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煤鍋爐SCR脫硝系統及其流場優化研究

2024-01-22 08:53樊雄飛何寶晶伍力拓楊祖旺
內蒙古電力技術 2023年6期
關鍵詞:標準偏差煙道入口

王 軼,樊雄飛,顧 超,何寶晶,李 偉,李 兵,伍力拓,楊 浩,楊祖旺,張 健

(1.青銅峽鋁業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青銅峽 751600;2.西安格瑞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西安 710000)

0 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一次能源的消費需求不斷增加,雖然核能、風能和太陽能等新能源的占比逐年升高,但煤炭仍占據主導地位[1-3]。煤炭燃燒伴隨著大量的污染物生成,為減緩污染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我國生態環境部在2011年頒布了GB 13223—2011《火電廠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嚴格要求NOx的日平均排放質量濃度控制在100 mg/m3,超低排放法規要求NOx的日排放質量濃度需低于50 mg/m3[4]。目前,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技術(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是降低燃煤排放的氮氧化物的主要技術之一[5-6]。我國超過95%的超臨界燃煤電廠采用SNCR 脫硝系統,滿足超低排放標準的煤電機組裝機容量達10.3 億kW,占煤電總裝機量的93%。

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統的脫硝性能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如NOx質量濃度[7-8]、NH3質量濃度[8]、煙氣溫度和流速[9]、催化劑性能[10]、鍋爐負荷[11]和NH3與NOx的摩爾比[12]等。其中NH3與NOx摩爾比是影響NOx還原的關鍵因素,如果噴NH3量不足,將導致NOx排放超標并造成大氣污染;相反,如果噴NH3量過多,將造成大量的NH3逃逸,同樣會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危害[13]。

間歇性可再生能源在電網中的高滲透率,使得燃煤機組不得不在負荷循環過程中承擔越來越頻繁的調峰任務[14]。這些瞬態過程使NOx的生成速率和SCR系統性能不斷變化。在這些復雜的條件下,煙道中的NH3噴入量很難精確控制,許多燃煤電廠選擇噴入過量的NH3以確保調峰運行期間NOx達到排放標準,但會導致NH3的浪費和NH3逃逸的增加。因此,對燃煤機組調峰、變負荷等瞬態過程中SCR脫硝系統的優化調整對燃煤機組的低污染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15]。

目前,眾多研究人員針對燃煤電廠SCR 系統優化開展了研究。方俊等人[16]采用數值模擬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導流板安裝對SCR系統中噴NH3格柵前流場的影響,發現在高速區安裝導流板對格柵前的流暢具有較好的優化效果,可將其相對標準偏差值CV降至13.62%,有效提升了流場的均勻性。吳宇星等人[17]同樣通過數值模擬的方法優化SCR系統中的流場,發現通過適當增加導流板的數量、改變導流板形狀可以在各運行負荷下實現噴NH3格柵前和反應器首層催化劑前的速度CV值均小于15%。韋振祖等人[18]基于計算流體力學提出了噴NH3系統前置和導流板優化方案,模擬計算表明,該方案可將SCR入口CV值降至13.2%,改造后NOx的CV值均低于20%。所以,對SCR的流場進行優化,同時精準控制噴NH3量是目前燃煤機組SCR高效脫硝的關鍵。

本文對某電廠2號燃煤鍋爐的SCR脫硝系統及其流場進行優化調整,在保證脫硝效率的前提下降低SCR 系統NH3的噴入量,減少NH3逃逸,以保證SCR和空預器的安全穩定運行。

1 改造方法

1.1 SCR系統流場優化方法

在進行SCR 系統優化調整前,首先對原始煙道中A、B兩側的流速和煙氣組分進行測量,基于實際工況建立邊界條件,對SCR系統的初始流場進行計算流體力學仿真(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計算,然后通過采集原始煙道中的速度場等數據來驗證模型的可靠性,并對模型進行流場修正,得到準確性較高的SCR 進出口煙道流場。在充分考慮和分析SCR煙道實際工況的前提下,對噴NH3、整流和導流設備、煙氣混合設備和反應器出入口煙道結構的設計進行仿真計算,并對CFD計算結果進行分析驗證。

