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奠土湯加味聯合艾灸治療小兒腹瀉脾腎陽虛證的療效觀察

2024-01-13 12:37江呈暘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陽虛證艾灸脾胃

胡 潔 江呈暘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中醫院推拿科·浙江 杭州 310005)(浙江省杭州市中醫院小兒推拿科·浙江 杭州 310007)

腹瀉是小兒常見病,其發病與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及非感染因素相關?;純阂源蟊愦螖翟龆嗲掖蟊阈誀罡淖優橹饕R床特征,常伴發熱、食欲不振、嘔吐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會出現脫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和全身中毒癥狀,將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甚至威脅生命[1-2]。西醫主要采取對癥干預及抗感染治療,雖然短期內收效明顯,但對慢性腹瀉患兒長期使用抗生素易產生耐藥性,且存在腸道正常菌群紊亂的風險,產生較多的不良反應[3]。中醫藥治療小兒腹瀉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優勢,中藥內服和多種外治法已被廣泛應用于該病的臨床治療中[4-5]。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易內傷乳食,感受邪毒,引起脾胃運化及氣機升降功能失調而致腹瀉。奠土湯出自《辨證錄》卷七,具有溫補脾腎的功效。本研究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予奠土湯加味聯合艾灸進行干預,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杭州市下城區中醫院2021年7月—2023年1月收治的86例腹瀉患兒,按就診順序奇偶分組。觀察組43例患兒中,男性患兒24例,女性患兒19例;年齡2.5~7歲,平均年齡(5.54±0.67)歲;平均病程(4.40±0.56)周;腹瀉次數(5.47±0.65)次/日。對照組43例患兒中男性患兒25例,女性患兒18例;年齡3.5~8歲,平均年齡(5.57±0.66)歲;平均病程(4.33±0.55)周;腹瀉次數(5.41±0.67)次/日。2 組患兒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1)西醫小兒腹瀉診斷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6]標準;2)中醫辨證參照《中醫兒科常見病診療指南》[7]小兒泄瀉脾腎陽虛證標準。

1.3 納入標準 1)符合小兒腹瀉診斷及脾腎陽虛證辨證標準;2)年齡2~8歲;3)病程≥2 周,≤2 個月;4)病情屬輕(無脫水、中毒癥狀)、中度(有脫水或輕度中毒癥狀)遷延性腹瀉;5)患兒法定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1)嚴重脫水或者重度營養不良、貧血患兒;2)重度腹瀉患兒;3)伴先天性疾病的患兒;4)伴心、肝、腎及造血等系統嚴重功能障礙的患兒;5)認知障礙的患兒;6)腸道傳染病患兒;7)對受試藥物成分過敏的患兒;8)入組前1 周使用其他相關治療藥物者;9)依從性差,不能配合治療觀察的患兒。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2 組均予常規治療措施[8]。對照組予①蒙脫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000690,規格:3 g/袋)]口服,2~3 歲患兒每次2/3袋,每日3 次;3 歲以上患兒,每次1袋,每日3 次;②艾灸:選取太白、豐隆、關元、命門等穴位,以艾條灸之,每穴5 min,每日1次。觀察組上述治療加奠土湯加味治療。奠土湯加味方由白術10 g、茯苓10 g、砂仁5 g、山藥9 g、黨參6 g、萊菔子6 g、制附子2 g、姜半夏4 g、補骨脂6 g、肉豆蔻6 g、麥芽9 g、五味子9 g、石榴皮9 g組成,每日1劑,常規水煮2次,取藥汁約150 mL混勻,≤3歲患兒每次30 mL,每日3次;>3歲患兒每次50 mL,每日3次。2 組患兒均連續治療10 d評定療效。

2.2 療效標準 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9]中“小兒泄瀉”的療效標準評價。

2.3 觀察指標 1)2 組患兒腹瀉、腹痛、嘔吐癥狀消失及進食恢復時間。2)2 組患兒脾腎陽虛證證候積分[9]:大便稀溏、完谷不化、面目虛浮、四肢欠溫4項癥狀均按照病情無、輕、中、重程度評為0、1、2、4分,癥狀評分之和即為脾腎陽虛證證候總積分。3)復發統計:治療結束后隨訪3個月,觀察2 組患兒腹瀉復發情況。

2.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22.0軟件統計處理;計量資料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行χ2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2組患兒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 組患兒療效比較 例(%)

3.2 2 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及進食恢復正常時間比較 見表2。

表2 2 組患兒癥狀體征消退及進食恢復正常時間比較

3.3 2組患兒治療前后脾腎陽虛證證候積分比較 見表3。

表3 2 組患兒治療前后證候積分比較分)

3.4 2組患兒腹瀉復發情況比較 見表4。

表4 2 組患兒3個月復發情況比較(例)

