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的三重價值

2024-01-21 18:52何正玲
關鍵詞:黨史思政精神

張 飛,何正玲

(遼寧工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盵1]4新時代的大學生應當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養分,學習總結黨的成長歷程,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奮斗精神。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能夠激發思政課教學新的活力,有助于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

一、對加強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

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的歷程中,形成了中國共產黨人豐富的精神譜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當代大學生應從百年黨史中吸取充足的精神食糧,學好黨史,并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和奮斗精神,加強新時代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

(一)傳承紅船精神

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昭示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大學生傳承紅船精神,才能將人生道路走得更扎實。首先,在學習方面,每一位大學生都應該有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不斷對自己的專業領域開拓創新,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有敢于突破陳規舊俗的勇氣,努力迎接新機遇、新挑戰,在磨練中成長,塑造堅毅的品格;有打破自己固定思維模式的力量,不斷活躍自己的思維創造力。其次,要具備堅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青年猶如初升的太陽,是最有活力、最積極向上的群體,在大好的青春時光,理應釋放出自己最大的生命活力。遇到困難時,應該迎難而上,不應該退縮不前。要繼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勇于突破學習中的難題,做到“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最后,要具備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大學生應有奉獻精神,繼承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當周圍的人出現困難,應自覺伸出援助之手,這樣不僅幫助了他人,也溫暖了自己。奉獻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高尚的精神追求。在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新時代背景下,如果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具備這種高尚品質,那么他們注定將是不平凡的,一定能夠成為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的時代新人。而且,這種奉獻精神一旦在人與人之間傳遞起來,帶來的將是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的提升。

(二)繼承偉大抗戰精神

抗戰精神體現的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每個青年面對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最應該堅守的價值觀。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正是因為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支撐,才能引起社會上的廣泛共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被真正喚醒,形成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抵御敵人,保衛自己的家園。大學生在當下更應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發憤圖強,不負韶華,努力學習知識技能,為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發揚脫貧攻堅精神

新時代大學生需繼承脫貧攻堅精神。中國共產黨一直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終身奮斗目標,而在投身于脫貧攻堅戰的行動中孕育出的脫貧攻堅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賡續傳承,更是當今大學生所要繼承的精神品質。大學生更應求真務實,走好當下的每一步,讓希望的種子植入內心深處,永不動搖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和決心。如今高校大學生在畢業后應積極扎根基層,將自己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通過實踐真正應用到需要的地方,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最需要的就是朝氣蓬勃的青年力量,只要有了他們,鄉村就有了活力,就有了希望。同時,大學生也應為建設美麗鄉村出謀劃策,推動鄉村振興的早日實現,使共同富裕的目標離我們更近。

二、對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素質的價值

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不僅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同時也對高校思政課教師提升自身素質產生積極作用。

(一)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素質

高校思政課教師與其他專業課教師不同,他們除了傳授知識、解疑答惑,更重要的是要擔負起“立德樹人”的重大使命,這就對他們的道德修行和價值追求提出了更高要求。百年黨史,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文化,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的同時,自己身心也得到了洗禮。首先,有助于堅定高校思政課教師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定信仰,高校思政課教師更應以身作則,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加強黨史教育,就是要堅定高校思政課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尤其是在當前馬克思主義面臨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等社會思潮嚴峻挑戰的形勢下,加強黨史教育尤為必要。其次,有助于培養高校思政課教師高尚的道德修養。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教師的品行修養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而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師德水準,則有著更高的要求。百年黨史當中不乏那些甘于清貧、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人民教育家。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榜樣力量,如新時代的黃大年、李保國、曲建武、張桂梅等,他們的感人事跡時刻感動著每位教師,凈化著他們的心靈。最后,有助于激發高校思政課教師的事業心,提高教學質量。高校思政課教師只有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思政課教學,毫無保留地綻放自己的生命活力,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這種熱愛是一種敬業精神、更是一種奉獻精神。千千萬萬的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具備了這種對共產主義事業的滿腔熱愛、執著追求、勇于奉獻精神,才最終成就了黨的偉大事業。學習黨的歷史,就是要學習共產黨員這種對待事業的熱愛、投入精神。當高校思政課教師為黨和人民培養出一批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時,他們將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和幸福!這是每一位思政課教師生命的意義所在,也是每一位思政課教師價值的最好體現。

