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關鍵節點的應用型科技成果評價方法研究*

2024-01-18 11:30
海峽科學 2023年11期
關鍵詞:樣機科技成果成果

魏 群

(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3)

1 概述

科技成果評價承擔著準確反映成果的創新質量、應用績效,以及對經濟社會發展所做貢獻的功能,是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成功率的重要保證?!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表明國家從頂層設計層面引導科技成果評價工作持續發展的決心。但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由于缺少恰當的科技成果評價方式,部分應用型科技成果(指《意見》中提及的應用研究成果、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成果等兩類科技成果,下同)在轉化過程中存在科技成果應用價值不高、科研單位與企業用戶評價結果不一致等問題,進而影響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因此,有必要對應用型科技成果的評價方式進行探討。

2 研究背景

2.1 政府政策的導向

《意見》提出,科技成果要評價科學、技術、經濟、社會、文化等5個方面的價值,針對不同成果類型應使用不同的評價體系,建議采用分階段評價、發揮投資機構在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作用等措施,大力推進建立科技成果的市場化評價機制。例如,工業與信息化部的《關于完善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實施方案》細化了5個價值維度的評價標準,《山東省科技成果分類評價工作指引(試行)》則明確提出根據實施分階段成果評價。

2.2 文獻回顧

學界的研究主要分為科技成果評價方式研究和科技成果評價指標研究。關于科技成果評價方式,程津培等[1]建議可以通過減少政府直接操作的、與財政資源配置相掛鉤的各種評價活動的方式,弱化政府在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作用;楊惜愛等[2]提出應確立“誰評價、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評價結果責任制及信用評價制度,明確并規范第三方科技成果評價的范圍、方法、內容、流程,以提高第三方科技評價的社會認可度和公信力,提升評價的權威性;高慧[3]提出進入“網絡—生態主義”階段的科技成果評價,認為標準不應再簡單采用“基于經濟績效的應用標準”,而應采用“基于社會效益的綜合標準”;李俠[4]認為造成科技成果評價困境的原因在于評價活動集中在科研活動的末端,上游輸入混雜,下游出口單一,建議采用分布在科研立項前端、科研過程中端及科研產出末端的分布式評價模式,配合分類評價,解決科技成果評價梗阻問題;王楠等[5]在分析英國高校REF評價科研成果的社會影響力時指出,評價小組應由目標學科領域專家、領域內科研人員、研究成果使用方代表擔任組員。

關于科技成果評價指標的研究,在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臺上以“科技成果評價指標”為關鍵詞在核心期刊中進行搜索,剔除與研究主題不相關文章,搜索到7篇文章指出詳細的科技成果評價指標。在全部101項二級指標中,涉及技術評價的指標有49項,占比48.5%;涉及社會效益評價的指標有17項,占比16.8%;涉及市場評價的指標有18項,占比17.8%;涉及風險評價的指標有12項,占比11.9%。這說明學界對科技成果評價的主要側重點在技術方面。

2.3 企業標準的分析

第三方評價機構和企業提出了比較詳細的應用型科技成果評價標準。在全國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以“科技成果評價”為關鍵詞搜索相關的企業標準。篩除方法雷同的標準后,獲得7家機構和企業的科技成果評價標準。在具有二級指標的3個標準中,全部指標共76項,涉及技術評價的指標有17項,占比22.4%,涉及市場評價的指標有21項,占比27.6%;涉及風險評價的指標有31項,占比40.8%。說明企業開展科技成果評價的側重點主要是應用風險、市場回報和技術先進性。

2.4 國外技術轉移機構的做法

國外相關機構通常會成立負責技術轉移的部門,協助科研人員完成技術轉移的相關商業化運作工作,其中的評估或評價環節就是具體開展科研成果評價工作的環節。

科研機構通常由技術轉移辦公室負責科技成果評價工作。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許可辦公室在技術轉移循環流程中規定,在科研人員完成科技成果披露后,首先組織對科技成果進行評估,當認為成果有轉化價值后再申請知識產權保護,進入科技成果的市場化開發階段[6]。斯坦福大學技術許可辦公室規定,在技術轉移的評價階段,由技術許可經理和科研人員共同對成果的制造可行性、專利申請可行性、技術新穎性、潛在應用、可能的市場進行初步評價,只有具備商業化前景的科技成果,才有可能進一步研究后續的技術許可策略[7]。

企業一般由首席信息官帶領團隊負責技術應用評價工作,他們普遍認為多角度評價開發新產品所使用的技術是確保技術轉移成功的重要保障。MRE咨詢公司的Ken Piddington指出,評價新興技術的價值是有商業利益和風險的[8]。他將對新興技術價值的評價框架分為由風險承受能力、哲學/策略和供應商評價方法組成的基礎部分,以及包括潛在的短期和長期業務影響、業務相關性、技術可行性、趨勢分析、業務場景可視化及成本效益分析的業務結果部分。

