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萬工程”看“浙”里繪就鄉村共富圖

2024-01-12 13:32撰文施政奕周紫嫣茅怡雯
浙江林業 2023年12期
關鍵詞:生態

●撰文/施政奕 周紫嫣 茅怡雯

臨安以“綠”為筆 譜寫美麗鄉村新篇章

從美麗生態,到美麗經濟,再到美麗生活?!扒f工程”實施20年來,浙江在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不懈探索。臨安在“千萬工程”的大道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取得了全省“千萬工程”優勝單位、“全省美麗鄉村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小核桃撐起大產業。山核桃是臨安的特色主導農業產業,全區山核桃種植面積57 萬畝,全產業鏈產值50億元,帶動堅果產業產值200億元,是臨安西部15萬林農的主要收入來源。臨安區圍繞“轉型、提質、增效”的總要求,全力構建山核桃特色產業服務中心、山核桃綠色發展示范區、山核桃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帶的“一心一區一帶”功能布局,實現山核桃產業數字化、生態化、規?;?、品牌化發展,有效促進了林農增收和山核桃產業的健康發展。

臨安山核桃產業大腦是臨安數字鄉村集成創新示范的代表之一。項目緊緊圍繞“哪里合適種、如何種得好、如何加工好產品、如何賣得好”等核心問題,落地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以數字化改革助推共同富裕。

盤活山村經濟,與村民“同心共富”。以推進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為引領,集中推進龍門秘境村落景區建設,“千萬工程”的東風吹到了臨安區高虹鎮,以美好環境編織美麗經濟。龍門秘境村落景區,為國家3A 級景區,地處天目山北麓的高虹鎮,占地55 平方公里,由石門村、龍上村、大山村三個行政村組成。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6%,負氧離子高達10 萬/立方厘米,還是一級水源保護區。以“千秋龍門,康養秘境”為基本定位,是浙江省“鄉村振興共同致富”的樣板地,更是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路徑。

依托龍門秘境村落景區的建設,高虹鎮流轉土地、山林3000余畝,完成農村集體產權交易1600萬元,頒發經營權證5本800余畝,流轉閑置房屋32幢。通過盤活資源,3個村每年分別獲得租金收益20萬元,閑置農房也由原先的零收益提高到了每年每幢租金1 萬元以上。同時累計吸引青年、鄉賢40余人回鄉創業,新增就業崗位200余個,村集體增收427萬元、村民人均增收2400元,老百姓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紅利。

農文旅融合,“融”出鄉村振興好風景。臨安區月亮橋村,依托天目山景區的旅游客流,大興美麗經濟。月亮橋村按照3個自然村的不同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著力打造古窯體驗區、匠人文化區和民宿風情區3 個特色產業區。落地美術館、陶藝館、木藝坊等體驗項目6個,招引玫瑰園、草莓園、獼猴桃園等新型農業5 家,吸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周志華等各類返鄉創業人才20人,打造高端民宿8家,月亮工坊民宿獲評浙江省“白金宿”。2022年,月亮橋村民宿、農家樂、觀光采摘和各類作坊接待游客超過20 萬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24 余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4.6 萬元,實現了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的雙豐收。

月亮橋村將繼續利用集體土地、山林和閑置農房等資源,積極保護和傳承元代窯址等文化遺產,努力整合農家樂、民宿、漂流、觀光農業等產業優勢,串點成線,以線帶面,建成一條休閑觀光體驗式旅游線路,把整個村莊建設成為美麗的景區村莊,使之成為月亮橋村增加集體和村民收入的一個新路徑。

長興桃花岕森林公園(茅怡雯攝)

長興堅持綠色共富 引領鄉村振興

20年來,“千萬工程”不斷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因地制宜走出一條又一條特色發展之路。長興縣地處長三角中心腹地,東靠太湖,西倚天目,是長三角重要的生態涵養區,森林覆蓋率達47.71%,平原林木綠化覆蓋率達38.5%,擁有仙山湖國家公園、長興揚子鱷保護區、金釘子地質公園、古銀杏長廊等重要的生態資源。

做實“林長制”共促“林長治”。全面推行林長制是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和重要制度創新。長興縣立足“五山一水四分田”資源稟賦,以“林”為基礎、以“長”為關鍵,以“制”為重點,打造具有浙江辨識度、長興特色元素的林長制區域示范標桿,并成功入選長三角地區林長制改革十大典型案例。

森林防火是“林長制”工作推進的重要內容之一。2021年,長興縣夾浦鎮被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列為全國六個試點鄉鎮之一。長興縣大力推進夾浦鎮“五網一平臺”的規范化建設,做到有組織機構、有責任網格、有責任人、有崗位職責、有值班值守,夯實森林防滅火屬地責任。長興縣還承辦了2022年長三角區域森林火災聯合撲救實戰演練,開創森林火災三省聯防聯救的先河,打好森林防火的“主動仗”

