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微旅行的文化表征與解說實踐
——以上海為例

2024-01-25 07:56李品清
旅游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解說員旅行旅游

薛 嵐,李品清

(復旦大學旅游學系,上海200433)

0 引言

近幾年,城市文化旅游市場日趨繁榮,尤其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本地旅游市場活躍,兼具休閑放松和文化學習功能的“城市微旅行”(也稱城市漫步、城市漫游、城市行走、城市徒步等)活動發展迅速,成為一種新的文化現象,備受社會各界關注[1-2]。借鑒西方流行已久的城市漫步(city walk)模式,城市微旅行既指代由解說員引導的、按照規劃線路行進的小團體城市探索活動,也包含游客自行開展的、深入城市街區的城市漫步活動,而前者因其付費屬性衍生出特定的商業模式,為城市旅游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有組織的城市微旅行活動能夠使參與者在解說員的帶領下行走于城市的街角巷陌,在放松身心的同時深入體驗城市風貌,增進了對城市的了解,加深了對城市的認同;不僅滿足了生活節奏快、時間碎片化的當代游客的旅游和休閑需求,也憑借其多樣的產品路線、精巧的旅游形式、濃烈的文化氣息成為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起到拓展城市內涵、展示城市風貌、傳承城市文化的重要作用。

城市微旅行產品是開展城市微旅行活動的基礎,是進行城市微旅行相關研究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除了微時空、本地化等特征[3-4]外,城市微旅行產品的獨特之處還在于對城市文化的深度挖掘、組織與呈現。以稻草人旅行為例,其在上海打造的城市微旅行產品“摩登上海的建筑密碼”“猶太難民的諾亞方舟”“解碼蘇州河”“解碼外灘源1843”“覺醒青年的黃金時代”等,通過線路的精心策劃和解說員的系統講解,為參與者帶來深度且具有啟發性的旅游體驗。目前,國內對城市微旅行活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發展模式、市場特征和游客體驗[5-6],對微旅行產品本身及其文化內涵的探究不足。因此,本研究將圍繞城市微旅行產品的生產與實踐過程,從內容和形式兩個維度探究城市微旅行產品對所在城市的文化表征及解說員帶領游客參與其中的具體實踐。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問題是:城市微旅行關注和傳遞了哪些類型的城市文化?城市微旅行的解說實踐涵蓋了哪些具體形式?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微旅行這一新興旅游形式,并為文旅融合和城市文化旅游的深度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1 文獻回顧

1.1 旅游與表征

表征在人文社會科學中有悠久的歷史,在不同學科中都有使用,蘊含多層含義[7]。在文化社會學和文化地理學中,表征與話語、符號、意象等概念聯系緊密,指向人類社會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表達和意義建構[8]。學界普遍認為,表征并非單純地反映或再現客觀世界,而是對客觀世界的意義再生產,是一定歷史語境、文化背景、時代特征下人類對于社會現實的文化建構與意義賦予。表征所組建的文化符號領域是獨立于客觀世界的文化體系和價值系統,并通過轉化為個體的意識和實踐進一步影響外部世界,且在與其互動的過程中得到創造與再生產[9]。表征的能動性也使權力爭奪在文化領域變得顯著[10]?;谝陨嫌^點,當代學界的表征研究不僅熱衷于探究表征所指向的文化意義生產,也關注表征背后的權力爭奪與身份認同。

旅游語境中的表征研究也可據此歸納為兩種范式。一方面,與符號學、話語分析、想象地理等理論相結合,一些學者聚焦于旅游過程中的符號表達,探究不同載體和情境中的旅游表征[11-12]。學者們將表征內容與客觀世界相比較,發現表征的片面性,進而引申出“旅游表征是否真實”的話題[13-14];將不同媒介、接收人群、旅游情境的表征相比較,分析差異的形成原因與作用機制[15-16]。另一方面,旅游表征涉及不同主體的文化感知、話語權力與身份認同,因此,誰決定了旅游表征(當地居民、政府、開發商還是專家),也成為一個重要話題[17-18]。此外,除了旅游地各主體在旅游表征上的利益紛爭與權力爭奪外,旅游者的偏好和期望也是決定旅游地形象塑造與產品供給的重要因素之一[18]。綜上所述,表征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和理論層次的概念,但以其作為理論視角探究新興旅游產品的研究相對較少。隨著旅游體驗的日趨多元化和旅游新業態的層出不窮,本研究將通過探索城市微旅行產品文化表征的獨特性,挖掘該新興旅游產品的內容優勢、市場價值與文化意義。

