

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5]36。勞動者個人的機體條件、天賦資質、性格氣質、神經敏感性等生理機制及能力專業、科技知識、使用及識別信息的本領等技能條件,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更大的社會屬性,其進化和發展都是歷史的產物。一方面,由于勞動者作為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作為勞動主體,其勞動的目的不僅為了生存,更是為了自身全面發展。勞動者個性、能力、志趣、愛好等自身發展,在改變其自然屬性的同時也會改變其社會屬性,兩者矛盾運動的結果,使個人生產力獲得進步的同時更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另一方面,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其核心是人的創造性,包括滿足主體需要和發展主體本質兩方面。人的創造性是人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記憶能力、實踐能力的綜合與概括,是對自然的一種改變性甚至改造性活動。而發揮人的潛能和創造性,不僅是勞動主體自身的活動,更需要整個社會創造能夠激發勞動者創造熱情和創新動力的良好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氛圍。改革開放以及后續的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是我國在全社會范圍內創造這種良好社會條件的偉大嘗試。新質生產力更是在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改變世界、世界經濟格局日益發生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深層演變的新發展階段提出的更高要求?!耙粐用裢度牍ぷ魉枰哪芰Σ皇桥c生俱來的,為了適應工作,他們往往會自發地接受學習、提高技能”[6]257-258,使其具有了資本的性質,成為推動要素配置、技術進步以及市場制度的人力資本。人力資本規模與結構“決定人類(國家)未來的前景”[7]20-22。

因此,在全社會范圍內徹底激發人民群眾創造財富的欲望與熱情,樹立以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為使命的創新榮譽感和責任感,釋放全體人民的聰明才智,培養勞動者順應時代發展需要和產業轉型要求的技術和技能,全面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文化基石,是培育并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根本原則之一。

原則二: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

馬克思“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創造”的論述表明,資源環境是發展生產力的必備條件和基礎要素,先進生產力離不開可持續的自然生態環境。因此,在利用自然條件發展生產力的同時,必須保護自然條件,“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二者應和諧共生、協調發展。

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階段,以追求經濟增長以滿足人民的物質需求為主要目標,粗放型發展模式造成了生態環境的一定破壞,在完成了生產力提升的同時,也限制了生產力的進一步躍升和先進生產力的形成。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人們一旦擺脫了所有制的限制和束縛,生產力將沿著人類所期望的方向無限發展”[4]24。恩格斯也告誡人們:“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定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抵消了第一個結果?!盵1]383因而,保護和改善資源環境,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生產力的躍遷,強調擺脫依靠大量資源投入、高度消耗資源能源的傳統增長路徑,實現低消耗、高效能的可持續發展。這本身就蘊含著深刻的生態思想,即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生產力,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生態保護為基本原則,要求形成健康的經濟生態。

(三)三個基本要求:低污染、低消耗、低投入

人類正處于技術和工業體系發生顛覆性變革和創新的時期,經濟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式和使用效率被深刻改變,必然要求生產力、生產方式和經濟組織形態的根本性變革,從而極大地催生了“新產業”的形成,即應用新科技成果、新興技術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新型經濟活動。包括新技術應用產業化直接催生的新產業如高技術產業、傳統產業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形成的新產業如傳統產業改造及科技成果、信息技術推廣引發的產業分化升級融合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并促發“新業態”的涌現,即順應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或服務需求,依托技術創新和應用,從現有產業和領域中衍生疊加出的新環節、新鏈條、新活動形態。包括以互聯網為依托開展的如在線采購、商業流程、服務模式或產品形態的創新如電子商務、新媒體等,以及提供更加靈活、快捷的個性化服務如智能制造等,從而呈現出“新模式”,即為實現用戶價值和企業持續盈利目標,對企業經營的各種內外要素進行整合和重組,形成高效并具有獨特競爭力的商業運行模式,具體表現為將互聯網與產業創新融合、把硬件融入服務、提供消費、娛樂、休閑、服務的一站式服務等,如O2O、C2C模式、智慧生產模式等。

新質生產力誕生于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其所謂“新”,必然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傳統生產力,而是建立在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要求下的,以新理念、新技術、新形態為主要內涵的生產力。其所謂“質”,則是強調創新驅動作為生產力的關鍵要素,在助推實現自立自強的關鍵性顛覆性技術突破的基礎上的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因而要求從大量資源和物質投入、大量污染排放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向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為特征的新型增長方式轉變。新質生產力作為既體現傳統生產力內涵提升,又覆蓋數字時代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要求的生產力,是更具融合性和革新性的生產力,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在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三低”要求下,同時實現高附加價值、高經濟效率、高社會效益的“三高”效應。