貫徹落實“林長制”以來,長興縣科學謀劃,積極開展綠化造林、森林撫育工作,呈現了“一山一畫、一鎮一韻、一村一品”的美好景象。2022 年完成綠化造林3948 畝、森林撫育1.1 萬畝,提升全域綠化水平,繪就長興自然環境底色、高質量發展底色、人民幸福生活底色。同時,充分發揮“林長制”杠桿效應,撬動全域美麗綠色蝶變,龍山街道結合森林公園建設工程,高標準打造了347畝的森林撫育示范基地;林城北湯村通過綠化造林打造了“七彩北湯”,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多措并舉,長興花木產業綻放“美麗經濟”。2017年,長興縣邀請鄉賢錢志清從杭州來到長興縣師姑崗村,打造“臨潮園藝”,現在已初具規模,園區集觀賞、游玩、住宿、花木售賣為一體,并成為了師姑崗村家門口的“口袋公園”,吸引了不少附近村民、游客前來游玩。在建設臨潮園藝時,錢志清把村里閑置多年、荒廢無人的房子盤活了,為將近50 名村民提供了就業的機會,讓經濟薄弱村師姑崗村從此念上“綠色”致富經。

浙江鳳羽蘭博園是國內首家集蘭花種植、國蘭展示、蘭文化傳播及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綜合型蘭花博覽園。園內收集國蘭品種1200 個,合計蘭花10 萬余盆。共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浙江鳳羽蘭博園不僅通過線上直播,將蘭花銷售到全國各地,更是幫助許多以種植蘭花為生的林農,提供技術指導和幫扶銷售,使直播“流量”撬動共富“增量”。

長興花木產業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末農民在房前屋后、山野田間零星種植的花木。40 年來,縣林業局將零散、低質量、小規模的苗木產業建設成了惠及3萬余戶農戶,年銷售額達30多億元的致富產業?;井a業高速發展,離不開政策澆灌、技術扶持、產業融合等多措并舉,走出一條從“賣樹”到“賣風景”,從“美麗風景”轉化為“美麗經濟”的“減量增效、提檔升級”的融合發展之路。

德清下渚湖濕地風景區(茅怡雯攝)

德清擦亮生態底色 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好畫卷

“千萬工程”二十年,是浙江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二十年。業興民富,生態紅利加速釋放,把生態修復和發展經濟結合起來,實現了“美麗生態”向“美麗經濟”的有效轉化。德清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大對下渚湖的保護與恢復力度。如今,這里已經成為朱鹮易地保護暨浙江種群重建基地、國家級野大豆原生境保護點,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好生態=好經濟,走出一條雙贏之路。下渚湖是國家濕地公園、浙江省第五大內陸湖,濕地面積達36平方公里,是具有多樣性景觀的典型天然湖泊濕地。湖區內有港汊1000余條,大小土墩600余處,為江南最大濕地。

曾經的下渚湖存在水體污染嚴重、濕地功能退化、生態結構單一等多個問題。下渚湖濕地風景區管委會遵循保護優先、源頭治理、科學修復、持續發展的原則,大力治理水生態環境,持續加大濕地生態修復力度,通過“水下森林”模式的水生態修復技術,建立了一套適合濕地修復的穩定水生態平衡系統,構建全域“有魚有草,人水和諧,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水生態環境。

保護生態環境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作,必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在長效管理上,浙江省林業局、省財政廳聯合出臺《浙江省重要濕地生態保護績效評價辦法(試行)》,創新濕地生態補償機制,每年落實對濕地行政村進行獎補;實施“生態綠幣”機制,用綠幣基金獎勵在生態保護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個人或社會群體,帶動全民自覺維護生態環境工作。

保護生物多樣性,奏響萬物和合共生之歌。朱鹮是最古老的鳥類之一,被稱為“東方寶石”,曾經遍及東亞大陸和西伯利亞。進入20 世紀后,朱鹮數量急劇下降,成為世界瀕危鳥類。2008 年,德清從陜西引入5 對朱鹮開啟人工繁育和種群重建工作,目前已形成全國最大的朱鹮人工繁育種群,共有761 只,其中野外種群367 只。同時,德清還建成了目前全國最大的朱鹮人工繁育種源基地,成為中國南方朱鹮種群重建的搖籃。

