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普惠金融推進鄉村振興的發展現狀及優化路徑研究

2024-01-22 11:17鄧濤
當代農村財經 2024年1期
關鍵詞:數字普惠金融優化路徑發展現狀

鄧濤

摘要:數字普惠金融作為傳統金融與新一代數字技術融合下的產物,是賦能鄉村高質量發展、區域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動力,在推進鄉村經濟發展與振興上蘊藏著巨大的潛能與機遇,黨的二十大就“涉農服務提質增效、多維度發展鄉村數字普惠金融”提出了27條具體措施,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共同富裕。本文以湖南省為例,結合政策指導意見,深入剖析當前鄉村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現狀與亟待解決的難題,進而對癥下藥采取可行性措施,以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部分參考與借鑒,推動湖南省鄉村數字普惠金融自我反饋與修正,充分依托數字普惠金融助推鄉村振興。

關鍵詞:數字普惠金融 鄉村振興 發展現狀 優化路徑

鄉村振興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與難點,目標是推進“人才、產業、文化、組織、生態”振興,實現鄉村發展無短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命脈,也是國家發展的重要競爭力。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的金融機制與服務已不再適用,金融產品不斷演化升級,小成本、覆蓋廣、低門檻的數字普惠金融開始嶄露頭角,不僅克服了傳統金融的局限性,并在鄉村振興進程中表現出強大的支持助推作用。2015年,國務院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正式將普惠金融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2017年,國務院全面升級普惠金融政策,重點圍繞小微企業與“三農”提高服務質量。2018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國家開始重視基層經濟發展,2021年中央首次提出鄉村數字普惠金融戰略,將發展重心轉向農村。2023年,湖南省貫徹落實黨中央政策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尤其強調要借助數字技術彌補農村金融服務短板,明確提出數字普惠金融要向鄉村下沉。然而,數字普惠金融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尚未完全成型,農村地區數字基礎孱弱、金融環境欠佳、個人認知不高,故要打通數字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的“最后一公里”難度極大??v觀全國各省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趨勢,東部、中部、西部地區表現不均,發達與貧困區域之間差異仍較突出。湖南省作為中部六省之一,是我國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取得眾多成果的同時,還面臨許多問題與挑戰亟需解決。鑒于此,本文試圖以湖南省為例,闡述數字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現狀,同時深入探討數字普惠金融作用于鄉村振興存在的掣肘,最后從多個層面提出優化路徑以全面發揮數字普惠金融對鄉村振興的支撐及帶動作用,順利實現鄉村振興五大戰略目標,這對于“促進中部崛起、實現區域平衡”意義重大。

(一)數字普惠金融引領鄉村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是根基。自湖南省下發數字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實施方案,全省各單位乃至個人紛紛展開行動摩拳擦掌。2022年12月,為解決產業發展資金受限問題,衡南縣郵儲積極踐行“資金送上門”,為寶蓋鎮萬畝銀杏園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促進農業經濟做大做強。截至2023年,湖南建行加大投入資金致力于“強莓茶、優質煙葉、實體生豬產業”,累計發放涉農貸款達1600億元,相較去年增加10%。另外,一百余家農商行助推區域產業特色,發放農業貸款473億元。在上述金融機構的資金扶持下,協助上萬農創者及帶頭人獲得產業資金需求,覆蓋湖南省122個縣級行政區,帶動鄉村地區上百萬人實現穩定就業,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農業數量穩步提升,充分發揮了數字普惠金融對鄉村產業振興的提振及引領作用,真正實現金融“活水”惠“三農”。

(二)數字普惠金融打造鄉村品牌優勢

鄉村振興,品牌優勢是核心競爭力。為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湖南省鄉村品牌行動計劃》,“立足區域資源稟賦,打造鄉村特色品牌”。張家界地處山脈腹地,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優美,所孕育農產品“張家界霉茶”口感十佳,伴隨著數字普惠金融助力鄉村計劃的出臺,張家界政府聯合當地農商行推出“霉茶貸”,致力于霉茶種植與精品加工,打造“政府+銀行+中介+企業+農戶”合作模式,開辟出一條全新的“政商農”生產鏈,一杯茶有望實現“百億農產業”。益陽市赫山區作為全省14個鄉村振興試點之一,湖南省農發行通過發行審批“土地流轉+經營權抵押+產業融合”模式貸款,助力該區建成了集糧食種植示范基地、精品蔬菜基地、稻蝦養殖示范基地以及現代農業觀光休閑基地于一體的項目,成為全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品牌樣板,2021年全區各產業綜合產值高達百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000元,同比增長達10.3%。2023年,在各地金融機構及當地政府政策扶持下,“安化黑茶、南縣龍蝦、寧鄉花豬”紛紛“出圈”,年產值十分可觀。通過數字普惠金融+產業優勢結合,著力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新格局,極大地帶動了鄉村產業的發展與延伸,亦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大幅增長。

