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時代視域下人的共同富裕與全面發展

2024-01-18 00:49王松晨陳建明
關鍵詞:生產力共同富裕數字

王松晨,陳建明

(蘇州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當今,數字時代已經來臨。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等技術的不斷發展,社交網絡、精準推薦以及智慧城市已經不知不覺的滲入到了人們生活點點滴滴。無可置疑,信息技術的飛速迭代正在不斷改變著人們的文化生活方式,構建了全新的人類生活紀元——數字時代。我們無法否定數字化時代的存在,也無法阻止數字化時代的前進,就好像我們無法對抗大自然一樣。[1](P269)人類的文化生活進入數字時代是歷史的大勢所趨。馬克思曾說過,問題就是時代的聲音。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為了到達人類社會的共同富裕,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藍圖,就必須要在新時代數字信息視域去審視科學技術給人類政治、經濟、文化上帶來的新改變。重新詮釋什么是數字時代下的共同富裕,認清人的全面發展的新理論內涵。本文主要通過圍繞“共同富?!迸c“全面發展”兩大概念范疇進行闡釋,并以數字時代下的信息技術的新特點為線索,論證為何在數字時代下,我國可以更好的的去實現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與個人追求的全面發展。

一、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內涵

共同富??梢哉f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無論是執政者亦是平民百姓,對于美好富裕的人類文化生活向往都是一致的??v觀歷史過往,早在我國的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對于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描述性闡釋,《禮記·利運》曾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痹谶@理想化的大同世界里,已經種下了共同富裕理念內涵的種子,當毛澤東第一次站在社會主義角度上提出共同富裕這樣的概念時,就可以迅速被廣大工農階層的人民群眾所接受。在毛澤東看來,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不僅是財富的增長,更應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這是一個關系到社會主義政權基礎是否鞏固的重大問題,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的發展中,第一次對于共同富裕的概念詮釋。將發展生產力和共同富裕聯系起來作為一個實現共產主義的方法路徑和未來圖景。

鄧小平總書記在此基礎上,創新性的發展了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內涵,提出了那著名的論斷,即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是要消滅貧窮的。在1992年的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2](P195)共同富裕雖然放在了全句的末尾,但這卻表現了人們所有努力的最終方向。就好似一艘揚起了帆、鼓足了勁的小舟,在一望無垠的大海中前行,如果沒有了那天上閃耀星辰指引的方向,那么一切努力到最后終究都是徒勞。共同富裕是一定要有生產力作為物質性基礎的,如果沒有強大的生產力作為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前提,也就無從具體落實如何實現共同富裕這個抽象性成果。而在當今時代下,若從一種數字視域的角度去闡釋共同富裕,或許可以在最前沿的科學技術,特別是數字信息技術中獲得理論價值的新內涵。

首先,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方面。數字信息技術無疑已經成為一種參與到人類生產環節中方方面面的科學技術。在生產力上,無論是農業生產、工業制造、軍事行動、亦或是商業往來,甚至是人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梢哉f數字信息技術在給人們生產力效率的提升上是及其巨大的,例如現在制造一件日用商品,其中每一個環節中都有數字信息技術的參與,特別是數字全自動信息化機器的專業硬件設備,大大減少了只靠人力簡單勞動的時間。當人們從維持生命存在和繁衍后代的必要勞動時間解放出來之后,就有了大量豐富的空閑時間。如此說來,共同富裕就不僅僅包括發達的生產力所帶來的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還應包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空余時間上的大量剩余。同時,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在生產關系上數字信息技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其本身的高效傳遞性質可以極大程度的促進生產要素有效融合,調節生產關系的工序結構。因為生產各要素信息的傳遞是具有時效性的,而數字技術所具有的信息傳遞快捷性,可以使得生產關系聯系更為緊密,從而促進生產力有了更高效性的發展,也就可以減少生產資料的浪費和供求關系信息的誤差。但這也是建立在數字信息溝通無礙,沒有所謂“數字鴻溝”[3](P91)的前提之上的。數字信息的軟件設施就好像生產力機器的潤滑油,可以極大程度的減少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的消耗磨損與無謂浪費,從而提供更好的生產力發展環境。這便是數字時代視域視角下,“共同富?!彼邆涞奈镔|性先天發展優勢條件。