為了讓朱鹮順利安家落戶,每年浙江省林業局、德清縣財政局都會安排專項資金,確保朱鹮搶救保護基地的順利運行。同時,朱鹮的繁育對生態環境有著極高的要求,下渚湖濕地修復工作拉開序幕,先后開展濕地植被恢復、水生動物繁殖、“水下森林”等立體式生態治理,有效改善濕地水環境治理,提高了濕地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變好了,朱鹮的繁育慢慢步入正軌。為了提高種群質量,構筑最優繁育體系,基地積極與高校合作開展種群繁育與野外種群監測研究,為種群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德清縣生態林業綜合服務中心積極探索朱鹮野化放歸工程,加快南方野外種群重建步伐。2014年,基地首次在德清就地野外放飛33 只;2022 年,又牽手位于浙江杭州的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異地野外放飛10 只,分別開啟了中國南方朱鹮野外種群就地重建與異地重建的序幕;2023年,在錢江源國家公園成功放飛。據悉,未來還將不斷加大省內外朱鹮種的野化放飛力度。

平湖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奏響村美民富“蝶變曲”

浙江先后實施了“綠化示范村”“森林村莊”“一村萬樹”等系列創建行動,平湖積極響應,堅持生態保護、科學綠化,持續做好增綠、管綠、護綠工作,森林覆蓋率連年攀升,平湖的綠色“家底”也愈發厚實。

鄉村展新顏,走出共富路。來到平湖市大力村白蕩浜自然村落,抬頭是一望無際的藍天,低頭是一片水清岸綠的美景,沿著主路深入,沿途建有鄉賢書吧、共富館、共富橋、健康小屋等特色建筑。以前這里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村落,現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大力村已跨入平湖市強村行列,先后獲得國家級第一批綠色村莊、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等稱號。得益于“一村萬樹”工程的建設,大力村充分利用現有空余林地資源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工作。近十年,大力村完成綠化造林1240畝,全村村莊綠化覆蓋率達55%,形成“一路一景”的生態畫卷。

大力村道路兩旁、田間地頭處處都是枝丫重疊的樹木,一派“綠意”蔥蘢的景象,這是“一村萬樹”建設的成果,是實實在在的生態福利,也是推動美麗鄉村釋放“美麗經濟”的重要途徑。大力村不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打造特色鄉村旅游品牌,推出了一批農旅深度融合的鄉村旅游地。大力村的凱宇生態農莊集餐飲、民宿、農家采摘、自助燒烤、休閑觀光于一體;龍嘉苑果園種植了火龍果、桑果、油桃等30多個品種的果樹,發展采摘游……真正實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開出鄉村美麗經濟之花。

點綠成金,讓“好風景”變成“好錢景”。鐘埭村位于平湖市最西北部,是滬杭等地進入平湖市的北大門,屬三縣交界之處。沿著鐘埭村的道路前行,一幅綠色生態畫卷徐徐展開,房屋村舍掩映在綠樹濃蔭之下。這些年,鐘埭村積極響應“一村萬樹”行動,以美化鄉村環境為目的,全力提升全村生態環境,先后種下櫻花樹、香樟樹、廣玉蘭等多種樹種,林木面積約4560畝,林木覆蓋率達35.27%。

“鐘埭村正在爭創‘一村萬樹’省級示范村,多種樹、種好樹、護好林,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提升村域內綠化率。櫻花小鎮目前植有1 萬余株櫻花樹和15 萬株各色郁金香和風信子,成為了江浙滬網紅打卡點,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辩娷ご鍟洍钏咕榻B道。鐘埭村積極踐行“生態立村、產業富村、旅游興村”發展理念。環境變好后,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做生意。在櫻花小鎮的流量帶動下,鐘埭村已形成以農家樂、采摘園、野炊點、鄉村民宿、垂釣基地等為主的鄉村旅游主導產業鏈。

鐘埭村將繼續積極響應“一村萬樹”行動,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工作,挖掘現有林業用地資源全面提升生態環境;依托“鐘溪棹歌·隱世田園”品牌,大力建設美麗鄉村風景線以及碼頭共富項目等,做大村集體經濟;不斷打響“鐘靈毓秀·埭上非遺”美麗鄉村建設品牌,發揚傳承鈸子書、農民畫、打蓮湘等非遺文化,共繪幸?!板X景”。

婺城漫步時代潮頭 創想林苗新策

浙江潮,天下聞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優美靜謐的錢江源涌出的氣勢恢宏的錢江大潮也滋養了浙江林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林業事業固然古老,歷經千年卻依然長青,這除了其本身的基礎性和重要性,還得益于代代林業人奮勇當先的開拓精神與創新精神。

婺城區是浙江省花卉苗木主產區之一,擁有金華花木之窗、羅店西吳花卉展銷交易中心2個大型花卉交易市場,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確定的桂花、茶花全國特色苗圃基地,先后獲得“中國花木之鄉”“中國茶花之鄉”“中國桂花之鄉”等稱號。截至2022年底,婺城區全區花卉苗木種植面積7.6萬畝,年銷售額近15億元。

