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雙城”比較,看公共藝術對城市形象的塑造

2024-01-12 09:09丁曦林
上海藝術評論 2023年6期
關鍵詞:雙城芝加哥城市形象

丁曦林

城市更新猶如一條河流。有活力、有魅力的城市無論保護性繼承還是創新性發展,都能讓生活在其間的人們時時感受城市生活的生機盎然,想象無限。這也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美好、是否強大的重要考量。

近年來,我過著芝加哥與上海的“雙城”生活,不僅有機會觀察和比較兩座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相異的公共藝術,而且對公共藝術再塑城市形象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公共藝術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承載,也是極為重要的城市軟實力,如若發揮出色,能彰顯城市的品格,洋溢城市的氣質。

不是嗎?從城市面積、人口規模分析,上海很大,芝加哥很小,芝加哥的城市面積、人口規模只是上海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從城市建筑、公共藝術去考察,芝加哥一點不遜于上海,甚至你的“第一印象”會感覺到芝加哥國際化程度相當之高。一個“小規?!钡某鞘袨楹尉哂袊H大都市的氣質和精神,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話題。我們考察一座城市的形象,固然需要從城市經濟、人居環境、文化遺產、基礎設施以及公共藝術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這些方面與城市形象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這樣宏闊的課題內容,在一篇文章里難以窮盡。為此,我選擇從公共藝術這個小小的點切入,以此探討公共藝術在上海和芝加哥兩座城市形象塑造上的不同機制、不同表現和不同作用,頗有意味。

城市公共藝術概念及其產生

何為“公共藝術”?這個概念的形成似乎并不局限于某個具體的國家或城市。它是在人類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在西方,我們可以追索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那時出現在城邦中央、集會場所的紀念碑、人物雕塑等早期公共藝術,發揮了教化、審美、裝飾等作用。在東方,中國更早時期的石窟雕像和壁畫,也承載了文化、歷史和宗教信仰。而現代意義上的城市公共藝術,伴隨城市規劃和建設而來,其出發點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代表作品包括紐約的《自由女神》、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馬賽的《旅行者》、芝加哥的《云門》等。坐落在上海陸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廈是上海第一高樓,與悉尼歌劇院一樣,集藝術與科技于一身,既具實用功能也具地標意義,充滿城市象征。但它們與純粹精神性的公共藝術明顯不同。本文探討的城市公共藝術,指那些不帶實用功能的戶外藝術,包括雕塑、壁畫、裝置等。同時也需要說明,城市“公共藝術”與城市“公共空間的藝術”,兩者之間的關系互有聯系卻也不同。我所觀察、研究、探討的“公共藝術”,特指在城市公共場所或公共空間永久展現的藝術品。而“公共空間的藝術”是個更廣泛的概念,其包含坐落在城市或社區中的所有藝術品,甚至物權屬于私人而臨時展陳在公共空間的藝術品,也被視作“公共空間的藝術”。顯然,這與我想探討的城市公共藝術概念并不一致。由此可以界定,本文探討的城市公共藝術,所有權和使用權通常屬于“公共”,它們常常作為城市的地標和社區的象征,連接社會和大眾,通過審美以及觀念,為公共空間增添文化價值和意義。如果矗立在公共空間的藝術只是作為美學元素或裝飾品依附于建筑而無法獨立存在,不具備與公眾建立互動關系和社會共鳴,其就不適合被列為“公共藝術”。

一言蔽之,公共藝術與所處場域存在關系卻具有鮮明而獨立的主體身份,而不是依附關系。

芝加哥與上海公共藝術的不同表現

芝加哥和上海的公共藝術,有著不同的歷史演變。

芝加哥最早的公共藝術距今100多年,譬如坐落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門前的兩只巨大獅子,1893年誕生。在百年城市更新發展中,芝加哥街頭、綠地、公園里不斷出現公共藝術,譬如1926年建成的《林肯雕像》。林肯是當地人心目中的偉大英雄,為廢除奴隸制建立了功勛。而自1978年明確實施“公共藝術計劃”,芝加哥自此推動了一系列現代派、后現代派公共藝術作品誕生。

