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經濟發展質量測度與提升路徑研究

2024-01-18 06:01王瑩丹
山西農經 2023年23期
關鍵詞:指標值甘肅省指標

□王瑩丹

(中共蘭州市委黨校(蘭州市行政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經濟發展質量”主要是用來評價經濟發展水平的,用來衡量經濟的發展是否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等都得到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內涵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角度來理解。狹義的經濟發展質量指的是經濟發展效率,即在一定的經濟成本的基礎上所獲得的經濟收益。簡而言之,就是要通過一定的投入獲得最多的產出或者在保證一定量產出的同時付出最小的投入。廣義的經濟發展質量是一個更加綜合的概念,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在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協調發展的水平。經濟發展是動態的過程,包含一系列經濟行動和產生的一系列結果。

從效率角度來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表現為較高的投入產出率;從現代發展觀的角度來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不僅要考慮當前的發展質量,還要考慮之后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從公平的角度來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機會、收入等方面的公平;從新發展理念的角度來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就要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要求,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等經濟社會全過程、全方位的發展[1]。

1 經濟發展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1.1 指標體系的構建

結合經濟發展質量的內涵,在汲取借鑒已有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依據科學性、全面性、系統性、可比性等原則,篩選出反映甘肅省經濟發展質量的相關指標,構建出包含6 個一級指標和25 個二級指標的經濟發展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經濟發展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1.2 評價方法

文章選用客觀賦權法中的熵值法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具體步驟如下。

1.2.1 指標數據標準化綜合評價中,共有10 個年度共計25 項指標,用m表示年份,n表示指標,初始矩陣為X={Xij}m×n,其中i={0≤i≤10},j={0≤j≤25},Xij表示第i個年度第j項指標的測量值。

為了使各個指標具有可比性,需要對獲取的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對正向指標用式(1)進行標準化處理,對逆向指標用式(2)進行標準化處理。

式中:是第i個年度第j項指標標準化后的數據。

1.2.2 計算指標信息熵和效用度

標準化處理之后,計算經濟發展質量指標值的權重,見式(3)。

計算指標的信息熵,見式(4)。

式(4)中:k為調整系數,,其中0≤ej≤1。

計算指標的效用度,見式(5)。

1.2.3 計算指標權重

計算指標權重,見式(6)。

1.2.4 計算指標綜合得分

計算指標綜合得分,見式(7)。

1.3 數據來源

文章指標體系中的基礎數據來源于《甘肅發展年鑒》《中國環境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以及《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其中,我國人均GDP(元)按照常住人口計算;2018—2020 年三年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是根據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計算得出的;2018—2020 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根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計算得出;投資效果系數、GDP 增長率、第二產業以及第三產業產值占GDP 比重等指標均依據相應公式計算得出。

2 甘肅省經濟發展質量評價結果與分析

計算得出的一級指標權重,見表2。

表2 一級指標權重 單位:%

可以看出,在一級指標中,創新能力指標對于甘肅省2011—2020 年這10 年經濟發展的影響是最大的,單個指標權重達到26.600%,資源環境、民生改善、經濟增長效率、經濟增長結構指標次之,指標權重依次為23.702%、19.127%、18.113%、11.293%,經濟增長穩定性指標權重最小為1.165%。

根據計算結果,可以描繪出2011—2020 年甘肅省經濟發展質量綜合評價指數變動圖,即圖1,和2011—2020 年甘肅省經濟發展質量一級指標值變化趨勢圖,即圖2。

圖2 2011—2020 年甘肅省經濟發展質量一級指標值變化趨勢圖

由圖1 和圖2 可以看出,創新能力指標值的變化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該指標的走勢與甘肅省經濟發展質量綜合評價指數高度趨同,說明創新能力在甘肅省經濟發展質量提升中起著重要作用。創新能力的顯著提高主要源于R&D 經費內部支出(甘肅省統計年鑒中的固定名詞)、科學技術支出、地方財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有效發明專利數、科技成果登記項目數的增加。其中,R&D 經費內部支出由2011 年的48.53 億元增加到2020 年的109.64 億元,在這10 年間增加了61.11 億元,漲幅達到125.92%;科學技術支出由2011 年的132 215 萬元增加到2020 年的320 654 萬元,增長了188 439 萬元,漲幅高達142.52%;地方財政用于教育的支出由2011 年的284.33 億元增加到2020 年的662.99 億元,增加了378.66 億元,漲幅達到133.18%;有效發明專利數由2011 年的2 004 件增加到2020 年的9 516 件,增加了7 512 件,漲幅高達374.85%;同時,科技成果登記項目數由2011 年的1 108 項增加到2020 年的2 140 項,增加了1 032 項,漲幅達到93.14%。