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和科學綠化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耕地“非農化”“非糧化”要求,婺城區區委、區政府努力思變,圍繞關于奮進“兩個先行”,打造“一帶七心”戰略布局,著力打造生態共富產業帶,積極探索林苗一體化改革,在保護森林資源基礎上充分發揮林地資源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破解花卉苗木產業用地難題,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的轉化路徑,助力共同富裕?!霸趪栏癖Wo森林資源的前提下,我們將一些‘閑置’的林下空間利用起來?!辨某菂^林業種苗管理站站長朱光夏介紹。林苗一體化改革通過優化調整花木產業的空間分布,分片劃定苗木種植范圍,發揮集聚帶動效用,根據“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實施一批”的項目梯次推進原則,項目建設內容涵蓋花卉苗木種植、花木銷售市場和文旅康養三大板塊,總投資5.2 億元。其中第一批1000畝林苗一體化試點指標選址于婺城區“花木之窗”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核心區內,以林苗一體種植示范基地建設為主,前期由區農投負責基礎設施建設,采用經營權出讓的方式由第三方平臺運營。

從事28 年苗木種植事業的尹俊對此感觸很深:“我種植桂花樹已經快有30 年了,近些年來花木大苗市場低迷,我們都已經做好了要放棄這個花費了我們很多心血的事業。好在林苗一體化改革給了我們種植戶很大的信心?!?/p>

除此之外,金華還通過資源收儲、直接投資、引入社會資本等多種方式開展生態資源資產經營,實現生態資源資產市場化運營和產業化開發。同時,加大政策支撐,如采挖花木無需辦理采伐許可證、可優先辦理林業生產設施占用林地審批手續等。以設施聯通、服務暢通、場景貫通為路徑,發揮婺城區花卉苗木產業優勢,積極培育多要素聯動、多領域協同的林苗一體化綜合發展模式,多途徑探索建立國資、企業與農戶間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永康機械強林 科學護林

林業“新鮮事”同樣在永康如火如荼地上演著。在“世界五金之都”“電動工具之都”永康,坐落著一家國家級園區——國家林草裝備科技創新園。

科技強林、機械強林。這是永康近些年來全力落實的林業戰略之一。2020年9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商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復同意依托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與永康市人民政府等單位建設“國家林草裝備科技創新園”。2021年10月,國家林草裝備科創園領導小組會議在杭州舉行,標志著省部共建的“創新園”正式落戶浙江永康并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該園規劃總面積4.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約1900畝,總投資50億元以上,主要有林草裝備研究院、林草機械展示中心、林草智慧谷、金藍領公寓等4 個公建項目和2 個省重點產業項目。目前,創新園一期工程即將基本建成。

浙江挺能勝機械有限公司便是正在排隊等待入園的多家企業之一。據公司負責人介紹,創新園對林草裝備科技創新的項目支持十分大,對圍繞林草裝備產業核心攻關技術需要的重點研發項目,每項資助30 萬—50 萬元;對聚焦中國林草行業和裝備產業共性技術難題的“揭榜掛帥”重大攻關專項,每項資助50 萬—100 萬元。這對緩解企業壓力,提高企業研發信心有著極大地助力。

國家林草裝備科技創新園聚焦中國林草裝備“卡脖子”技術難題,深化區域協同創新,構建“科技引領、資源聚集,協同創新、突出優勢,開放共享、孵化應用”的新型科技創新模式。并致力于建成面向世界、服務全國、帶動浙江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林草裝備創新高地、科技人才聚集高地和林草裝備產業集群高地,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林草裝備創新策源地和林草機械裝備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窗口。

在永康,國家級的林業項目可不止這一項。2023年,全國首家國家級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試點市花落永康,這是對永康多年松材線蟲病綜合治理示范市建設項目實施成效的認可。2020—2022 年,永康市松材線蟲病枯死松樹從9.51 萬株下降到0.95 萬株,下降90%;2023 年,完成松材線蟲病除治面積8.51萬畝,完成清理枯死松樹1.93萬株,完成松樹樹干注藥70 萬支,完成高山試點區松褐天牛防治5 萬畝,完成率均達100%,并持續以高壓態勢對枯死松樹疫木動態清零。

這種被視為“松樹癌癥”的森林病害是如何獲取如此大的除治成效的?永康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站長王政懂解答:永康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重點就在“綜合”二字,各級政府履行防治職責是關鍵。

