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建筑業貢獻率測算及發展對策研究

2024-01-16 10:11金占勇曹煥煥胡從川
工程管理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貢獻率增加值建筑業

金占勇,曹煥煥,胡從川,王 萌

(1.北京建筑大學,北京 100044;2.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魯能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3.北京金利安房地產咨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166,E-mail:m15839030392@163.com)

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在京津冀三地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快速發展帶動了大量關聯產業,對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長期以來,無論是資源稟賦還是產業發展水平,京津冀三地差距仍然較大,這嚴重阻礙了京津冀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使得經濟發展水平滯后于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京津冀建筑業發展在雙碳目標及協同發展的戰略背景下,面臨著轉型升級壓力及產業布局不合理、產業協作不緊密等問題,影響著三地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國內學者對于建筑業與經濟發展之間關系進行了較多研究。劉玉成等[1]指出北京、天津、河北在經濟、社會和環境等諸多方面存在緊密聯系,三者空間位置及經濟發展關系密切。程開明等[2]測算了我國建筑業對整體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剖析建筑業行業發展變化情況,研究建筑業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劉伊生等[3]通過分析京津冀建筑市場流動性等指標,指出三地建筑業間存在同質化競爭與市場進入壁壘。程碧華等[4]運用DEA-Malmquist 模型分析江蘇省建筑企業技術進步貢獻率,并從產業和企業兩個角度提出相應措施。郭婷婷[5]以山西省為實證分析得出了山西省建筑業增加值與GDP 互為格蘭杰因果關系。蔣博雅等[6]基于LMDI 模型,詳細剖析了江蘇省建筑業碳排放驅動效應,并提出促進碳減排的對策建議。王洪強等[7]通過耦合協調度模型對建筑業—城鎮化—經濟協調發展水平進行測度。從文獻數量上看,目前關于建筑業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率研究的相關文獻較少。從研究內容上看,多數學者主要從單一產業或者單一省份,對建筑業與經濟增長關系、發展影響因素、產業經濟關聯性等進行研究。從研究方法上看,主要從產業拉動率、投入產出比等角度,通過建立經濟學模型,運用定性及定量相結合方法進行實證分析。較少文獻從區域產業經濟協同發展角度,界定建筑業貢獻率測算內涵及方法,對比分析區域建筑業貢獻率,研究區域差異性、產業經濟關聯性等。

本文基于2011—2021 年京津冀國民生產總值、建筑業生產總值等數據,分析京津冀地區建筑業發展的地區差異性、發展狀況,進一步測算京津冀地區建筑業對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并提出縮小地區間建筑業發展差異的對策。以期幫助建筑業市場參與者明確市場走向,促進建筑業穩定健康發展,實現以協調發展促進京津冀建筑業優勢互補、以創新驅動引導京津冀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1 京津冀建筑業發展狀況分析

本文從兩方面對京津冀建筑業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一是建筑業產業效益,主要從建筑業增加值、建筑業總產值及產值利稅率方面分析當地建筑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8];二是建筑業生產能力,主要通過從業人數、企業個數、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勞動生產率、技術裝配率[9]等各地建筑業的產業投入指標,分析該地區建筑業對當地需求的滿足能力。

1.1 產業效益情況分析

(1)京津冀建筑業增加值比較分析。如圖1所示,京津冀建筑業發展對經濟貢獻較大且呈現地區差異性。近年來,河北建筑業發展持續放緩,建筑業增加值的增速從2017 年開始持續放緩,2018年及2020 年建筑業增加值的增速均出現負增幅,2019 年建筑業增加值的增速同期有所增長;天津建筑業發展在2017 出現顯著下降,2018 年出現拐點,近3 年建筑業增速平穩回升;北京建筑業整體發展呈現持續走高態勢。2019 年末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減緩,京津冀建筑業增加值的增速有一定程度下滑。與2019 年相比,2020 年以來,在經濟社會發展政策進一步推進的背景下,經濟得到穩步回升,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生產總值分別增長1.2%、1.5%和3.9%。2021 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雖有下降,但仍呈現向好態勢。

圖1 2011—2021 年京津冀建筑業增加值

(2)建筑業總產值及產值利稅率比較分析。2020 年北京建筑業總產值12905.90 億元,位居全國第九;建筑業企業利稅總額突破萬億元,產值利稅率9.9%,明顯高于全國產值利稅率5.8%。其中建筑業企業利潤總額804.37 億元,居于全國第二。2020 年河北建筑業總產值5948.00 億元,居于全國中等以下;建筑業產值利稅率為4.6%,居于全國中等以下水平,其中建筑業企業利潤總額143.93 億元,居于全國中等以下。2020 年天津建筑業總產值4389.00 億元,居于全國第二十;建筑業產值利稅率為3.3%,是全國最低,其中建筑業企業利潤總額98.74 億元,居于全國第二十[10]。