據筆者觀察,芝加哥的公共藝術數量繁多,似乎沒有一座城市的公共藝術像芝加哥被無數中外漫游者視作專門觀覽的對象。它們分布廣泛,星羅棋布,但最具城市形象象征意義的作品大多集中在最繁華街區。我常常在那一帶街區流連,去觀賞、去凝望、去對話。芝加哥的公共藝術為營造環境氣氛起了顯著作用,吸引不少人“打卡”,其實它們也是可閱讀、可思索的。凝望它們的時候,你更能透過表象去窺探到一座城市內在的文化肌理和精神內核。譬如,《云門》,由英國藝術家安尼什·卡普爾設計,于2004年竣工。這座呈現極簡抽象風格的大型雕塑位于芝加哥的鉆石地段,其光滑如鏡的反射表面呈獨特的橢圓形狀,時時反射著城市的天際線、周圍的環境以及絡繹不絕的各國游客,它是支撐芝加哥國際化城市形象的一個有力標志,展現了一種前衛、先鋒的文化姿態和城市精神。又譬如,《王冠噴泉》,由美國藝術家杰弗里·基恩斯設計,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園,也是于2004年建成。這座噴泉溫情脈脈,由兩個高達50英尺的巨大的電子玻璃屏幕組成,顯示成千上萬來自芝加哥市民的表情,堪稱城市一道獨特景觀,也在人們社交、嬉戲和游客中傳遞某種暖意。由波蘭藝術家瑪格德琳娜·阿巴康諾維茲于2006年完成創作、規模壯觀的《行走的百人》,由106個九英尺高的無頭軀干組成。身臨現場,你會深為震撼,形態各異的軀體充滿活力,與遠近場景構成鮮明對比,給人以豐富聯想。而1978年實施“公共藝術計劃”之前,芝加哥也出現不少傳奇的公共藝術,除了守護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門口的兩只青銅獅子之外,坐落在市中心戴爾·伊格勞斯·豪爾廣場的《畢加索雕塑》也非常著名。它由西班牙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本人創作,于1967年作為禮物贈予芝加哥市。一開始當地人完全看不懂它,但由于時任市長的堅持,以及它身上超越庸常的審美氣質,當時還是被接納了。有意思的是,當地市民對它由最初的不解漸漸變得熟悉和接受,如今則成為他們引以為傲的文化地標之一。芝加哥杰出公共藝術遍布各個角落,使得整座城市宛若“藝術博物館”。美國雕塑家亞歷山大·考爾德于1974年創作完成、紅色與鋼鐵構成強烈視覺反差的《火烈鳥》;藝術家Marc于1974年完成的超現實主義馬賽克作品《The Four》,還有源自城市早期“壁畫運動”的作品《懷亞特墻》《比爾森》等隨處可遇的壁畫,這些公共藝術都承載了芝加哥人追求自由表達的審美趣味和反對保守的文化胸襟。

芝加哥公共藝術給人一個深刻印象,是多樣性和現代性,有古典派、現代派、抽象派、裝置藝術等,而且知名度都很高,表現出“國際氣質”。它們給芝加哥帶來的“收益”豐碩且持久,表現在多個方面。其一,城市形象得以彰顯和提升。芝加哥地處美國中西部,在19世紀后期經歷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成為美國的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這座城市的人口規模遠不及上海,但文化多樣性較高,擁有豐富且開放的文化氛圍。它的城市形象,憑借諸多標志性的現代建筑和公共藝術一飛沖天,讓其在世界舞臺上顯出獨特魅力。毫不夸張地說,芝加哥的公共藝術是世界一流的,超越了一城一地的影響力,不僅豐富了芝加哥的文化景觀,每年還吸引數以百萬計的游客前來欣賞和體驗,實實在在推動了當地文旅產業的發展。其二,社區凝聚力加強。筆者尚無翔實的數據支撐這一判斷。但筆者曾與不少居住在芝加哥的市民以及多次游歷過芝加哥的“過客們”探討對芝加哥的城市形象認知,他們不約而同地指向公共藝術,尤其是芝加哥市民,一致表現出的熱愛和自豪,表明他們對于公共藝術的參與感和認同感,其社區凝聚力可窺一斑。其三,“公共藝術計劃”的實施,既有現實意義也有深遠影響。一方面,它為眾多藝術家提供了競技和展示的平臺,促進了當地藝術家的創作活動和文化創意產業空前繁榮,另一方面,也助力芝加哥成為全球活躍、備受矚目的藝術之都、創意之城。

再看上海,城市公共藝術數量可觀,布局也廣泛,從題材看更多表現了注重傳統和對歷史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它們也伴隨著城市化進程,在近30年來成批涌現??赡軐τ诠菜囆g認知受蘇聯影響較深,上海公共藝術較多表現為“城市雕塑”—這在中國一度是高頻熱詞。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央美院幾位專家去蘇聯考察,回國后在全國巡回演講,推動了一波全國性的城市雕塑建設熱潮,各地涌現了不少紀念性主題雕塑。其實,上海作為中國近現代文明發源地,早在19世紀就出現了一些公共雕塑,由當年的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等“外來機構”在上海建立,在歷史的變化中被拆毀,現在難見蹤影。20世紀30年代,旅居上海的俄國僑民在汾陽路、岳陽路、東平路交叉路口集資建造了普希金銅像,幾經曲折,目前仍在。這段時期的公共藝術實踐,建設主體是“外來者”。而自80年代以來,上海自主建設的公共藝術如雨后春筍。其中具有較大知名度的有:法國雕塑大師阿曼應邀創作、建于1987年的《飛躍的馬》,矗立在市中心的上海展覽中心南廣場,其身高6米,體重3.5噸,常常被市民和游客拍照留念。矗立在外灘、1949年后上海首任市長陳毅的雕像,建立于1993年。建于1996年、地處淮海中路茂名南路地鐵口的《打電話少女》也備受關注,尤其被盜之后一度成為公共話題。由法國藝術家娜塔利·德科斯特于2014年創作、坐落在愚園路晶品購物中心前的《寸陰是惜》,以及由中國臺灣地區藝術家施立仁設計、建成于2011年、坐落在南京西路靜安公園北門前的《犀?!?,還有地處新天地的《福祿壽》、地處恒隆廣場的抽象裝置以及南京東路步行街西入口的《家庭》等,數量不可謂不多,相比其他城市,也屬于“上乘”的。其中最具藝術品質的,或許是浦東世紀大道口的《東方之光》, 由法國設計師夏邦杰創意,北京雕塑家仲松設計,它以日晷為原形,突出“時間”主題,也堪稱地標。