2023 年初,永康成立了國家級松材蟲病綜合防治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國家級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試點市建設啟動會,并依法、依規細化落實市、鄉、村各級主體防治職責,落實各級防治主體責任。永康市堅持政府主導、因地制宜、分類探索、結果導向,從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抓好試點實施、強化考核評估、總結推廣經驗等方面,積極探索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樣板。

柯城新姜村家庭農場(施政奕攝)

柯城植“紅粉林?!?見“千萬工程”

問到如何讓一座“臟亂差”的破落村莊嬗變為春賞櫻、秋看楓的詩意之地,新姜村回答:“種樹?!?/p>

柯城區花園街道新姜村位于衢州市老城區南側,衢州市森林公園環村而建,地理和自然條件優渥。然而曾幾何時,它也與許許多多村莊一樣,是座在城市化的洪流中寂寂無聞的邊緣化鄉村,村集體年收入不到10萬元。

2017年,新姜村種下了2000多棵櫻花樹?!爱敃r衢州積極響應大花園建設,我們曾考慮過像橘樹這些經濟林,但最后還是定下了櫻花樹?!毙陆妩h支部書記戚逸民說,最早參與“一村萬樹”工程的初衷是借這個契機改善一下村周邊的環境。

手里有了政府的撥款,有了一片片美麗浪漫的櫻花林,還有著浙江省林科院專家的科技支持,新姜村的轉型有了“底氣”。2018年底,柯城區迭代升級“一村萬樹”2.0版,創新推出綠色期權模式。

此時的新姜村已累計種下1 萬多棵櫻花樹,共涉及品種30余個,打造了“企業林”“志愿林”“愛情林”“親情林”以及“黨建林”“亞運林”200畝。在浙江省山海協作的背景下,由其他地區的企業、個人、家庭等認購、認領,共19 家企業、400 多人參與,累計籌得“一村萬樹”綠色期權款項100余萬元,村集體由此獲得“第一桶金”。

此外,新姜村還引入多種渠道,開辦“一村一播”,推進“一村萬樹”綠色期權和農產品線上售賣,平臺開播僅兩個小時就有431棵櫻花樹被認購。認購的個人或集體除了擁有櫻花樹的三或五年冠名權、區林業局頒發的“一村萬樹”綠色期權證書、享受期滿后的資產處置權外,還可享受新姜村每年提供的土地產券、游玩券、文化展館參觀券和餐飲消費券,形成了社會力量買林木未來收益、村集體小周期變現增收、鄉村振興贏得綠色資本的共享模式。

“從靠政府幫扶,到自食其力,新姜村逐漸走出了屬于自己的發展模式,老百姓們也更有信心了,更多的村民們也投入村子“一村萬樹”的項目中?!逼菀菝裥χf。

有了收益,事業蒸蒸日上,而新姜村向前發展的步伐從未停止。2019年,新姜村遇到了推廣“一村萬樹”綠色期權的契機,新姜村“一村萬樹”進入3.0時期。

2022 年,柯城區以“碳達峰”“碳中和”為引領,創新推出“一村萬樹”林碳期權模式,由柯城區生態資源開發運營公司將村集體的“一村萬樹”林碳期權進行預收儲,倡導企業和個人積極認購“一村萬樹”林碳期權,兩山公司預留稅費等費用后,將收益反哺給村集體,為農戶和村集體增加可預期的綠色收入。作為柯城區首個“一村萬樹”林碳期權示范點,首次收儲認購儀式在新姜村舉行,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0萬元。與此同時,柯城農商銀行和柯城區林業局緊密合作,簽約當天,柯城農商銀行為新姜村授信100萬元。

經過三輪優化改革,新姜村“一村萬樹”工程已經歷環境整治、業態創新兩個階段,并在碳匯賦能的道路上不斷前行。2022年,新姜村吸引游客12萬人次,帶動文娛、餐飲等各類消費約1000 萬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從2017 年8.6 萬元躍升至2022年的100.8萬元。

“現在我們在探索新的方向,通過文旅,把這片樹林的價值發揚到最大?!逼菀菝窠榻B。櫻花濕地公園、“老衢州”傳統美食為定位、城郊休閑森林探險、“一村一播”物聯網體系、櫻花林下的“文化藝術村”……以文化村落、未來鄉村為主題進行規劃設計,新姜村的未來,可比人們現在所見到得要豐富得多,也美麗得多。

江山耕讀農場風光(周紫嫣攝)

江山綠色賦能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江山市是典型的“七山一水兩分田”的省重點林區縣(市),全市林業用地面積197.41 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5.17%,林木蓄積量851 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7.97%,省級以上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97.42萬畝。近年來,江山市深入踐行“千萬工程”,以“千萬工程”打底美麗生態,讓美麗經濟生發無限遐想,從普通鄉村到美麗鄉村再到未來鄉村,江山鄉村風貌、村民生活品質正發生著深刻變化。

