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俄羅斯的“末日武器”

2024-01-18 07:05楊慧君
太空探索 2024年1期
關鍵詞:核動力巡航導彈海燕

文/楊慧君

▲ 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總裝測試及試射

近期,俄羅斯宣布成功試射1 枚“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其研制工作接近完成。俄羅斯表示,該導彈可以繞過美國反導系統,打擊美國本土,將對北約構成巨大威懾。那么,該導彈有哪些亮點和創新之處?“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軍事價值又如何呢?

▲ 俄羅斯試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

無限射程的“末日武器”

2023 年10 月4 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論壇上致辭時透露,俄羅斯近期已順利完成“海燕”9M730 核動力巡航導彈的測試工作。作為一款擁有核動力和核彈頭的“雙核”戰略懾止武器,“海燕”導彈具備全球打擊能力、無限巡航時間和超低空機動突防能力,一旦服役,將是高懸于歐美等國上空的“核災難”。

普京總統在2018 年3 月發表國情咨文時,曾向外界展示了俄羅斯正在研制的“六大殺器”,包括“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匕首”空射高超聲速導彈、“先鋒”陸基高超聲速導彈和“佩列斯韋特”軍用激光武器,其中前三款均為核武器裝備。這些裝備有的已經開始列裝部隊,有的甚至已經開始實戰運用,只有“海燕”導彈曝光率極低,“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外界只能根據俄羅斯媒體公布的有限視頻資料、圖片或零星的信息來窺見一斑。

“海燕”導彈由俄羅斯“革新者”設計局和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下屬全俄實驗物理科學研究所共同研制,采用地下井或地面發射車傾斜發射,依靠固體火箭發動機助推,然后啟動核發動機進行巡航飛行。導彈長約12米,巡航級9 米,寬約1~1.5 米,重約2.2~2.4 噸,巡航速度每小時750~900 千米,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1300 千米,飛行高度在7~6000米之間,可實現50~100 米的超低空飛行。導彈采用非圓截面隱身彈體設計及隱身材料,隱身性能高,可搭載多枚常規彈頭或兆噸級熱核彈頭,毀傷威力巨大。

▲ 俄羅斯公開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照片,只露出了彈頭部分

▲ 美國“冥王星”核動力巡航導彈

▲ 蘇聯M-60 核動力轟炸機三視圖

根據國外媒體報道,2002 年美國單方面宣布退出《中導條約》成為俄羅斯啟動“海燕”導彈項目的導火索,此后,該項目一直處于保密狀態。直到2018年前后,項目開始駛入快車道。2017 年11 月,“海燕”導彈在俄羅斯帕尼科沃試驗場進行了第一次已知的飛行試驗,導彈飛行大約2 分鐘后,墜毀于距發射位置35.4 千米處。此后,“海燕”導彈又陸續開展了多次試驗,但是國際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海燕”導彈的飛行試驗均以失敗而告終。俄羅斯高層卻對“海燕”導彈信心滿滿,多次表示其將于2025 年開始服役,此次俄羅斯總統普京更是親自為其站臺,對外公布其試驗成功的喜訊。

曲折前行的核動力武器

早在20 世紀50~60 年代,美國和蘇聯就曾嘗試過核動力飛行器的研究,終因技術和成本原因陸續下馬。

1941 年,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研究人員提出了核動力飛行器的發展構想。此后,美國于1946 年啟動了“核動力航空推進計劃”(NEPA)及后繼項目“飛機核動力計劃”(ANP),目標是研發核動力推進的長航時戰略轟炸機和航程達5 萬千米的高性能飛機,共計完成了47 次飛行試驗。在此期間,美國波音公司推動美國空軍開展武器系統WS-125A 研制計劃,研制一款“核巡航、化學沖刺”技術,利用核動力實現無限航程,并利用輔助化學燃料實現超聲速飛行。1957~1964 年,美國空軍與AEC聯合開展了著名的“冥王星”計劃,研制遠程、馬赫數為3 的高速、低空核動力導彈SLAM。

