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光互補產業模式發展研究

2024-01-18 02:08耿路楊景旭王欣怡
經濟研究導刊 2023年24期
關鍵詞:風險分析

耿路 楊景旭 王欣怡

摘? ?要:漁光互補是一種“光伏+新型漁業”養殖模式,能實現 “一種資源、兩個產業”的集約發展,達到“1+1>2”的效果。漁光互補在建設上有魚塘塘埂搭建光伏模式、漁光一體流水槽養殖模式、柔性光伏支架漁光互補模式等方式。通過SWOT分析發現,漁光互補產業既存在內部的優勢和劣勢,同時也面臨著外部的機遇和威脅。因而,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著重分析和控制風險,以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漁光互補;產業模式;風險分析

中圖分類號:F431.366?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24-0028-03

引言

太陽能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因而合理、有效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不僅有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是一種對環境友好的表現。其中,光伏農業就是將光伏發電和農業生產經營相結合的跨界合作項目,主要有光伏農業大棚和漁光互補等形式。

漁光互補是一種“光伏+新型漁業”養殖模式,通過在魚塘水面安裝光伏組建實現光伏發電,從而形成“一種資源、兩個產業”,達到“1+1>2”的效果。在實踐中,發展漁光互補產業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水面資源發展光伏產業,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經濟價值;同時,太陽能電池板還可以減少水面蒸發量,抑制藻類繁殖,保護水資源,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多贏。然而,漁光互補在發展過程中也會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進一步探究,這對發展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漁光互補產業模式建設方式

漁光互補是一種“光伏+新型漁業”養殖模式,在魚塘上面安裝光伏組件進行光伏發電,在魚塘下面繼續養魚,從而提高土地經濟價值,是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第一種是在魚塘塘埂搭建光伏模式。在魚塘塘埂搭建光伏,充分利用塘埂空余面積,不占用魚塘上方空間。采用單樁+鋼結構支架,將組件有效固定,組件穩定性好,不易受大風天氣影響,有效防范組件隱裂,延長組件使用壽命,同時對漁業養殖、捕撈沒有影響。

第二是漁光一體流水槽養殖模式。漁光一體流水槽養殖模式,是在魚塘里挖出水槽,在水槽下方的入水口設置擋板和氣提推水的裝置,以此帶動水流、增加供養,并使水流方向和水槽一致。這種模式可以實現同養殖面積下提高產量,同等產量下占地更少,同時解決了漁光一體捕魚難的問題。

第三種是柔性光伏支架漁光互補模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統適用于超大跨距的場合,具有可靠性高、防腐蝕性強、適應面廣、節約造價等特點。

二、漁光互補產業模式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在對內部和外部環境、競爭條件動態分析的基礎上,分析研究對象的內部優勢和劣勢、外部機會和威脅等。本文運用SWOT分析方法,主要分析漁光互補產業自身具備的條件,比較其自身優勢和不足,同時分析比較外部環境對漁光互補產業的影響。

(一)優勢分析

1.利用清潔能源節約資源

光伏發電是將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中間沒有其他副作用,因而與傳統化石能源相比,不僅能夠減少污染,還能夠節約資源。漁光互補是將光伏產業和漁業相結合,在魚塘中進行水產養殖,在水面上鋪設光伏組建進行發電,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方式。在漁光互補產業模式中,光伏將光能轉化為電能,不但能節能減排,而且能夠改善農業用能結構,有助于降低其對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賴,從而節約資源。

2.創造魚類適宜生長環境

漁光互補依靠現有魚塘資源,在魚塘上方建設光伏電站,既可以獲得養殖的收益,又可以獲得光伏發電的收益。另外,太陽能面板還具有給魚塘遮陽、降低睡眠溫度、減少水分蒸發的作用;有效遮住陽光的強烈照射,魚蝦被水燙死的概率就大大減小。電池板遮擋了一部分的陽光,減少了水面等如藻類植物的光合作用,既抑制其生長繁殖,又提升了水質,給魚類的生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3.利用空間節約資源

