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強國背景下應急管理專業建設的問題審視與未來出路

2024-01-13 08:37董新良韓蕊蕊范志忠
長治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應急專業課程

董新良 ,韓蕊蕊 ,范志忠

(1.山西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2.山西省學校安全教育中心,山西 太原 030031)

黨的十九大以來,建設教育強國、優先發展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基本方針[1],也為各高校的應急管理專業建設指明了建設和發展方向。2019 年11 月30 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中提出,要加強隊伍指揮機制建設,大力培養應急管理人才,加強應急管理學科建設[2]。2022 年10 月,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五部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提出要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第十一部分“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提出要完善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3]。2023 年5 月29 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4]。各高校立足教育強國戰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強國”及“應急管理學科建設”重要講話精神,在《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的通知》等應急管理領域相關政策引領下,逐步申請開設本碩博各層次應急管理專業。從2019—2022 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來看,截至2023 年9 月,全國共有43 所高校開設應急管理本科專業(見表1)。其中,2019 年應急管理專業獲批學校為武漢理工大學;2020 年應急管理專業獲批學校有河海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華北科技學院等20 所高校;2021 年應急管理專業獲批學校有中國礦業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和山西警察學院等13 所高校。2022 年應急管理專業獲批學校有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徐州工程學院和長春工程學院等9 所高校。從目前應急管理專業建設情況來看,我國應急管理專業發展不充分,嚴重影響應急管理學科的建設進程,無法從根本上適應當前經濟與發展的要求。

表1 2019—2022 年應急管理專業獲批學校名單

充分把握應急管理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狀況,分析應急管理專業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對于全面提升應急管理領域人才培養水平,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需要具有重要意義。為分析應急管理專業現存人才需求數量大與供給不足、建設高要求與供給低滿足、資源配置高要求與供給低水平等矛盾和問題,在探尋各高校應急管理專業建設普遍性問題的同時,文章選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S 高校進行案例分析。S 高校充分發揮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學學科優勢和“學校安全教育中心”①S 高校學校安全教育中心為一所兼具研究、咨詢和服務等功能的教育科研機構。該中心主要開展涉及各級各類學校安全領域的工作。工作項目包括:一、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學校安全方面的專業咨詢和業務指導;二、負責開展學校安全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調研活動;三、承辦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委托的安全教育培訓;四、積極推動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安全能力建設,指導大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安全管理和教育教學活動;五、負責建立S 省學校安全信息庫和學校安全專家庫,搭建較為全面的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平臺等。兩大優勢,自2020 年開始籌備應急管理本科專業建設工作,旨在培養能夠在教育部門、各類學校等領域從事應急規劃與管理、安全教育與培訓、突發事件風險研判與控制、應急處置與救援、災后恢復與重建及其他應急管理實務的復合應用型專門人才。2021 年,該校應急管理專業申報獲批,2022 年招收第一批應急管理專業學生。

1 應急管理專業建設的結構性問題審視

1.1 應急管理專業人才需求數量大與供給不足的矛盾

當今世界,“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4]。高等教育強國對于人才的數量需求是全方位的,沒有一定的量為支撐,質就會缺乏基礎[5]。從需求端來看,“大安全、大應急”工作格局下,突發事件頻繁發生,對懂技術、會管理、能指揮的專業化應急管理人才提出現實需求和要求,[6]迫切需要培育大量具備應急管理理論和實踐素養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人才。從供給端來看,當下,我國應急管理專業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一是應急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規模小。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 年3 月,僅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和山東大學等“雙一流”高校招收應急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見表2),學生升學壓力大。此外,還存在碩士研究生培養數量相對較少,考試科目不太統一等問題,學生前期擇校較困難。二是應急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使用定位尚不清晰,應急管理專業招聘目錄清單不清晰。應急管理專業屬于新興跨學科專業,招聘目錄中是否直接體現應急管理專業,是學生最為關切的問題。目前,國家教育部學科專業目錄中尚未設置應急管理一級學科,各高校只能將應急管理專業掛靠在公共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其他相關學科下進行人才培養工作[7],很大程度上壓縮了應急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空間,如學生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時,只能按公共事業管理等掛靠專業報考。

表2 應急管理專業碩士考試科目及招生人數(截至2023 年3 月)

