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傳承視域下的小學硬筆書法教學

2024-01-20 12:14浙江省杭州市丁荷小學曾雁
中國篆刻 2023年12期
關鍵詞:硬筆硬筆書法意象

浙江省杭州市丁荷小學 曾雁

一、審視分析:文化傳承在小學硬筆書法課堂落實的現狀

筆者對區內小學硬筆書法課堂進行了調查,區內50 多所小學,不到10 所配備了專職書法教師任教硬筆書法課,而大多數硬筆書法教學是由語文老師兼任,語文老師上硬筆書法課的水平參差不齊,在落實書法文化傳承上則存在諸多問題,具體情況概括如下:

1.觀念層面缺失文化傳承

很多教師自身書法文化學識不足,尤其是兼職的教硬筆書法的教師,不清楚中國書法蘊含著先人們無窮的智慧和深厚文化內涵,導致教師硬筆書法教學知識和教學理念的缺失。因而,在硬筆書法教學課堂上,教師過于重視學生書寫技能的訓練,沒有從教育觀念上重視書法文化,忽略了中國書法豐富的文化傳承。

2.機械書寫抹殺學習興趣

書寫技能的訓練是書法學習的重要環節。但是,在一些硬筆書法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書寫技能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沒有挖掘蘊藏在漢字書寫中的筆畫、結構等方面的文化與審美,整節課都是讓學生一字一字地不斷機械重復。長期機械化的反復訓練會使學生誤以為書法就是簡單、枯燥的書寫,抹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個性表現,也使書法技法缺乏了天然氣韻和文化內涵。

3.書法文化游離書寫之外

教學過程中,書法文化滲透沒有和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相融合。教師把硬筆書法文化和書寫技能的傳授過程人為地進行割裂,沒有適當融入審美和書法文化。學生只是進行了書寫技能的訓練,沒有領悟到書法文化的魅力,不能感受書法之美和進行情感表達,書法文化教育游離在了書寫之外。

二、實施思路:構建硬筆書法與文化傳承的鏈接

《指導綱要》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學活動中適當進行書法文化教育,使學生對漢字和書法的豐富內涵及文化價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币虼?,我們首先要明確書法文化教育的內涵,然后建立書法課程與文化傳承的鏈接,并明晰實踐操作的流程。

1. 明確文化內涵

鐘明善先生認為:“中國書法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思想最凝練的物化形態?!睍ㄊ侵腥A民族的瑰寶,書法中蘊含著豐厚的文化。要在課堂中落實硬筆書法文化教育,我們首先得明確硬筆書法的文化內涵。筆者認為硬筆書法文化內涵包括了以下幾種:

(1)意象性。硬筆書法是以硬筆為表現工具的一種線條造型藝術。原始人用堅硬的工具刻畫在彩陶、龜甲等上面的文字,可以說是原始的硬筆書法。硬筆書法是以漢字為載體的,漢字產生之初,就是對大自然物象提煉概括的結果,是一個比類象形的過程。因此,硬筆書法同樣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意象內涵。

(2)緣情性。硬筆書法不僅起著記錄和交流信息的功能,在很多書法作品的字里行間還表現了書寫者對自然、社會和生命的思考,表達了他們的性情志趣、內心情感。一幅讓人欣賞的硬筆書法作品是作品內容、書寫技法和作者性情的高度統一。

(3)哲理性。在硬筆書法臨習的過程中,我們認識點線、字體、書作形象,體會這些書法形象所隱含的現實形象與反映現實的基本道理和規律性,逐步領悟書法形象的深刻內涵,獲得認識事物、現象、宇宙的方法,并通過自身實踐逐漸提高,達到得心應手的程度,悟出“天道酬勤”的深刻哲理。

(4)學識性。中國書法藝術與中華民族的歷史淵源以及文化情懷息息相關,毛筆書法有晉代尚韻、唐代尚法、宋代尚意等說法。中國硬筆書法發展和變革中,也同樣呈現出各個時代獨特的文化意蘊和審美特征。硬筆書法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吸收其他藝術門類有益的滋養,豐富了自身的藝術形式,強化了藝術表現力,變得更加豐富。