漁光互補可以充分利用魚塘的空間,水下養殖,水上發電。在這種模式下,一方面,既可以增加魚塘養殖的收益,解決了魚塘單產效益低的問題,還能夠通過光伏發電持續產出清潔能源,獲得額外收益;另一方面,對于光伏產業發展來說,能夠增加光伏的使用空間,解決光伏產業發展過程中土地資源不足的問題,節約土地資源。

(二)劣勢分析

1.不利于漁業捕撈

在傳統漁光互補魚塘中,光伏組件基本覆蓋了整個魚塘,這會影響水產養殖的投喂和捕撈。尤其是支撐光伏發電板的柱子,在一些實際案例中,光伏板間距設置不合理,不利于漁業捕撈。也有一些實例采用四周建設環溝來解決捕撈難的問題,但由于環溝寬度和深度遠不如魚塘自身的寬度和高度,不利于漁業養殖的高產,甚至會低于原來的產量。

2.對生態環境有影響

漁光互補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漁光互補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建筑材料、設備組裝可能會產生廢氣、廢水、噪聲等污染,這些可能會給魚類和其他水生植物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在后期的運營過程中,需要對光伏設備進行定期維護、保養,也會產生廢水等污染,可能會破壞魚塘的生態環境。

(三)機會分析

1.國家政策支持

隨著“3060”雙碳目標的推進,國家能源結構將進一步得到優化,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力度也會越來越大。2021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21〕25號)》,要求持續推動風電、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漁光互補項目是在魚塘水面上方鋪設光伏組建,將太陽能轉為光能,既響應了國家發展光伏發電的號召,還可以獲得政策補貼。而且,隨著“3060”目標的臨近,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將越來越大,這為漁光互補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2.光伏產業支撐

目前,由于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使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重。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的一種,可以通過光伏技術轉化為電能,從而能夠有效緩解能源緊張和環境污染的問題,因而全球光伏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到2021年,我國累計裝機容量達3.06億千瓦,2013—2021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1%左右。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將為漁光互補項目提供堅實的基礎。

(四)威脅分析

1.科普率較低

目前,國內大多數養殖戶對漁光互補的認知度不高,不理解漁光互補項目的意義,而且對光伏發電本身就存在質疑。此外,漁光互補產業發展時間較短,大多數養殖戶對這種模式不了解。有些地區的養殖戶雖然了解該種模式的優勢,但由于缺乏專業人員的科普講解和指導,還不敢輕易嘗試這種新型養殖方式,從而不能發揮“光伏+漁業”的“1+1>2”效應。

2.存在外部風險

在漁光互補項目的建設、運營過程中,還將面臨外部風險,其中設備質量安全最為關鍵。在政策和市場的推動下,我國光伏發電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仍存在一些隱患,特別需要防范泡沫風險。在實踐中,漁光互補項目仍面臨設備維護上的難題,如防潮、防腐等等。此外,漁光互補項目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面臨著運營風險。如果因為光伏設備質量不過關,導致光伏發電較少甚至不發電,不但起不到“1+1>2”的協同作用,而且還會造成人、財、物上的浪費。

三、漁光互補產業模式的風險分析

(一)風險的類型和情況分析

1.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漁光互補模式中光伏產業主要面臨的風險,主要是受到市場價格變化的影響。以光伏組件為例,由于受國內外市場環境的影響,光伏組件的基礎材料價格可能會出現波動,從而會導致設備成本的上漲,進而影響到最終效益。此外,漁光互補是一項長期投資,在此過程中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致使實際收益降低。

2.運營風險

運營風險主要有施工風險、產品質量風險和技術風險。由于漁光互補的運營周期長,因而在運營過程中肯定會出現施工安排、產品質量、技術支持等問題。在施工環節上,如果施工計劃不合理,就會導致工程延期,致使資金預算出現問題,進而造成整個項目運營的推遲,甚至項目失敗。在產品質量上,如果產品質量不過關,必然會影響到項目運營的收益;但過分追求質量,又可能會導致成本的上升。在技術支持方面,如果技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就可能會導致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的出現,影響項目收益。

