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域下牛郎織女傳說的景觀敘事研究:以湖北鄖西為考察中心

2024-01-22 06:33余紅艷孟宇卿
關鍵詞:牛郎牛郎織女天河

余紅艷 孟宇卿

(江蘇大學 文學院,江蘇 鎮江 212013)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明確了“鄉村文化興盛”與“農耕文明”傳承發展的內在邏輯。農耕文明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根,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內動力。中國神話傳說與中國農業文明伴生,“嚴格說是農業文明的產物,它們記錄了中國農業文明的誕生過程,更重要的是建構了中國農業文化”[1]。鄉村振興戰略必須“重新審視以民間文化為核心的鄉村文化,形成傳統與現代、鄉村與城市的對接融通,讓民間文化資源在鄉村振興的偉大社會實踐中彰顯磅礴的力量”[2]。中國經典神話傳說是承載鄉土記憶的文化載體,“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文化上分析鄉村振興的戰略性目標,都不可否認地要從鄉土記憶中尋找鄉村根脈”[3]。而傳說景觀作為書寫在鄉村大地上的民間文化,是聯通傳說與地方、鄉土記憶與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橋梁。中國經典傳說景觀敘事與景觀生產研究,是進一步深入探討民間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視角。

近年來,隨著現代旅游和非遺保護的日益興盛,傳說與景觀的內在關系已然得到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景觀不再僅僅被視為傳說的附屬物,其對傳說講述、傳播所具有的敘事功能逐漸走進傳說研究視野。萬建中在分析非遺的“非物質”與“物質”的關系時指出,秭歸、屈原故宅、女媭廟和搗衣石等地名和建筑物,以及后來再建的與屈原有關的文化景觀,“一直默默地講述著屈原傳說,以使屈原的傳說不被遺忘”,甚至倘若這些景觀不復存在了,“屈原的傳說便很可能處于危機之中”。[4]在此,萬建中認為,景觀不僅可以講述傳說,甚至還可能決定傳說的存亡。田兆元在剖析神話的構成系統時則更加明確地提出,“這種民俗形式(圖像、雕塑)的靜態過程是神話的物態敘事,它們和口頭敘事一樣,都只是神話的宏大的敘事場面的環節?!盵5]田兆元還特別強調,“建筑和塑像等景觀對故事傳說的穩定性流傳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種靜態的敘事形式?!盵6]景觀之于傳說的敘事性及其在神話傳說整體理解中的意義日益彰顯。傳說與景觀互為生產,“傳說以語言為媒介進行地域景觀的話語建構,地域又以傳說景觀為依托,對現實景觀進行創造性的符號編碼”[7],從而形成一個“以景觀建筑物為核心,融合口頭、文字、圖像、雕塑等多維敘事形態,對傳說進行體系化傳承的模式”[8]。此后,毛巧暉[9]、游紅霞[10]、張晨霞[11]等學者圍繞嫘祖傳說、觀音傳說和帝堯傳說景觀敘事與語言敘事互構共生的內在邏輯關系進行了深入的個案探討,景觀敘事以及景觀生產對傳說發展、傳承,以及對地方文旅經濟發展的價值也得到了更多挖掘。一般來說,傳說景觀主要包括兩大類型,一是內生于傳說語言敘事主要人物和核心情節的虛擬景觀,二是傳說所依附并解釋其來歷的現實景觀。景觀“一方面以文本形式存在于語言形態中,一方面又可以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和再創造,建構現實物理空間中的景觀物象。因此景觀敘事不僅僅是對傳說文本景觀的簡單再現,它更是對這種文本景觀的文化再創造——通過對文本景觀的圖像再現,結合對地域文化的理解,融合地域文化情感和特定的價值追求,構筑現實物理空間中的傳說景觀”[7]。因此,梳理傳說核心情節,剖析其與地方的文化根脈,挖掘其能夠直接或間接轉化的景觀敘事基因,是實現從傳說到景觀繼而進行傳說景觀生產的重要前提和敘事基礎?;诖?本文選取中國四大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傳說為個案,以湖北鄖西為田野調查點,通過深入剖析牛郎織女傳說景觀敘事基因和鄖西牛郎織女傳說景觀敘事策略,嘗試探討依托中國經典傳說助力鄉村振興,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研究與實踐。