3 基于關鍵節點的成果評價方案設計

國內對科技成果評價的主要工作多集中在如何確定評價指標。在流程中,集中在科研活動的末端,對于如何實施能夠連接科研和生產的分階段科技成果評價,以及確定具體評價操作的研究還比較少。根據不同的研發過程實施不同的科技成果評價,有助于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率。首先,應從科技成果生成與轉化的關鍵節點入手,確定不同的科技成果評價節點;其次,根據各節點成果評價的不同目標確定相應的評價主體;最后,明確各節點成果評價的標準,完善科技成果評價的可操作性。

3.1 基于關鍵節點的成果評價

《科學技術研究項目評價通則》(GB/T 22900—2022)提出,將科技成果的形成過程劃分為由設想到商品的9個層次,根據研究階段的不同分為“基礎”“應用”“開發和產業化”3類,這與“魔川—死谷—達爾文?!奔夹g創新理論模型提出的研究、開發、商業化、產業化4個技術創新階段類似[9],都體現科技成果研發轉化的完整工作流程。

結合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實踐發現,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著研發預案確定、試驗樣機確定和商業樣機確定3個重要的關鍵節點。其中,研發預案確定是指研發預案的技術思路不存在侵犯現有相關知識產權的風險,技術路線可能可以處理目標問題的新的解決方案;試驗樣機確定是指經研發試制獲得的試驗樣機具備申請知識產權條件,其主要功能及技術性能滿足解決目標問題的條件;商業樣機確定是指經中試(準生產)改造獲得的商業樣機具備在實際場景下的應用能力,樣機的規?;a及配套維護服務已形成完整的技術和管理標準??萍汲晒D化的關鍵節點與技術創新就緒度、技術創新理論階段劃分的對應關系如表1所示。

表1 技術創新就緒水平、技術創新理論與成果轉化關鍵節點的對應關系

科技成果評價根據關鍵節點不同,也可相應地分為研發預案評價、試驗樣機評價和商業樣機評價等3個階段,與目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流程中相對應的是科研項目的立項評審、結題評審,以及科技成果轉化前的價值評價等工作。

同時,根據《意見》,除了評價與科技成果相關的科學、技術、經濟價值外,還應考慮科技成果對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可能產生的影響。例如,對科技成果的技術創新程度或應用創新程度的評價能夠從文化發展角度促進更多創新性的科技成果產生。而當科技成果進入樣機制造階段,應將制造過程可能涉及的污染、碳排放防控等影響納入成果評價體系,從社會發展角度促進更多符合生態保護要求的科技成果產生。

3.2 各節點科技成果評價的主體及內容

由于每一階段評價的目標不同,參與評價的主體也有所不同。目前,科技成果評價結果均由應用的收益方承擔,而科技成果的應用不只有收益,還必然伴隨著各類成本的支出。正如“成本轉嫁理論”所提出,在商品生產消費過程中通常伴隨著資源、環境、生態方面成本的產生[10]。因此,應當由相關政府部門或反映公共利益訴求的第三方機構作為評價主體參與科技成果評價工作。按關鍵節點確定的科技成果評價主體及評價內容如表2所示。

表2 各節點成果評價的主體及評價內容

3.3 各節點評價的標準

科技成果評價標準的設計應便于評價主體具體實施。由于創新是對解決方案的探索,雖有規律可循,但不存在固定的方式。如果要求成果轉化一定追求結果,那么就遠離了鼓勵創新、鼓勵嘗試的初衷。因此,在設計科技成果評價標準時應力求在運用工具理性的評價方法之外,也體現基于價值理性的評價方法,用自由、多元的方式來界定和描述成果所產生的影響,而不僅限于設計“科學完備”的計量學指標將科技成果的影響指標化、數量化[5]?;诳萍汲晒u價內容設計的評價標準如表3所示。

表3 基于科技成果評價內容設計的評價標準

續表

4 結束語

做好科技成果評價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保證,但還需要讓科技成果評價正確發揮作用,例如要避免評價方法誤導科研人員向短期經濟效益看齊,而忽略了科研工作的初衷。要通過發揮科技成果評價的正面導向作用,為具備更多原創性、突破性的應用技術成果提供更好、更多的支持,形成鼓勵創新、支持創新的良好氛圍,鼓勵科研人員向更深、更新的領域開展研究。

猜你喜歡
樣機科技成果成果
基于ADAMS虛擬樣機的門座起重機動力學仿真研究
基于三維數字樣機的運載器裝配工藝規劃技術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苜蓿蠕變特性的虛擬樣機仿真研究
“三醫聯動”擴大醫改成果
便攜式正滲透凈水袋原理樣機的耐用性能研究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