3.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財務狀況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第一,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存在資金供應不足或來源中斷導致項目工期拖延或被迫中止的風險。第二,在進行項目經濟效益預估時,對財務指標數據考慮不充分,導致項目經濟效益測算誤差較大,影響可行性判斷。第三,資金使用規劃不合理,可能導致項目現金流緊張,出現流動性風險,無法保證項目順利進行,或因臨時性借款造成財務費用增加。

(二)應對措施

1.應對市場風險

一方面,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深入分析項目的造價組成,認真調研原材料及相關設備的品質和價格,以便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方案,降低項目成本。在招標階段設立招標控制價,通過加強合作、規模采購等方式將采購價格控制在合理水平。另一方面,實時跟蹤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變動因素,將產品銷售價格和通脹變動相關聯,保證項目實際收益不變。此外,要明確職責劃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支出,強調節能減耗,積極探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方式。

2.應對運營風險

在施工方面,建立完善的設計合同審批流程,明確保障性條款,確保項目公司的利益;并成立專門的機構評估設計承接單位實力,建立企業內部生產安全保障措施,加強有效監督管理。嚴格把控采購流程,規范過程管理,避免生產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錯誤和損耗。在產品質量上,充分研究比較各采購方式的優劣,選擇不同地域的供應商,運輸公司。同時,加強技術研究,做好項目運營過程中的技術支持。此外,定期進行輿情分析,加強與當地相關機構交流,了解相關的重大事件,總結經驗,量化風險,明確風險警戒線。

3.應對財務風險

在項目建設前,在金融市場上多途徑、多渠道進行項目融資,選擇資金相對安全、成本相對較低的融資方式,保證項目投資資金按時到賬。同時,做好備選方案,以便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資金超支時,能夠及時高效地在市場上獲得新的投資。采用科學化手段,構建更加合理可靠的效益測算模型;聘請較為權威的第三方單位對項目的財務模型進行分析,并將外部環境變動導致成本變化因素反映處理,提高測算精度。此外,在建設過程中,要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財務效益測算模型,以此來跟蹤項目效益測算情況。

四、結論和建議

漁光互補產業是光伏產業和漁業結合的新興產業,是現代農業和新能源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隨著產業模式的成熟和市場推廣,其發展空間將非常廣闊。為了進一步促進漁光互補產業的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培育發展新能源理念。漁光互補同時追求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因而,要向農業企業、農場主和農民宣傳發展新能源理念,宣揚“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理念,強調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

第二,要加強發展規劃指導。在實踐中要因地制宜發展漁光互補項目,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產業發展模式、設計不同的商業模式,以此來促進漁光互補項目更健康的發展。

第三,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國家對光伏產業的發展有許多支持政策,未來還需加大對光伏技術、對漁光互補網上售電的支持力度,以此來進一步促進產業的發展和完善。

第四,要做好示范推廣工作。積極做好實地調研和實踐工作,將漁光互補項目中好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向全社會推廣,以此來科普“漁光互補”這一新型產業,讓越來越多的農業企業、農場主和農民認識、了解并接受這一產業模式。

參考文獻:

[1]? ?雷震,郝雨辰,孔伯駿.太陽輻射對大型漁光互補光伏電站發電效益影響分析[J].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13(3):377-382.

[2]? ?熊祺,楊穎,陶恩苗.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結構設計選型和優化[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20,53(S1):65-68.

[3]? ?曹玲.漁光互補產業模式發展的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9.

[4]? ?武威.浙江某地區漁光互補發電工程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8.

[5]? ?張家華,劉興國,顧兆俊,等.漁光互補生態經濟特征及其發展方向[J/OL].水產學報:1-10[2022-05-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1283.S.20220329.1619.002.html.

[責任編輯? ?柯? ?黎]

猜你喜歡
風險分析
工程機械行業銷售風險現狀及分析
金融理財產品風險分析及規避策略
企業所得稅法律風險分析及防控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研究
PPP融資模式在臨沂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風險分析研究
探析企業會計電算化的風險及防范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現狀分析及發展展望
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稅收風險的探析
民間擔保公司的風險分析與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