10 年來,甘肅省始終堅持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建設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蘭州白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經過不懈努力,蘭州、白銀兩地區生產總值從2018 年的718 億元增至2020 年的859 億元,兩年增長了141 億元,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較10 年前提高近12%。今后甘肅省仍需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補齊創新環境和科研支撐等方面的短板,聚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資源環境指標值呈現出波動上升的趨勢,但是上升幅度較小。資源環境指標值主要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和能源消費總量等的影響。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11 年的623 902 t 下降到2020 年的85 763 t,減少了538 139 t,降幅為86.25%;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從2011 年的396 606 t 下降到2019 年的59 521 t,減少了337 085 t,降幅達到84.9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從2011 年的6 524 t 波動下降到2020 年的5 450 t,減少了1 074 t,降幅為16.46%。但能源(標準煤)消費總量從2011 年的6 393.69 萬t 逐漸增加到2020 年的8 104.71 萬t,增加了1 711.02 萬t,漲幅為26.76%。

“十三五”時期,甘肅省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底線性任務,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等主要污染物指標值下降,節能減排成效顯著。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甘肅省應該持續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抓住生態保護和修復,不斷改善生態環境,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2]。

民生改善指標值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主要源于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和年末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的增加。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從2011 年的15 706.83 元增加到2020 年的33 821.83 元,增加了18 115.00 元,漲幅達115.3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1 年的4 277.57 元增加到2020 年的10 344.30 元,增加了6 066.73 元,漲幅達141.83%;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2011 年的28.04 m2增長到2020 年的34.97 m2;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2011 年的23.65 m2增加到2020 年的31.92 m2;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由2011 年的202.84 萬人增加到2020 年的361.92 萬人,增加了159.08 萬人,漲幅達78.43%;年末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由2011 年的787.31 萬人增加到2020 年的13 88.18 萬人,增加了600.87 萬人,漲幅為76.32%。

10 年來,甘肅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支出已經占到財政支出的80%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連續高于經濟增速。甘肅省不斷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加強對基礎性和兜底性民生的建設,將城鄉居民和農村籍靈活就業人員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范圍,將失業保險保障范圍擴大至城鄉所有參保失業人員;不斷拓寬就業渠道,提供優質就業服務;實施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保障;大力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等。民生改善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起點,甘肅省在未來將不斷書寫民生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經濟增長效率指標值呈現出先降后升的趨勢,主要是受GDP 增長率、全員勞動生產率、投資效果系數以及人均GDP 的影響。其中,投資效果系數指標值呈現出先降后升的趨勢,先是由2011 年的1.15 下降到2016 年的0.72,再從2016 年增加到2020 年的1.43,投資效果系數是投資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投資效果系數越大,說明地區的經濟發展質量越高;GDP 增長率處于下降趨勢,由2011 年的13.2%下降到2020 年的3.9%,經濟增長速度在研究時間內逐漸減慢;人均GDP 由2011 年的18 845.62 元持續增加到2020 年的35 995 元,增加了17 149.38 元,漲幅為91%;全員勞動生產率由2011 年的32 157.49 元/ 人增加到2020 年的64 197.28 元/人,增加32 039.79 元/人,漲幅達到99.63%。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會出現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情況,雖然甘肅省全員勞動生產率在2016 年之后逐年提高,但在人力資本、科學技術、自然條件、產業結構等方面仍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甘肅省應在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持續聚焦產業結構、生產工藝、管理能力等,不斷提高科技水平,加快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促進甘肅省現代化發展。