古道托起鄉村幸福夢。森林古道,作為古代的主要交通要道,記載著歷史的變遷,見證著社會的發展,傳承著燦爛的森林文化。江山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處,素有“東南鎖鑰、入閩咽喉”之稱。據普查,目前在江山留有25條古道遺址,保存較完整的有10 多條。近年來,江山市林業局參照《浙江省古道保護辦法》,遵循整體保護、合理利用、屬地管理的保護原則,努力讓古道在有效利用中成為城市和鄉村的特色標識、居民的時代記憶,讓城鄉居民能通過走古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大陳紅軍古道位于江山市大陳鄉,全長8.3 千米,原為大陳鄉人民的生產、生活便道,后來也在革命戰爭期間起到重要作用。古道的起點大陳村是一個有600 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村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道沿線森林覆蓋率高、森林景觀豐富、生態環境優良,有紅軍洞、紅軍廣場等景點。

近年來,江山市林業局將修復保護古道與鄉村休閑旅游、江山大花園建設有機結合,讓古道重現生機與活力,大陳村就是一個“范本”。據大陳村講解員馬玲介紹,截至2023年10月中旬,本年度已有3500余人來大陳村參加研學活動。大陳村依托古道、歷史文化,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推動鄉村更加美麗宜居?!敖衲甏箨惔寮w收入大約有100 萬元,近幾年村里人均收入增幅都比較可觀?!贝箨愢l人大主席周昌炎說道。如今,古道歷史文化正轉化為大陳村發展的動力,成為助力大陳村奔向共富之路不可或缺的因子。

按下“美顏鍵”,全民奔向共富路。曾經臭氣烘烘、河道污濁,如今青山旖旎綠水逶迤,這是江山市賀村鎮耕讀村的轉變。耕讀村曾是江山市有名的“水泥村”和“養豬村”,常年空氣污濁、河塘惡臭,而現在,耕讀村“搖身一變”,已成為國家3A 級旅游景區村、國家森林鄉村,走出了一條“綠”“富”“美”的多贏之路。

“這戶人家的庭院改造就是我們村的典型范例,你們看,現在院子里種有很多花和樹木?!备x村村干部胡萍介紹道。鄭興余家位于村子路口,原先他們家主要散養豬、雞、鴨,走進路口就會聞到臭味。村莊整治,綠化先行,“千萬工程”實施以后,江山市林業技術人員設計并指導耕讀村村民綠化村莊,并進行庭院改造。改造后的鄭興余戶依托原有地勢地貌,種植了石榴樹、桂花樹等樹種,庭院自然而養眼,并開起了民宿,逐漸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此外,江山市林業局每年都對耕讀村進行贈苗。目前,耕讀村森林覆蓋率達53.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0.9平方米,村域范圍的通村公路、水系兩旁綠化和村莊周圍宜林山地綠化均達100%,真正成為了“綠水青山”。2022 年,耕讀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50 余萬元,村民人均收入2.95 萬元。從鄉村綠化美化起步,林旅結合,耕讀村真正實現了“幸福蝶變”。

如今,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毙腋I钚庐嬀碚诟x村徐徐展開,這個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開化金星村農家樂(施政奕攝)

開化以林育村 以村養林

林業是一個古老而長青的行業。從古至今,人們享受著森林給予的一切,這一點從未改變。而開化的這一段故事,也要從一顆銀杏樹開始說起。

這棵銀杏樹位于開化華埠金星村內,已是620 歲高齡。如今的它枝繁葉茂、郁郁蒼蒼,但在17年前,因為村民自然環境保護意識的淡薄,它也曾一度生命垂危。

那時的金星村環境惡劣雜亂。而在2006 年,銀杏樹,乃至整個金星村迎來了轉機。

正值酷暑,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來到金星村調研,他告訴村民,這銀杏樹是金星村的象征,十分珍貴,不能讓它死掉,“保護古樹,就是保護村莊”。并且還叮囑,不僅要保護好這棵古樹,還要保護好周邊的古樹、全縣的古樹:“這里山好、水好、空氣好,將來通過山海協作,空氣也能賣錢?!?/p>

當時的村民們雖然并不明白空氣如何賣錢,卻馬上著手搶救起這棵寶貴的銀杏樹來。2008年,金星村啟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和村民代表的表決,村集體近萬畝山林分給農戶經營。林改后,林農的積極性高漲,全村百姓都像種田一樣種起樹來。為了全面開展生態保護工作,金星村還實施黨員干部“包聯制度”,組織干部聯格“一人包一片”,黨員聯戶“一人包一段”,全村森林覆蓋率由過去的不到70%,到現在超過98%?!跋癖Wo古銀杏樹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也被列入了村規民約。