2. 建立目標鏈接

教學目標始終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的歸宿。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達到的三個目標維度,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硬筆書法內涵和硬筆書法教學三維目標之間建立一個鏈接,在三維目標的落實中適時、適當地融入書法文化內涵,形成硬筆書法課堂中有書法文化教育學習事件的學習過程。三個目標是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相互聯系,融為一體,而文化內涵的學習則蘊含在每一個目標的落實中。

文化內涵與硬筆書法教學三維目標鏈接示意圖

3.明晰操作路徑

教師根據硬筆書法教學中不同的課型,探索硬筆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路徑。在各個教學環節中落實硬筆書法教學的三維目標,每課的三維目標與文化內涵建立鏈接,通過溯本求源、歷史鉤沉和技術助力的實踐路徑,適時對學生進行書法文化教育,使學生對漢字和書法的豐富內涵及文化價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

三、實踐探索:結合硬筆書法課堂教學的案例操作

(一)溯本求源——感悟硬筆書法文化的意象

從書寫文字中發展起來的硬筆書法藝術,與漢字的起源有著密切的聯系。最早的書法文化內涵,就是意象性,用自然之美傳遞書寫之美。在綱要總體目標和內容中就提出了“激發熱愛漢字、學習書法的熱情,珍視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溯本求源,在硬筆教學中融入漢字意象文化,引發書法文化的自然回歸。

1.導入中融入意象文化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明確教學目標,形成教學動機有著重要作用。筆者上硬筆書法《寶蓋頭》一課時,在導入環節引入漢字的意象性,實踐意象性書法文化內涵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入。

2.技能中融入意象文化

硬筆書法課堂中書寫技能訓練是三維目標中的知識與技能達成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漢字書寫能力的基本目標。在筆畫、結構等的技能學習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度地融入書法意象文化。

上硬筆書法《橫》這一課中,教師在講到“橫”形態特征時,教師就可以出示大自然中“陣云”圖片,讓學生把橫的形態與大自然中“千里陣云”的形態進行聯想。引導學生寫“橫”畫時要寫出千里陣云般的氣勢與神韻,其形隱隱于天空,看似無形,實則有形??此坪唵蔚囊还P畫,其實有形必有法,讓學生學會像書法家一樣“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思維方式。書寫水平線條時,腦海中有云層流動的記憶,紙面上留下水與墨的交互律動,參透云的意象與“橫”的書寫技法之間的大千妙門,感悟筆畫書寫豐富的生命內涵和意象。

(二)歷史鉤沉——關聯硬筆書法發展的歷史

硬筆書法的肇端是大約在六千年前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瓷器上的劃紋符號,這些符號可以視為原始的硬筆書寫行為。在書法的歷史長河中,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在交替更換中形影不離、相得益彰地共同發展,書法字體經歷了篆、隸、行、楷、草五大書體的演變,涌現了無數的碑帖和書法家,體現了不同時代的審美和文化精髓。綱要總體目標和內容中就提出了“感受漢字和書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的要求。硬筆書法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書法字體和歷代書法在教學環節中的融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感覺漢字的形體美,讓學生接受書法文化的熏陶和滋養。

1.硬筆字體的文化熏陶

書法有著高妙的點畫藝術,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有著同樣的字體演變,不同硬筆字體有著不同的藝術形態和韻味。例如:篆書行筆圓轉、線條勻凈,給人以純凈簡約的美感;行書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給人以飄逸瀟灑之感;楷書筆畫工整、結體方正,給人以靜中寓動之感……各種字體在書法課堂中的融入,可以讓學生深刻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筆者上《寶蓋頭》一課時,在落實“初步掌握寶蓋頭的書寫要領”這一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目標中,融入了書法書體的文化。引導學生回憶書體的演變,了解寶蓋頭從古老的甲骨文到現在通用楷書的形態演變。通過學生對寶蓋頭從古老的甲骨文到現在通用楷書的形態演變過程,使學生感受到書法文化中書體的演變和豐富內涵,激發了學生對中國漢字的熱愛之情。