(三)數字普惠金融助推鄉村人才積累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數字普惠金融異于傳統金融服務,其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大數據技術挖掘分析客戶的信貸需求,可以有效覆蓋更大、更寬、更廣的金融農戶群體,一定程度降低了服務對象的“融資成本及使用成本,能夠更好地滿足鄉村企業及個體戶分散化的資金需求”,充分施展數字普惠金融對鄉村就業創業人才的吸引及積聚功能。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長沙支行印發(2022年湖南省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綱要,湖南省各金融機構出臺多項融資扶持、免息貸款、創業補貼項目,加之省政府一系列金融幫扶政策的實施,掀起了人才流入及原籍居民返鄉創業的浪潮,為農村留住了人才,積累了人才,2022年末,全省個體戶、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高達20%。截至2023年,全省的返鄉創業主體高達30.5萬個,創新創業人員超百萬人次,同時依托地域優勢及產業類型,吸引了幾百余家不同特色的企業在湖南鄉村筑巢扎根,帶動數以萬計有才干、有能力的勞動者回鄉就業,真正實現數字普惠金融賦能鄉村人才振興。

為助力鄉村振興,湖南省聯合各級金融機構發布了一系列惠農支農政策,政策的扶持引導下,湖南省數字普惠金融賦能鄉村振興進程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數字普惠金融在中國發展進程仍然是一個“新生嬰幼兒”,農村地區尚缺乏良好的養育環境,二者結合則容易產生各種水土不服,要充分施展數字普惠金融對鄉村發展的作用仍然任重道遠,部分缺陷與問題很大程度制約鄉村振興的發展與建設。

(一)監管體系尚未形成,鄉村金融征信建設難以為繼

數字普惠金融是數字技術與傳統金融結合的產物,金融服務對象、服務范圍的持續擴大,緩解了中小企業、個體戶的資金壓力,也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極大的金融便利服務,但也暴露了更大范圍的監管漏洞。一是監管不科學。當前湖南省各地的金融監管體系是在2003年“一行三會”基礎上為應對金融機構分業經營設置的,在經濟發展水平落后、金融生態環境薄弱的農村地區,針對城鎮發展的金融監管體系已不再適用,數字普惠金融作為新興的金融形態,業務模式不斷更新換代,傳統的監管模式難以為繼,適合農村區域的監管體系尚未形成。二是鄉村信用體系建設不完善。鄉村普惠金融服務對象多以個體戶、小微企業為主,具有較高的分散性、碎片化、流動性特征,加之農民受教育程度低,對于復雜的金融征信認知有限,故信貸違約、騙取貸款、逃避債務等風險頻率較高,如何建設與完善鄉村金融監管體系亦是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痛點與難點。

(二)基礎設施亟待健全,難以支撐數字普惠金融全覆蓋

湖南省城鎮亦或是鄉村地區,數字化水平都有了質的提升,但某些偏遠鄉村及貧困落后地區,其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后,江浙滬地區奔赴5G全覆蓋的前提下湖南省某些鄉村還未實現4G全覆蓋,“數字壁壘”“數據煙囪”十分明顯,區域發展嚴重失衡。而數字普惠金融嚴重依賴于數字信息技術的支撐,鑒于基礎設施受限,信息化建設遭遇瓶頸,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時代紅利難以惠及鄉村全域。二是農村數字普惠金融覆蓋面窄,城鎮化水平的持續提升,農民外出務工的高流動性,極大減少了農村人口的存量與總量,加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相對較低,網絡覆蓋率不足以支撐數字金融服務的高速發展,湖南一些股份銀行及商業銀行出于成本利潤考慮,只得撤銷貧困及偏遠地區的金融網點,致使該地區群眾的金融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也進一步降低了數字普惠金融的鄉村普及率。

(三)金融本土人才短缺,鄉村金融服務詐騙屢有發生

人才一直是限制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因素。2021年,湖南省實行“金融村官”政策,實施“一村一人才”,為鄉村群體普及金融知識、加強金融權益保護。然而,“收入低、工作量大、發展空間受限”等讓眾多金融人才望而卻步,加之偏遠農村地區對人才吸引力不足,難以長期留住人才,即使國家一再加大對于基層人才的優惠力度,多數金融“村官”及高層次人才仍然傾向選擇城市,僅僅將基層鍛煉當作鍍金良機,造成湖南省鄉村人才流失嚴重。另一方面,湖南省農村群體多以中老年、青少年為主,囿于教育條件及生活水平限制,多數人受教育程度不高,難以正確辨別分析復雜的金融產品及服務,加上鄉村金融人才短缺,多數農村群體對相關金融騙局頓感陌生,日常數字金融交易遭受詐騙的風險更高。另外,數字普惠金融應用場景、業務模式的持續拓展,多種交易數據交匯融合,形成了高度復雜的數據網絡,給不法分子的非法融資、金融詐騙等帶來了契機,據公安部最新數據顯示,全國金融犯罪案件數量持續攀升,金融詐騙人員高達200萬人次,農村則成為金融犯罪的高發地。