整體而言,上海公共藝術基本停留在80年代倡導的“城市雕塑”層面,或許屬于“中國一流”,卻達不到“國際一流”。這一點,值得深思。

上海的公共藝術何去何從

具體而言,80年代和90年代,城市雕塑是中國公共藝術的主要表達方式。之后20多年,公共藝術發展演變是遲緩的,相對于油畫、水墨、裝置、觀念等藝術品類,它“變化”很小。這可能與公共藝術不適合“單兵作戰”,而由多股力量協同作用的結果息息相關,常常被地方行政以及資本力量所左右。從觀念上而言,上海乃至中國的公共藝術長期徘徊于“裝點空間”功能。

從芝加哥以及其他國家城市更新的經驗來看,公共藝術遠不止于“裝點空間”的功能,甚至不愿受“裝點空間”這一觀念的束縛。公共藝術能夠“激活空間”以及“營造空間”,已被一些國際城市更新發展所印證。中國也開始這方面的探索和轉型。一種說法是,其元年可以視作2015年。這一年,城市建設從規模轉向品質、從功能轉向人文,當年中央舉辦“城市工作會議”以及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動人文城市建設,提升文化競爭力”等,公共藝術作為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上升到“國家戰略”。各地政府以及相關專家重新審視、研究、推動公共藝術發展。但這個階段的公共藝術發展,考慮局部多于考慮整體,未將藝術置于與規劃、建筑、園林、科技等同等地位得以構建橫向協同機制,仍然處于城市更新發展的依附地位。這一點不改變、不突破,將繼續制約公共藝術邁出大步。重要的還有創作思想,如果一味迎合“媚俗”,那么推動建設再多的公共藝術也可能繼續淪為“裝點項目”,而無法像芝加哥《云門》那樣,一朝“橫空出世”立即登上巔峰。一流的藝術自有一流的品質,哪怕它的形貌與周邊建筑完全不搭,卻能依靠自己獨特的魅力在打破固有的秩序、平衡之后去建立新的秩序和平衡?!对崎T》正是這樣的存在。它給以世人的啟迪是:公共藝術不僅可以講述城市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傳統,而且可以憑借“超時代”基因及品質,去創造城市嶄新的歷史和高度,釋放巨大的新能量。我認為,是《云門》讓芝加哥顯得更有文化、更加強大了。公共藝術形似“輕盈”,但其原創性與獨創性具有爆發性偉力。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在推動中國從農耕文明走向近現代文明的過程中起著橋頭堡作用。無數現代文明,諸如發電、自來水、郵政、咖啡館以及交響樂、芭蕾等先風起于上海,再由上海輻射至廣闊的中國腹地。上海海納百川,開放包容,擅于融合東西方文化,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因此,筆者認為:在發起、推動公共藝術推動城市更新發展以及再塑城市形象過程中,上海理應起到領頭羊作用。我們需要厘清“公共藝術”與“公共空間的藝術”的關系和差異,也要弄清楚自80年代興起的“城市雕塑”與目前探討的“公共藝術”雖有關聯更有差異。在觀念趨同或一致的基礎上,借鑒“他山之石”,完善相關法規,構建遴選機制,才能在綿延已久的江南文化、紅色文化、摩登文化以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發展起來的工商文化等基礎上,聯系互聯網文化、AI文化,創造具有鮮明時代感的公共藝術。上海的公共藝術一方面著眼于傳統文化,承載一座城市的集體記憶或情感,一方面也要著眼于全球和未來,尤其不能滿足當“中國一流”,而要爭當“國際一流”。

米歇爾·??略裕骸拔覀兩嬗谝环N關系整體之中?!蔽恼轮链?,筆者特別想說一句:“營造空間”“激活空間”,既是今日城市公共藝術的責任和使命,也是功能和作用。期待上海出現一批具有國際氣息、洋溢原創精神的公共藝術,能讓人窺見它們與城市、大眾、建筑、未來等之間的連接。

作者? 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教授

猜你喜歡
雙城芝加哥城市形象
“雙城劇匯”共促戲劇發展
青年共建“雙城圈” 攝影同話“巴蜀情”
芝加哥建筑雙年展
抬起芝加哥
鏡中武漢:城市形象的傳播與認同
芻議沈陽城市形象與效益
中國雙城發展模式
“創造歷史”——2017芝加哥建筑雙年展
2015年《第一財經周刊》“新一線”欄目的城市形象呈現
城市形象研究路徑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