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分析

2024-01-24 23:27龍昭忠
高考·上 2023年11期
關鍵詞:單元教學新課標教學策略

龍昭忠

摘 要:大單元教學是新課標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學方法,對提升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影響,打破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是新時代背景下教師要探索的課題。

關鍵詞:新課標;高二化學;單元教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應對社會的發展需要,教育進行改革,將教學的目標從注重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轉移到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上,而每個學科都有自身的發展特點,因此又延伸出了學科的核心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們研究新課改的背景內容,結合自身任教的科目進行學科素養的解讀與研究,結合學科素養進行單元教學。

一、新課標背景下化學的教學目標

新課改背景下要求高中化學教育教學活動要以發展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主要教學目標,開展以“素養為本”的教學?;瘜W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為化學觀念(理解化學學科的基本觀念,用化學的視角看世界)、化學思維(科學地進行理論的推理與論證)、情感態度(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感)、實踐探索(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師通過教學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等方面的養成。幫助學生在化學學科的學習中形成良性的學習循環,逐步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最終實現課程育人的功能[1]。

二、大單元教學的意義

大單元教學是指圍繞一個大的學習任務或者大的主題,將有關的教學資料、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情境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要求與標準進行重組,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體系。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教學要素去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2]。

對于任課教師,教材的知識編排有些內容會比較零散,或者內容涉及的跨度較大,在教材的編排上沒有那么嚴絲合縫,處處細微,進行單元教學,要求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吃透教材知識點,把握教材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將教材的單元內容進行整理和補充,以達到對一個完整知識點的教學。

對于學生,知識單元體系的架構將為學生構建清晰的單元思維導圖,減小學生的學習難度,不管在學習還是復習的過程中,都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把控。

對于教育教學活動,單元教學的實施是落實新課改的要求,是教育進行改革的重要體現,是順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洪流,是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教學方式。不僅僅有利于提高教師隊伍的學科專業素養,還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為新時代的發展培養全能型的人才。

三、高中化學進行大單元教學的策略

學習的進程一般是從簡到難,呈現遞進式的學習方法,依照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和主題進行單元劃分,進行遞進式教學。大單元教學過程中,重視知識點的整體性、系統性,關注真實教學情境的創設,注重逆向教學的重要性[3]。

(一)教學安排要結合單元知識目標與課時知識目標

知識的整體性與系統性是單元教學的主要特征。單元知識的教學往往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分多個課時進行教學,在課時開展之前,教師要先整合當前單元的知識目標與主要內容,對每個單元里面涉及的小節知識進行分組,依照知識的遞進式教學特點進行課時的安排,保障學生在進行知識的學習時,滿足學生目前的認知發展水平,保障學生可以順利進行新知識的學習[4]。且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關注對學生進行單元知識的梳理,讓學生知道本單元學習什么,怎么學,與之前學習過的內容是否有關聯性,給予學生一個接觸新知識緩沖的準備。讓學生在進行預習的時候有個清晰的學習脈絡,知道去哪個章節復習鞏固舊知識,為新單元、新知識的攝入做好扎實的理論知識準備。同理,在單元教學任務完結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引導學生將單元知識進行思維導圖的梳理,按照自己的學習習慣進行總結,以便于日后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該單元的復習。

教材中關于知識點的安排是遞進式的小節安排,之間有交錯相容的知識,教師在完成整個單元的教學任務后,以主要的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比如:在人教版高二的《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章節復習中,思維模式如下: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1.化學反應(放熱反應、吸熱反應)。2.反應熱:2.1分類(中和熱、燃燒熱),2.2影響因素(物質的量、物質的鍵能、物質的狀態),2.3計算:2.3.1計算依據(熱化學方程式、燃燒熱數據、求反應熱、蓋斯定律),2.3.2類型(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的量),2.3.3概念、能量的變化、反應條件、反應物的量、生成物的量、表示方法。3.熱化學方程式:3.1類型(普通化學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3.1.1二者的化學計量數、狀態、意義、遵循規律。

(二)設置生活情境完善單元教學要素

當下的教育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列舉與生活事件貼切的案例,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情境帶入教學,以促進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理解和認同化學學科存在的合理性。大單元教學的情境設計要基于對教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發展的實際需要,緊扣教學主題,設置驅動性任務,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研究自我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化學學科的實用性、趣味性,不斷進行自我挑戰,實現自主學習思維能力的發展[5]。

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除了要將教材中的案例進行帶入,還要額外設計更多有關生活的案例,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認識到化學學科在生活中的運用無處不在,意識到化學學科的重要性。比如:在人教版高二的《關注營養平衡》的單元教學中,關于“生命的基礎能源——糖類”,課前導入可代入的生活情境有:1.溫飽是人類永久的命題,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F今人們的飲食豐富多樣,大家知道基于我們的身體結構,我們主要從哪些物質里攝取我們身體所需要的能量呢?我們可以獲取的最基本和最廉價能量的來源是什么物質呢?我們人體內最最重要的供能物質是什么呢?我們日常的飲食中,米飯、玉米、蔬菜、水果等可以滿足我們的身體對營養所需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糖類”對于我們身體的重要性。

2.以前人們講究吃飽穿暖,現在的人們講究合理健康的科學飲食,大家知道不合理的飲食攝入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么傷害嗎?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解決了人們的吃飽問題,人們不僅僅可以吃飽,還可以吃得好,可是飲食問題同時也是我們健康問題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如患肥胖癥和糖尿病的病人,醫生往往會要求他們控制某些物質的攝入,如果是你,在他們日常的飲食中,你會給出什么樣的意見呢?