(一)完善鄉村金融監管體系,強化農村金融服務保護與防范

一是完善鄉村監管體系。政府部門在總結農村金融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應及時出臺針對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法規體系,明確監管職責和權限,為數字普惠金融監管提供法制保障。并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提高監管效率和準確性,實現對鄉村數字普惠金融業務的實時、動態監管。二是各大金融機構在發放創業信貸、免息農貸前,對農戶和企業進行全面、客觀的信用評估,保證居民個體戶及小微企業有足夠的抵押擔保物作為貸款擔保,確保貸款資金安全。三是提升居民個體戶及小微創業群體的征信意識,可建立信用評級、信用激勵、信用修復等機制,增強農村主體對自身信用的愛惜與保護,減少違約違規合規風險的滋生,為農村地區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二)健全鄉村數字配套設施,擴大數字普惠金融覆蓋廣度

一是提高互聯網普及率。政府部門可聯合三大供應商加大對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寬帶網絡覆蓋率,降低網絡使用成本,使更多農戶享受到大數據、5G帶來的時代便利,確保農戶在生產生活過程中能夠方便快捷地使用互聯網金融服務。二是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金融服務。金融機構可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降低金融服務門檻,大范圍、低成本來提高數字普惠金融在農村地區的服務廣度。三是加強農村群體數字普惠金融知識普及和培訓。通過組織開展金融知識講座、培訓班等形式,提高農村居民的金融素養和風險意識,同時利用智能設備增加居民對數字普惠金融的認知程度,助力數字普惠金融在農村地區的通行率,以期農村群體自愿、主動地接受數字普惠金融服務。

(三)建設農村金融人才隊伍,嚴格保護鄉村群體金融安全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應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鼓勵金融機構到農村地區開展業務,吸引專業金融人才及技術員到農村地區就業、扎根鄉村創興鄉村。與此同時,各級政府可設立人才補貼、鄉村津貼、住房保障,免息貸款等激勵機制,借此不斷引入新人才,持續累積舊木匠,借助薪火相傳式鏈條,聚力實現“筑巢引鳳”招人才、“引鳳筑巢”留人才。二是通過組織金融知識講座、頒發宣傳手冊、入戶宣傳等形式,提高農村居民的金融素養和風險意識,將金融知識送到農民手中,源頭上減少居民受騙風險。三是加強數字普惠金融監管。建立健全農村金融監管機制,確保其合規經營,防范金融違規風險,并加大對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安全管理,防范網絡攻擊和病毒入侵。更重要的是,須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加強對非法集資、高利貸等非法金融活動的懲戒力度,嚴令禁止“扶農助農”名義實施金融圈錢,最大程度維護農村地區的金融秩序。

參考文獻

[1]張筱雨.鄉村振興背景下數字普惠金融推動共同富裕的路徑[J].財會通訊,2023(22):133-137.

[2]高鴻,王新.加大地方數字普惠金融創新[J].中國金融,2023(17):101.

[3]姚茗珂,趙健,楊艷萍.鄉村振興視角下數字普惠金融支持“三農”發展的績效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 2023(08):75-85.

[4]張博,郭方,孫璐.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與農村內部收入差距——基于數字普惠金融和社會網絡的維度[J].南方金融,2023(04):19-32.

[5]潘宗英.數字普惠金融賦能鄉村產業振興的困境與應對[J].農業經濟,2023(05):100-102.

[6]王亮,昝琳.數字普惠金融對鄉村振興的影響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23(04):77-87.

[7]鄧金錢,蔣云亮.財政依賴、數字普惠金融與農民增收——基于縣域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23,22(03):330-340.

[8]曹守新,孫學濤,劉泊麟.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數字普惠金融對農村產業發展的影響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 2023(04):83-88.

[9]潘明清,范雅靜.數字普惠金融助推鄉村振興的機制與效應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23(03):35-47.

[10]陳繼明,朱睿博.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國際經驗、中國案例與啟示[J].西南金融,2022(12):94-104.

(作者單位:南華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

責任編輯:李麗君

猜你喜歡
數字普惠金融優化路徑發展現狀
數字普惠金融下的互聯網個人征信業務探索
數字普惠金融的縣域測度
數字普惠金融推動脫貧攻堅的優勢分析、具體實踐與路徑選擇
肯尼亞M—PESA發展經驗及其對我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啟示
信息安全下企業經濟信息管理分析
新形勢下的黨群干群關系及優化路徑探索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