1.2 解說:表征與實踐

解說活動起源于美國環境保護理念和環境解說項目,環境解說的奠基者Enos Mills 在《一個自然導游的探險之旅》(The Adventures of a Nature Guide)中首次運用解說(interpret)一詞描述他在落基山中的導游講解工作,并把這種工作形式稱為自然導游[19]。學界和業界普遍認為解說是一種教育活動,如環境解說之父Freeman Tilden 將解說定義為“一項旨在通過使用原始物品和親身經歷,借助說明性媒介,而不是簡單的事實信息交流來解釋內涵和關系的教育活動”[20]。從解說實踐的角度來看,解說是一項對解說員有較高知識儲備要求,需要運用多種技能的知識傳遞活動。解說員需要對解說資源進行加工組織,形成一套完整的解說內容傳遞給觀眾。一個優質的解說需要具有真實客觀的資料來源、一個有啟發性的解說主題,并采用恰當的解說技巧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21]。因此,解說是一個以解說員為媒介的文化表征過程[22]。

然而,解說員組織帶領下的解說活動往往發生于具體時空之中,解說與被解說的過程不僅涉及文化內容的生產、組織與傳遞,也需要參與者調動身體機能參與其中,包括漫步與停留、凝視與觀察、提問與對話等[23-24],因此,解說過程的文化表征并非靜態的,而是融入了互動、身體、情境等元素,呈現出表征與非表征相結合的特征[25]。與傳統的旅游解說有所不同,城市微旅行的解說實踐發生在開放的城市街區之中,具有解說環境的多樣性和解說資源的不確定性。解說員既需要識別和發掘散落在城市空間中的意義符號并將其串聯起來[26],組成連續性的空間敘事,又需要以開放城市空間為背景建構場景體驗。因此,城市微旅行的解說實踐更為復雜和多元。由于解說實踐是城市微旅行活動的核心組成,也是塑造游客體驗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將通過挖掘和識別城市微旅行解說實踐的具體形式,分析城市微旅行產品的設計思路和體驗特征。此外,目前旅游解說研究多從宏觀視角和游客視角出發,聚焦解說功能、解說效果、解說媒介、解說系統規劃等議題[27],而從解說員和解說實踐層面探索解說活動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以城市微旅行為案例,有助于豐富旅游解說相關的研究成果,為文旅深度融合的行業實踐提供經驗啟示。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案例

憑借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前沿的文旅融合實踐以及不斷涌現的城市文化愛好者,上海是國內開展城市微旅行活動的先鋒城市。目前,上海持續運營微旅行產品的企業及團體眾多,既包括以小而美為特征的稻草人旅行、上海城市光影、上海城市考古等小微創業團隊,也包括以流量為核心優勢的春秋旅游、游俠客、攜程等大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平臺。此外,各企事業單位、研學機構、教育組織也參與進來,相繼推出面向不同群體的定制化微旅行活動。與此同時,上海市政府也大力推廣和宣傳城市微旅行,倡導市民和游客自行開展城市微旅行活動。2020 年,上海文旅局發布了103 條建筑微旅行線路,鼓勵游客通過行走方式了解上海的城市歷史與人文風貌[28]。截至2022 年底,上海全市各類開放參觀建筑數量已達1056 處[29]。由于游客自行開展的城市微旅行活動差異性較大且缺少跟蹤渠道,本研究重點關注由微旅行企業組織、有解說員帶領的城市微旅行活動。

