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甘蔗生產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 牢牢端穩中國“糖罐子”

2024-01-15 09:35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技術推廣站
農機科技推廣 2023年12期
關鍵詞:機收機具甘蔗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技術推廣站

一、基本情況

1.機構基本情況。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是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管理的副廳級公益一類參公事業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技術推廣站屬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內設機構,從事農機化推廣技術人員14 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 人,中級工程師2 人,助理工程師3 人,技術員8 人;主要負責農機化先進適用技術與裝備的引進開發、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承擔農業機械化試驗示范推廣項目的立項論證和組織實施,組織開展農業機械化技術與裝備的展示演示和咨詢服務等工作。

2.工作背景及面臨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端自己的飯碗、裝自己的糧食是底線,甘蔗、大豆等重要農產品要扶持保護,不能放任不管,不能全靠進口?!睆V西甘蔗面積及產量連續十八年均居全國第一位,占比60%左右,是廣西的千億元產業之一。食糖作為國家戰略儲備物資,廣西要將食糖安全這個擔子挑在肩上,牢牢守住1150 萬畝甘蔗生產保護區紅線。在勞動力日趨下降的當下,必須走機械化道路才能端穩中國人手中的“糖罐子”。推進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實現食糖產業系統性“降本增效”已成為國家和自治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總體思路。圍繞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薄弱環節,通過邀請國家專家團隊、補貼政策傾斜、項目示范引領、探索技術模式、搭建交流平臺等措施,加快補齊甘蔗生產薄弱環節機具裝備,推進蔗地宜機升級改造、農機農藝和信息化融合,為甘蔗生產機械化創設良好作業條件,不斷探索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和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甘蔗種植、收獲等薄弱環節機械化水平,推進甘蔗生產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促進蔗糖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二、主要做法

1.匯聚專家智慧,共同探索廣西甘蔗機械化發展之路。為推動廣西甘蔗生產機械化發展,廣西5次邀請農業農村部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大羅錫文教授和農業農村部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專家組甘蔗專業組和糖料體系專家到廣西指導甘蔗生產機械化工作,匯聚專家智慧,在推進宜機化改造、農機農藝融合、機具研發、技術模式創新等方面共同探索,針對甘蔗生產機械化難點、痛點提出了解決方案,連續三年形成《廣西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狀況調研報告》報農業農村部農機化總站。

國家甘蔗專家團隊審議《廣西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2.聚焦破解短板,推動甘蔗生產機械裝備研發。采用多種形式分區域、分環節開展農機化需求調研,制定發布《2018—2020 廣西農機產品需求與科研導向目錄》和《2021—2023 廣西農機產品需求與科研導向目錄》,同時與自治區工信廳、科技廳、糖辦及相關企業成立新機具技術保障分隊,加強作業質量跟蹤服務,引導企業對甘蔗生產薄弱環節農機裝備的研發攻關,近三年來,累計研發甘蔗生產相關機械200 多臺套;積極爭取科技、工信等部門在研發資金安排上給予優先支持,2016年以來,通過廣西科技重大專項、創新驅動發展專項等科研項目資金支持甘蔗機械化科研項目20 項,扶持金額7140 萬元。

3.強化政策保障,發揮惠農補貼政策導向作用。一是選擇甘蔗生產關鍵環節急需的重點機具設備列入自治區配套資金累加補貼范圍,2018年以來,甘蔗機械已使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7.9 億元,拉動社會投資52.16 億元。其中甘蔗收獲機已補貼2437臺,補貼資金13.1 億元;二是推行常態化作業補貼機制,對甘蔗耕、種、管、收、運等全環節機械化作業進行補貼,同時為改善蔗地機械化作業條件,設立高效機收基地建設以獎代補資金,近三年累計使用作業補貼資金6.21 億元。在新一輪作業補貼政策中,通過提高1.2 米行距以上耕作補貼額度,增設糖企機收獎補等政策,推進甘蔗機收多元化發展。

東亞現代農場基地機收現場

4.強化示范引領,探索總結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投入自治區財政資金3000 萬元,建成17 個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高效機收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均以實現高效機收為目標,通過開展宜機化改造、土壤改良、農機農藝融合、機具配套方案、技術路線、作業模式等高效機收集成試驗研究,探索總結具有區域特點的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在全區范圍內進行推廣。截至目前,已建成示范基地面積達到1.62 萬畝,輻射帶動面積超過30 萬畝。