(四)四個主要內容: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培育現代企業群體、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立良好生態環境

內容一: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以突出的勞動力優勢參與國際產業分工,這種基于要素稟賦的比較優勢具有天然所成的外生性,可變且不可控。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新一輪深化改革要求培育新優勢,即從比較優勢向內生的競爭優勢轉變,為經濟注入新動能,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

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的以產業間分工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國際產業轉移,到20世紀50年代以產業內分工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國際產業轉移、60年代以產品內分工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國際產業轉移、80年代以工序間分工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進入21世紀,受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全球生產在工序間分工的基礎上進一步出現產業融合,傳統的低成本優勢在生產中的作用逐漸弱化,“工序間分工與產業間融合”成為第五次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特征,以高端人力資本和技術為核心的新型綜合競爭優勢成為關鍵。新質生產力緊扣“未來的國際競爭是科技創新能力的競爭”這一核心,建立了全新的人才觀,對生產力中最關鍵的要素——勞動者提出新的要求。

新質生產力理念下,勞動者個體維度的人才觀基于理念、技能和效率三個層面。首先是在全社會范圍內徹底激發人民群眾創造財富的熱情,釋放全體人民的聰明才智,樹立以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為使命的創新榮譽感和責任感,以此,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文化基石。其次是培養勞動者順應時代發展需要和產業轉型要求的技術和技能,使其具有資本的性質,成為推動要素配置、技術進步以及市場制度的人力資本。最后是勞動生產率的全面提高。以“三低三高”為特征的新質生產力的顯著表現即低投入、高產出,這就要求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其根本原因就是供給效率低下。提高勞動者技能和素質水平,可提高經濟系統內部結構變化的適配性,通過勞動生產率提高促進產業升級與產業結構優化,緩解矛盾,推動發展。

新質生產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所要求的競爭優勢還包括文化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既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凝結,又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著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堅持文化自信,進一步發揚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競爭優勢的強大來源。

制度優勢是構建競爭優勢的另一個重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艱苦卓絕努力奮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寶貴財富,在以人為本的原則基礎上,具有推動國家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自由平等權利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巨大優越性,具有最大限度整合社會資源、高效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機制優勢。堅持制度自信,充分挖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價值和生命力,將為中國經濟注入強大的競爭優勢。

內容二:培育現代企業群體

發展速度快、創新能力強的企業群體是產業擴張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國是全世界工業制造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在以制造業全球轉移為主要內容的第一輪全球化中大量承接了發達國家的制造業轉出,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新型組織形式的企業群體,但企業普遍以代工形式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的“低端鎖定”困境亟待突破。

新質生產力理念推動激發新動能,就是要激活創新主體,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使之成為創新要素集成、創新成果轉化的生力軍,打造科技、產業、金融等緊密結合的創新體系。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在強烈的使命感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科技研發水平。尤其是企業群體中最具活力的民營企業群體,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從而成為“鏈主企業”,對于將制造業優勢從低端向高端扭轉,從而高質量形成國內大循環的作用重大。其“新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具有較好的點輻射功能,即能夠有效帶動一批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轉移,拉長產業鏈,從而有效形成大規模產業集群,發揮規模經濟效應;二是要具有較好的產業鏈邊緣性質,即具有較強的跨產業關聯性,能夠促進產業間融合,提升競爭力。

內容三: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基于“三新”經濟的新質生產力強調創新驅動作為生產力的關鍵要素,在助推實現自立自強的關鍵性技術突破的基礎上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自主可控的創新能力?,F代化產業體系的形成基礎是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而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核心正是科技創新?!翱茖W技術是生產力”是馬克思關于科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一個重大命題,日新月異的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更使得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則在堅持科學技術是決定性第一生產力的基礎上,強調“創新”對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當關鍵技術實現突破并發生質變,必然會引發生產力核心因素的變革,從而產生新質生產力,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形成提供根本動力和源泉。