SCR系統的流場優化包括省煤器出口水平煙道導流板優化和SCR 頂部導流板改造,見圖1、圖2。省煤器出口水平段煙道管徑突變,內部流場不均勻,因此對煙道內的導流板進行優化設計,來改善噴NH3格柵入口煙氣流場分布的均勻性。脫硝頂部煙道位置導流板優化改造,可以基本消除催化劑區域的低速流體區,減小催化劑層入口截面速度偏差。脫硝頂部加裝導流板后,SCR 反應器催化劑層的速度分布會更加均勻。

圖1 省煤器出口水平煙道導流板優化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optimized horizontal flue deflector at the coal economizer outlet

圖2 SCR頂部導流板改造示意圖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SCR top deflector modification

1.2 SCR系統精準噴氨優化方法

根據SCR 系統的實際工況建立被控系統的穩態和動態響應模型,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在線完善模型,并修正預測值。首先,對燃煤機組各燃燒工況下的NOx排放進行精準預估。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通過建立動態燃燒模型,對燃煤機組燃燒工況與NOx質量濃度歷史相關性的自學習大數據進行分析,并利用遺傳算法對數據庫進行快速精準定位,實現對環??偱欧诺腘Ox精準預估。其次,采用鍋爐及反應器模型預估的方式,根據系統優化控制目標,直接計算氨氣噴入量,精確控制的脫硝系統氨氣流量控制原理如圖3所示。

圖3 精確控制的脫硝系統氨氣流量控制原理Fig.3 Precise control principle of ammonia flow control in denitrification system

(1)入口NOx質量濃度預估:鍋爐燃燒產生的NOx量與鍋爐燃燒的各種參量相關,在鍋爐負荷較大時,產生的NOx量較大。根據鍋爐燃燒狀態和出口NOx量的相關性分析,建立鍋爐燃燒與NOx產生量模型,從而預估出口NOx量,同時用NOx實際測量的結果對模型預測結果進行長期修正擬合,減少NOx含量測量延遲對控制系統的影響。

(2)氨氣控制模型中,不僅考慮反應器入口NOx總量(風量×NOx質量濃度),同時計算反應器氨耗率,保證對出口NOx的精確控制。

(3)分析和配比脫硝系統左右側氨氣噴入量,保證脫硝系統兩側氨耗率均衡,降低氨逃逸率。

試驗確保測試期間2號燃煤鍋爐機組負荷穩定在200 MW,最大波動幅度不超過5%;煤質基本不變;燃料配比不變;制粉系統固定運行方式,給粉均勻;甲乙側引風機擋板開度變化不大;煙氣量和煙塵量均勻穩定;鍋爐沒有投油助燃;脫硝系統處于完好狀態,可正常穩定運行;鍋爐控制系統和主要儀表運行均正常。同時對煙氣分析儀、煙氣流量計等檢測設備進行標定?;诖?,測量SCR反應器進出口界面的NO/O2質量濃度場、速度場分布,并統計對比分析噴氨量,以此判斷2 號機組SCR 脫硝系統智能測控及其調平系統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在優化改造后,其性能指標是否滿足相關排放標準。

2 評價方法及指標定義

2.1 煙氣流速測量及評價方法

煙道中流速的測量采用等截面網格法。在SCR進口的直煙道選擇測量面,在選定測量面的寬度方向開設若干測孔,在每個測孔深度方向上選取若干測點。采用標準皮托管和微壓計測量界面上各網格點的動壓。根據上述測得的動壓計算該截面的平均動壓,計算公式如式(1)所示:

式中:Pd為流量測量截面處平均動壓,Pa;Pdi為流量測量截面處各個等分面積上的時間平均動壓,Pa;n為測點數量。

采用大氣壓力表測量當地大氣壓力,分別采用鎧裝K形熱電偶和U形管壓力計測量選定截面處的介質溫度和靜壓。

選定截面處介質流量計算公式如式(2)所示:

式中:qv為選定測量截面處流量,m2/s;A為選定測量截面面積,m2;ρ為選定測量截面介質密度,kg/m3,其計算公式如式(3)所示:

式中:ρ0為標準狀態下介質(空氣和煙氣)的密度,kg/m3;Pa為選定測量處大氣壓力,Pa;Ps為選定測量截面處靜壓,Pa;t為選定測量截面處介質溫度,℃。

2.2 NOx排放質量濃度測量及評價方法

在SCR 反應器的進口和出口煙道選定測量截面,利用網格法進行煙氣取樣,煙氣經不銹鋼管引出煙道外,經過冷卻、除塵和除濕等預處理后,進入電化學煙氣分析儀(德國,Testo350,±1%),測量煙氣中NOx的含量,以此獲得選定測量截面的NOx質量濃度分布(本文所提及的NOx質量濃度均為修正至標準狀態、干基和6%標準氧的NOx質量濃度。)。