2.2 數據收集

本研究采用多源數據收集方法,包含網絡文本收集、參與式觀察和深度訪談。首先,研究者選取12 家城市微旅行企業并系統收集了這些企業在2018 年1 月1 日—2021 年5 月1 日期 間的 微 旅行 產品線路信息,涉及線路標題、覆蓋區域、具體行程、文字描述等,最終形成150 條約70 000 字網絡文本。其次,研究團隊在2020 年10 月—2021 年10 月期間以游客身份先后參與了24次微旅行活動,活動過程中盡可能詳細記錄了活動流程、線路講解、主客互動等,并在活動結束后撰寫觀察報告。最后,研究者對12 名城市微旅行活動的解說員進行了深度訪談,訪談時長從45~230 min 不等,訪談內容涉及解說員個人背景、作為解說員的體會、解說準備與講解、經驗積累以及難忘的解說經歷等。12 名訪談對象中有5名是全職解說員、導游、旅游線路設計師,另外7 名是兼職解說員(表1)。此外,研究者對28 名城市微旅行活動參與者進行了深度訪談,作為后續分析的補充資料。

表1 訪談對象(解說員)信息表Tab.1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ees

2.3 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過程包含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分析城市微旅行對城市的文化表征。研究者結合參與式觀察和已有文獻,對收集到的約70 000 字有關線路信息的網絡文本進行系統識別和編碼。在編碼過程中,兩名研究者分別對文本進行單獨編碼,再對單獨編碼結果進行比對、討論和形成共識,最終識別出3 類一級文化表征——物質空間、精神文化和日常生活,涵蓋15 類二級文化表征(表2)。第二階段分析城市微旅行的解說實踐。通過對解說員訪談內容的多級編碼并結合參與式觀察的發現,本研究識別出城市微旅行解說實踐的3 個主要特征:主題與小眾的空間組織,真實與在場的文化展演和行走與凝視的具身體驗。

表2 上海城市微旅行產品的文化表征Tab.2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guided city walking tours in Shanghai

3 研究發現

3.1 城市微旅行的文化表征

通過參與式觀察和網絡文本分析,本研究發現上海微旅行產品對城市文化的表征主要體現在3個維度:物質空間、精神文化和日常生活(表2)。從內容來看,城市微旅行的文化表征較少涉及傳統的旅游景區景點,而是滲透了城市文化的深層內容,呈現出豐富性、層次性和多樣性;從功能來看,物質空間既是城市微旅行活動開展的空間基礎,也是游客凝視的對象;精神文化貫穿于整個微旅行活動,是敘事內容也是主題呈現的手段;日常生活則有別于前兩者,體現出普通市民的集體記憶和生活狀態。

3.1.1 物質空間

微旅行表征的城市物質空間包含城市景觀、歷史建筑、工業遺產、道路街區、休閑空間5 個部分。雖然一些現代符號如陸家嘴三件套也被作為凝視對象,但城市微旅行所涉及的物質空間呈現出較為鮮明的歷史性。微旅行線路設計者將貫穿于上海不同歷史時期的物質空間串聯為旅游景觀,構成城市微旅行游客凝視的空間基礎。其中比較突出的物質空間是歷史建筑,又包含歷史舊址、名人舊居、公寓洋房、娛樂場所和學校。這些歷史建筑在早年已被各級“歷史保護建筑”稱號冠名,在最近幾年躋身“建筑可閱讀”的對象,開始發揮更廣泛的旅游體驗和文化傳播價值。休閑空間也極具特色,如對人民廣場的關注從一個側面展現出上海這座城市的既往光景:“1843 年冒險家們將策馬奔騰的英倫風情帶到了上海,三座‘跑馬場’先后聳立在上海,人民廣場便是其中之一”。(“漫游人廣·秘境跑馬場”的文字描述)需要指出的是,物質空間并不是城市文化的單一體現,而是疊加了歷史、精神、生活等多種文化符號,如歷史建筑蘊含著與其緊密相關的歷史事件、人物故事、精神文化等。因此,與其說物質空間是城市文化的組成部分,不如說它是城市文化的載體,承載著形形色色的城市文化,也串聯著城市微旅行的行走體驗。