1.2 生產能力情況分析

1.2.1 從業人員數量方面

如圖2 所示,京津冀建筑業企業從業人數呈下降趨勢。與2019 年相比,2020 年天津建筑業從業人數下降最多,減少了約15.05 萬人;其次是河北減少了近7.96 萬人;北京減少了約2.59 萬人。

圖2 2015—2020 年京津冀建筑業企業人員

在建筑業企業單位數量方面,如圖3 所示,北京呈下降趨勢,而天津及河北呈顯著上升趨勢。與2019 年相比,2020 年北京建筑業企業單位數減少191 個(7.08%左右);天津建筑業企業單位數增加了132 個(7.34%左右);河北建筑業企業單位數增加了438 個(17.51%左右)。

圖3 2015—2021 年京津冀建筑業企業單位數

比較分析京津冀地區建筑業就業人數與企業數量的情況顯示,企業數量增加而從業人數減少,凸顯出建筑業勞動力老齡化現象。由于建筑行業的生產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施工環境復雜,使得從業人員工作強度大、安全風險高、工作環境差。因此,年輕勞動力不愿從事建筑行業工作,從而建筑業從業人員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但近年來,隨著工業化、現代化建設的推進,建筑業也在逆境中取得一定成果。2020 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區的建筑業企業技術裝配率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分別占新建建筑面積的40.2%左右、超過30%、25.09%左右。裝配式建筑的機械化、工廠化生產方式,以及大量設備的投入使用等大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改善了工作環境,使得建筑企業數量持續增加、行業蓬勃發展。

1.2.2 房屋建筑施工面積方面

如圖4 所示,北京增幅明顯、天津及河北逐年緩慢增加。在人均勞動生產率方面,圖5 與2019 年相比,2020 年北京同比增長4.90%,河北同比略增0.19%,而天津同比下降6.78%。從三地區建筑業企業人均勞動生產率整體變化趨勢分析,北京、河北呈明顯上升趨勢,而天津呈下降趨勢。

圖4 2015—2021 年京津冀房屋建筑施工面積

圖5 2015—2021 年京津冀建筑企業人均勞動生產率

1.2.3 技術裝配率方面

如圖6 所示,建筑業企業技術裝備率呈周期性變化,2020 年三地區均超過全國均值,2020 年全國建筑業企業技術裝配率為9781 元/人,其中,北京建筑業企業技術裝配率最高,天津最低。但2021年,天津建筑業企業技術裝配率提高近1.5 倍,為25028 元/人,超過北京(20944 元/人)及河北(13721元/人),而北京及河北技術裝配率均下降。建筑企業技術裝備率是反映建筑業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指標,而建筑業發展的技術要素變化可反映區域產業發展情況,所以,分析建筑業企業技術裝配率有助于深化建筑業人才培養改革,推動區域建筑業資源協調配置及健康發展[11]。

圖6 2015—2021 年京津冀建筑業企業技術裝配率

綜上所述,從不同指標的統計數據分析中可以發現,北京、天津、河北3 個地區建筑產業結構和經濟環境等方面存在著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其中,北京綜合實力最強,北京和天津地區的經濟環境強于河北,而河北具有顯著的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優勢,其建筑業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及優勢。建筑業生產效率的區域差異較大,影響總體發展[12]。

2 貢獻率測算模型構建與應用

2.1 貢獻率測算模型構建

2.1.1 GDP 平減指數及行業不變價增加值測算方法

GDP 平減指數是指現價GDP 與不變價GDP 的商。其中,現價GDP 是根據當年的計價水平計算得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反映了當時價格的價值量水平;不變價GDP 是根據規定的年物價水平計算得到的國內生產總值,消除了各時期價格變化的影響[13]。在縱向比對GDP 的實際變化時,不變價GDP 能夠更加準確、真實地反應建筑業生產總值的變化情況。

同樣地,行業不變價消除了價格變動的因素,使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之間比較處于同一標準,保證了前后時期指標之間的可比性?!吨袊鴩窠洕怂泱w系》指出,行業不變價增加值核算可采用價格指數縮減法。消除價格因素的常用指數有GDP平減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由于后兩者僅從微觀層面反映物價上漲因素變動,而GDP 平減指數反映了國內生產的所有物品和勞務價格,可從宏觀層面反映價格因素變動,因此,本文采用GDP 平減指數計算不變價建筑業增加值,如下式所示:

2.1.2 建筑業貢獻率測算模型

研究發現某一行業對經濟的貢獻及對經濟的影響往往通過衡量該行業在經濟中所占的份額或該行業與經濟的趨勢關系來表示[14],而產業貢獻率則是全面衡量貢獻度的指標,指產業增長占經濟產出增長的份額,反映了某種產業比較優勢及其對地區經濟貢獻。因此,本文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相關核算準則為依據,在剔除價格影響因素的前提下,均運用不變價GDP 增加值、不變價建筑業增加值測算建筑業貢獻率,計算過程如下:

式中,GDPt代表在第t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OVt代表某一行業在第t年間的總產值;代表在第t年GDP 增長率;MtGOV代表在第t年GOV 增長率。

式中,Fnt代表在第t年n產業代表了行業的貢獻程度,表示當年n行業的增長對上一年的經濟產出;Ent代表在第t年n產業增長對國民經濟增長率的貢獻率。

依據式(3)~式(6)計算公式,得出建筑業貢獻率的測算方法。

式中,Nnt為建筑業貢獻率;(Xnt-Xnt-1)為第t年不變價建筑業增加;(GDPnt-GDPnt-1)為第t年不變價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值。

2.2 建筑業貢獻率測算結果分析

本文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統計年鑒》、以及北京、天津、河北的統計年鑒、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選取2011—2021 年的地區生產總值、地區GDP 指數(上年=100)、建筑業增加值,依據前文測算方法,分別計算京津冀三地區GDP 平減指數、不變價建筑業增加值和建筑業貢獻率等指標,并匯總相關測算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1)北京測算結果。如圖7 所示,從整體趨勢看,2011—2020 年北京建筑業對地區經濟的平均貢獻率約為3.94%,建筑業貢獻率較穩定。從時間維度看,2011—2020 年建筑業產值規模繼續擴大,建筑業增加值逐年遞增。2014 年以來,建筑業貢獻率呈上升趨勢,但2019 年以來建筑業發展增速放緩,貢獻率有所下降。

圖7 2011—2021 年北京建筑業增加值及貢獻率

(2)天津測算結果。如圖8 所示,從整體趨勢看,2011—2020 年天津建筑業對地區經濟的平均貢獻率約為5.91%;從時間維度看,2011—2015 年建筑業貢獻率呈上升趨勢且較穩定,建筑業增加值逐年遞增;2016—2019 年建筑業貢獻率呈下降趨勢且變化顯著,建筑業增速整體放緩;2019—2021 年,建筑業貢獻率再次呈現回升趨勢。2019 年以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整體推進的形勢下,天津建筑業總產值有所回升,其占全市GDP 份額有進一步增強的趨勢。

圖8 2011—2021 年天津建筑業增加值及貢獻率

(3)河北測算結果。如圖9 所示,從整體趨勢看,2011—2020 年河北建筑業對地區GDP 的平均貢獻率約為6.40%,建筑業發展對地區經濟增長有穩步促進作用;從時間維度看,2011—2014 年,建筑業貢獻率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但較不穩定;2014—2016 年呈回落態勢,2016 年底—2017 年底有所回升但2017—2020 年,建筑業貢獻率逐年下降且變化顯著;2017—2020 年建筑業產值增速較平穩,建筑業增加值低于全省生產總值的增速。與2011—2017 年建筑業增速相比,全省建筑業近幾年發展較為緩慢??傮w來看,在經濟大環境開啟新常態背景下,建筑業逐漸轉型升級,總產值呈現持續平穩回升趨勢。

圖9 2011—2021 年河北建筑業增加值及貢獻率

(4)京津冀地區比較分析。如圖10 所示,整體貢獻率趨勢及平均貢獻率顯示,河北對建筑業的依賴性最大;天津對建筑業的依賴性次之,但建筑業貢獻率變化波動較大;北京對建筑業的依賴性最小,且建筑業貢獻率較為平穩。目前,京津冀三地經濟發展水平落差較大。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受地區經濟發達程度的影響,京津冀地區建筑業發展水平呈現地區差異性,階梯狀分布較明顯;建筑業市場分化加劇,難以形成區域建筑市場協同發展格局,不利于建筑業產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和地區間建筑產業的均衡協調發展。