SCR 反應器進口和出口選定測量截面處的NOx質量濃度計算公式如式(4)—(6)所示:

式中:φNOin,act,O2和φNOout,act,O2為SCR 進口和出口選定測量截面各點的NO 體積分數,10-6;ρO2,act為實測O2質量濃度(干基);ρNOxin和ρNOxout為SCR 進口和出口選定測量截面NOx質量濃度,mg/m3;為SCR 出口和進口選定測量截面處NOx質量濃度的平均值,mg/m3;0.95為經驗參數,在燃煤產生的NOx中NO占95%,NO2占5%;2.05為NO2體積分數和質量濃度的轉化系數。

煙道中選定測量截面的NOx質量濃度分布相對標準偏差CV值計算公式如式(7)—(9)所示:

式中:ρNOxi為煙道中選定測量截面各點NOx質量濃度,mg/m3;ρ------NOx為選定測量截面處NOx質量濃度平均值,mg/m3;δ為NOx質量濃度分布標準偏差,%。

3 結果與討論

3.1 改造前2號鍋爐測試

3.1.1 改造前SCR入口煙道流場分布

改造前2 號鍋爐200 MW 工況下SCR 入口煙道流場分布如圖4 和圖5 所示。本文圖中H1—H7 測點相對位置均為面向煙道由右至左。由圖4 和圖5可知,SCR入口煙道A側煙氣流速最大值出現在H7測點,為14.8 m/s;煙氣流速最小值出現在H1 測點,為8.0 m/s。SCR入口A側煙道平均值為11.3 m/s,標準偏差值為2.6 m/s,相對標準偏差值高達23.4%。對于SCR入口煙道B側流速最大值出現在H1測點,為14.5 m/s,略低于A 側煙道最高流速;煙氣流速最小值出現在H6 測點,為9.2 m/s,高于A 側煙道最高流速。對比A 側煙道和B 側煙道,B 側煙道流速的平均值高于A 側煙道,為11.6 m/s;但是標準偏差值和相對標準偏差值較低,分別為2.1 m/s 和18.3%。由上述SCR入口A側和B側入口煙道的煙氣流速可知,二者的相對標準偏差(CV)較大,速度分布不均勻,不利于SCR脫硝系統的安全運行。

圖4 SCR入口A、B側煙道風速分布Fig.4 Wind speed distribution in the A and B side flue of SCR inlet

圖5 A、B側煙道風速統計值Fig.5 Statistical values of wind speed in A and B side flues

3.1.2 改造前SCR入口NOx分布

改造前2 號鍋爐200 MW 工況下SCR 入口NOx和O2分布情況見圖6 和圖7。由圖可知,在SCR 入口A側煙道選定測量截面7個測點中,H4的O2質量濃度最高,為3.8 mg/m3;H2 的O2質量濃度最低,為3.0 mg/m3。對于A側7個測點的NOx,H3的NOx質量濃度最高,高達255.6 mg/m3;H1的NOx質量濃度最低,為164.6 mg/m3。SCR 入口A 側煙道選定測量截面的NOx質量濃度平均值為205.9 mg/m3,標準偏差為32.3 mg/m3,相對偏差為16.1%。SCR 入口B 側煙道選定測量截面的7 個測點中,H7 的O2質量濃度最高,為4.8 mg/m3,高于A側煙道;H1的O2質量濃度最低,僅為2.4 mg/m3,低于A側煙道。對于選定截面測點的NOx質量濃度,H2的NOx質量濃度同樣最高,高達250.0 mg/m3,高于A 側煙道;H4 的NOx質量濃度最低,僅為170.3 mg/m3,同樣高于A側煙道。相對于A側,B側煙道選定測量截面的NOx質量濃度平均值較高,為208.6 mg/m3;但標準偏差和相對標準偏差均低于A側煙道,分別為31.9 mg/m3和15.3%。由于改造前2 號機組的流場分布和溫度場分布偏差過大,同時通過分析煙道選定測量截面的NOx實測值發現,SCR 的A、B 兩側煙道NOx分布偏差也較大,不利于SCR系統的有效脫硝,導致機組煙氣排放不達標。