4 討論

腹瀉是兒科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多見于夏秋季節。其發病機制復雜,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其中滲透性和分泌性腹瀉往往同時存在,而炎癥和動力因素在發病中也起主要作用[10-11]。因腹瀉腸黏膜屏障功能遭到破壞,致使腸道菌群失調,致病菌大量繁殖,使腹瀉反復發作,遷延不愈[12]。蒙脫石散作為常用的腸黏膜保護劑,可保護腸黏膜,增強黏膜對攻擊因子的抵御力,抑制固定致病微生物,清除致病菌的毒性產物,且兼容性較好,可與其他藥物同服[13]。故筆者采用蒙脫石散干預小兒腹瀉作為本研究的對照觀察。

中醫藥治療疾病具有個性化、多靶點、整體調治的優勢, 近年來在小兒腹瀉的治療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且取得了高等級的循證依據[14]。中醫將小兒腹瀉歸入“泄瀉”“久瀉”范疇,認為脾胃虛弱是發病的關鍵。因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受損,升降失司,則水谷不化,精微難布,清濁不分,并走而下,發為泄瀉。小兒臟腑嬌嫩,肌膚薄弱,冷暖不知自調,易遭外邪侵襲致脾胃受損;或者飲食不知自節,乳哺不當,調護失宜,或者久病遷延不愈等,皆可損傷脾胃;或者小兒素體脾虛胃弱,胃弱難以腐熟水谷,化生精微,脾虛運化失職,水不得行而為濕,谷不得化而為滯,不能分清別濁,均可發生泄瀉。而久瀉遷延不愈,先耗脾氣,繼傷脾陽,久則脾損及腎,導致脾腎陽虛;腎陽不足,火不暖土,水谷不化,并走腸間,產生洞泄而下的脾腎陽虛瀉。因此,病機的關鍵在于脾不健運,脾腎陽虛。治宜遵循健脾溫腎的原則。奠土湯出自清代陳士鐸之《辨證錄》,為溫腎健脾之劑,恰合小兒慢性腹瀉病機。本研究選用奠土湯加味方中,白術、茯苓、黨參乃健脾之圣藥,能補中健脾益胃,為君藥。山藥補脾養胃,益腎固精;肉豆蔻溫暖脾胃、澀腸止瀉;五味子益氣補腎,收斂固澀;制附子、補骨脂為助命門之神品,可補命火,散寒邪,溫脾土,均為臣藥。砂仁、姜半夏、萊菔子相伍可化濕行氣,醒脾和胃,燥濕降逆,消食除脹,分消清濁,溫脾止瀉,麥芽行氣消谷、健脾開胃,共為佐藥。石榴皮固腸止瀉,為使藥。以上藥物合用,起到溫補脾腎、奠土止瀉的作用。藥理實驗證實方中白術對胃腸道系統具有保護作用,可雙向調節胃腸道運動,調節腸道菌群平衡[15];茯苓可調節胃腸運動、抑制腸道炎癥、調節腸道微生態、糾正腸道菌群紊亂[16];黨參除增強免疫功能和抗應激能力外,對消化系統可促進小腸吸收功能,調節胃腸道運動[17];肉豆蔻-補骨脂藥對可減緩胃腸蠕動、調節腸道菌群、減輕腸道炎癥反應和內臟疼痛[18];五味子的多糖成分能夠抑制腸道炎癥因子,減輕腸黏膜炎癥反應[19]。

艾灸是一種便捷、高效、安全、綠色,應用廣泛的中醫外治療法,其以艾絨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條,點燃后熏熨或溫灼體表穴位,通過激發經氣來調整機體紊亂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為中醫治療腹瀉的常用治療措施之一[20]。本文根據原絡穴的獨特作用,選取脾之原穴太白和胃之絡穴豐隆,艾灸之可溫補脾胃,調節脾胃功能,發揮健脾益氣養胃,升清降濁,滋補生化之源的效果,并振奮脾陽、祛寒除濕、化濁止瀉;關元屬任脈經,為小腸募穴,乃培補元氣之要穴;命門為督脈穴,乃機體的元氣之根,灸之能夠補腎助陽。四穴配伍,陰陽平衡,原絡相和,募俞相輔,共收調補健運脾胃,益火暖土止瀉之功。且艾條本身性溫,有很好的溫經逐冷、除濕止痛的功效。所以奠土湯加味聯合艾灸用于小兒腹瀉的治療,內外相合,相輔相成,緊扣病機關鍵,收效顯著。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泄瀉、嘔吐、腹痛等癥狀消失時間和進食恢復時間都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2 組患兒治療后脾腎陽虛證證候積分均比治療前明顯減少,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減少更明顯(P<0.05);觀察組患兒的總有效率(97.7%)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9.1%)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后3個月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在西醫常規干預基礎上,奠土湯加味聯合艾灸治療小兒腹瀉脾腎陽虛證可迅速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療效,減少復發,近期療效和遠期療效均優于單純西藥治療;是治療小兒慢性腹瀉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歡
陽虛證艾灸脾胃
實脾散治療脾腎陽虛證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溫中止瀉湯聯合臍療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脾腎陽虛證)臨床觀察
好脾胃 養出來
脾胃失調該如何調理
艾灸與耳穴治療假性近視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輔助器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氣滯多因肝胃不和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二仙湯及其拆方對腎陽虛證小鼠附睪P34H、Prdx6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