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社交媒體依賴與學習拖延行為研究

2024-01-22 04:24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題項社交個體

吳 浩

(鞍山師范學院 管理學院,遼寧 鞍山 114007)

隨著社交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等社交媒體以其強大功能成為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可否認,社交媒體極大地豐富了大學生的閑暇生活。一方面,社交媒體的及時性、共同性、裂變性為大學生帶來最新資訊,打破了時空的限制,現實距離被社交媒體平臺拉近;另一方面,90后、00后的大學生個性更強,喜歡獵奇求新,渴望通過社交媒體發表觀點、表達自我、滿足需求,社交媒體的興起順應并延展了這種需求。社交媒體帶給大學生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導致了信息過載和學業的拖延、中斷等負面問題[1-2]。其中,學習拖延成為在校大學生的普遍行為表現之一[3]。研究發現,我國有90%以上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拖延現象,有25%的大學生承認學習拖延會給自己帶來困擾,有45%的大學生非常希望改善自己的學習拖延傾向。因此,在社交媒體迅速崛起的背景下,系統研究社交媒體依賴與大學生學習拖延行為之間的影響關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文獻綜述、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文獻綜述

多年來,學者們圍繞社交媒體依賴問題開展了較為豐富的研究,一些學者認為,社交媒體的使用與大學生可能產生的潛在風險行為存在顯著關聯[4],社交媒體依賴能夠對工作效率[5]、人際交往[6]等方面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一些學者通過研究發現社交媒體依賴的原因可能歸因于環境適應[7]、心理依賴[8]、行為習慣[9-10]等方面。在拖延行為方面,不同研究者從不同理論視角對學習拖延行為加以界定,但大多數研究者強調學習拖延應該滿足三條標準——拖延、不必要和產生不良后果[11]。研究者普遍認為,學習拖延是一種包含認知、行為、情緒維度的理論結構,即拖延者在意向行為與實際行為上的差異性延遲,從而造成不良情緒的產生。學業拖延會對學生的成績、情緒、認知,甚至身體健康產生消極影響。目前,關于拖延行為研究的文獻大部分集中于對國外經典量表進行效度測試后的直接量化研究上,且主要集中于心理學領域,研究發現,拖延行為會受環境(如父母教養方式)、認知(如注意控制)、情緒(如焦慮不安)、行為(如成癮行為)等因素的影響[12-15]。而對于其他領域的外在因素研究相對較少,李宗波等[14]、張慧麗[16]探討手機依賴與學習拖延的關系,發現大學生手機依賴對拖延行為有顯著影響。隨著社交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大學生對社交媒體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如何引導發揮社交媒體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積極作用,規避其消極影響,具有明顯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時間折扣理論認為,人們可選擇更加有趣的、更有可能實現的且能夠帶來即時回報的目標,更可能推遲或拖延需要付出長期努力的和實現可能性較少的任務,盡管后者更重要,但當回報即時、代價遙遠的任務與代價即時、回報遙遠的任務同時存在時,人們更可能選擇前者[17]。伴隨著互聯網、社交媒體成長起來的90后、00后的生活方式已發生了明顯變化,社交媒體已成為大學生收集及傳播信息、人際交往與娛樂消遣的重要方式,期望信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得,對延遲和受限制的獲取缺乏耐心[18]。相關研究也發現,頻繁使用社交媒體的青少年更容易抑郁和焦慮,甚至出現睡眠障礙等問題[19]。調查發現,大學生認為社交媒體很有趣并且樂于使用它,頻繁地登錄和刷新社交媒體,會潛在地強迫自己快速回復每一條好友發來的信息,使大腦長期處于做出快速應對緊張狀態的習慣,使自己無法集中精力,進而造成學習拖延。根據時間折扣理論,社交媒體占據的時間越多,大學生的學習拖延行為會越明顯。由此可知,大學生社交媒體使用依賴會導致學習拖延行為的產生,同時,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越長、頻次越高,對學習拖延行為產生的影響越顯著。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社交媒體依賴能夠導致大學生學習拖延行為的產生。

二、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遼寧省高校在校學生為調研對象,研究數據通過問卷調查獲得。通過問卷星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問卷375份,剔除胡亂答題及回答不完整的無效問卷后得到有效問卷360份,問卷有效率為90%。