1.2 應急管理專業建設高要求與供給低滿足的矛盾

專業建設是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實現教育強國的基礎[8]。應急管理涉及領域廣、綜合性強、學科交叉融合特征顯著[9],這對應急管理專業建設提出相對更高的要求。應急管理專業建設的難點在于課程建設。目前,我國應急管理教育起步較晚,高校應急管理專業建設經驗不足,多依托學校原有背景,采取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思路[9],未形成相對統一的課程體系。應急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差異較大,除應急管理類少數課程外,已開辦應急管理類專業的高校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專業課程[10]。各高校應急管理專業普遍存在課程體系缺失系統性總體設計、理論與實踐課程銜接斷層、與應急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和能力現代化要求不相適應等課程體系建設不成熟的問題。一是應急管理課程體系系統性不強。各高校應急管理專業普遍存在課程建設體系化、結構化弱等問題。以S 高校為例,該校課程體系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和任意選修課程。其中,專業教育課程包括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專業見習、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專業必修課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從S 高校應急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設置來看,現有專業教育課程門類較多,但系統性較弱。其一,專業必修課中專業基礎課程設置比重失衡,“管理”類相關課程設置比重高于“應急”類相關課程。S 高校將應急管理專業歸于公共管理學科之下,專業基礎課程設置依托公共管理學科基礎,多偏向于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和數學等課程,應急管理類課程占比小,應急管理專業特色不明顯。其二,非應急管理類課程占比較大,且一些課程與應急管理內容關聯度不高,滲透力度不強,存在兩張皮現象。如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教師較少結合應急管理現實情景和需要設計開發課程,教學內容與應急管理知識關聯度較低。二是應急管理實踐類課程建設不完善。目前,許多高校應急管理專業因場地、人員和資金等束縛,實踐類課程開展較為單薄,與理論課程銜接斷層或不相適應。其一,專業教育課程中實踐課程學時少。從S 高校應急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來看,37 門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均為理論課程;僅在專業見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三部分提出實踐要求,缺少應急情景模擬開發、應急演練設計等實踐課程設置,以保障學生應急管理動手和實踐能力提升。其二,實踐內容窄化、形式單一。從S 高校應急管理教學計劃安排來看,實踐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具體體現在應急管理實踐教學內容與理論教學銜接不夠緊密、與應急管理崗位職責需求相關度較低;實踐教學形式較單一,以校內課堂教學為主,課外延伸性不強,課后活動安排不足,校外實踐活動缺失。

1.3 應急管理專業資源配置高要求與供給低水平的矛盾

教育強國背景下,應急管理專業建設與完善離不開師資隊伍、實踐基地等因素的支持。高質量教師隊伍是應急管理專業建設、教育強國建設的基礎性工程[11];高質量的實踐教學場地和設施是應急管理專業建設、教育強國建設的硬件設施。目前,許多高校應急管理專業資源配置中存在實踐教學場地和設施建設不完善、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制約著高校應急管理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一是實踐教學場所建設不完善。多數高校應急管理實踐教學場所投入不足,與應急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和教育強國建設需求不相適應。如S 高校尚未建設應急管理實驗室,應急管理實踐教學需求難以滿足;應急實踐教育基地建設不完善,未利用現有應急管理實踐基地拓展訓練,或與應急管理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非營利組織等建立聯系,建立校外應急管理實踐基地,以彌補校內實踐資源的不足。二是師資力量薄弱。其一,部分教師應急管理專業素養不足。應急管理作為新興專業,其教師隊伍多由原管理專業或其他相近專業教師組成,“科班出身”教師比重偏小,許多教師從事應急管理研究時間較短,應急管理知識結構不夠完善,難以滿足應急管理教學工作需求。目前,S 高校應急管理專業教師學科領域多為公共管理、政治學等,需完成向應急管理學科領域的較大跨度轉型。其二,應急管理“復合型”教師數量緊缺。各高校應急管理師資“復合”性普遍較弱,與應急管理專業“超學科”屬性匹配度不高,難以達到應急管理專業發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應急管理人才培養,阻礙教育強國建設進程。如S 高校應急管理教師多沿襲之前教學方式,教學方式復合性較低;多沿襲之前的教學內容,與應急管理知識關聯度低,學科知識復合性較弱。

2 應急管理專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出路

2.1 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結構

建設高質量應急管理特色課程體系是促進應急管理專業高水平發展的關鍵,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舉措。一是優化應急管理課程體系結構,推進應急管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科學化。充分把握應急管理專業高整合性和復合性特色,理順課程間知識邏輯,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對S高校來說,應做到以下點:其一,分階段分目標地使人才培養落到實處。在一年級進行大類培養,強化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在高年級分方向進行項目實訓,推進產學研一體,提升專業素養。其二,理順專業教育課程相對之間的知識邏輯,加強管理學原理、應急管理學等專業基礎課程建設,強化學生的專業意識,構建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明晰專業發展方向。其三,注重應急決策理論與方法、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等專業主干課程建設,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其四,分類建立專業課程組,深化應急管理專業水平。將課程名稱、課程主體內容、課程性質相同或相近的課程組成一個課程組,開展課程規劃、團隊管理、教學研究等工作,全面提升課程建設水平,如將應急管理概論、應急管理預案編制與管理、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和突發事件風險管理等課程教師組成應急管理概論課程組,探究課程間內在關系,避免教學內容重復或交叉,使學生掌握應急管理的概念與基本原則,熟悉應急管理基本流程,提升應急管理科學決策能力和應對能力。二是對接教育強國建設、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結合高校自身的專業優勢,確定專業方向和特色。如S 高校作為師范院校,具有鮮明的“師范性”特色。該??蓪⒔逃I域作為應急管理專業的主要服務領域,首先滿足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應急隊伍建設需求,把學校安全管理和教育作為重要的專業方向,并體現在專業必修和選修課程體系中。三是加強應急管理教學資源建設。加強應急管理教材、講義等靜態教學資源和應急管理教育平臺等動態教學資源建設,確保應急管理教學活動有序開展,促進應急管理人才培育目標達成。按照課程體系要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國內外比較成熟的應急管理文獻、案例和權威教材等教學資源,編制應急管理配套講義、教材,教學內容和教材選用上與國際接軌。同時,建設線上應急管理教育平臺,開發教師在線培訓、學生在線學習功能,完善平臺應急管理資源庫建設,實現全時全域學習培訓的需求。