在蘇聯“原子彈之父”庫爾恰托夫領導下,蘇聯開始著手研制核動力飛機。1955 年,蘇聯組織科研機構和航空企業從事核動力飛機研究,具體工作由圖波列夫和米亞西舍夫兩大設計局為牽頭單位開展。蘇聯先后提出了圖-95LAL 核動力飛機試飛平臺、基于圖-123 的核動力無人機偵察/攻擊機設計方案、核動力飛機M-60等多個核動力轟炸機研究項目,以及洲際核動力巡航導彈“375”計劃。這些項目中有的開展了實際飛行試驗,有的則僅停留在紙面設計上。

縱觀美國和蘇聯兩國長達20 多年的核動力飛行器研制過程,核動力穩定性和輻射安全、核動力小型化等技術問題,以及耗資巨大等經濟原因,始終是困擾美蘇兩國技術人員的難題,最終隨著洲際彈道導彈和核巡航導彈的研制成功,核動力飛行器研制熱潮退去,歸于平寂。

直到20 世紀90 年代末,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觸發異構體熱交換器,核動力發動機所釋放的放射性物質大幅降低,防輻射裝置的質量隨之減輕,核動力飛行器的發展才迎來一絲曙光。

另辟蹊徑的戰略武器

眾所周知,使用化石燃料作為動力源,會對導彈的飛行速度、高度和航程產生一定的限制,但是核能卻可以賦予導彈近乎無限的續航能力和極強的作戰能力。無需考慮能量消耗的“海燕”導彈,解決了動力的后顧之憂,可以在低空飛行數天或數月,迂回前進繞過敵方的反導攔截系統,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攻擊敵方目標,打破了原有反導系統的設計思路,具有很高的戰略威懾價值。導彈采用核發動機,即使不攜帶核彈頭,也是高懸敵方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一旦被攔截,也會造成毀滅性的傷害,使得敵方陷入“攔或不攔”的兩難境地。

雖然“海燕”導彈優勢非常明顯,但是其風險和軟肋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核泄漏和核沉降風險極高,被歐美等國詬病為“會飛的切爾諾貝利”;其次,“海燕”導彈的部署和使用限制比較多,威懾意義大于實戰;再次,導彈巡航高度較低、飛行速度較慢,易被探測并跟蹤。

有意思的是,“海燕”導彈的名字并非來自俄羅斯軍方,而是2018年3 月曝光后,俄羅斯政府面向國民開展網絡征集后確定的。在暴風雨和閃電中勇敢前行,甚至呼喚“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的小精靈是俄羅斯廣大民眾對“海燕”導彈給予的厚望,而北約則賦予“海燕”導彈SSC-X-9“天隕”的名字,毫不夸張地表達了對其深深地忌憚和恐懼。

面對北約東擴和美國全球反導系統擴張的威脅,在整體軍事實力已無法與美國、北約有效全面抗衡的困境下,俄羅斯一方面強化現有“三位一體”核力量投擲工具的突防能力,研制“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搭載“先鋒”高超聲速彈頭,升級“白楊”-M公路機動洲際彈道導彈為可攜帶多彈頭的“亞爾斯”導彈,為“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研制“布拉瓦”新型潛射彈道導彈;另一方面則另辟蹊徑,創新性地擴容核武庫,優先發展能夠突破美國導彈防御系統的新型核武器,“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和“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就是這種目的下的產物。

未來,“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和“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將強強聯合,長時間巡航待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對美國本土、海外基地甚至航母編隊實施打擊,極大地豐富俄羅斯的戰略核打擊手段,進而形成“非對稱”優勢,懾止牽制美國,維持美俄之間新的戰略平衡,成為俄羅斯破解美國全球反導系統圍堵的“殺手锏”。

▲ 俄媒公布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生產車間

▲ 俄羅斯海軍用“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亞歷山大三世”號成功試射“布拉瓦”潛射彈道導彈

▲ 俄羅斯“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

猜你喜歡
核動力巡航導彈海燕
俄羅斯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韓軍方稱朝鮮發射巡航導彈
美陸軍授予動力系統公司無人機與巡航導彈防御系統合同
神劍(2021年3期)2021-08-14
俄成功試射“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核動力第一艦
Friendship
賞春
賞春
臨近空間高超聲速巡航導彈攔截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