(二)變量測量

社交媒體使用依賴與學習拖延行為變量均參照已有成熟量表,采用Likert五點計分量表進行測量,相關題項根據實際情況對原始測量題項進行適當修改,得分越高,說明具有的社交媒體使用依賴行為或學習拖延行為傾向越高。

本文采用如下題項對大學生的社交媒體使用依賴程度進行測量:使用社交媒體是我每天的習慣;一有空閑時間,我就會拿出手機瀏覽社交媒體;在無法使用社交媒體的時候我會感到空閑無聊;無法使用社交媒體時,我會擔心未能及時處理一些重要信息;哪怕再晚,睡覺前我都會拿著手機看一下社交媒體;過去一段時間,我發現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越來越高。采用如下題項對大學生學習拖延行為傾向進行測量:我會等到最后期限即將到來時才開始學習;制訂的考前復習計劃不能按時完成;因為拖拖拉拉的習慣,自己的學習成績受到了很大影響;如果沒有社交媒體干擾,我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有時候一直在等待(什么也不做)直到社交媒體刷新信息;由于社交媒體的使用,使我無法專注于學校的學習和工作;在使用社交媒體的過程中,有很多事情會阻礙我想做的事情;我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比如學習)很難不去看社交媒體上的信息等。之后,分別對測量社交媒體使用依賴與拖延行為的題項進行主成分分析,并通過特征值作為權重計算各個題項的加權平均值,得到每個觀測值的社交媒體使用依賴和學習拖延行為的具體傾向指數。

(三)模型設定與變量定義

為檢驗社交媒體使用依賴與學習拖延行為間的影響關系,本文設計如下回歸模型

Deli=α0+α1·MedReli+α·Controls+εi

(1)

其中:Del為通過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學習拖延傾向指數,MedRel為通過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大學生社交媒體依賴程度傾向指數,Controls為其他控制變量,主要包括大學生的性別(Gender)、年級(Grade)、家鄉(Region)、月生活費用(Expense)等大學生個體特征變量。在模型(1)中,α1反映了大學生對社交媒體依賴程度對學習拖延傾向的影響程度,其值為正且越大,代表大學生對社交媒體的依賴程度越高,其學習拖延傾向越嚴重,即大學生社交媒體依賴能夠導致學習拖延行為的產生。根據前文分析,本文預測α1顯著為正。

三、實證結果分析

(一)社交媒體依賴對學習拖延行為影響的回歸結果分析

表1顯示了大學生社交媒體依賴對學習拖延傾向影響的回歸結果。表1第2列為不考慮相關大學生個體特征控制變量的基礎模型,MedRel的回歸系數為0.431,且在1%水平上顯著。第3列為考慮大學生個體特征控制變量的模型,MedRel的回歸系數為0.427,且在1%水平上顯著。表明大學生社交媒體使用依賴能夠導致學習拖延行為的產生,且社交媒體的依賴程度越高,其學習拖延傾向越嚴重。

表1 社交媒體使用依賴與學習拖延行為的回歸結果

(二)穩健性檢驗

為了使大學生社交媒體使用依賴能夠導致學習拖延行為產生的研究結論更加穩健,本文進一步通過替換變量的方法對前文研究結果進行穩健性檢驗。通過問卷中直接測量被試是否存在學習拖延行為傾向的單一題項(DelRep)來替換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學習拖延傾向指數,由于由單一題項統計獲得的數據為序列數據,因此,在穩健性檢驗中采用有序Logit回歸分析方法,以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從表2中可以看出,替換變量后,MedRel的回歸系數仍然顯著為正。上述穩健性檢驗結果表明,前文的研究結論是穩健的,進一步支持了大學生社交媒體使用依賴能夠導致學習拖延行為產生的結論。