其次,是財富分配的內在要求。鄧小平曾經指出: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這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必須實行按勞分配,必須把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才能調動積極性,才能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4](P351)也就是說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堅持按勞分配。過去的按勞分配是根據人們實際的勞動強度和勞動成果數量來劃分之后的財富收益的。而在數字時代視域下,按勞分配也有了形式上的新改變。不能只將簡單的將勞動強度和勞動結果數量,來作為按勞分配的單一原則,而應該是從公平與效率的角度,從社會的認可度與市場的需求度等多方面角度去考慮財富分配的合理性。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指出:要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正確利用好數字時代的信息技術,完全可以在堅持上述的原則下,極大完善這樣的分配制度。在過去,由于信息傳導速度的滯后性,就會導致人們的勞動成果的價值與社會實際認可程度出現時間性上的信息差,往往市場這邊的需求端已經趨向飽和了,而在生產那頭的供應端為了追求效績卻還在加大生產。這就會導致在之后的分配過程中出現不公的現象。因為按勞分配的根本是按需分配,當需求由于受到信息誤導出現偏激的時候,按勞分配的原則就一定會帶來分配上的公平問題。而正確使用數字信息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其本身高效迅速的信息傳遞以及大數據處理分析的能力,可以讓需求和供應信息不對稱的偏差在時間層面上縮減到最小,將會有更多的基礎數據元素,用以科學的分析財富分配的合理區域程度。數字時代的這些信息技術也可以更好的與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策制度相結合,特別是宏觀調控政策,可以在執行效率方面得到大大的增強,從而發揮出社會主義制度上更大優勢,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

再次,是財富分配的外在形式。過去主要是通過紙質貨幣數量的多寡來體現財富資源的占有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可能導致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念走向資本主義國家的那種拜金主義。通俗的講就是誰口袋里的錢多,誰就意味著獲得了更多的財富分配,而這種錯誤的價值觀念也會在數字時代的視域下得到慢慢的修正。一個國家每年的紙質貨幣存有數量是和這個國家的每年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有著相應比例的數量關系的,并不是意味著貨幣越多,就體現著生產力越發達。如果人們還在執著于紙質鈔票的多寡,亦或銀行卡上的金錢數字來衡量自己財富分配的程度,就一定無法實現人民群眾真正意義上的共同富裕,這是本末倒置的富裕觀念。馬克思曾說過:把生產力發展到能夠滿足所有人需要的規模;結束犧牲一些人的利益來滿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狀況。[5](P243)也就說只有當生產力足夠強大時候,人們的財富利益分配就不會用純粹的金錢概念去衡量,而是用實際的需求去衡量。但在目前,對于金錢數量的執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直接從人們的內心中去除的,它的存在仍有刺激生產力發展,調動人們積極性的歷史必要性。所以,過去通常的做法是保持每年合適溫和的貨幣通脹,來逐步減少人們對于純粹抽象金錢概念的追求,可往往結果確是使得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愈演愈烈。然而隨著數字時代的不斷發展,紙質的貨幣終將退出歷史的舞臺,當流通貨幣全部是虛擬數字貨幣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極大的改善。虛擬數字貨幣天生就具有極大的可通脹性,并且這種通脹還不會對人們直觀的感受帶來巨大的沖擊,再也不會有那種抱著一斤鈔票去買一斤菜的惡性通脹現象。在虛擬數字貨幣中,無論貨幣數量的多少,在普通人們的印象里都將會只是一串數字,人們對于財富分配的追求將會更加注重數字貨幣所交換的實在物品,而非貨幣本身。這樣就在保證了財富分配效率的基礎上,可以更加去追求分配的公平與公正性。例如當下我國遇到的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問題,特別是先富如何帶動后富和如何對富人征稅問題等等。都可以用時間去換空間的方法,在數字貨幣科學合理的通脹化過程中,逐一得到時間上的緩解,以求換取空間上生產力的大發展。

