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普朗銅多金屬礦區南部金礦化潛力分析

2024-01-18 07:07沈啟武張傳昱董橋峰施寶生蘇巖余海軍蘇肖宇
云南地質 2023年4期
關鍵詞:角巖長玢巖熱液

沈啟武,張傳昱,董橋峰,施寶生,蘇巖,余海軍,蘇肖宇

(1.云南迪慶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云南香格里拉 674400;2.云南省地質調查院,云南昆明 650216)

普朗銅多金屬礦區位于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區50°方向,平距約36km處。大地構造位置處于揚子陸塊西緣義敦島弧南端,是我國著名的西南“三江”成礦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前人對該礦床開展了較多研究,但集中在中部的首采區,對南部地區研究較少。本文在詳細的野外地質調查基礎上,通過礦區南部1/5000構造地球化學測量,總結南部鉆孔金礦化特征,圈定綜合異常帶,分析金礦化潛力,為礦區的勘查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1 礦區南部地質特征

1.1 地層

主要出露三疊系中統尼汝組(Tn)、三疊系上統圖姆溝組(T3t)和第四系(Q)。圖1。

圖1 普朗銅多金屬礦區南部地質簡圖Fig 1. Geological Diagram of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Pulang Copper Polymetallic Mining Area

(1)第四系(Q):坡積、殘坡積、河床堆積及冰川堆積??傮w以冰川堆積物為主,及礦區南西部河床堆積物。變余砂巖、板巖、石英二長斑巖、石英閃長玢巖、花崗閃長斑巖等大小不等的次圓-圓狀碎塊與砂土松散混合堆積。

(2)圖姆溝組二段二層(T3t2-2):主要出露于區內北東角,地層走向北西,傾向南西,傾角35°~65°,巖性主要為板巖、變質砂巖、砂巖夾安山巖,靠近巖體附近巖石角巖化。厚度大于1000m;圖姆溝組二段一層(T3t2-1):與下伏圖姆溝組一段(T3t1)整合接觸。主要出露于區內南部,地層總體走向北西,傾向南,傾角65°~85°,為灰至深灰色板巖、粉砂質絹云板巖,夾變質砂巖夾安山巖等,靠近巖體附近巖石角巖化。厚度大于1000m。

(4)圖姆溝組一段(T3t1):出露于區內中南部,主要位于F1斷裂以西地段,其中F1斷裂以西產出的地層向南被斑(玢)巖體侵位、破壞而出露不全,條帶狀展布,F斷裂以西地層向南與尼汝組呈斷層接觸,地層走向北西,傾向南西,傾角68°~82°,為灰至深灰色板巖、絹云板巖、變質砂巖,局部夾簿層灰巖??拷鼛r體附近因接觸變質形成角巖。厚度大于400m。

(5)尼汝組二段(Tn2):分布于工作區南西至南東角,與圖姆溝組呈斷層接觸。為灰、淺灰白色、灰白色中-厚層狀結晶灰巖、白云質結晶灰巖。厚度大于1485.2m。

1.2 構造

礦區內主要分布北西向黑水塘斷裂(F1)、紅山斷裂(F2)及北東向全干力達斷裂(F),控制了斑(玢)巖體及礦(化)體產出。

黑水塘斷裂(F1):位于區內南東部,北西向延伸,傾向北東,傾角42°~65°,逆斷層。斷裂中部普朗中酸性斑(玢)巖復式巖體侵位。斷裂破碎帶寬0.5m~3m,構造角礫巖和構造擠壓透鏡體斷續分布。地貌形成負地形,沿斷裂有多個泉點,區域上具線性排列斷層三角面和冰湖。

紅山斷裂(F2):位于區內南東部,北西向延伸,傾向南西,傾角50°~65°,具逆斷層性質。斷裂東盤為T3t1,西盤為Tn2,造成地層缺失。區內受北東向斷裂影響而發生水平錯移。沿斷裂帶有構造角礫巖出現。