(三)大學生個體特征的作用分析

由于大學生在性別、年級、專業、家庭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學習拖延行為的產生原因也不盡相同。因此,本文從大學生性別、年級和月生活費用三個個體異質特征來分析大學生社交媒體使用依賴對學習拖延行為傾向的影響。具體回歸結果見表3,從第2列和第3列可以看出,社交媒體使用依賴對女生分組產生的拖延行為影響較男生分組更顯著;從第4列和第5列可以看出,相比處于低年級的個體,社交媒體使用依賴對于處于高年級的個體的拖延行為傾向影響更顯著;從第6列和第7列可以看出,與個體月生活費用較高的個體相比,社交媒體使用依賴對月生活費用較低個體的拖延行為傾向影響更顯著。綜上所述,大學生社交媒體使用依賴能夠導致拖延行為的產生,且其對拖延行為的影響在性別、年級、月生活費用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表3 大學生個體特征的異質性分析回歸結果

四、社交媒體使用時間與使用頻率檢驗的調節作用

根據時間折扣理論,社交媒體占用的時間越多,學習拖延行為越顯著。首先,通過模型(2)中的Time變量檢驗社交媒體使用時間對學習拖延行為的影響。Time為社交媒體使用時間,通過題項“您每天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調查獲得。具體回歸結果見表4第2列,交乘項MedRel*Time系數顯著為正,說明相比于社交媒體使用時間較短的個體,社交媒體使用時間較長的個體對學習拖延行為傾向影響更顯著。接下來,通過模型(3)中的Freq變量檢驗社交媒體使用頻率對學習拖延行為的影響,Freq為社交媒體的使用頻率,通過題項“您平均每天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調查獲得。表4中第3列顯示交乘項MedRel*Freq系數顯著為正,說明社交媒體使用頻率越高,對個體拖延行為傾向的影響越顯著。上述研究結果進一步說明,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越長、頻次越高,學習拖延行為傾向就越明顯。

表4 社交媒體使用時間與使用頻率對學習拖延行為影響的回歸結果

Deli=α0+α1·MedReli+α2·MedReli·Timei+

α3·Timei+α·Controls+εi

(2)

Deli=α0+α1·MedReli+α2·MedReli·Freqi+

α3·Freqi+α·Controls+εi

(3)

五、結論與啟示

社交媒體具有便捷性、交互性等特點,在滿足大學生隨時隨地與他人交流溝通的同時,也占據了大學生大部分時間,讓大學生在面對學習、工作、生活、交際等復雜事務時產生逃避心理。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學習拖延行為,從作業的完成到人際交往,嚴重影響著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并且這種影響會隨著大學生對社交媒體依賴程度的加深而增強。為此,本文具體探究了社交媒體依賴對大學生學習拖延行為的影響。研究發現,大學生社交媒體依賴能夠導致學習拖延行為的產生,且這種影響在不同性別、年級、月生活費用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同時,更高的社交媒體使用時間和使用頻率對學習拖延行為傾向的影響更為顯著。

本文的研究結論為緩解大學生學習拖延行為提供了新的啟示,社交媒體依賴能夠顯著地影響大學生學習拖延行為傾向,且受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和使用頻率的影響。因此,應引導大學生減少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和頻率,克服隨時使用社交媒體的行為和思維方式。首先,高??梢酝ㄟ^學習空間改造、社團活動創新等方式,提高學生參與課內外和校內外各種活動的機會,引導學生更多參與現實世界的多樣化活動,減少大學生在讀期間的“無聊”時間,降低其對社交媒體的使用依賴,從而有計劃地保證學習任務目標的完成,減少學習拖延行為的產生。其次,高校教師應組織學生討論和反思大學生群體的社交媒體使用現狀及利弊分析,鼓勵學生正確使用社交媒體,減少社交媒體的使用和互動頻率。再次,高校課堂應通過學習活動設計改進及以技術融入的學習方式創新等多樣化途徑,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規避學生上課期間隨意瀏覽社交媒體的問題??傊?隨著社交媒體技術創新速度的加快,社交媒體的功能和附加價值還會持續增長,要積極引導大學生健康地使用社交媒體,最大程度地發揮社交媒體在學習、生活中的積極作用,促進大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題項社交個體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癥該怎么治
幼兒家長學前教育立法需求調查問卷的編制
社交距離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為內向
教師教學風格測量工具TSI修訂的實證研究
高職學生價值觀調查的研究變量的項目分析
12題項一般健康問卷(GHQ-12)結構的多樣本分析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