一、牛郎織女傳說的景觀敘事基因

牛郎織女傳說自西周時萌芽,至漢魏基本完型[12],逐漸形成了老牛開口獻計、牛郎偷取羽衣、婚后男耕女織、夫妻銀河相隔、七夕鵲橋相會等五大核心情節,其中蘊有日常所見的老牛、織品、烏鵲、星空等生活景觀,具有神力的飛翔道具牛皮、牛角(1)在湖北鄖西一帶的民間口傳中,有牛郎踩著牛角飛天的傳說。、羽衣,承載民眾星空想象的鵲橋、銀河等傳奇景觀,以及由傳說衍生而來的民俗節日景觀七夕節。這些景觀既內生于傳說,是傳說語言形態不可或缺的敘事元素;同時又指向生活,是傳說景觀生產能夠獲得認同的敘事基因,充分彰顯了牛郎織女傳說鮮明的景觀敘事稟賦。正如傅修延所言:“牛郎織女傳說是一個需要視覺配合的故事,它適宜在夏秋之際的星空之下講述,這時橫亙天際的銀河為故事講述人提供了天然的道具,而聆聽者的目光則為銀河兩岸的牽牛星與織女星牢牢吸引?!盵13](P180)這段文字鎖定牛郎織女傳說所包蘊的豐富的景觀敘事元素,并將故事敘事語境、故事講述人、故事接受者納入景觀敘事范疇,指出牛郎織女傳說無論是在傳說內還是在傳說外,均具有從傳說語言形態走向景觀形態的再敘事基因。具體而言,牛郎織女傳說具有兩大景觀敘事基因,一是反映農耕文明生產生活模式的農-桑景觀敘事,二是投射民眾對宇宙星空奇幻想象的河-橋景觀敘事。

(一)農-桑景觀敘事

“農?!笔俏覈鴤鹘y農耕文明的泛稱,古代農書大多“說農必言?!?。王禎《農書》云:“《農譜》有蠶事者,蓋農桑衣食之本,不可偏廢?!盵14](P701)其強調的正是男耕女織互為邏輯的華夏農耕文明體系,其中“‘耕織’是兩個無法拆卸的有機構造的組成部分”[15],體現的是中國農業文明獨有的特殊形態。具體到中國神話傳說系統,農有神農,織有嫘祖,一方面充分說明了農桑在中國農耕文明中的首要地位,另一方面還通過牛郎織女形象再現了男耕女織的傳統社會分工。牛郎織女傳說最早可見于《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睂Υ?茅盾在《神話研究》中指出,最初的牛郎織女傳說是一個關于星辰的自然神話。[16](P20)在此基礎上,有學者進一步指出,這不僅僅是一個天文故事,它還由“大地上農耕信仰的崇拜對象與天文上的實際星象觀察結合而成”[17](189)。

在傳統農耕時代,牛不僅是勞作的助手與伙伴,它還是重要的崇拜對象。據考證,牛作為家畜得到飼養,最早發現于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遺址,距今五千年左右?!芭!弊忠部梢娪谌Ф嗲白钤绲奈淖旨坠俏?。[18]而牛耕則很可能是周人發明的。[19]《山海經》第十八卷《海內經》云:“后稷是播五谷。稷之孫曰叔均,始作牛耕?!盵20](P532)牛與人類漫長的馴服和合作史,不僅使人與之成為密切的伙伴,更產生了依賴牛、神化牛的圖騰崇拜。在牛郎織女傳說中,老牛與牛郎朝夕相伴,相依為命,并目睹牛郎遭受兄嫂虐待。于是,老牛開口說話,指導牛郎偷取羽衣,與仙女結為夫妻,并告知牛皮(牛角)所具有的飛天神力?!肮适轮谐霈F的老牛,是一個幫助受苦難主人的形象,它樂于助人,神通廣大,無私奉獻。它的出現,豐富了原故事的情節,也表現出人們對受難者的同情和支持?!盵18]于是,在這個牛助型傳說中,一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或者勞作伙伴便成為了聯通天地的神奇道具,從而賦予以牛郎為代表的普通農民超越階層局限而上升飛天的力量,投射了農耕文明對牛的崇拜,以及對農能達天的期待。