經濟增長結構指標值呈現出先升后降再緩慢上升的趨勢,總體來看,變化幅度不是很大。經濟增長結構指標值的變化主要受第二、第三產業產值占GDP 比重、城鎮化率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變化的影響。其中,第二、第三產業產值占GDP 比重2011 年為89.09%,在2020 年為86.71%,在2011—2020 年在80%~90%波動,第二、第三產業產值占GDP 比重反映了第二、第三產業的結構及其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城鎮化率由2011 年的37.25%增加到2020 年的52.2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由2011 年的1 782.85 億元增加到2014 年的2 070 億元,在2015 年減少到1 662 億元,之后增加到2020 年的1 879.42 億元,整體呈上升趨勢,但是變化幅度不大。城鎮化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成果,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經濟水平息息相關,是反映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城鎮化通過集群和輻射效應能夠促進經濟增長。經過努力,雖然甘肅省城鎮化率有所提高,城鎮聚集人口和產業的能力逐步增強,但是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依然比較落后。今后仍是甘肅省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甘肅省應以縣城為載體全力推進城鎮化建設,縮小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

經濟增長穩定性指標值的波動比較小,走勢較為平穩。經濟增長穩定性主要受通貨膨脹率和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的影響。其中,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由2011 年的10.80 萬人波動變化到2020 年的12.20 萬人;2011—2020 年通貨膨脹率的變動比較平穩,通貨膨脹率在2011 年最高,之后逐漸下降,基本在2%左右波動。

經濟的穩定增長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保障,如果經濟過度波動必然會對經濟發展產生影響,增加宏觀經濟運行的風險。國際社會把2%~3%的通貨膨脹率稱為溫和的通貨膨脹,在短期內是有利于經濟發展的,能夠適當降低存款比例、刺激消費和投資、提高就業率、減少失業人數。2011 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2020 年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甘肅省始終將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把穩就業、保就業擺在首要位置。穩就業是一項長期的基本工作,甘肅省根據形勢變化持續將各項就業政策壓緊壓實,實現高質量就業。

3 提升甘肅省經濟發展質量的路徑

3.1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甘肅省應該積極落實國家及省政府對于企業研發后補助、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等相關政策措施,使財政科技投入更加精準化。始終把科學技術相關支出作為支出的重點領域,爭取更多的國家級項目資金,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力爭每年保持一定的增長比例。堅持將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增強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加大政策扶持,統籌利用各項獎補資金,進一步優化創新環境,不斷加強對企業創新主體的培育,推動銀行等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增加對科技研發的投入,通過不斷改進資金使用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讓企業能夠建立自主研發團隊,強化研發投入,加大對專利的研發力度,讓企業真正成為科研組織、研發投入與成果轉化的主體[3]。

3.2 堅持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優化產業結構

要想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綠色發展之路。2019 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做出了“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重要指示。甘肅省應深刻把握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發揮自身優勢,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機遇,統籌推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建材、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向現代化轉型升級;綜合運用稅收、財政、金融、產業等相關政策,積極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大力培育生態環保產業;加快制造業、農業、服務業等產業綠色化轉型發展,著力培育數字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農產品、生物醫藥、文旅康養、路衍經濟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新的綠色產業經濟增長點。堅持全產業鏈思維,構建“1+N+X”產業發展布局體系,不斷延伸、拓寬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鍛造新的競爭優勢[4]。

3.3 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要加大穩就業力度,不斷夯實民生之本。甘肅省要繼續加大就業幫扶力度,繼續落實助企紓困、穩崗拓崗等各項舉措,面向特定群體開展就業幫扶、職業技能等培訓,積極動員研究機構、企業單位、工業園區、行業主管部門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方便,多方協調聯動,打好政策“組合拳”,不斷拓寬就業渠道,確保就業政策落地落實。通過推動就業來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同時,增加民生投入,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甘肅省應該持續加大民生領域建設投入力度,持續優化公共服務,不斷加強兜底保障,針對困難群體做好社會救濟和臨時應急補助,著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通過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扎實推進甘肅省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5]。

4 結束語

甘肅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重要保障。甘肅省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結合甘肅省歷年經濟發展情況,找準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著力補齊發展中的短板和不足,從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堅持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優化產業結構;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方面協同發力,不斷提升甘肅省經濟發展質量。

猜你喜歡
指標值甘肅省指標
一類帶臨界指標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致敬甘肅省腹腔鏡開展30年
甘肅省機械工程學會
甘肅省發布第1號總林長令
甘肅省天水市泰安縣橋南初級中學
最新引用指標
莫讓指標改變初衷
淺談食品中大腸菌群檢測方法以及指標值的對應關系
維修性定性要求評價指標融合模型研究
Double圖的Kirchhoff指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