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工業機器人專業建設探討

2024-01-17 02:54紀久祥張保帥
現代農機 2024年1期
關鍵詞:職業技能證書校企

任 琪,紀久祥*,張保帥

(1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401331,重慶;2 重慶師范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401331,重慶)

2019 年1 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啟動1+X 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同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從這相繼出臺的一系列文件可以看出,國家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的高職院校應該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相關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要求將職業技能培訓內容有機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從而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X”證書制度將推動高職院校積極聯系相應行業企業,讓行業企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使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機制落實到立德樹人、精準育人的根本目標上。

隨著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機器換人”不斷推進,工業機器人市場將更加繁榮,2022 年6 月全球知名咨詢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 發布的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工業機器人占全球市場銷量的近43%[1],位居第一。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將使未來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需求缺口越來越大,而“1+X”證書制度的實施將有效解決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的結構性矛盾?!?+X”證書制度是指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將證書培訓內容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即學歷證書和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結合,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因此,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院校應研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人才培養方案的融合問題,引導行業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解決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內容滯后及缺乏針對性、適用性等問題。構建滿足行業企業需求的工業機器人專業“1+X”證書方案,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提供借鑒。

1 高職院校工業機器人專業教學發展現狀

工業機器人專業是在機械制造、機電一體化、自動控制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現代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需要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建設和發展工業機器人專業則是實現我國智能制造2025 規劃的核心環節,與我國經濟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是新發展階段我國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引擎?,F代制造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是在傳統制造業生產線上升級改造,引入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數智化設備,在當前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了滿足行業企業需求,國內眾多高職院校紛紛開設工業機器人專業,其培養目標之一是為產業發展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型人才,主要為傳統制造業轉型、智能制造業等產業的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自動控制、電氣控制、設備工程等領域培養高素質從業人員,使高職院校培養的畢業生可以快速適應工業機器人的安裝、調試、維護,以及工業機器人應用集成和應用系統運維等工作。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社會各行業等多方支持下,我國高職院校的工業機器人專業教學得到了快速發展,為企業培養了不少技術人才。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如絕大多數院校的專業模塊設置與企業所需錯位,課程設置的理論學習與實踐實訓操作不匹配,學生所學的知識及技能無法與企業工作崗位的需求無縫對接等。工業機器人專業是能夠促進生產力大發展的基礎性理論綜合應用學科,該學科有力推動了社會進步,但是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將嚴重制約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的發展。

2 高職院校工業機器人專業教學存在問題的分析

2.1 專業師資力量比較薄弱

工業機器人專業是集數字化、智能化的新興專業,技術難度比較大,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的工業機器人專業脫胎于機電一體化、電氣自動化等專業,研究領域為工業機器人專業的教師非常少。根據專業特點,工業機器人專業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需要具有豐富的實操經驗?,F實卻是多數教師中途轉專業開始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企業經歷更是空白,在實際教學及實訓過程中仍停留在演練、模擬、實驗等層面,缺乏實操性、實踐性,無法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無法達到行業企業所需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

2.2 課程設置不合理

通過調研發現當前不少高職院校的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組合主要有以下幾個模塊:基礎課程、核心課程、拓展課程及實訓課程。其中核心課程普遍存在以教材理論講解為主,模塊化綜合實踐實訓內容較少,理論與實踐課程脫節;課程內容更新滯后,未將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的新技術、新工藝及崗位新的工藝標準等融入課程教學中,導致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難以滿足企業需求的問題。同時,課程考核標準單一和方式方法過于簡單,往往過于注重基礎理論,而且綜合評價方法也有待完善。

2.3 教學實訓設備設施不足

隨著智能制造業快速發展,多數高職院校工業機器人專業的招生規模逐年遞增,校內的實訓場地和設備設施無法滿足學生正常實訓需求,綜合實訓的質量和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導致學生專業技術技能水平低下。另外,制造類專業對實踐實訓教學設備設施和場地環境要求較高,而工業機器人專業的教學設備設施價格在同大類專業中更高和場地面積的需求也更大,這些現實問題導致實訓實踐課程無法較好地開設,使學生無法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綜合性專業訓練更是難以實施;因此,畢業生專業技能欠缺,崗位適應性較差,導致就業競爭力不強。

2.4 企業未發揮育人主體作用

高職院校主要為社會輸送技術應用型人才,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雙方要協同育人,尤其技術性、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如工業機器人專業更需要行業企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目前校企合作盡管形式多樣,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企業參與度低,沒有真正發揮主體作用,具體表現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模塊設置、專業課程和實訓實踐課程教學中創業參與度不高及學生參加專業比賽效果不佳等方面,現實情況是企業主體作用更多體現在校企聯合招生、行業專家講座上。實際上企業更清楚行業的發展趨勢和相關崗位技能需求,如果能夠深度參與學校人才培養,就可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技能,可以快速適應工作崗位需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3 “1+X”證書制度下工業機器人專業建設方案