此外,傳說中的織女是天上的仙女,身份高貴。一方面,她是老牛為牛郎覓得的良配,是底層民眾特別是底層男性對美好愛情婚姻的幻想與補償性敘事,是傳說中的中國經典鄉村愛情故事;另一方面,織女的身份還指向農耕時代的蠶桑業以及男耕女織的傳統生產模式。在甲骨文中,“蠶”的字形像蜷曲的蟲子。今天“蠶”字是“天”加“蟲”,隱喻了蠶即為天賜的神蟲。[15](P230)《說文解字》云:“桑,蠶所食葉木。從叒、木?!笨梢?“蠶”“?!倍株P系緊密。在古代,帝王親農耤田、后妃親蠶成為最重要的典禮?!栋谆⑼ā肪硭脑?“王者所以親耕后親桑何?以率天下農蠶也?!?2)班固《白虎通·卷四·耕?!?元大德覆宋監看本。帝王與后妃所對應的農-桑典禮儀式正是傳統農耕社會男耕女織家庭生產模式與社會分工的示范,這也反過來說明為何老牛會選取織女作為牛郎的配偶了。人間的牛郎和織女分工明確的家庭合作模式投射在浩瀚的星空,便很容易讓人們將星體的形象想象成牽牛星和織女星。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古代的蠶桑技藝除了對應男耕女織的生產生活模式之外,它還是重要的商業貿易產品,具有從農桑到農商[15](P235)的民俗經濟特質,孕育了世界聞名的絲綢之路,是重要的農業文化遺產。

由此,牛郎織女傳說的主要人物牛郎、織女、老牛,神奇道具牛皮(牛角)、羽衣,以及核心情節老牛開口獻計、牛郎偷取羽衣、婚后男耕女織等,便在神牛信仰和飛鳥崇拜中,架構了一個由牛郎、老牛、織女構成的穩定的農-桑景觀敘事結構。傳說主要人物的景觀塑像、帶有奇幻色彩的飛天道具,以及依據核心情節進行的景觀小品設計等,均為傳說中語言形態的農桑文化內涵走向現實可賞的農耕文化景觀奠定了具有鮮明傳說辨識度的景觀敘事基因。

(二)河-橋景觀敘事

隔河情節與河橋意象是中國文學中常見的敘事結構,相望卻難以執手的挫折與無奈營造了濃濃的感傷思緒與文學詩情。于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窈窕淑女”,便必然成為讓君子“輾轉反側”的“好逑”;“在水一方”的“伊人”也必然是讓人“溯洄從之”“溯游從之”的佳人良偶。河阻隔了情感的交流,橋便應運而生,成為聯通情感、突破困境的文學意象與景觀符號。在牛郎織女傳說中,橫亙在牛郎和織女之間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河,雖說“河漢清且淺”,但卻是由王母娘娘拔下金簪劃下的銀河,跨越的難度可想而知,一般的橋自是不具備聯通的功能,唯有不見于人間的鵲橋方能實現。從這個層面來看,牛郎織女傳說便是一個始于河的阻隔,終于橋的聯通的中國經典傳說,具有鮮明的阻隔-跨越型河-橋景觀敘事特質,是“農耕時期男女隔河相戀、相思的愛情生活在天象上的反映”[21]。

阻隔是一種“營構空間的藝術方法”[22],投射了人類的生存困境。而文學審美中的橋的出現則是源于人們渴望擺脫困境、跨越阻隔的深層心理?!鞍咨邆鳌眰髡f中的斷橋、梁祝傳說中的長橋等均由橋承擔起跨越阻隔、聯通情感的景觀敘事功能。有學者從心理分析的視角指出,“橋象征著男女自由交合,文學中反復出現的橋的意象,正表達了人類對性愛的渴望?!盵23]由河-橋組合而成的阻隔-跨越型景觀敘事是神話傳說永恒的生命主題和敘事結構。鵲橋景觀走進牛郎織女傳說始于漢代。東漢時期的《風俗通義》記載道:“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盵24](P241)至宋代,則出現了專門詠七夕的詞牌《鵲橋仙》,說明鵲橋相會的傳說情節已較為盛行。[25]之所以由喜鵲擔任跨越阻隔的橋梁,有學者認為這與喜鵲善于筑巢,是家庭的象征有關?!盎谶@種思維定勢,古人在想象中又進一步對鵲巢及喜鵲本身賦予了特異功能,把它們說成是家庭的保護神”[26],是使夫妻、家庭得以團聚的神鳥。傳說以補償性敘事為故事結局帶來了一抹亮色,并繼而生產出與鵲橋息息相關的七夕民俗景觀,從而使牛郎織女傳說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獨具魅力的河-橋意象經典。