(二)激發高校思政課教師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盵1]13這正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歷史使命。充分發揮好黨史學習教育作用,正確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也是每個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責任擔當。面對豐富而又寶貴的黨史教育資源,如何用學生們能夠理解的語言講明白黨史里面蘊含的知識和精神,是對每一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考驗。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要加強對百年黨史內涵的理解與感悟,要善于運用生動的語言、多樣化形式、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講好黨史故事,將黨史教育深刻寓意融入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深入淺出,富含哲理,充分發揮黨史的教育功能。黨史擁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和強大的信仰力量,將黨史精神信仰一代代傳承延續下去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2]。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各種社會思潮席卷而來,高校學生如果缺乏堅定的信仰信念,很容易就會被一些不良社會思潮所影響,如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消費主義、文化保守主義等,這些都會對尚未形成成熟價值觀的高校學生造成極大危害。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增強他們的辨別能力,讓他們從黨史中感悟信仰力量,增強理想信念,堅持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和捍衛“兩個確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三、對增強高校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價值

(一)促進思政課教學內容的創新發展

科學系統的理論知識能夠有效幫助教師創新教學內容,而教學內容恰恰是高校學生獲取思政知識的基本來源[3]。百年黨史內容與傳統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結合,對于思政課教學是一個重大創新。百年黨史是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它不僅符合歷史發展規律,作為知識它有著教育性的一面。百年黨史融入思政課,為思政課教學內容增添了許多真實鮮活更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更好地突出了思政課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相對于傳統的思政課教學內容安排,黨史教育內容則更具體一些,它涵蓋了中國共產黨從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到新時代的百年奮斗歷程。歷史始終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歷史可以生動形象地將教科書里面相對枯燥的理論再現到學生眼前。思政課內容與黨史教育內容在教學上可以相得益彰,它們的最終教學目的殊途同歸,都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他們全面發展,激勵他們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終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因此,將黨史教育內容融入思政課,使之與思政教育內容相互配合,一方面能夠提高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能夠更好激發學生對于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堅定“四個自信”。

(二)活躍思政課堂氣氛

黨史中包含著豐富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以及優秀傳統文化,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在講授黨史教育內容的時候,可借助于特定的歷史背景展開教學。如可在重大革命紀念日當天向學生們講述這一重要事件,并在思政課堂上展開充分討論,探索黨史事件背后的深刻內涵。在這種重溫歷史經典的課堂上,能夠調動學生們對于黨史的積極反應,開拓學生們關于黨史知識的眼界。此外,思政課堂還可以通過引入其所在的地方紅色資源內容開展黨史教育,吸引高校學生對于本地紅色資源的興趣。以遼寧為例,遼寧14 年抗戰文化紅色資源,集中體現了遼寧人民對國家民族的忠誠,體現了遼寧中國共產黨人對黨的忠誠[4]。遼寧是抗日戰爭的起始地,是解放戰爭的轉折地,涌現出了一大批抗日英雄人物,如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等。因此遼寧各高??沙浞纸柚|寧本省紅色資源開展黨史教育,增添思政課堂的活力,傳承好黨史精神。

(三)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

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有助于思政課教學模式從傳統思政課堂轉變成多媒體、多元化的數字化新型思政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思政課相融合,提高思政課教學的質量。線上思政課堂是通過騰訊會議、微信平臺等媒介開展線上的教學模式,可擺脫空間上的限制,也可面向不同的受眾群體,讓更多的高校學生可以通過同一堂思政課吸收和理解黨史教育內容,大大提高了思政課堂的傳播效率。線下思政課堂,可開展一些與黨史有關的活動,激發高校學生對于黨史內容的興趣,如定期帶領學生去參觀革命紀念館、重走紅色道路、觀看紅色革命題材的影視劇等。線下的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更真實地感受黨史內容所傳達的紅色精神。一方面,內容決定形式,另一方面形式又反作用于內容。因此,將線上和線下思政課進行有效融合,實現良性互動循環,打好思政課堂的“組合拳”,才能把黨史教育真正傳播進大學生的心里去。

黨史教育的價值意義是多方面的,將其價值意義充分體現的主戰場就是思政課堂,將百年黨史融入思政課的主要對象是高校學生,而思政課教師則是這一過程的主要承擔者。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高校思政課教師有責任做好把百年黨史融入思政課的工作,并把它當成是高校思政課建設的一項長期任務來做,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只有這樣才能把高校思政課培根鑄魂、立德樹人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猜你喜歡
黨史思政精神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虎虎生威見精神
第一次學黨史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思政課“需求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