二是高度分工的專業水平。全球產業分工日益細化,經過分別以產業間分工、產業內分工、產品內分工、工序間分工驅動的四次國際產業轉移,全球范圍內的產業分工與專業化程度已經進入以“工序間分工與產業間融合”為特征的第五次浪潮。進入21 世紀,受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全球生產在工序間分工的基礎上進一步出現產業融合,傳統的低成本優勢在生產中的作用逐漸弱化,以高端人力資本和技術為核心的新型綜合優勢變得更為重要?,F代化產業體系就是要通過專業化的生產和服務提高效率和質量,而以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為主要內涵的新質生產力有助于促進專業化分工水平的提升。

三是完整協調的產業結構?,F代化產業體系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要內容,但同時呈現多樣性和復合性,要求建立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核心的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等多領域共存的完整產業結構和全產業鏈。新質生產力,就要求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協調發展,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融合發展,特色產業與優勢產業突出發展,在國內構建起完善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產業協調的同時實現區域協調,形成良性內循環。2022年1月,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制造業有序轉移的指導意見》指出,西部地區要建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資源精深加工、新材料、輕工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綠色食品基地以及區域性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東北地區要加快高端裝備、航空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中部地區要著力打造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東部地區要強化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提升創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加快培育世界先進制造業集群。

四是前沿開放的全球特征?,F代化產業體系是建立在全球產業調整和轉型大背景下的,而新一輪國際產業格局調整受產業融合趨勢與技術進步推動的影響,是由信息技術、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交叉融合形成的科技和產業變革,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之間出現了不同層次上的產業關系。作為全世界制造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中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具有新型組織形式的產業布局和企業群體,以全球化理念為指導的新質生產力,強調面向新經濟的科技創新,促進產業體系與國際深度融合。

五是自然友好的產業生態?,F代化產業體系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綠色可持續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生產力的躍遷,強調擺脫依靠大量資源投入、高度消耗資源能源的傳統增長路徑,實現低消耗、高效能的可持續發展,蘊含著深刻的生態思想,即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生產力,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生態保護為基本原則,要求形成健康的經濟生態。

值得強調的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需要處理好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之間的關系。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關于“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謀劃未來產業”的論述獨立成章,即是通過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產業輻射面廣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業升級,推進生產力躍升。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包括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仗扉_發、氫能與儲能等產業的未來產業,是釋放強勁生產動能,加快構建具有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要求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主體力量。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絕不是拋棄傳統產業。傳統產業并非落后產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構成,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度依賴的基礎和必要的技術支撐。因此要通過形成新質生產力,運用新成果、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動能。而未來產業是發展新趨勢,培育周期較長,且在成長中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就是要先發制人,為新興產業做好未來接續的基礎和儲備。

因此,尊重產業發展規律,釋放新質生產力,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并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率,培育新產業集群以形成完整產業鏈和協調產業結構,合理布局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理念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本框架。

內容四:創造良好的自然生態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文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眾多思想和理論,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態理念的點滴體現。以“三低”為根本的新質生產力,同樣包含著深刻的生態意識。

一方面,在產業在國內不同區域間轉移以及國內產業重新布局的新階段,中西部地區在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同時,存在承接東部地區逐漸淘汰的污染高、收益低產業從而加劇西部地區生態惡化的風險。在新質生產力理念下,區域間產業轉移要通過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最大限度降低資源成本,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另一方面,要加速新舊動能轉換,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改造與升級,形成整個經濟系統順暢且可持續的生態循環。

三、新質生產力:衡量與指標體系構建

新質生產力的衡量從生產力的三個構成要素展開,即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勞動資料只有通過勞動者作用于勞動對象之上才能產生價值,因而共同構成生產資料。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新質生產力本質是創新驅動的生產力,創新驅動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而創新歸根結底來自于人的因素,即勞動者,包括精神的和物質的。勞動者精神方面的因素包括理念和素質,從數據的可獲得性上,可以從就業理念和創業理念兩個方面反映;勞動者的物質表現則可以用受教育程度和人力資本結構兩個指標衡量。勞動者水平最終綜合表現為勞動生產率,包括人均GDP和人均工資水平。

勞動資料是勞動者用以生產和創造的媒介和手段, 包括有形生產資料和無形生產資料。 有別于傳統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涉及領域新、 技術含量高, 是傳統生產力在信息化、 智能化生產條件下因科技持續突破創新與產業不斷升級發展所衍生的新形式和新質態, 代表著新時代中國生產力的一種躍遷。 這種將數字化等高新科技的創新因素融入傳統生產資料的發展模式, 通過算法、 算力、 平臺等讓生產資料重新融合形成的新質生產力, 因而更加強調以科技創新和數字化水平為主要內容的無形生產資料。 有形生產資料即物質生產資料, 考慮到新質生產力所蘊含的生態理念, 在指標選取上使用能源消耗數據(見圖2)。