如果說農-桑景觀敘事更多是基于傳統農耕文明生產生活模式而投射形成的日常生活景觀,其重心主要是在傳統社會男耕女織的敘事語境中,以神牛信仰和飛鳥崇拜為敘事底色,以從農-桑景觀敘事走向農-商景觀生產為具體轉化模式;那么,河-橋景觀敘事則更多指向人類面對困境而努力跨越的心靈圖式,無論是人間的漢水還是星空中的銀河,隔河相望的無奈與感傷終究可以通過想象中的鵲橋實現聯通,哪怕只是一年一見,也是人類嘗試跨越阻隔的一場精神抗爭。河-橋景觀敘事為牛郎織女傳說的奇幻景觀生產鋪留了深厚的敘事基因。

二、湖北鄖西牛郎織女傳說的景觀敘事策略

景觀語言是人類最早的語言,“河出圖,洛出書”的神話傳說生動說明了中國文字和數字起源于人類對景觀中的自然物及現象的觀察?!熬坝^不僅是人類最初的‘寓所’,而且是人類譜寫的第一首‘篇章’;景觀可以被閱讀、講述、書寫和想象,它具有人類語言的所有屬性特征?!盵27](P15)因此,景觀作為一種敘事文本,其敘事必然遵循一定的語法結構,采取相應的敘事手法與敘事策略。美國風景園林學者馬修·波泰格、杰米·普靈頓在其合著的《景觀敘事:講故事的設計實踐》[28]一書中,從敘事語法的角度,明確提出了命名(Naming)、序列(Sequencing)、揭示(Revealing)、隱藏(Concealing)、聚集(Gathering)、開啟(Opening)等多種景觀敘事策略,為深入研究湖北鄖西牛郎織女傳說的景觀敘事策略提供了方法論指導。

(一)天河景觀命名:從天上到人間

張華《博物志》載有“八月浮槎”的故事,并引舊說云“天河與海通”[29](P184),以傳奇的故事打開了天-地、仙-人之間的交往通道,也為人間河流與天上銀河的聯通提供了傳說基礎和想象空間。在今天的漢水流域,民間仍然流傳著漢水連天河的傳說,認為牛郎織女傳說中的銀河(天河)對應的正是漢水。(3)訪談對象:程先生,鄖西本地人。訪談人:孟宇卿。訪談地點:湖北省鄖西縣七夕文化廣場。訪談時間:2023年8月6日。而漢水中上游的湖北鄖西作為牛郎織女傳說的重要發源地和七夕非遺保護地,便具有了與天河對接的地理條件和人文基礎。