全干力達斷裂(F):礦區內地表特征不太清晰,航衛片解譯比較明顯,北東向展布,向南陡傾,傾角67°~85°,局部近于直立或倒轉。斷面見斷層泥及金屬硫化物,同時發育擦痕、鏡面。沿該斷裂出露較多的泉點,并分布多個規模不一的冰湖。

1.3 巖漿巖

巖漿巖主要分布在區內北部,中間為石英二長斑巖,邊緣過渡為石英閃長玢巖,具從酸性→中性分異演化趨勢,與銅、金礦化關系密切。斑巖體強烈蝕變,具典型的斑巖型蝕變分帶,由中心向外依次為硅化鉀化帶→絹英巖化帶→青盤巖化帶,在前兩帶中普遍具金屬硫化物;外接觸帶圍巖具角巖化,并具星點狀黃鐵礦化[1]。

石英閃長玢巖:灰色,斑狀結構,基質具細粒-微粒結構,塊狀構造。斑晶成分斜長石(22%)、角閃石(<5%),基質斜長石(65%)、石英(7%)、角閃長(1%)、鉀長石(微)等。巖石蝕變以絹英巖化或青盤巖化為主,局部有次閃石化。副礦物有鋯石、磷灰石等。

石英二長斑巖:灰色,斑狀結構,基質具顯晶質(微粒)結構,塊狀構造。斑晶成分斜長石(15%)、鉀長石(13%)、黑云母(2%)、石英(微),基質更長石(25%)、鉀長石(28%)、石英(15%)、黑云母(2%)等。巖石蝕變以絹英巖化或硅化、鉀化為主,局部綠泥石、黑云母化。副礦物有磁鐵礦、鋯石、磷灰石等。

1.4 變質作用

受石英閃長玢巖體侵位影響,區內靠近巖體部位圖姆溝組砂板巖常常發生熱接觸變質作用,形成長英質角巖,具粒狀變晶結構,致密塊狀構造,巖石破碎,節理裂隙發育。巖石表層及節理裂隙面中見黃褐色、褐紅色褐鐵礦染,巖石主要為長石、石英等長英質類礦物。

1.5 地球化學特征

前人在礦區南部開展了1/1萬土壤化學測量[2],圈定10種成暈元素濃度高低不一、規模大小不等的主要異常39個,總體以Ag、Au、W、Zn異常為主,元素異常多呈帶狀、片狀重疊產出,劃分為Au-As-Ag-W綜合異常帶(HS1)、Au-W-Cu-As-Mo-Ag綜合異常帶(HS2)、Zn-Hg-As-W-Sb綜合異常帶(HS3)和Au-As-Zn-Hg-W-Sb綜合異常帶(HS4)共4個異常帶,其中HS1異常帶位于工作區中西部,HS2綜合異常帶呈近南北向貫穿區內中部,HS3、HS4異常帶則分別展布于區內西南角、東南角。

本次在普朗礦區南部開展1/5000構造地球化學測量,圈出5種成暈元素濃度高低不一、規模大小不等的主要異常52個,異常元素以Au、Ag、As、Sb為主,多呈帶狀、片狀重疊產出,顯示出綜合異常的特點。根據異常規模、空間展布特點以及異常組合特點,劃分YS1和YS2兩個綜合異常帶(圖1)

YS1綜合異常帶位于區內北西部,產于三疊系圖姆溝組二段一亞段(T3t2-1)粉砂質板巖(已變質為角巖)與印支期石英閃長玢巖的接觸帶部位。整個異常帶帶狀狀,長750m,寬度一般210m~490m,面積約0.22km2。異常元素組合主要為Au、Ag、As、Sb、Hg,屬多元素綜合異常。Au、As、Ag異常強度較高,Au最高值可達6347×10-9,As最高值可達427×10-6,Ag最高值2.31×10-6(表1)。Au異常規模最大,面積可達0.11km2,其次為As,面積為0.08km2,上述5種元素在帶內套合程度較好,顯示出較好的找礦前景。