圖6 SCR入口A、B側煙道NOx和O2分布Fig.6 NOx and O2 distribution in the A and B side flues of SCR inlet

圖7 A、B側煙道NOx和O2統計值Fig.7 Statistical values of NOx and O2 in the A and B side flues

3.1.3 改造前SCR出口NOx分布

改造前2 號鍋爐200 MW 工況下SCR 出口NOx和O2分布見圖8和圖9。由圖可知,在SCR出口A側煙道選定測量截面的7個測點中,H7的O2質量濃度最高,為4.7 mg/m3;H5的最低,僅為3.80 mg/m3。在A側煙道選定測量截面的7 個測點中,H4 的NOx質量濃度最高,高達81.4 mg/m3;H7 的NOx質量濃度最低,僅為45.7 mg/m3。SCR出口B側煙道選定截面的7個測點中,H6和H7的O2質量濃度相同且最高,為4.4 mg/m3;H1和H3的O2質量濃度相同且最低,均為3.2 mg/m3。B 側煙道選定測量截面7 個測點中,H7的NOx質量濃度最高,超過80 mg/m3,為81.9 mg/m3;H1的最低,為50.9 mg/m3。相較于A 側煙道,B 側煙道選定測量截面7個測點NOx質量濃度的平均值較低,為63.1 mg/m3;標準偏差和相對標準偏差則高于A側,分別為14.1 mg/m3和21.6%。經分析發現,SCR出口的NOx質量濃度偏差較大,且高于超低排放標準(50 mg/m3)[19]。

圖8 SCR出口A、B側煙道NOx和O2分布Fig.8 NOx and O2 distribution in the A and B side flues of SCR outlet

圖9 A、B側煙道NOx和O2統計值Fig.9 Statistical values of NOx and O2 for A and B side flues

3.2 改造后2號鍋爐測試

3.2.1 改造后SCR入口煙道流場分布

改造后選定的測量截面由改造前的1個截面增加至3 個不同深度的截面,深度由小至大分別記為D1、D2 和D3。對2 號機組改造后,SCR 入口煙道流場分布見圖10和圖11。由圖可知,選定的3個不同深度截面的最高流速均出現在H1,且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分別為9.9 m/s、10.1 m/s 和11.0 m/s;3 個不同深度的截面最小流速分別出現在H4、H5 和H5,分別為7.4 m/s,6.9 m/s和8.2 m/s。A側入口3個不同深度截面21 個測點流速的平均值為9.0 m/s。此外,SCR 入口A 側流速的標準偏差和相對標準偏差顯著低于改造前,分別為1.0 m/s 和11.4%。對于SCR 入口B側煙道3個不同選定測量截面的最大值同樣出現在H1,分別為10.3 m/s、11.2 m/s、10.8 m/s,最小值分別出現在H3、H4、H6測點,分別為7.5 m/s、8.5 m/s 和7.8 m/s。B 側煙道3 個不同深度選定測量截面21個測點的流速均值為9.2 m/s,與A側的均值僅相差0.2 m/s。相較于改造前B側煙道的標準偏差值和相對標準偏差顯著降低,分別為1.0 m/s 和10.7%。此外,A 側入口煙道流速的標準偏差值相同,相對標準偏差僅差0.4%,所以改造后SCR 入口煙道A、B 兩側的速度分布均勻,相對標準偏差較小,顯著改善了SCR 入口流道的流場分布,且滿足相對標準偏差≤15%[20]。

圖10 SCR進口A、B側煙道流速分布Fig.10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A and B side flues of SCR inlet