文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一直是文學地理學關注的焦點之一。湖北鄖西地處鄂西北,是鄂豫陜三省交界處,縣內水域豐富,大小河流有一千多條,漢江穿腹而過,其中天河便是一條縱貫鄖西南北的漢江一級支流。關于天河的記載,目前可見的較早文獻有明嘉靖年間的《湖廣鄖陽府志》:“天河,在縣西一里。水出虎鳴峪山而下以達于漢,望之如天上來,故名”(4)楊廷耀《湖廣鄖陽府志》,劉作霖修,康熙二十四年刻本。。從天而來的河水打開了人們對天的想象,也與天河與海通的傳說形成互文,并通過景觀命名的敘事策略,為牛郎織女傳說落地鄖西奠定了地理空間上的物質條件。清代鄖西籍詩人王樹德亦曾作《天河》一詩:“群山萬壑助謳吟,牽牛天河情更深。細看衣裳飛灑處,站立虹橋忽歸林?!痹撛姀摹叭荷饺f壑”的遠景統觀,聚焦至“牽牛天河”,將鄖西山水橋林的自然風光與牛郎織女傳說的天河情深緊密相連,不僅為鄖西的自然景觀增添了詩情畫意,更說明,其時牛郎織女傳說在鄖西當地早已廣為人知。天河發源于陜西,全長69公里,流經鄖西62.7公里,因天河自北往南匯入漢江,在天河與漢江交匯之處便形成了漢水連天河的獨特景觀——天河口。天河口北依秦嶺,南鄰漢江,位于鄖西觀音鎮境內,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地方。(5)訪談對象:觀音鎮居民王先生。訪談人:孟宇卿。訪談地點:觀音鎮天河口附近。訪談時間:2023年8月6日。天河口是天河進入漢江的地點,沿河地域屬于古麇國。從鄖西一帶出土的一百多萬年前的鄖縣人頭骨化石、鄖西天河流域的白龍洞、黃龍洞古人類遺址考古可知,這一區域人類活動歷史悠久,農耕發源較早。相距不遠的牛家河一帶,歷史上的兩大支柱產業便是養牛和養蠶。據當地人羅臺清講述:“牛家河牛家出生的所有姓牛的小伙,不管放牛不放牛,都叫‘牛郎’,桑樹溝織絲綢的所有女子,都叫‘織女’?!盵30]可以說,鄖西一帶的地理環境、生產生活模式為牛郎織女傳說的形成、發展與落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天與地、天上的天河與人間的天河就這樣在鄖西牛郎織女傳說及其核心景觀的經典敘事中貫通相連。在此,天河不僅是傳說中阻隔牛郎和織女相會的銀河,它還是天上人間得以相連的水道;天河口不僅是地理上的天河流入漢江的通道,它更是天與地的交匯之處,是牛郎和織女初次相見相識的浪漫之地。于是,天河口景觀敘事便具有了超越牛郎織女傳說語言形態的創新性,并通過命名,將傳說中的核心情節牛郎偷取羽衣定位在了鄖西,賦予天河口雙重景觀敘事特質,即天地交匯處和人仙戀之地。

(二)七夕景觀聚集:從傳說到節俗

經典傳說往往具有較強的輻射力和譜系性。柳田國男在論證傳說與昔話的區別時指出,“盡管已經很少有人因為這些遺跡,就把傳說當真,但畢竟眼前的實物喚起了人們的記憶,而記憶又聯系著古代信仰?!盵31](P27)經典傳說依托傳說景觀這一中心點,將語言形態的傳說記憶和民俗形態的民間信仰融匯于核心景觀之中,從而形成語言敘事、景觀敘事和儀式行為敘事三位一體的敘事譜系,并基于“民俗文化的整體性與聯系性”[32],在不同敘事形態之間形成互動輻射。景觀敘事的聚集策略便是源于經典傳說所具有的多維敘事特征。牛郎織女傳說的核心情節七夕鵲橋相會,指向的正是傳說與節日融合發展的過程,鵲橋也由此成為聯通傳說與節日的基本景觀。2014年,“鄖西七夕”成功獲批為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鄖西依托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有據可依的文獻記載,以及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打造了“七夕在中國,天河在鄖西”的宣傳名片,并以天河這一來源于傳說,落地于鄖西,穿梭于傳說與地方的核心景觀,合力打造鄖西牛郎織女傳說和七夕節民俗文化。牛郎織女傳說的河-橋景觀敘事基因在天河與鵲橋這兩大傳說景觀中,依托民俗節日七夕節,尋到了整體保護與聚集生產的契合點。