17年過去,銀杏樹已成為了金星村的象征,金星村也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為“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通過堅定不移走紅色傳承、綠色發展之路,打造共富工坊、厚植黨建優勢、發展鄉村旅游……金星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由2006年的不到1萬元,發展到2022年的224.5萬元。

以村養林,亦是開化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在池淮鎮的深山中,坐落著一座“孤獨”的村莊。深山老林處,村民與外界生產交流十分困難,卻十分適宜樹木的生長。這就是浙江省首個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試點村之一——開化池淮鎮石門村。

村委書記汪長英介紹,為了使深山林木“變現”,項目建設相關人員開展了大量學習考察工作,從浙江慶元、安吉、新昌到福建順昌,石門村深入學習,最終搭建起了屬于收儲政策和項目運營模式。

2020 年8 月,試點正式在石門村開啟,項目以“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為目標指引,將實現縣域零散林木資源成片化、集約化經營。通過林地收儲、林木收購以及入股經營,企業、村集體和林農構建共富共同體,使一片林地可創造流轉租金與股份分紅兩項收入。

帶動林農增收,促進地方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是開化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最切實可見的目的。除此之外,國有儲備林還能優化森林生態系統,提高森林多功能效益,進一步提高森林質量,減輕災害損失,從而有效地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

在開化,不種地、不賣樹,卻爭先恐后把林地保護起來的林農們不在少數,錢江源國家公園便是最典型的標志之一。這里是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唯一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地區,同樣也是許許多多開化人世代聚居的土地。唐頭村的村民們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錢江源國家公園的35萬畝山林中,80%以上是集體林,涉及2.6萬余名村民的利益。如何在人口密集、集體林占比高的地區設立并建設國家公園,是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核心價值所在。

在開化,自古就有“殺豬禁漁”“封山育林”等傳統。錢江源國家公園成立后,樹立“原住居民為本”理念,在不改變土地權屬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合理的生態補償和社區共管機制,實現了27.5萬畝集體林地的統一管理。并解決了農業生產過程中濫施農藥化肥問題,從制度上解決了群眾利益和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

不種田、不賣樹,那村民靠什么生活?唐頭村委書記方山榮解答:考慮到村民們的權益,在履行“不得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等義務前提下,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會給予大家800元/畝·年的地役權補償,并授權第三方使用錢江源國家公園相關商標或標識,幫助大家通過品牌增值實現增收。

錢江源國家公園曾是朱鹮的歷史分布區,隨著地役權改革的持續推進,大量不施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的農田,為朱鹮的種群重建創造了優良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環境,錢江源也因此成為了中國南方朱鹮種群重建的起航地。

龍泉以“綠”為底 因“綠”生“金”

龍泉市“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資源豐富,被譽為“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生態第一市”。全市共有林地393萬畝,森林面積386 萬畝,森林覆蓋率84.73%,林木蓄積量2260 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量2153萬立方米,擁有高等植物1800多種(占全省的3/4),林地面積占市域面積的85.8%,林農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65.2%。近年來,龍泉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的重要囑托,持之以恒實施“千萬工程”,走出了一條生態共富之路。

“小竹子”打造“大產業”。清風陣陣綠濤涌,翠竹拔節凌云高。在龍泉,竹材資源尤為豐富,是浙江省內第二大毛竹產區,享有“中國特色竹鄉”的美譽。竹木加工是龍泉的傳統特色產業與草根經濟,歷史悠久、涉及面廣、勞動就業多。據統計,2022年,龍泉全市的竹產業總產值突破36億元,解決了近2萬人的就業。

“我們近期有個300萬元出口歐洲的訂單,產品就是用竹子做的這個調料架,采用了榫卯結構,沒有用一滴膠水?!饼埲屑挝哪緲I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海軍對記者說道。龍泉市嘉文木業有限公司原先是一家專業生產竹木戶外休閑旅游用品企業,2012年成功轉型為一家專業生產各類工藝禮品包裝盒企業,而他們公司生產的包裝禮盒,大多也以竹木為原材料?!拔覀兠磕暝邶埲數夭少徏s2 萬立方米竹子,員工大多來自龍泉市龍南鄉、道太鄉等偏遠鄉鎮,2022 年公司發放工人工資900余萬元?!比~海軍介紹道。截至2023年9月,嘉文木業有限公司產值同比增加56.7%,問及如何維持增收,葉海軍表示主要依靠的就是創新以及當地林業部門的相關技術、政策扶持。