圖11 A、B側煙道風速統計值Fig.11 Statistical values of wind speed in A and B side flues

3.2.2 改造后SCR入口NOx分布

同樣的,改造后SCR 入口的NOx分布選定的測量截面同樣為3個不同深度的截面D1、D2和D3,見圖12—圖14。由圖可知,A 側入口煙道選定的3 個不同深度截面O2質量濃度最大值出現在H3、H2 和H3,分別為3.88 mg/m3、4.23 mg/m3和4.51 mg/m3;O2質量濃度最小值均出現在H6、H5 和H6,分別為3.26 mg/m3、3.23 mg/m3和3.12 mg/m3。根據入口3個不同深度截面的O2質量濃度,計算對應6%標準氧的NOx質量濃度。由圖13可知,D1、D2和D3的NOx質量濃度最大值分別出現在H5、H7 和H1 測點,為256.1 mg/m3、272.2 mg/m3和271.6 mg/m3;最小值出現在H6,為234.6 mg/m3、239.5 mg/m3和223.4 mg/m3。A 側D1、D2 和D3 截面21 個測點的NOx質量濃度平均值為250.7 mg/m3。此外,相較于改造前,改造后的標準偏差和相對標準偏差顯著降低,分別降低了19.6 mg/m3和10.5%。B側入口煙道3個不同深度截面D1、D2 和D3 的O2質量濃度最大值出現在H7、H1和H6,分別為4.62 mg/m3、3.87 mg/m3和3.92 mg/m3。3個不同深度截面的NOx質量濃度最大值分別出現在H7、H3和H6測點,分別為279.8 mg/m3、266.6 mg/m3和279.9 mg/m3;最小值出現在H1、H2 和H1,分別為229.7 mg/m3、240.7 mg/m3和260.9 mg/m3。B 側D1、D2 和D3 截面21 個測點的NOx質量濃度平均值為260.5 mg/m3。相較于改造前B 側煙道,改造后的B側煙道NOx的標準偏差和相對標準偏差分別降低了19.2 mg/m3和10.3%。對比改造前后SCR 入口A、B兩側煙道NOx質量濃度,顯著增加煙道內NOx質量濃度分布的均勻性;對比改造后的A、B 兩側煙道NOx質量濃度,標準偏差和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相差0.4 mg/m3和0.2%,表明改造后的SCR入口A、B兩側煙道的NOx分布均勻,且符合改造要求。

圖12 SCR進口A、B側煙道O2分布Fig.12 O2 distribution of SCR inlet A and B side flue

圖13 SCR進口A、B側煙道NOx分布Fig.13 NOx distribution of SCR inlet A and B side flue

圖14 SCR進口A、B側煙道NOx統計Fig.14 NOx statistics of SCR inlet A and B side flue

3.2.3 改造后SCR出口NOx分布

改造后SCR出口的A、B兩側煙道同樣選取3個不同深度(D1、D2 和D3)的截面測試NOx分布,結果如圖15—17所示。由圖可知,A側入口煙道選定的3 個不同深度截面O2質量濃度最大值分別出現在H4、H1和H1,為3.51 mg/m3,4.21 mg/m3和3.95 mg/m3;最小值分別出現在H5、H7和H4,分別為3.11 mg/m3,3.14 mg/m3和2.99 mg/m3。D1、D2和D3的NOx質量濃度最大值分別出現在H1、H1 和H7,為46.8 mg/m3、60.3 mg/m3和57.4 mg/m3;最小值均出現在H5,分別為37.9 mg/m3、38.6 mg/m3和49.9 mg/m3。D1、D2和D3 不同的測量截面上21 個測點NOx質量濃度的均值為47.1 mg/m3,相較于改造前降低了16 mg/m3,符合超低排放要求。相較于改造前,SCR 出口A 側煙道NOx質量濃度的標準偏差和相對標準偏差顯著降低,分別降低了6.5 mg/m3和7.2%。SCR 出口B側煙道3個不同深度的O2質量濃度最大值出現在H7、H7和H2,為4.12 mg/m3、3.76 mg/m3和3.95 mg/m3;最小值分別出現在H1、H3 和H3,分別為3.23 mg/m3、3.23 mg/m3和3.27 mg/m3。D1、D2和D3的NOx質量濃度最大值出現在H7、H5 和H7,分別為56.3 mg/m3、59.0 mg/m3和59.5 mg/m3;最小值出現在H1、H6 和H1,分別為35.9mg/m3、46.5mg/m3和41.1mg/m3。D1、D2和D3 截面21 個測點的NOx質量濃度的平均值為51.6 mg/m3,比改造前顯著降低了13.6 mg/m3。相較于改造前,改造后SCR 出口B 側煙道3 個不同深度截面的21 個測點的標準偏差和相對標準偏差顯著降低,分別降低了7.6 mg/m3和9.15%。SCR 出口A、B兩側的NOx質量濃度均值相差4.5 mg/m3,標準偏差相差0.7 mg/m3,相對標準偏差相差0.2%,所以改造后SCR 出口NOx質量濃度分布均勻,且滿足超低排放要求,達到了改造的目的。