最后,共同富裕絕不是單一標準化的共同富裕。不僅要最后的結果富裕,還要機會平等富裕;不僅是物質上的富裕,還要精神上的富裕;不僅是設立標準的均衡富裕,還應是多元多樣化的和諧富裕。黨的十九大報告所展望的共同富?!皟刹阶摺睉鹇裕?020年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這是黨和人民期待的最終結果,而通向這樣結果的道路一定不會是毫無波瀾的,這就需要人們在結果富裕的目標基礎上,設立人人機會平等的通向富裕機制保證。只有通向富裕的道路機會平等了,才會有共同富裕結果上的公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那樣:每個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都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都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同成長和進步的機會。[6](P12)除此之外,“富?!边@個詞的內涵概念多多少少會有一點主觀的內心感受。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層人對于富裕概念的理解標準也是不一樣的。除了衣食住行這種物質性的富裕之外,也應包含著文化價值取向上精神性的富足?!肮餐倍?,除了表明是普遍人民大眾的整體性概念之外,還有著公共協同,和諧社會的意味。共同富裕絕非是歷史上曾經出現的那種等富貴、均多寡的絕對平均主義式的富裕理論,而應該是一種多維度、長跨度、繽紛多樣、綜合統一的概念范疇。而這些都可以在數字化的時代中找到自身相應的定位。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中,人們除了可以通過互聯網購物迅速獲得自己想要的物質之外,更多的是精神性信息知識的富裕,只要是想要學習的知識,幾乎都可以在網絡上學習到。人們通過互聯網數字信息技術可以極大的擴展自己的能力,參與到社會方方面面的事物中去,加強了個人與社會的聯動能力。隨著各種政企業務的網絡公開,農業商戶網絡選擇,機會富裕這個概念可以說在數字信息時代得到了極大的擴充。

總之,數字時代的信息技術,是共同富裕實現的一條重要路徑,它提供了很多實現共同富裕的客觀機會,無論是從物質改變的層面,還是從精神豐富的層面,亦或是“富?!倍嘣臏贤ń涣鲗用?,在數字時代的中都可以找得到相應解決素材。只要人們把握住時代的機遇,就一定能更好得實現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

二、人全面發展的新變化

社會的發展,必然離不開每一個人自身的發展,畢竟人類社會是由無數個人所構建而成。人的全面發展就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一個出發點,同時也是一個相互關聯的落腳點?!豆伯a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關于他們對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概念性闡釋: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5](P294)這里人的全面發展是在人的社會性質上去表述的,那么在數字時代視域下,人的全面發展還有哪些新的向度呢?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就必須先要能理清究竟何謂人的全面發展?“自由全面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動態過程,是一個不斷由‘較為’自由全面到‘更為’自由全面的過程。只要人類存在著,這一過程就沒有止境?!盵7](P15)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在不同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環境下應該有著不同的理論意義。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將人類社會分成了三種社會形態,分別是人的依賴性社會形態;物的依賴性社會形態和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形態。如果說在第一種社會形態當中,個人發展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所以人必須以合作和互相依賴的方式才可以求得生存,那么在之后物的依賴性社會中,就是人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能力變強的一種外在表現。當今所處的時代下,人類社會的發展正從物的依賴性社會走向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那么人的全面發展就一定要擺脫物的依賴性社會的制約。在數字時代下,人的全面發展有三個向度的新變化。