數字孿生助力國家公園建設。群峰崢嶸,峽谷峻峭,溝谷交錯,龍泉有著浙江省內海拔最高的山地地貌之一。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龍泉片區是浙閩山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東南沿海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十二個具有國際意義的生物多樣性分布中心之一,具有很高的生態、科研和經濟價值。為堅持生態保護第一,聚焦國家公園所需,“以數字賦能創新驅動”開展智慧國家公園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國家公園數字化改革,“江浙之巔”國家公園數字孿生應用上線,這也是全國首個國家公園數字孿生上線應用項目。

高聳的山體和濕潤的氣候共同培育了這片大地上的生物奇跡,原先山林面積大、植被茂密,如何便捷、準確地監測到各類植被、動物成為了一個難題?!叭缃?,在國家公園數字孿生應用上可以進行‘觀’‘聽’‘感’‘查’‘看’等操作,我們通過數字化賦能生態保護的實踐,實現智慧保護和綠色發展?!卞X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龍泉保護中心數字孿生應用專班技術負責人吳學明介紹道。該應用通過數字化應用建設將現實世界時空信息在數字孿生世界中進行匯集、認知、決策、協同,實現對百山祖國家公園的智能管理,有效增強國家公園管理者的管理效率和對國家公園資源的掌控。

遂昌九龍口村風光(周紫嫣攝)

遂昌立足綠色發展 奏響“共富”樂曲

遂昌,錢甌之水發源地,仙霞山脈貫穿全境,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地貌。遂昌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態屏障地區,華東地區生物多樣性關鍵區域之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3.8%,居全省前列,被譽為“浙南林?!薄敖暇G?!?。近年來,遂昌縣持之以恒實施“千萬工程”,始終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生態妙筆繪新卷。蔚藍的天空、潔白的粉墻、干凈的村道、高高昂起的馬頭墻,這是走進九龍口村映入眼簾的景象,此景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和村民美好生活相互交融。

九龍口村坐落于烏溪江畔,是遂昌的“明星村”之一,是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南大門。近年來,九龍口村圍繞生態發展,充分發揮九龍山青山綠水的“生產”價值特性,使其轉化為金山銀山?!拔覀兇謇镉修r家樂、民宿19 家,能同時接待千余人,村里人年均收入約2.3 萬元,村莊更美了,村民也更富了?!本琵埧诖鍟洿飨騻ソ榻B道。近年來,九龍口村全民同心發展全域旅游,依托森林康養旅游,村集體年收入可達300萬元,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生態飯、旅游飯?!八觳派桨胨敕痔铩?,靠山吃山,其實九龍口村的‘幸福蝶變’也是遂昌眾多村子的縮影?!彼觳h生態林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吳英俊說道。之后,九龍口村將繼續在地方林業部門的幫助下,圍繞激活山水的生產特性、生活靈性、生態屬性,持續念好“致富經”。

“油茶套種”拓寬共富新路子。油茶是浙江的傳統優勢經濟樹種,有著悠久的人工栽培歷史。油茶已經成為浙江省山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和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潛力。2023年5月,《浙江省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印發,目標為2023—2025年,新增油茶54.5萬畝,改造低產林44 萬畝,確保到2025 年全省油茶種植面積達到282.3 萬畝、茶油產能達到6.3萬噸。

遂昌縣是浙江省油茶生產重點縣,現有油茶面積9.5 萬畝,其中投產油茶面積7.3萬畝,年產茶油約900噸,綜合產值約1.2億元。此外,近年來遂昌縣以“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增收幫扶工程為引領,立足資源稟賦優勢,積極推進以黃精、三葉青為主的林下中藥材產業發展,全力打造經濟發展“綠色引擎”。截至目前,全縣林下經濟種植面積0.9萬畝,實現年產值1.3億元,累計帶動1.5萬余名林農實現人均增收3萬元。

當下,走進遂昌縣金竹鎮油茶高產高效示范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枝繁葉茂,粉白的花朵綴滿枝頭,與油茶果交相爭艷,油茶林里除了有林農忙碌采摘的身影,油茶林下還套種著三葉青?!皬?015 年開始,我們就開始油茶套種,目前茶竹嶺村主要是油茶套種三葉青,農戶以油茶山入股合作社,不僅油茶有收成,合作社還有10%利潤分紅,給村民帶來了多重增收?!苯鹬矜偛柚駧X村村書記涂志光(村合作社經營者)介紹道。如今,林下中草藥產業已經成為金竹鎮新興的主導產業,打破了傳統的種植模式,為村民提供了新的種植理念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帶領村民走上了共富之路。

猜你喜歡
生態
“生態養生”娛晚年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大營鎮生態雞
生態之旅
潤豐達 微平衡生態肥
生態保護 有你有我
“知”與“信”:《逃逸行為》的生態自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