圖15 SCR出口A、B側煙道O2分布Fig.15 O2 distribution of SCR outlet A and B side flues

圖16 SCR出口A、B側煙道NOx分布Fig.16 NOx distribution of SCR outlet A and B side flues

圖17 SCR出口A、B側煙道NOx統計Fig.17 NOx statistics of SCR outlet A and B side flue

3.2.4 精準噴氨改造噴氨量計算對比

調取2 號鍋爐SCR 系統優化改造前后5 天,每天相同6 h 的歷史參數,選取SCR 測量截面A、B 兩側的噴氨量進行對比。根據對比結果分析改造效果,改造前后選定測量截面A、B兩側的噴氨量分別如表1 所示。由表中數據可知,5 天中,SCR 脫硝系統入口NOx平均質量濃度為208 mg/m3,發電量為200 MWh。A 側6 h 累計噴氨量為146~185 kg,B 側6 h累計噴氨量為158~179 kg;單天A、B兩側累計噴氨量304~364 kg;單天每小時噴氨量55.0~60.7 kg;6天內平均每小時噴氨量為55.6 kg。液氮單耗量為0.278 3 kg/MWh。

表1 改造前、后SCR系統噴氨統計Tab.1 Ammonia injection statistics of SCR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renovation

改造后,SCR 脫硝系統入口NOx平均質量濃度為255 mg/m3,發電量為200 MWh。A 側6 h 累計噴氨量介于135~143 kg,B側6 h累計噴氨量介于149~162 kg;單天A、B 兩側累計噴氨量介于292~303 kg;單天每小時噴氨量為48.7~50.5 kg。5 天內平均每小時噴氨量49.5 kg。液氮單耗量0.200 9 kg/MWh,比改造前的液氨單耗降低0.077 kg/MWh,降低了27.8%。一方面,因經過優化后流場和NOx、O2分布均勻,NH3噴入反應器后可更均勻的和NOx混合,并進行NH3-NOx催化還原反應,NH3-NOx可更充分進行反應。其次,流場優化后,煙道A、B 兩側的煙氣分布更均勻,避免了SCR 的溫度因為煙氣流速和NOx組分的不均勻而導致溫度不均勻,使得全部的SCR催化劑均處于NH3-NOx催化還原的最佳反應溫度窗口內。另一方面,在SCR 精準噴氨優化中,建立了動態燃燒模型對燃煤機組燃燒工況與NOx質量濃度歷史相關性的自學習大數據,并利用遺傳算法對數據庫進行快速準確定位,所以在鍋爐變負荷過程中,可快速精準預測NOx排放量,并快速反饋到SCR 噴氨控制閥門,避免過量的氨噴入反應器內。此外,建立了被控系統的自學習和自適應模型,通過對系統模型的實時在線訓練,使其逼近真實控制系統。依據脫硝系統的環保和經濟指標,通過模型實時計算,可以確定在實際運行工況下的最優控制目標。所以,在經過神經網絡控制和專家控制等復雜人工智能算法和控制組態,對各瞬態過程中SCR系統的噴氨量可以實現精準控制。綜上所述,經過對SCR 的流場優化和噴氨精準控制,一方面NH3-NOx可以反應更充分,同時SCR 催化劑表面分布更加均勻,使其全部處在SCR 反應的最佳溫度窗口。同時,在瞬態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負荷精準預估NOx生成量,并反饋給噴氨系統,實現了精準噴NH3的目標。

4 結束語

間歇性可再生能源在電網中的高滲透率,使得燃煤機組在瞬態過程中NOx的生成速率和SCR系統性能不斷變化,導致向煙道中的氨噴入量很難精確控制。本文基于數值計算結果對燃煤鍋爐的省煤器出口煙道導板和SCR頂部導流板進行優化,建立被控系統和動態響應模型,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在線完善模型,實現了SCR系統中流場和NOx分布均勻,達到了精準控制噴氨量的目的。

猜你喜歡
標準偏差煙道入口
傾斜改正在連續重力數據預處理中的應用
昆鋼公司120t轉爐固定段煙道漏水分析及治理
基于新一代稱重設備的入口治超勸返系統分析
加熱爐燃燒煙道系統的改造
加熱爐燃燒煙道系統的改造
秘密入口
作品三
第九道 靈化閣入口保衛戰
平滑與褶皺表面目標的散射光譜的研究
互感器檢定裝置切換方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