5.搭建交流平臺,加強新機具新技術的展示推廣。一是為推動甘蔗生產機械化合作共享,從2016年以來,連續舉辦6 屆中國—東盟農業機械暨甘蔗機械化博覽會,每年吸引100 多家企業參展參演,其中2022年參展企業達到190 多家,創歷屆最高,歷屆展覽規模近30000 平方米,參展機具1300 多臺套,參展人員3 萬多人。二是充分利用甘蔗機械化現場會、“田間日”和培訓班等活動,加快新機具新技術示范推廣。近三年,舉辦約20 期全區性現場演示會,參加現場觀摩3000 人次以上,現場演示機具超500 臺(套)。三是聯合農業農村部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中國農機化協會等38 個單位在疫情期間共同舉辦68 場甘蔗機械化線上交流活動,共68 位國內外甘蔗行業專家、學者授課,線上線下參與人次超10 萬。

三、取得成效

1.甘蔗機械化高效作業能力有保障?!笆濉币詠?,主要以實現糖料蔗機械化高效生產為推廣方向,推廣的大型、高效機具保有量大幅增加。其中:甘蔗聯合收獲機保有量達到2897 臺,比“十三五”初期增加2725 臺,增長16 倍,國產聯合收獲機占比從2014年0%到現在的97.9%,聯合收獲機實現國內自給,從根本上解決國外品牌機具價格昂貴的問題,基本可滿足全區需要,實現“有機可用”;甘蔗聯合種植機擁有量達到2374 臺,比“十三五”初期增加1309 臺,機具數量翻一倍。200匹馬力以上拖拉機856 臺,植保無人機2051 臺,秸稈打捆機424 臺,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為甘蔗生產機械化高效作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區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現場演示會

2.甘蔗生產機械化水平有提升。2022年末,全區甘蔗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69.07%,其中機耕水平99.75%,機種水平66.49%,機收水平31.04%。與“十三五”初期相比甘蔗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了12 個百分點,特別是機收水平提高了21 個百分點。廣西部分縣區甘蔗機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扶綏縣、江州區、武鳴區等3 個縣區已獲批全國主要農作物(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

3.總結推廣甘蔗生產技術模式和經營模式有創新。一是通過甘蔗高效機收示范基地建設,探索熟化形成多種包括宜機化改造、品種宜機、農機農藝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機具配套方案等技術內容的機械化解決方案,總結形成適宜高效大型機械作業的大農機技術、適宜丘陵山區高效分步式機收、旱區水肥一體化+生產全程機械化、“糖企+合作社”的糖企自營全程機械化技術、東亞現代農場、北回歸線、高豐農場、慧拓模式等10 個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其中全區推廣面積超過20 萬畝有2 種,推廣超10 萬畝的有4 種,引領示范效果顯著。二是引導種植大戶、農業公司和種植農場通過多種生產經營方式開展適度規模經營,探索并推廣適用于機械化作業的“全程機械化作業托管模式”“機收集運一體化模式”“現代農場經營管理模式”和“土地流轉糖企轉包經營模式”“四聯管”等5 種適宜生產機械化作業的經營模式。這些經驗總結形成《廣西積極探索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模式》報農業農村部農機化司,在《農業機械化情況》上發表,向全國介紹、推廣。三是根據廣西丘陵山區地塊小、坡度大、石頭多等特殊的地形地貌,探索總結高效聯合機收、高效分步式機收、聯合機收+二次除雜等多元化機收模式,獲省外借鑒推廣應用。

4.甘蔗機械化技術標準和規范制定有成果。相繼發布《自走式中耕機技術條件》《甘蔗田間收集搬運機技術條件》等多款機具的地方標準,制定推廣《糖料蔗生產農機農藝融合技術規范》《糖料蔗機械寬窄行種植作業技術規范》《糖料蔗機械聯合收獲作業技術規范》等多項機械化作業標準,組織編寫《廣西甘蔗機械化》《廣西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及推廣應用》書籍公開出版。在全國首次提出甘蔗機收減損降雜技術探索研究,起草形成《甘蔗機收減損降雜技術指導意見》,并由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向全國發布推廣。

四、經驗啟示

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既涉及“農”,又涉及“工”,因此還要考慮適應性問題和配套服務問題等,不是有機具裝備就能解決問題,特別是甘蔗機收,要從蔗地整理、種植農藝、機具配套、糖企壓榨工藝等多方面綜合、系統地考慮,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還要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逐步找到適合本地區的發展模式和適用機型。

猜你喜歡
機收機具甘蔗
花式賣甘蔗
鄭州航空區炎黃不銹鋼蜂機具部
清明甘蔗“毒過蛇”
機收減損,顆粒歸倉,湖南早稻機收預計減少損失1.45億斤
鄭州航空區炎黃不銹鋼蜂機具部
甘蔗的問題
全國小麥機收率96%創新高
全國麥收進度過半 主產區機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麥機收率達到98.1%
電務系統大型機具上道時的作業防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