3.1.2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彰顯上海歷史文化和精神氣質的文化基因,包含城市特質、歷史人物、藝術宗教、建筑裝飾、主題博物館5個部分。相比于物質空間,精神文化是虛擬而無處不在的,它總是有意無意地滲透進不同主題的微旅行產品之中,抑或是作為微旅行產品的主題貫穿整個旅行,如線路“漫游靜安·羅曼蒂克消亡史”的營銷文案這樣寫道:“靜安,一直是一塊上好的幕布,羅曼蒂克的燈光,精致低調的洋房……然而時光依舊流轉,重生的舞臺在夜色下流光溢彩”,道出了摩登上海的繁華與情調。而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紅色文化是上海城市精神文化的核心組成,因此常常被作為線路主題隆重推出,如線路“法租界秘境拾遺”“松江·倉城——相忘于水云間”“新虹橋——改革開放的第一張名片”。此外,開埠以后的上海見證了中國歷史的百年演變,因此各色歷史人物及其背后的歷史事件,也成為微旅行解說內容的重要來源。如線路“魯迅和他不為人知的故事”“張愛玲之告別麥根路”“住在西摩路——馬丁太太的上海memory”等都是以歷史人物為線索形成的主題線路,具有極強的故事性和代入感。

3.1.3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與上海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文化,涉及生活環境、飲食符號、商業設施、生活場景、生活方式5 個方面(圖1)。除了注重濃縮城市歷史的物質空間和精神文化外,“日常性”和“生活化”也是微旅行產品對城市文化的主要表征,體現出城市微旅行有別于傳統旅游方式的深度性和趣味性。一些線路主題聚焦于上海平常的居民區和居民生活,或將居民區作為行走節點,如“老城廂——新天地以南的故事”“順昌路——夏伏夜的煙火人間”“南城舊事——老城三部曲之小南門”等線路,使游客置身于上海的尋常巷陌,體驗上海的煙火氣。無論是傳統小吃蔥油餅和上海餛飩,還是新興飲品咖啡和阿姨奶茶,都是深受上海居民熱愛的美食,而老虎灶、棕繃床則是老一輩上海居民生活中尋??梢姷睦衔锛?,卻在現代化的城市建設中漸漸淡出。輪渡和有軌電車曾是上海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而后者則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變遷中面臨著徹底消失的危險。上海話是這座城市的語言,因此一些面向本地居民的微旅行活動會以上海話作為講解方式,或在解說員與游客的互動中采用上海話的溝通語言。城市微旅行對日常性的表征體現出日常生活在城市發展中的不可分割性,日常生活也組成了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集體記憶[30]。

圖1 上海城市微旅行的日常生活表征:門牌、居民區、老照相館、奶茶店Fig.1 Representations of everyday life in guided city walking tours in Shanghai:Door plate,living environment,old photo studio,and milk tea shop

3.2 城市微旅行的解說實踐

與文化表征所體現的內容相對應,城市微旅行的形式體現在有別于傳統旅游形式的解說實踐?;趨⑴c式觀察和深度訪談,本研究識別出解說實踐的3個維度:空間組織、文化展演和具身體驗??傮w而言,城市微旅行的解說實踐是在有限時空條件下,通過小眾空間選取和主題化手段對城市文化符號的再發掘與再生產。城市微旅行的解說員將解說活動置于具體城市空間之中,通過真實與在場的文化展演,漫游和凝視的具身體驗,帶給游客沉浸式的文化旅游體驗。

3.2.1 主題與小眾:解說實踐的空間組織

由于時間和行走方式的限制,城市微旅行往往被限定于一定的空間范圍,因此空間選取與組織直接關系到產品的特色與吸引力。有別于傳統旅游活動聚焦于核心景點,城市微旅行的空間組織呈現出小眾性和主題化兩個主要特色。雖然一些微旅行產品也會涉及傳統的大眾旅游空間,如外灘、蘇州河、黃浦江、豫園等,但多數微旅行產品傾向于避開熱門旅游區域,選取相對小眾的城市空間進行探索,如“外灘背面——其實還有另一個外灘”刻意避開外灘沿江區域,選擇外灘背面的市民生活空間;“順昌路——下伏夜的煙火人間”聚焦于順昌路面臨拆遷的城市社區;“松江·倉城——相忘于水云間”帶領游客行走于上海郊區,遠離上海主城區的旅游空間。這些小眾空間賦予微旅行體驗以獨特性與真實性,也為城市文化旅游提供了廣闊的潛在擴展空間。