2.歷代書家的文化滋養

清代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說:“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辈煌瑫r代的書法家情感意趣、風格各不相同,書法被認為是最能打動人心的藝術之一。硬筆書法與傳統毛筆書法密不可分的關系,決定了借鑒毛筆書法的一些經典碑帖成為硬筆書法學習的必經之路。

學生在課堂中接觸到不同碑帖和書法家,學生可以了解到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體悟經典碑帖中書法家的真摯情感和人生態度,得到文化的滋養。如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放浪形骸,顏真卿《祭侄文稿》中的家國情懷,蘇軾《寒食帖》中的豁達大度,等等,無不體現了藝術家的精神品質和修養。

在硬筆書法《走之底》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比較不同書法家書寫走之底的特點,以及用硬筆來表現時偏旁線條形質上的變化,從而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書法點畫表現的豐富性,不同書家、書寫工具呈現出來的不同審美表現。用筆提按、徐疾、剛柔的變化,結構疏密、錯落、迎讓的布局,等等,都體現了書法家對中正、和諧與美的追求,蘊含了書法哲理性、學識性的文化內涵。

(三)技術助力——探尋硬筆書寫技法的內涵

硬筆書法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書寫技法中不僅包含了本身的技法理論,也蘊含了美學理論和意象性、哲理性等文化內涵。通過現代的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硬筆書法書寫技法,提升學生書寫技能的同時,領悟技法中的文化內涵。

1.運用圖式悟規律內涵

課件中圖式運用形式多樣,可以用點、線、面等多樣符號標出書寫技法的要點,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探索。通過圖式的運用,學生更好地探尋筆畫、結構書寫中的規律,挖掘蘊含其中的深層次文化。

在上《捺》一課中,教師充分運用圖式來幫助學生找書寫規律。課件中教師首先展示了顏真卿《多寶塔碑》中的一張,請學生找找其中的捺畫。學生找出所有的捺畫后,讓學生探索捺畫的形態規律,得出平捺和斜捺兩種書寫形態。然后由毛筆書法遷移到硬筆書法的教學,出示硬筆書法中兩個捺的寫法,在學習兩種捺畫的形態中引導學生感受其中的輕重變化和角度變化,啟發學生體味到捺的書寫變化就像生活中需要輕重適度,張弛有度。

書法中的字體結構也體現出豐富的哲學意味,比如左右結構的合體字中,左右兩部件的筆畫要進行避讓,體現了中國人互相謙讓的精神內涵。在上《左右結構》一課中,就可以通過紅色、灰色色塊圖式的方式,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左右兩部分的避就關系,啟示學生在生活中要禮讓謙遜,講求分寸。

2.運用視頻悟技法內涵

我們在寫一筆一畫的過程中,都要關注三個部分,即起筆、行筆和收筆。由于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往往難以清晰、全面、及時、有效地展示運筆的細微變化,而多媒體視頻可以直觀全方位地展示運筆的全過程,教師還可以邊播放視頻邊講解,使學生明白寫好字還要注意輕重快慢,有助于學生對技法的掌握,同時也可以融入技法引申出來的文化內涵。

上《豎彎鉤》一課中,教師借助豎彎鉤書寫過程的視頻,清晰展現各種筆畫的起、行、收的運筆技巧和輕重快慢的體現。在講到豎彎鉤的轉筆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直是直線,還會改變方向,會充滿曲折,這里的豎彎啟示我們要懂得智慧地變通,方向改變時,要懂得拐彎。

書法藝術是體現中華民族精神內涵和智慧的藝術,在小學硬筆書法課堂中融入書法文化教育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硬筆書法教學要有文化自覺、文化意識和文化觀照,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從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小學的硬筆書法課堂中,教師適當、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書法文化教育,能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真正擔負起傳承中華文明和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重任。

猜你喜歡
硬筆硬筆書法意象
撫遠意象等
安秀揚硬筆書法
硬筆小作
結緣硬筆書法 耕于方寸之間
練習硬筆書法可先從結構著手
硬筆楷書3500字
硬筆書法的鑒賞
硬筆楷書3500字
硬筆楷書3500 字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