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四仲中星定季節

2024-01-18 13:23郭紅鋒
軍事文摘·科學少年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星顆星天象

郭紅鋒

中國古代有關四仲中星的最早記錄,可追溯到古代典籍《尚書·堯典》,其中記載堯帝派羲叔、羲仲、和仲、和叔4 人分別去測量天象以制定節氣歷法。有關四仲中星定季節的記載節略如下: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宵中星虛,以殷仲秋”;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這說明中國上古時期即已設置專門官員,以觀測鳥、火、虛、昴四星在黃昏時正處于南中天(“中星”)的日子來確定一年當中的四個季節。

這里的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稱為“二分二至”,古代稱為“四仲”。 “中星”指的是某星到達中天(因天體運動在地面以上的軌道都是圓的一部分,所以在達到最高點時稱為“中天”)。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在中緯度地區,觀察到的天體運動軌跡都是向南傾斜的圓的一部分,任何天體的“中天”就是其運行軌跡圓圈的正南最高點,故古人稱為“中星”。如下圖在南北子午圈上的2 顆星都是“中星”。

天上的群星時刻都在運動,觀察某顆星到達最高點的時刻,需要統一在黃昏的時候。古代天氣很好,地面也沒有其他光亮,黃昏的時候在中天的星就可以看見。

所以典籍中的四句話也可以這樣描述,即黃昏時分:

· 日出正東那天的黃昏,鳥星升到中天時,是仲春( 春分)——這天晝夜長度相等;

· 太陽最高那天的黃昏,大火升到中天時,是仲夏( 夏至)——這天白晝時間最長;

· 日落正西那天的黃昏,虛星升到中天時,是仲秋( 秋分)——這天晝夜長度也相等;

· 太陽最低那天的黃昏,昴星升到中天時,是仲冬( 冬至)——這天白晝時間最短。

四仲中星,就是古人選定的4 顆標志星。古人在黃昏時一旦看到它們之中的某一顆正在中天了,就能確定是什么季節到了。

這里所講的4 顆星(鳥星、大火、虛星、昴星),在流傳過程中并沒有連續記載在文獻中(可能在有文字以前就已經口傳開了),所以它們具體對應哪4 顆星,后世的人也不很確定。許多人根據歲差進行了推算,估計最晚可以對應商末周初(約公元前1000 年)那個時代的實際天象?,F代天文史學家一般認為:鳥星為星宿一(對應現代西方星名為長蛇座α),大火為心宿二(對應現代西方星名為天蝎座α),虛星為虛宿一(對應現代西方星名為寶瓶座β),昴星為昴宿六(對應現代西方星名為金牛座η)。

有了對應現代的星名,我們也可以進一步解釋典籍中的四句話為:

· 日出正東那天的黃昏時,鳥星( 長蛇座α) 位于中天(南方最高點),標志仲春;

· 太陽最高那天的黃昏時,大火( 天蝎座α) 位于中天(南方最高點),標志仲夏;

· 日落正西那天的黃昏時,虛星( 寶瓶座β) 位于中天(南方最高點),標志仲秋;

· 太陽最低那天的黃昏時,昴星( 金牛座η) 位于中天(南方最高點),標志仲冬。

以上的對應也只是大致的關系,要完全準確還原古代天象,其實還有許多困難,例如典籍里并沒有強調必須在黃昏時刻觀測,只是后人根據古人生活習慣以及古代沒有光污染的情況下,在黃昏觀測比其他時間方便也合理。但古人沒有鐘表,不同季節的黃昏時刻也不同,如果觀測時間上有誤差,對應的星就有多種可能。

我們用星空軟件觀察(上圖)黃圈圈定的4 顆星都在黃道(圖中粉色大圈)附近,大致成90 度間隔,但也不正好是90 度,說明這4 顆星只是后人為了還原上古時代的天象而找出的大致對應的恒星。同樣,古人使用的4 顆星也不一定正好相距90 度。若想完全還原古代天象,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遠古的人們從實踐經驗中發現天空中的星星有周期性變化,可以用來指示季節,于是就通過長期觀察,找出4 顆對應的恒星,來標注確定季節,指導人們在地上的日常生活,并且記錄下來,傳承后代。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說明觀象授時這一中國天文的核心思想在遠古時代就確定了。這也說明天象是地球上的人類賴以生存和認識宇宙的大課堂,也是后來我們從地球走向宇宙深處的入口。

問題1:四仲中星里的昴星和大火都是非常明亮的,你觀察過嗎?

問題2:如果你現在觀測四仲中星,他們還會在二分二至黃昏時的中天嗎?

回答問題請發郵件到郵箱:chinahou@bao.ac.cn。記得要寫清你的聯系信息(姓名、學校、電話等),我們會按照你的需求,及時回復。

猜你喜歡
中星顆星天象
中星26號衛星
成功發射
天象奇觀
瞧,床頭有顆星
南北半球天象
奇異的天象
中國發射中星-2D衛星
2016年1月重要天象預告
巧取星星
尋找第七顆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