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夢慈母

2024-01-20 10:53李昂
老年人 2024年1期
關鍵詞:篩孔田螺母親

李昂

“一顆心融化著酸甜苦辣,一雙手每日每夜忙活著家。淚水肚里咽,零錢省著花,一把情一把愛,把兒女拉扯大……”每當哼起農民歌手朱之文演唱的這首《疼愛媽媽》,我就止不住熱淚盈眶。

我的母親離開我已四十余載,她那慈祥的儀容卻猶在目前。

母親姓魏,小時家里很窮,租住在“魏家祖堂”。祖堂辦了個私塾,她在那里隔三岔五旁聽了一點《增廣賢文》,這就是她全部的“墨水”。雖然那字她多不認識,但話語卻大都背得。

我還在搖籃時,就聽慣她那熟稔的催眠歌:“昔時賢文,誨汝諄諄”“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從這個意義上說,母親就是我的啟蒙師。

母親心靈手巧。她有兩宗手藝“絕活”,一是剪紙,二是湘繡。無論剪的、繡的,荷花呀、牡丹呀、小貓小兔呀、龍鳳呈祥呀,無不活靈活現。鄰里鄉親,乃至好遠的姑姑嬸嬸們都來拜她為師。每逢過年,她剪的窗花跟秀才先生們寫的春聯擺在一起,成了小鎮圩場的搶手貨。

母親十七歲嫁到李家,家境也是一樣窮苦。祖父母生養了三男一女,父親是老大,分伙時,只分得一畝多旱土,一斗糙米。父親在二十里開外的竹山灣“槽屋”(造紙坊)給人打工,母親帶著我下地干活。她抱來兩捆稻草讓我睡在地頭,用兩根竹竿扎成一個“十”字,上面再扎一床豆花布被單,把它拴在水車架上為我遮擋烈日。更多的時候則是把我背在背上,比如上山掐小筍、采蘑菇什么的。

有一個早晨——大約是谷雨時節、還沒有插秧的時候,稻田里裸露著汪滿了水的田泥,田泥上星羅棋布般躺臥著吮飲露水的田螺。母親打起赤腳,背著我下田,手提一個偌大的篾簍,不大工夫就撿了大半簍田螺。她提到圩場賣了,去食品站買了一塊豬肉,還到雜貨攤給我買了幾顆糖珠子。后來她跟我們兄妹“翻古”,說那天早晨她竟撿了十八斤田螺,賣了六角六分錢,稱了一斤豬肉,還剩兩分錢。說話之際,她滿臉都是幸福的笑容。俗話說“好手難提四兩”,而母親背上背著大半歲的娃娃,手里提著二十來斤重的東西,足足趕了三里路,可知她是怎樣一個好勞力。

由于家境貧寒,在我那個八十來口人的屋場,跟我年齡相仿的,都只讀到高小畢業,有的初小畢業就輟了學。唯獨我父母說我書還讀得,砸鍋賣鐵也要供我上中學,因而我就成了李家多少代第一個有文化的人。那時初中一個學期的全部費用是五十八塊五,一年就要百多塊,相當于一個小學教師四個來月的工資。而其時我已有三妹一弟,全家七口開支不小,加上我的求學費用,父親打工的微薄收入遠遠不夠,得靠母親養豬養雞相助。別人家一年出欄一頭豬,我家出欄兩頭。單說打豬草、煮豬潲這一攬子事就夠母親忙的。她那雙剪紙、繡花的巧手,變得像桑樹皮一樣粗糙。

一九五七年上學期我初中畢業,因為家鄉衡陽縣沒有高中學校,我考入了衡山二中(今衡東一中前身)。剛剛讀得一半,逢上全國人民過“苦日子”。學校食堂每餐定量三兩米飯,菜也少得可憐,不是幾坨紅南瓜,就是兩箸“無縫鋼管”(空心菜),而且是沒放油的“紅鍋菜”,我常常餓得兩眼發黑。母親發明一個辦法,把牙縫里省下的一點口糧磨成米粉,在鍋里炒熟,裝進竹筒里封了口讓我帶去學校,每天用開水泡一點充饑。

由于母親長年勞累,吃得又差,總是盡量讓兒女吃得飽些,她自己則有一頓沒一頓,有時就只喝洗鍋水了事,因而患上嚴重的胃病,去世還不到六十歲。其時我在一所中學教書,當我從妹夫的電話中得知這一噩耗,真如五雷轟頂,悔恨莫名……

而今,我離別故居已六十余年了,故居那棟百余年的土磚老屋也早已不復存在,身邊留作紀念母親的物件只有布滿“篩孔”的一條床單。我曾為之寫了一首《墊單吟》:“篩孔笤筋已幾分?白頭一似臥松云。此單曾是搖籃被,慈母乳香時夢聞?!?/p>

啊,母親!“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比缃衲元q在耳,我們卻早陰陽兩隔。悠悠寸草心,怎報三春暉?

題圖/陳自罡? ? 編輯/趙海燕

猜你喜歡
篩孔田螺母親
田螺姑娘的夏天
潘集選煤廠弧形篩篩孔尺寸的改進研究
基于多元線性回歸法的瀝青路面性能影響因素
不同孔形下豆類透篩效果對比及圓筒篩優化
摸田螺
田螺
吃田螺
給母親的信
篩孔型房間隔缺損的超聲心動圖特征
悲慘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