其一,是人們勞動活動對象的極大擴充。過去由于空間上局域的限制,使得個人的勞動活動對象是單一匱乏的,往往終其一生的勞動活動對象也是屈指可數的。但當進入了數字時代后,快節奏和大信息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們的勞動活動對象在短時間內有了極大的提升,科學技術打破了空間上物質轉移的速度,從而也就給人們的勞動活動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F在已經很難再用過去那種簡單的二分法去區分所謂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現實的情況是兩者相互交融不分彼此。也就是說:活動的全面發展表現為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充分達到了豐富性、完整性和可變動性,而不是社會活動的貧乏化、片面化和固定化。[8](P31)這種超越了狹隘分工和職業性的勞動活動,使得人們可以在數字化時代下,按照自己所擅長的領域,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選擇從事勞動活動的對象??梢宰畲蟪潭鹊陌l掘自己本身的發展潛力,并在由自發勞動需求為主導的意欲下,不斷完善自己個人能力的全面性。

其二,是人與自然間一切事物的聯系程度的加深,特別是人所處于的社會關系。本來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是要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才能逐漸加深的,而在數字時代下,近一百多年人類的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人們對于自然有了飛躍性認識,從古代的恐懼自然,到近代的征服自然,再到現代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與自然的關系經過了“雙重否定”的哲學邏輯辯證發展,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使得人們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的不可分割。在此基礎之上,人與社會關系則進一步發展成更強烈的相互關聯狀態,馬克思曾說過: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他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9](P270)在數字時代下,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更是得到了極大的加強,數字時代各種信息技術所提供的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聯系程度的加深,還提供了人與社會生產關系之間橫向的聯系展開。當社會生產關系在數字時代下隨著勞動實踐活動的不斷擴展之后,相應的,人就不僅僅是在社會中作為單一的個人而存在,而是一種以各種經濟關系、倫理關系、文化關系、宗教關系等全面豐富的社會整體性的存在。個人的全面發展在數字時代信息技術的助推下,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中得到了極大升華,單個的人由片面變得全面、由封閉變得開放、由拘束變得自由。

其三,是人們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解放。個性一定是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交流中才能能夠誕生的。而在數字時代視域下,這種交流是以前所未有的,是以及其頻繁速度進行著的。這就一定會使得每一個人的潛在個性都得到了充分發展的機會。數字信息網絡強大即時性、聯動性、廣闊性,使得每一個個體都不同程度的擺脫了之前相互分離的狀態,將會逐漸形成一種有機統一的互動力量。這就必須要求社會給予正確的引導方向,保證人們個性的發展一定要圍繞為人民服務的核心宗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那種合作共贏共享的理念,才能將人的個性在數字時代下充分融入到社會普遍性之中,而非是用個性去阻礙社會歷史的發展。因為,一個人的發展是取決于和他直接或者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10](P515)要不是每一個人都得到解放,社會本身也不會得到解放。[11](P318)個性的全面發展一定是以人的自身素質的提高為外在表現的,不符合時代發展理念的個性提高絕不是真正的個性全面發展的體現。

至此,數字信息技術帶來了一種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新突破口,是一種具有革命性的技術創新。但科學技術為人民服務的主旋律是不能改變的,也不會改變。數字時代視域下,個人的全面發展有了新特點、新形式的變化,那就是以勞動活動的形式多樣化的辯證統一;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緊密的普遍聯系;以及自我個性的充分解放。當然,數字時代下個人的全面發展不可能僅僅只關乎以上幾點,它對于人的全面解放是有著不可低估的巨大影響力的。

三、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人,本質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動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單向度的人。人類不僅追求物質條件、經濟指標,還要追求幸福指數;不僅追求自然生態的和諧,還要追求精神生態的和諧;不僅追求效率的公平,還要追求人際關系的和諧與精神生活的充實,追求生命的意義。[12](P150)社會歷史發展的共同富裕與個人個性的全面發展,這二者本身就是一對互為辯證、對立統一的社會歷史哲學的范疇。不管是過去的時代,還是當今的數字時代,亦或未來即將來臨的時代,無論客觀外界形式如何變換,社會活動節奏如何變動,只要牢牢掌握住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中心,那么人本質上就不會異化成“物化的人”,人類才有可能走向全面發展,解放了全人類同時也解放了自己,社會才有可能走向共同富裕的理想幸福生活之中。

猜你喜歡
生產力共同富裕數字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答數字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數字看G20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成雙成對
展望2014: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