知識的學習要知道它來源于哪里,也要知道它的歸宿是哪里,才能夠給學生搭建完善的學習基石,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

(三)融入學科素養豐富單元主題

學科素養是學科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是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元素,這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再單方面地以知識輸出為重點,而是要關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方面的養成,還要重視學生在學科素養如科學的探究精神、社會責任感等的培養[6]。這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引導和輔助者,讓學生成為探索知識的主體,成為學習過程中進行實驗的操作者,成為知識和生活連接的發現者與思考者。

化學學科是要進行理論驗證的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學實驗技巧和基礎常識,為以后深層次地探索化學領域打下基礎。這要求教師在實驗教學環境要充分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去體會實驗的嚴謹性、科學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鍛煉學生將知識理論轉化為實踐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以化學的視角去觀察物質的變化過程。

如:在高二人教版《走進化學工業》的單元中,糧食一直是人類要攻克的課題,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耕地的不斷減少,以及工業化對耕地造成的污染,導致糧食的耕種受到不利影響?;瘜W的進步既為各種莊稼育苗研究出了很好的營養肥料,促進了糧食的高產,但是化學在工業中的運用也導致了廢氣、廢料、廢水的排放給自然環境帶來了更多的污染。

該章節中涉及化學的進步給人類帶來的挑戰與利益,講述了當前化學在農業與工業當中的應用,利用物質之間化學的反應原理,可以創造出人類所需要的物質,但是也會創造出目前技術無法徹底消除的有害物質。這種有關化學的雙面作用一直留存在化學發展的過程中,人們需要學習和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更要具備社會責任意識與環境保護意識,只有在擁有美好品質的情況下,獲取知識,運用知識,才能夠促進化學領域的健康發展,才能促進世界的和諧發展,維護生態環境。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是當下教學的重要任務,所以教師在進行單元教學時,除了要把握基礎的知識理論教學,還要將社會責任意識等精神層面的東西融入單元教學的教學目標中,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具有責任感的高智商人才。

(四)借助多媒體手段,豐富單元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化學學科中重要的教學元素之一,是學生要掌握的基礎技能,由于化學實驗的復雜性和危險性,當下的教材設計的化學實驗中學生可以接觸到的比較有限。雖然學生通過這些基礎的化學實驗對運用化學思維方法解決問題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涉及復雜一些的實驗知識,還是需要教師通過互聯網和其他網絡平臺收集豐富的實驗案例和實驗教學過程為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在實驗當中進行觀摩,了解更多關于化學反應的實驗,從而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

化學學科是一個復雜的學科,是一門注重實驗變化的學科,教材中編排的內容偏于文字化、圖表化,化學物質內部的變化與化學反應通過教材是無法反映出來的,只有借助多媒體,才能夠生動形象地將物質的化學反應過程模擬出來。學生通過多媒體觀摩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變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對化學學科的熱愛。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是豐富和完善單元內容教學的重要手段,可以很好地整合化學教學資源,補充完整化學的教學元素,形成完整的單元教學系統,幫助學生全方位地學習化學知識。

(五)進行教學反思優化單元教學

教學反思是教學中經常會用到的教學方法,用于提升和改善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學反思共涉及兩個群體,學生和任課教師。對于學生,要求學生在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之后通過單元綜合練習和測評,查找出自己的不足,針對自己沒有掌握到的知識薄弱點進行再次學習和鞏固;并且根據自己的認識形成自己關于該單元的思維導圖。對于教師,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學習反應,在教學任務完結后,通過單元練習檢測了解學生對單元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然后進行總結反思,針對自己在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進行調整,不斷完善單元教學內容的設計;針對知識掌握不徹底的學生,教師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進行特別輔導,幫助學生趕上正常的學習進度。

教學反思有利于從宏觀上、整體上把控單元教學的設計是否合理,可以檢測教學元素是否完整,教學方法是否科學,教學情境是否貼切,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是靈活的,反思也是,教師具備進行反思的意識,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形成完美的教學閉環。

(六)研究學情,合理優化單元內容

單元內容的設置中,教材內容是參考,學生的知識儲備是主體。單元教學實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促進知識體系的優化,減小學生對綜合知識學習的難度,但是學生是發展中的個體,具有發展不平衡的特點?,F在的很多學校在學生進入一個新的年級的時候都會舉行開學考試,目的就是檢測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基礎知識的掌握水平,然后根據學生的檢測結果進行劃分,將水平一致的學生劃分為一個班級。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以一個班級學生的平均水平為整體進行教學,避免因學生之間的差距過大而增加教學難度,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采用各種方式研究班上學生的學情,根據學生的水平制訂合理的單元教學任務十分重要。教師要理順單元知識之間承上啟下的關系,在進行有關聯的單元教學之前,一定要進行提問或者以作業的形式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一個掌握情況,針對學生的知識盲區進行復習,突破學生的學習障礙,實現知識的進階。而不是教材上有什么教師就教什么,符合學生發展水平的單元教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單元教學。

結束語

化學是高中生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任課教師改善教學方式,合理設計教學任務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學情,遵循知識的整體性,注重進行教學反思都是有效實行單元教學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金兢.淺談結合大單元模式提升復習效率的策略:以高中化學學科為例[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7):67-69.

[2]張美迪.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的實踐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3.

[3]何巧蘭,張四方,陶宇,等.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中學化學大單元作業設計:以“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單元為例[J].教育與裝備研究,2023,39(6):21-29.

[4]趙慧存.基于化學學科大概念的單元教學探索與實踐[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23.

[5]譚麗花,蔣宇瑛.基于情境融合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實踐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3(17):42-45.

[6]鞠靜.大單元教學的設計與組織策略探究:以高中化學教學為例[J].中國教師,2023(5):87-89.

猜你喜歡
單元教學新課標教學策略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運用分析、比較策略設計單元語言實踐活動
初中語文單元教學現狀與對策初探
“學講方式”在語文單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