圖10 2011—2021 年京津冀三地區建筑業貢獻率

3 建議

(1)多主體協同推進建筑業穩定發展。一是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統籌好風險防控,做好促進建筑業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各項工作;二是企業應加強利用新技術、新資源,轉變建筑業的新型發展方式,優化資源及產業結構;三是圍繞建筑產業現代化、建筑工人隊伍培育等,加強對建筑企業相關管理人員、建筑工人培訓,培養滿足新時期建筑業發展需求的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人才新活力、創新驅動力。

(2)因地制宜制定建筑業發展規劃。一是北京對建筑業的依賴性較小,發展較為成熟,受環境與經濟的影響較小,發展變化幅度不大。然而,北京土地資源稀缺、建筑產業發展成本較高,且由于產業多極化格局,能夠分配給建筑產業發展的資源有限,限制了建筑產業的發展規模。因此,北京建筑產業化發展重點應放在高新技術及信息化建設方面,圍繞提高勞動生產率、完善管理體系、提高生產效率,制定長效高質量發展機制,以緩解因土地資源稀缺、發展成本較高等造成的建筑產業發展資源有限、規模難以擴大的問題;二是天津對建筑業的依賴性較大,建筑業貢獻率呈周期性變化,較不穩定。與北京、河北經濟體量不同,天津建筑業產值及產業規模較小,建筑業投資及發展規模有限。但天津建筑業發展具備良好發展條件、廣闊的潛在發展需求,主要體現在建筑企業技術裝備實力、發展潛力及條件優越,城市建設也日趨完善。為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規模實力、產業經濟效益,天津應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推進建筑產業結構調整、關聯產業協同發展;三是河北建筑業貢獻率明顯高于北京、天津,并且河北建筑業從業人員較多、產業規模大。近年來,河北建筑業發展的資源保障較充足。將京津冀地區建筑產業的重點分布地區向河北轉移,是進一步促進區域建筑產業協調發展的有效策略。

(3)構建區域市場環境促進資源有效流動。一是統一構建區域市場體系。京津冀建筑業市場體系各有特長,北京建筑業具有技術和人才優勢,天津建筑業具有發展潛力和地域特色,河北建筑業具有規模和結構優勢。因此,應以區域建筑大市場為重點,三地共同開發體現中心城市功能的建筑業市場發展體系,營造適合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市場環境;二是建立利益協調分配機制。京津冀三地經濟處于非均衡發展狀態,利益分配協調難度較大,阻礙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因此,為了進一步保障市場平穩運行,仍需建立利益協調分配機制、利益補償機制,以協調區域間及地方與整個區域的利益關系。圍繞京津冀功能定位,進行建筑業的對接、融合、轉移和升級;從利益契合點出發,進行稅收分享、成本共攤、保障體系建設等。

4 結語

京津冀三省建筑業發展特點及貢獻率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建筑業平均貢獻率測量結果中,河北(6.40%)>天津(5.91%)>北京(3.94%)。北京對建筑業的依賴性較小,建筑業貢獻率較穩定。一是北京建筑行業發展較為成熟,受環境和經濟的影響較小,但發展規模較小且變化幅度不大;二是天津對建筑業的依賴性較大,建筑業貢獻率呈周期性變化且較不穩定。與北京、河北經濟體量不同,天津建筑業產值及產業規模較小,建筑業投資及發展規模有限;三是河北建筑業貢獻率明顯高于北京、天津,并且河北建筑業從業人數多、建筑產業規模大;四是京津冀三地建筑業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三省經濟發展對建筑業的依賴性呈現地區差異。建筑產業協作不緊密,未形成較好的產業梯度轉移,京津冀區域建筑業市場分化較嚴重。建筑業的勞動密集型特點使得其不僅產業關聯度高,而且容納大量的人才就業,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京津冀地區作為創新引領及人才聚集高地,其建筑業發展是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為加快區域間建筑業均衡協調發展,消除地區建筑業發展差異,需要多主體聯合助力建筑業的平穩健康發展;考慮因地制宜制定地區建筑業產業發展規劃;統一市場環境、構建利益機制方面促進資源高效流動,實現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貢獻率增加值建筑業
中國2012年至2021年十年間工業增加值的增長情況
一季度國民經濟開局總體平穩
動物“跨界”建筑業
甘肅建筑業將采用清潔能源降低碳排放
一種通用的裝備體系貢獻率評估框架
畢賽端 “從事建筑業,我樂在其中”
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關于裝備體系貢獻率研究的幾點思考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2004~2013年建筑業坍塌死亡事故統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