3.1 重構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發布的第二批、第三批“1+X”證書制度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分別有“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工業機器人裝調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重慶是傳統制造業重地,又是智能制造新興之地,相關高職院校應調研重慶本土企業對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和崗位實際要求等,結合該專業“X”證書職業技能標準和考核要求進行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和優化;在課程設置上,應該充分考慮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趨勢和需求,構建符合市場需求的課程體系。一方面,應該注重專業核心課程建設,包括機器人控制、機器人視覺、機器人感知、機器人運動控制、機器人仿真等;另一方面,還應該注重基礎課程建設,如機械原理、自動控制原理、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同時,高職院校和企業及第三方評估機構應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動態調整相應的“X”證書和專業課程內容及標準,同時融入思政元素精準育人。最終,重慶相關高職院校的工業機器人專業在產教融合機制建設、人才培養質量、技術服務水平等方面得以大幅提升,為重慶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3.2 提升專業教師綜合能力

工業機器人專業實踐性比較強,“1+X”證書制度的實施效果與專業教師的綜合能力密不可分。高職院校工業機器人專業教師在實踐實訓方面經驗相對不足,在技術證書培訓、考核等環節的知識儲備比較薄弱。為此,高職院校應在組織專業教師開展理論學習的同時要求他們參加行業企業的長短期培訓、輪崗培訓等,培訓內容應根據本校專業培養特色對相關技能等級證書的具體考核知識點、崗位技能要求及結構化考核流程模式等進行實操訓練,從而提升專業教師以“1+X”證書考核內容為基礎的綜合能力。同時,在校企合作平臺上構建學校教師和企業技術骨干相互交流機制,邀請國內知名工匠大師來校展示絕技絕藝,師徒結對開展一對一傳幫帶,鼓勵教師向技藝方向發展。聘請行業企業能工巧匠、管理精英等擔任特聘教授或導師,承擔專業課程教學及畢業設計指導、校內實習實訓指導與企業頂崗實習指導等工作,進而提高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水平。

3.3 推動產教融合及校企深度合作

踐行“校企雙元、角色漸變”的人才培養方式,推行現代“學徒制”雙主體協同育人模式。以“X”證書考核內容和標準驅動專業建設,以崗位職業素養分析為依據,參考合作企業的員工培訓課程體系,構建素質提升與職業技能培養并重、德技雙修的課程體系,促進學生工匠精神的養成,如設立校企深度合作的產業學院、企業訂單班。企業深入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校企合作共同開發活頁式教材,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開發建設企業培訓資源數字化數據庫;成立區域企業培訓聯盟,探索企業培訓資源共享機制;探索實訓基地“設備工場化、運營企業化”的建設管理模式,學校與企業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工程創新服務中心,成為區域智能制造人才培訓中心、技能鑒定中心和共享科研平臺;學校與知名工業機器人公司合作,校企混編技術服務團隊,成立區域工業機器人售后服務中心,服務企業園區的制造企業生產線。

通過學校與企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實現學校和企業雙主體協同育人的有機融合,推動工業機器人專業學生實現角色轉變,達到行業企業相關崗位要求的高素質技術性人才標準,如表1 所示。

表1 “校企共培、角色漸變”的人才培養模式

3.4 產教融合下“1+X”證書制度實訓基地建設

實訓基地建設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改變傳統實踐課程講授模式,貼近工業機器人生產場景,按照設備工場化、管理企業化的原則依托校企合作相關平臺進行實訓教學改革,實現學歷證書教學與“X”證書實訓的有效融合,從源頭上構建產業與教學結合的有機體。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實踐性很強,學校主要的培養目標是提升學生在實際復雜工作環境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產教融合下學校與企業應共同建設、管理實訓基地,落實“1+X”證書制度??傊?,實訓基地建設要體現工業機器人專業教學、行業企業發展、“1+X”證書制度實施等三方面協同育人、校企雙主體育人,教學內容應以知識應用為導向,根據行業發展需求將工業機器人專業建在產業鏈和需求鏈上。

同時以工業機器人實訓基地建設為契機,以服務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為目的,為區域中小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技術驗證服務,為職業院校、社會人員提供教學服務、技術培訓,為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教學資源、教學案例開發,旨在提升區域智能制造行業技術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最終將實訓中心建設成為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4 結語

本文探討“1+X”證書制度融入工業機器人專業建設問題,其目的是順應經濟發展需求培養“一專多證、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在產教融合背景下,通過“1+X”證書制度的實施對專業建設進行頂層設計,重構專業課程模塊,依托校企合作平臺等提升專任教師綜合能力,通過建設實訓基地等項目助力高職院校工業機器人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和能力培養,使畢業生更快地適應制造業數智化發展趨勢和行業企業崗位需求,同時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

猜你喜歡
職業技能證書校企
WJCI 收錄證書
CSCD收錄證書
收錄證書
大英縣職業技能培訓調研
太倉市服裝定制職業技能競賽舉行
收錄證書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努力開創職業技能培訓的新局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