表1 YS1綜合異常特征參數表Tab 1.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YS1 Comprehensive Anomaly

YS2異常帶位于工作區北東部,產于三疊系圖姆溝組一段(T3t1)板巖(已變質為角巖)與石英閃長玢巖接觸部位。異常帶呈短軸狀,長約470m,寬度168~280m,面積約0.1km2。元素組合主要為Au、Ag、As、Sb、Hg,屬多元素綜合異常。從異常規???,As規模最大,面積可達0.03km2,Au、Ag異常面積均為0.02km2(表2),上述5種元素在套合程度較好。表明該區域金成礦潛力較好,可作為下一步勘查工作的重點。

表2 YS2綜合異常特征參數表Tab 2.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YS2 Comprehensive Anomaly

2 金礦化特征

區內1/20萬、1/5萬和1/1萬地球化學測量均顯示較好的金地球化學異常,地表覆蓋較厚,勘查程度較低,暫未發現金礦(化)體。深部施工多個鉆孔揭露到金礦(化)體(圖2,表3),局部金超常富集(金品位24.5ω×10-6)。表3顯示金礦化主要發育于硅質角巖和石英閃長玢巖中,礦化與石英脈、方解石脈關系緊密,顯示受斷裂控制特征,金屬物主要有黃鐵礦、黃銅礦和磁黃鐵礦,非金屬礦物以石英、方解石、絹云母和綠泥石為主。常見礦石構造為細脈狀、脈狀、團塊狀及浸染狀構造等。圍巖蝕變以硅化和方解石化為主,石英閃長玢巖的礦體中還發育絹云母化、綠泥石化及綠簾石化。顯示出區內金礦具有熱液成因特點,深部尋找熱液型金礦具有較大潛力。

表3 普朗礦區南部鉆孔金礦化特征Tab 3. Metallogenic Model of Pulang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圖2 普朗礦區47號勘探線剖面圖Fig 2. Profile of Exploration Line 47 in Pulang Mining Area

3 成礦模式

二疊紀末期,甘孜-理塘洋盆打開,至晚三疊世晚期洋殼沿甘孜-理塘海溝向西俯沖消減于中咱-中甸微陸塊之下,俯沖板片的脫水流體對地幔源區發生交代,誘發地幔巖石部分熔融,幔源物質底辟上升和巖漿分凝形成鈣堿性巖漿,普朗斑巖型銅多金屬礦床形成于擠壓構造環境。

區內黑水塘斷裂與全干力達斷裂控制了普朗復式巖體上侵和分布,早期的石英閃長玢巖沿兩斷裂交匯部位侵位,中期的石英二長斑巖主要沿黑水塘斷裂侵位。巖漿侵位后,來自上地幔和下地殼巖漿期后熱液及成礦熱液沿斷裂匯聚、運移并擴散。過渡性巖漿產生揮發性組分,在臨界-超臨界狀態,形成富含Cu、Au、Pb、Zn及F、B、CO2、H2O堿金屬絡合物和重金屬絡合物[3]。含礦熱液沿斷裂構造繼續運移,圍巖為碳酸鹽巖時,可接觸交代形成矽卡巖型礦體;當流體受上覆沉積蓋層阻擋集聚于巖體頂部,壓內力不斷增大,形成內爆發型角礫破碎帶,產生網脈狀破裂系統和爆破角礫巖筒,成礦熱液中金屬絡合物開始分解,并沉淀富集形成網脈狀蝕變和礦化,即典型的斑巖型礦體[4]。此外,含礦熱液也以灌入充填形式在淺部裂隙中形成脈狀礦體,如普朗礦區東礦段脈狀銅礦體。普朗銅多金屬礦床成礦模式如圖3所示。

