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損傷控制理念應用于骨盆骨折患者27例分析

2024-01-12 05:33周志聰劉倩綾羅效萍
云南醫藥 2023年6期
關鍵詞:骨盆醫護體征

羅 琨,周志聰,劉倩綾,羅效萍,譚 磊,沈 藍

(云南省滇南中心醫院/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部,云南 蒙自 661100)

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骨折疾病,骨盆骨折是直接或者是間接導致的骨盆壁連續性中斷骨折疾病,臨床多表現為交通傷、高空墜落傷等,對患者的身心功能造成極大的影響。隨著我國臨床醫學技術不斷發展,國內高能量導致的骨盆骨折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對人們的生活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生活條件的改變,人們對健康的預期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為了持續提升臨床醫護效果,建議臨床救治骨盆骨折損傷的醫護人員對患者予以科學的醫護干預,避免對人體的其他組織器官造成影響。例如開展損傷控制骨折理念為主的醫護方式,最終達到理想的院前急救和救治效果[1]。本次研究對收入的患者予以治療干預,探討損傷控制骨折理念方式對骨盆骨折患者的干預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54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27例,男性15例,年齡為29.5~74.1歲,平均年齡為(52.08±1.41)歲,女性12例,年齡為31.1~75.3歲,平均年齡為(52.57±2.80)歲。對照組27例,男性13例,年齡為30.8~72.7歲,平均年齡為(51.01±1.34)歲,女性14例,年齡為30.5~73.5歲,平均年齡為(52.38±2.24)歲。納入標準:(1)患者都確診為骨盆骨折疾病;(2)入院時候意識清晰,無傳染病。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疾病或處于癌癥晚期對象;(2)患者和家屬對臨床的醫護指導活動均知曉,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經過醫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給予患者既往證實有效的醫護管理。

研究組在接受傳統理念管理基礎上,加用骨折損傷理念強化醫護管理,方式如下:(1)做好疾病評估工作,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并開通綠色通道,及時評估患者的意識狀態、呼吸、心率等指標,明確需要處理的損傷并及時配合醫生開展救治活動。醫護人員仔細觸摸患者的肢端明確患者的周圍靜脈充盈情況并開放多條通路做好補液、輸血等工作,保證液路流動順暢。醫護人員做好血氧飽和度、中心靜脈壓監測等工作,觀察患者的身心體征情況,做好休克管理;例如配合醫生做好骨盆限動,休克防護和臟器檢查等活動;(2)做好生命體征持續監測,患者發生創傷后機體的代謝紊亂導致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可能誘發炎癥刺激問題例如酸中毒、低溫、凝血功能異常。此時需要監測患者的身心體征變化予以及時補液、體溫維護,酸堿平衡維持等工作;(3)做好手術管理,醫護人員監測患者的手術表現情況,做好并發癥防護工作,指導患者接受及時的功能鍛煉。手術后需要密切觀察身心體征情況,結合抗感染治療等方式觀察患者的切口皮膚的表現情況,預防患者出現局部感染等問題。醫護人員需要按摩患者的肢體肌肉做好血液循環,加強呼吸道、泌尿道護理等工作,同時也指導做好相關的康復鍛煉護理。術后接受相關的生活管理。

1.3 觀察指標

(1)患者的總有效率;(2)患者治療前后焦慮自評分量表(SAS)、抑郁質評分量表(SDS)、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指標)、生活質量量表(SF-36)相關指標的改善情況;(3)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2-5]。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2組骨盆骨折患者基本信息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可作為研究對象,見表1。

表1 2組骨盆骨折患者基本信息對比[n(%)]

2.2 2組骨盆骨折患者總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骨盆骨折患者總有效率對比[n(%)]

2.3 2組骨盆骨折患者綜合滿意率對比

觀察組的綜合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組骨盆骨折患者綜合滿意率對比[n(%)]