一方面,鄖西充分依托天河口自然景觀資源,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理念,在天河兩邊命名了楊家河、美女河、仙河等;新建了彩虹橋、時空隧道、世界第一金牛雕塑等;并利用自然地貌的特點和源于民間審美的想象,改造了境內原有現實景觀牛郎山和織女山等;還從當地口頭流傳的牛郎織女傳說中汲取景觀敘事的養分,生產出了石婆婆、石公公、金釵石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傳說景觀,豐富了牛郎織女傳說的地方敘事文本,也強化了傳說與地方的地緣關系。另一方面,鄖西緊扣七夕節民俗儀式,從同治乙丑年(1865)和1936年的《鄖西縣志》中記載的“七月閨閣以瓜果祀牛女為七巧”的祭祀儀式,七夕匯聚在天河邊放河燈祈福、乞巧的民俗行為,以及“河燈亮、河燈明,牛郎織女喜盈盈”的民謠傳唱等多維敘事形態中,深挖鄖西七夕民俗特色,并于2010年首次創設主題為“七夕在中國,天河在鄖西”的鄖西天河七夕文化節,將集體婚禮與文藝演出相結合,建構“天河作證,愛情永恒”的鄖西愛情文化符號。在“天上七夕·人間鄖西”——2023年湖北十堰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節開幕盛典上,還推出了傳統七夕文化與新興元宇宙糅合孕育而生的牛郎織女虛擬數字人,并通過全息投影技術進行了現場展示。[33]節事活動具有較強的集聚效應,“大型活動是一種非物質的‘觸媒’,它并非單一的最終產品,而是一個可以刺激與引導后續開發的綜合元素”[34]。鄖西依托七夕節這一傳統節日,利用綜合性大型節事活動,將傳說景觀資源與節日景觀資源相結合,形成具有整體性、譜系性的七夕景觀聚集效應,一方面對牛郎織女傳說和七夕節傳統文化的當代傳承與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也為依托民間文化助推鄖西鄉村振興提供了思路。

三、牛郎織女傳說的鄉村景觀生產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叭r”問題關乎國計民生,也是鄉村振興的要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鄉村現代化的重要文化基因,“沒有文化,則山不是那座山,水也不是那條水了,剝離了文化的山水是沒有生命力的山水”[1]。留住鄉愁,其實就是要將鄉土記憶留在鄉村的農業及其山水景觀中。牛郎織女傳說是典型的鄉村故事,是鄉村振興戰略下講好鄉村故事的重要資源。圍繞牛郎織女傳說展開的景觀敘事與景觀生產,應基于傳說核心景觀敘事基因,充分考慮從農-桑到農-商的民俗經濟轉化、從非物質到物質的文旅融合發展,以及從傳統到現代的民俗倫理重構,以傳統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第一,講好鄉村農-商故事?!懊袼捉洕且环N認同性經濟”[35],民俗消費是在特殊心理驅動下的文化傳承行為。牛郎織女傳說的核心文化內涵是基于中國農耕傳統的神牛信仰以及男耕女織的生產生活模式,從《詩經》吟誦而來的經典傳說,在歷代文人的詩文中、普通民眾的口傳中,以及全民參與的節日民俗中,擁有深厚而廣泛的民俗認同,其根深蒂固的民俗符號甚至不需要過多的消費喚醒,便能實現從傳說記憶到民俗消費的經濟轉化。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包含著農與桑的雙重生產元素,近代以降,隨著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蠶桑絲業與商的聯系更加密切,盡管存在將桑逐漸從農業文化中剝離的現象,但是客觀上,也為農業與商業的協力發展提供了路徑。牛郎織女傳說蘊藏了從農-桑到農-商的民俗經濟基礎。以織女為代表的鄉村女性既是農-桑生產的主體,也應成為走向農-商經濟模式的力量。目前,與牛郎織女傳說相關的發源地和保護地往往局限于農耕文明的“農”字,其景觀生產也往往集中于神牛雕塑、農耕文化園等,這當然對傳統農耕文化的當代傳承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忽略了農耕文明的另一個重要傳統——桑所代表的蠶桑絲業,尚未能更為深入、全面地挖掘傳說所具有的民俗經濟功能。相關保護地應結合本地經濟傳統和資源類型,更大限度地發揮傳說所蘊含的經濟元素與經濟價值,適度恢復本地傳統產業,有效推動傳說從資源到資本的創造性轉化。