圖3 普朗銅多金屬礦成礦模式圖(據文獻[3])Fig 3. Gold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orehol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Pulang Mining Area1-上三疊統圖姆溝組;2-上三疊曲嘎寺組;3-硅化帶;4-鉀化帶;5-青磐巖化帶;6-巖性分界線;7-礦體;8-中性火山巖;9-灰巖;10-砂巖板巖;11-花崗巖;12-石英二長斑巖;13-石英閃長玢巖;14-斷層

4 找礦潛力

斑巖成礦系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礦床類型之一,包括深部的斑巖型礦體、與碳酸鹽巖地層接觸形成的矽卡巖型礦體,以及斑巖體頂部或外圍形成的高硫型或低硫型淺成低溫熱液型礦體。結合礦區地質特征和成礦模式(圖3)及礦區圖姆溝組下伏曲嘎寺組(灰巖)層序,南部地表已出露尼汝組灰巖,表明普朗斑巖銅礦深部及外圍均具備形成矽卡巖型礦體的基本條件。依據“全位成礦、缺位找礦”找礦理論,礦區深部和南部地區具有尋找“第二找礦空間”潛力。

前期勘查資料表明,普朗銅礦首采區KT1主礦體所在斑巖體上盤4號勘探線3020m標高處發育矽卡巖型銅礦(化)體;礦區南部懶中巖體外接觸帶也發現矽卡巖(化);鉆孔ZK1509、ZK2313、ZK4707、ZK4715均揭露到不同厚度金礦(化)體,Au超常富集(ZK1509單樣Au最高品位24.5ω×10-6)。表明普朗斑巖成礦系統外圍和深部存在其他類型礦化形式,尤其是南部熱液型金礦化具有較大潛力。

區內1/5000構造地球化學測量圈出2個Au-Ag-As-Sb-Hg異常帶YS1和YS2,異常濃度值高、面積大、各元素套合程度較好。且上述異常范圍與前人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所圈定異常帶(HS2)吻合較好,顯示出較好的找礦前景。結合異常帶地質特征和地球化學特征,初步認為YS1和YS2綜合異常帶是印支期石英閃長玢巖上侵過程中與碎屑巖圍巖發生反應引起。高值金含量樣品中含較多黃鐵礦等金屬硫化物,可能為主要的金賦存礦物。表明該處有發現與巖漿作用關的熱液型金礦的潛力。

5 結 論

(1)普朗銅礦南部地區金礦化主要發育在硅質角巖和石英閃長玢巖中,受斷裂控制明顯,與石英脈、方解石脈關系緊密,礦石構造常為細脈狀、脈狀,圍巖蝕變以中低溫絹云母化、綠泥石化為主,暗示區內金礦化具有熱液成因的特點。

(2)1/5000構造地球化學測量顯示,區內以Au、Ag、As、Sb異常元素為主,多呈帶狀、片狀重疊產出,各元素異常套合較好。圈定的YS1和YS2綜合異常帶均位于石英閃長玢巖與角巖的接觸帶附近,認為綜合異常帶是印支期石英閃長玢巖上侵中與碎屑巖圍巖發生反應引起。

(3)地表化探異常和深部鉆孔揭露情況均顯示出礦區南部具有較好的金成礦潛力,結合普朗銅礦成礦模式,認為應重點關注YS1和YS2綜合異常帶深部的熱液型金礦化情況。

猜你喜歡
角巖長玢巖熱液
內蒙古銀宮山地區閃長玢巖脈鋯石U-Pb 同位素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及與鈾礦化關系研究
NE向晚期閃長玢巖脈破礦規律研究:以對I-5號礦體的影響為例
江西省玉山縣下倉金礦找礦前景淺析
山東沂南金礦銅井礦區礦液活動中心控礦特征
塔東熱液地質作用機制及對儲層的改造意義
1∶25萬馬爾康幅熱接觸變質帶劃分
層結背景下熱液柱演化的實驗模擬*
熱液循環助采洗井裝置的分析與應用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the Aketas granite from Fuyun County,Xinjiang: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
岷縣閭井—鎖龍一帶天然飾面石材礦成礦條件及礦石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