2.4 2組骨盆骨折患者SAS、SDS、VAS、ESCA指標對比

觀察組的SAS、SDS、VAS、ESCA干預前、后指標優于對照組,指標對比(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2組骨盆骨折患者SAS、SDS、VAS、ESCA指標對比分)

2.5 不良反應

2組骨盆骨折患者不良反應對比,見表5。

表5 2組骨盆骨折患者不良反應對比[n(%)]

3 討論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高速發展,高速公路、高層建筑不斷出現在人們的生活,隨之產生的高能量損傷的患者人數也劇增,患者所受到的創傷不再單一,越來越多的復合傷、多發創傷等嚴重創傷患者被送入醫療機構接受治療。這些創傷患者因創傷部位多而且嚴重,創傷嚴重度評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評分高,實行早期全面處理(Early Total Care,ETC)后出現以酸中毒、低體溫、凝血功能紊亂為主要表現的死亡三聯征,導致該類患者搶救成功率和近遠期預后極差。隨著嚴重創傷患者的病理生理學機制的研究的不斷深入,Rontondo 等[6]人提出損傷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念,著重強調死亡三聯征患者的診治,提出進行針對性控制出血、限制性液體復蘇、重癥監護室監護,待嚴重創傷患者生理條件好轉后再開展二期手術治療,以避免早期手術治療的二次打擊,造成酸中毒、低體溫、凝血功能紊亂等一系列并發癥,以提高嚴重創傷患者的救治率。DCS 逐漸發展并應用到骨科學領域當中,提出了適合骨科患者的損傷控制骨科學(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DCO):其主要策略是對多發傷骨折患者進行早期臨時骨折固定,有效止血并液體復蘇,ICU 監護治療,待全身狀況允許后進行骨折確定性手術。2015年中國醫學界的相關機構也聯合推出了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骨盆骨折急診處理專家共識,國內的創傷醫師也把該理論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并不斷實踐[7-9]。

作為臨床急診外科常見的骨折疾病,骨盆骨折對機體的平衡造成極大的影響,患者發病后會合并多方面的創傷刺激,臨床治療難度較大且很多患者具有一定的致殘率和病死率。結合臨床的不完全統計來看骨盆骨折的致殘率為 1.9%~36.6%,病死率高達5.0%~20.0%。因骨盆骨折疾病臨床可能合并血流動力學異常和臟器損傷問題,誘發多發創傷疾病,患者的康復效果不理想[10,11]。為了讓患者獲得理想的救治,建議在患者疾病康復期間內接受及時的醫護指導工作,減少自身的身心刺激[12,13],調節創傷反應水平[14],盡快促進患者康復。對此建議臨床結合盆骨骨折的相關骨科損傷控制理論將臨床的急救救治工作分為三個階段開展治療活動。第一個階段是評估患者的疾病幫助患者快速控制出血,做好臨時固定和補充血容量等工作[15,16];第二個階段為糾正創傷后的生理紊亂問題,幫助患者盡快穩定體征[17,18];第三個階段是做好圍手術期管理,指導患者做好相關的功能鍛煉指導,進而明確臨床護理的工作要點,確保治療效果[19]。

本次研究對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予以基于損傷控制理念的對照干預,觀察組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如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體征改善結果更高,分析原因即為創傷控制理論符合嚴重創傷患者的生理體征特征,能夠減少病變風險,促進康復,鞏固療效,故此結果更好。

骨科損傷控制理論應用于骨盆骨折患者,可顯著提升院前急救和院內干預的療效、安全性和患者滿意度,改進康復效果,有助于貫徹循證醫護,彰顯以人為本,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骨盆醫護體征
工銀醫護無界卡一份對醫護者的關懷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你的翹臀!可能是假的
柔性可穿戴生命體征傳感器的研究進展
6歲兒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構建和驗證
“翹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傾
“醫護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習慣性便秘的蒙醫護理
中老年高血壓病的預防及蒙醫護理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診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