圖2 新質生產力衡量指標體系

勞動對象則是勞動作用其上的物質,包括產業及其體系的形成和對自然的作用。進入新時代,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新態勢,關鍵在于創新和產業之間的一種良性互動,包括通過互聯網和數字技術構建的平臺經濟、傳統產業的高新科技化改造和生產治理數字化、智能化等。因而構建了新質產業和生態環境兩大指標體系,分別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綠色環保、污染減排二級指標(見圖2)。

四、新質生產力:培育與形成路徑

新質生產力從全新的視角釋放出的新動能和新活力,對生產力的各個要素都提出了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下的新要求,推動生產力各個要素質的提升,構建新質生產力體系。

(一)優化人力資本結構

厚植科技創新這一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關鍵,就是建立合理、完善的人力資本結構,實現不同層級勞動者的多樣性儲備。首先,要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勞動力受教育程度通過影響勞動力質量和勞動生產率而影響技術創新程度、技術創新能力與水平,進而直接影響產業水平和結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15歲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從十年前的9.08年提高到9.91年。2023年10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2023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進一步提升到10.93年,高等教育以上文化程度的勞動力已達2.4億人。且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59.6%,普及化水平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多樣化、個性化、學習化、現代化等普及化階段的發展特征更加顯著。但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與鞏固,需要進一步提升勞動者受教育水平。在數字化改變一切的當下,形成數據驅動、人技結合、跨界開放的、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的新型教育生態,構建學習型社會和學習型國家。其次,要加強人才梯度培養。在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方面,強化全鏈條全方位制度設計和政策創新,深入推進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在緊缺人才培養方面,繼續加強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設,加強校企合作;針對新型產業和未來產業,要加快凝練前瞻性未來技術方向,激發“政、產、學、用”等多方活力,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再次,要引導人力資源有序流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需要保證各區域人力資源的合理布局,加強人力資源的合理、有序流動,糾正勞動要素在不同產業和不同地區間的錯配。要通過改善勞動力培訓體系、優化企業生產環境和地區營商環境以及改進人才激勵機制,形成良性勞動力市場供求。

(二)健全科技創新體制

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教育、科技和人才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被統籌考慮,三者的有機聯系得以強調。教育、科技與人才要協同配合、系統集成,共同塑造科技創新新的競爭優勢。完善科技創新體制與機制也是我國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關鍵舉措,也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環節。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準確定位和合理布局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形成國家實驗室體系、未來學院體系、工程師學院體系、現代技術學院體系等完善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強化科技戰略咨詢,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三)完善現有產業體系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支柱。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利用我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基礎,借助超大的市場規模和勞動力優勢,提高國內產業的規模效應,清晰產業國內布局,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要前提。一方面,利用東、中、西部地區的要素差異加強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推動產業鏈在國內區域間合理布局與協同發展。西部地區要建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資源精深加工、新材料、輕工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綠色食品基地,以及區域性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東北地區要加快高端裝備、航空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中部地區要著力打造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東部地區要強化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提升創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加快培育世界先進制造業集群。另一方面,在全球產業轉移第五次浪潮中,堅持對外開放、深化對外開放要有新思路,要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建設的已有成就,深度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潛力與優勢,并要有效借助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力量,利用中國在國際分工產業鏈中的樞紐地位,打破現有分工體系,構建“中國+N”的亞洲價值鏈布局,形成以中國為主導的區域產業價值鏈,適當引導部分低附加值產業或生產環節的對外轉移,并借此加強中國與亞洲新興經濟體之間的產業關聯,強化中國在亞洲價值鏈中的核心功能。

(四)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高質量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戰略航標,而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保護生態。在以制造業的國際轉移為主要內容的第一輪全球化中,中國在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組裝加工環節的同時也承接了環境污染,生態遭到一定破壞。目前,我國的工業體系已穩固建立,以金融、保險、信息咨詢、房地產等為主體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為從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向新質生產力所要求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型高質量發展方式轉變奠定了一定基礎,但仍需在加大科技創新的基礎上實現突破與升級,堅持生態優先,落實“自然本身就是生產力”的思想,在利用自然為人類創造美好物質生活的同時,以共贏理念善待和愛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猜你喜歡
新質生產力發展
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助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