2.2 配齊配強教師隊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應急管理師資隊伍培養和建設,是加快教師轉型、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凝聚力的有效載體,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實施高質量教育的根本力量。一是加快教師轉型,推進應急管理課程研究和教學能力。深刻理解應急管理的學科屬性和專業特色,以及應急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規律,完成學科轉型、專業轉型和教育轉型,力求在縱向上實現學科、專業、教育三者的線狀或鏈狀的連接體??蛇M一步采取以下措施:高校邀請應急管理領域專家或一線人員進校開展應急管理相關講座或演練活動,開展應急管理學科知識和教育教學培訓;選派教師外出進修學習、參與應急管理相關會議,豐富教師應急管理知識內涵,加快教師學科領域由管理向應急管理大跨度轉型;教師集體研討、分析應急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人才培養和使用定位;申報應急管理相關教學改革項目,實現科研與教學高度融合,以主動適應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需求的變化,助力師資隊伍專業轉型;采用開發內化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手段,積極嘗試運用專題教學、案例教學、熱點教學、角色扮演、任務驅動教學和實戰教學等教學方法,促進教師教育手段轉型。二是實施教師能力提升工程,建設“復合型”師資隊伍。應急管理專業教師要求兼備應急管理專業知識、應急專業實踐技能等學科素養、教育教學師范素養。一要促進教師應急管理專業知識提升。鼓勵教師開展應急管理相關研究工作,通過科研促進專業知識提升。二要促進教師應急管理專業實踐技能提升。鼓勵教師通過在政府應急管理相關部門或者企業中掛職實踐等途徑,拓展應急管理專業實踐技能,并將應急管理專業實踐技能轉化為教育教學能力[12],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工作。三要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打破學科壁壘,以交叉聽課、團隊學習、集體研討和專題培訓等形式,吸收應急管理知識、提高應急管理素養水平、開拓應急管理教學思路。同時,聘請應急管理領域專家和一線人員參與教育教學、實習指導等工作,互相學習,促進成長。

2.3 加大設備設施投入,推進實踐教學場地、設施建設

實驗室、實踐教育基地等實踐教學場所建設是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重要載體,是保障應急管理專業教學開展的基本條件,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基礎保障。一是建設應急管理實驗室,為應急管理教學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各高校應急管理專業應立足學校定位與特色,建立應急管理實驗室。各高校應圍繞“學?!薄鞍踩敝黝},在社會安全、公共衛生、意外傷害、網絡與信息安全、自然災害及影響學生安全其他事故或事件等方面開展桌面推演教學。同時,建立虛擬仿真演練室,保障學生應急模擬演練,提高學生科學應急水平。學生利用VR 應急訓練模擬器中事故情景、逃生訓練等模擬平臺,體驗地震逃生、溺水自救和滅火等學校安全VR 虛擬場景,操作VR 手柄進行情境互動,“身臨其境”進行應急管理學習。此外,開發和引進實驗項目,進行應急管理實踐拓展學習。二是建設實踐基地。首先,學校應立足本校應急管理實踐需求,建設應急管理實訓基地。例如,S 高??衫谩皩W校安全教育中心”優勢,建設社會安全、公共衛生、意外傷害、網絡與信息安全、等“學校安全”主題實訓基地,落實實踐教學需求。其次,高校應與政府應急管理部門、應急救援組織、應急管理宣教機構、應急服務機構、應急管理資質認證機構、應急設備研發生產單位等單位加強學生見習、實習和就業等方面的合作,共商共建應急教育實踐基地,彌補校內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例如,S 高??烧吓c利用已有安全教育體驗館、禁毒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博物館等校外活動場所,與國安、公安、司法、應急、交通和消防等安全相關部門和機構加強聯系,共商共建學校安全教育實踐基地,打造集主題教育、模擬演練、教育科研為一體的學校安全教育實踐基地。同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平時上課、“應急管理”相關節日、寒暑假社會實踐、見習、畢業實習等時機,在實踐基地多多開展演練性、實操性等教學內容。

猜你喜歡
應急專業課程
多維深入復盤 促進應急搶險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完善應急指揮機制融嵌應急準備、響應、處置全周期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應急管理部6個“怎么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