第二,講好鄉村農-旅故事。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文化是旅游的敘事基因,是“體”;旅游是文化的景觀喚醒,是“用”。如何將內在的敘事轉化為適用于旅游語境的景觀,是當前文旅融合的重點也是難點。其實,無論是歷史遺存的現實景觀,還是從傳說到景觀的新建型景觀,中國經典傳說景觀敘事都必然是藝術審美和文學審美的合體,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天然的文旅融合稟賦。牛郎織女傳說的主要發源與流播地,如山西和順、山東沂源、河南南陽、湖北鄖西、江蘇太倉等,其傳說資源與農耕文明的精神內涵相一致,大多集中于區縣及以下的鄉鎮,是講好鄉村農-旅故事的重要載體,應深入挖掘傳說與地方的內在關聯,結合本地其他資源,積極探索鄉村休閑旅游景觀生產方案,如男耕女織的傳統生活體驗,牛皮、羽衣的飛天想象,經典愛情旅游線路創設等,讓現代游客在傳統生活模式中放慢腳步,在現代科技中放飛心情,在專項線路中體悟情感,讓古老傳說成為可以切身體驗的現代景觀。把握從看景、觀光到場景化體驗,從賞物到文創造物,從品嘗美食到廣泛傳播美食,從打卡、到此一游到養心、候鳥式停留轉化[36],實現文化創富,讓村民在鄉村旅游發展中得到實惠。

第三,講好鄉村愛-情故事。中國經典傳說蘊含著中華民族講仁愛、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愛家國等民族精神,是講好中國和合故事、誠信故事、仁愛故事、家國故事、禮讓故事的重要民間文學作品。牛郎織女傳說以鄉村為故事背景。牛郎出身于底層貧苦家庭,他與兄嫂和老牛的日常相處,體現的是一個普通農民善良、敦厚與包容的美好品質,某種意義上,牛郎與織女的婚姻正是民間傳說對善良的嘉獎。這里的鄉村愛-情故事,不僅包含牛郎與織女的男女之愛,還包含牛郎與老牛的人畜之情、牛郎與兄嫂的倫理之爭,甚至還蘊有以農業伙伴老牛為載體的傳統農耕社會和合互助、樂于奉獻的文化內核,是一個兼具和合、仁愛、奉獻等中華民族精神的鄉村倫理故事。在中國鄉村治理中,“村風民俗至為重要,它不僅是一種文化軟實力,更是現代化得以實現的內動力”[37]。牛郎織女傳說是以善為敘事底色,以愛-情為敘事線索,圍繞鄉村故事而展開的鄉村倫理敘事,其景觀生產可通過評選和美愛情、和美家庭、和美社區等主題活動,以及流淌于鄉村的和美文化景觀符號等多種生產模式,綜合觀照中國經典傳說對于構建和美鄉村的傳統文化記憶與民俗治理功能,讓全國多地的牛郎織女傳說之鄉發展成為現代和美鄉村的典范。

四、結語

在中國四大傳說中,牛郎織女傳說是唯一的鄉村愛情故事。盡管織女來自天庭的仙女身份為傳說蒙上了神秘傳奇的色彩,但是,牛郎與織女的婚姻投射的仍然是中國傳統男耕女織的家庭結構,以及農桑一體的生產模式。傳說兼具現實與想象的雙重特質為深入挖掘其農-桑與河-橋兩大景觀敘事基因提供了可能,也讓我們透過傳說,看到了面對阻隔而努力跨越的民族品質。湖北鄖西作為牛郎織女傳說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其基于天河景觀而積極開展的命名與聚集等景觀敘事策略,強化了傳說與地方的內在關聯,更重要的是,為傳說的當代傳承以及基于傳說而探索鄉村振興之路提供了參考。中國經典傳說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文化基因。牛郎織女傳說的景觀敘事與景觀生產應在講好鄉村農-商故事、農-旅故事和愛-情故事等方面,積極探索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思路,為進一步構建和美鄉村貢獻民俗治理方案,讓神話傳說資源“由原來的自發傳承形態或零散無序狀態變成一種文化自覺,充分發揮神話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文化功能”[38],多維度服務鄉村經濟文化建設,“將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鄉村發展的經濟動力,讓文化資本帶來發展紅利”[39],讓文化傳統重新走進現代生活。

猜你喜歡
牛郎牛郎織女天河
民間故事之牛郎織女的傳說
《牛郎織女》故事梗概
湖南省瀟水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七夕節
——坐看牛郎織女星
牛郎織女
一條天河走運來
牛郎織女渡鵲橋
牛郎織女
天河CBD:集聚創新,遇見城市未來
牛郎和織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