主題化是城市微旅行進行空間組織和線路安排的重要手段,主要涉及主題選取和主題挖掘兩個環節。主題選取往往依托片區本身的文化資源:“篇章(線路)……是這塊街區它自己帶的一個主的調性”(J11),并根據資源特征賦予線路以主題,如街道(浪漫武康路)、片區(法租界秘境拾遺)、人物(魯迅的且介亭往事)、歷史故事(浙商風云)、場景(梧桐與洋房)、建筑風格(賚安的Art Deco風)等都是常見的主題類型。主題挖掘則需要解說員對片區內與主題相關的所有文化資源進行發現、梳理并賦予意義。對于有些蘊含豐富解說資源的片區,線路設計者也會拆分出多個主題,如有企業圍繞愚園路推出了3 條旅行線路:“愚園路——那些遠去的身影”“愚園路——孤島之西是歹土”“愚園路——黑歷史”,分別從歷史人物、社區空間和歷史故事3個角度進行主題呈現,對街道文化資源的挖掘可謂深入。

3.2.2 真實與在場:解說實踐的文化展演

城市微旅行解說是一場以城市為背景的文化展演,而真實性和在場性是其展演的核心特征。真實性主要通過“陳述真實”和“展示真實”兩個途徑表現。為了保證陳述內容的真實,解說員會努力確保資料來源的真實。除了書籍、報紙、學術論文等出版資料外,各種照片、物件、日記、居民口述等也被作為重要的信息來源,如一位解說員分享:“關于講解資料的準備,昨天我去了一個外灘附近的電信博物館,拍了這張照片,就可以補充到我講解大北電報局的過程中,通過照片可以有一些直觀的感受?!保↗9)為了展示真實,解說員往往引導游客關注真實存在的城市景觀(如老建筑、商鋪、窨井蓋、門牌),展示實物或影印的道具(如老照片、舊錢幣、票據、地圖),播放老音樂等(圖2)。解說員認為將城市歷史進行真實展示是他們的使命與責任,因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承擔了再現記憶的任務”。(J1)

圖2 上海城市微旅行的解說道具:講解手冊、舊照片、帆布袋、音頻播放器Fig.2 Interpretation props of guided city walking tours in Shanghai:Manual,old photo,canvas bag,and audio player

此外,城市微旅行解說的文化展演也突出體現在其嵌入城市景觀,讓游客身臨其境的在場性。在強化現場感方面,解說員、線路設計師非常注重時境的交代和敘述,從而將游客代入當時當地:“20 世紀30 年代,在這里(多倫路)曾經活躍著為人們所熟悉的魯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以及內山完造等一批作家;在這里,我們可以目睹近代中國上海那段風云激蕩的歷史?!保ā昂E伤寄下贰钡奈淖置枋觯┧麄円彩钦{動氣氛和營造沉浸感的高手:“夜幕降臨,漫天的黑夜將秘境包裹……魔都放下了晝的疲憊而現出她的真身,即刻出發吧,開始今夜的秘境探索之旅?!保ā奥稳藦V·秘境跑馬場”的文字描述)代入感與臨場感也體現在對參與者多種感官功能的調動:“今天你會輾轉于一個很奇特的空間里,它需要你動用聽覺、視覺用心感受周遭的變化?!保ā奥魏缈凇ぢ菸嚉だ锏母∈览L”的文字描述)一段張愛玲小說的獨白,一首民國時期的唱片音樂,都能使游客仿佛穿越回那個年代,沉浸其中。

3.2.3 漫游與凝視:解說實踐的具身體驗

有學者稱漫游和觀察是進入城市內部結構,窺探和發現城市秘密的重要方式[31],這兩者也恰恰是城市微旅行帶領游客探索城市的主要方式。城市微旅行企業常常使用“漫游”“漫步”“夜行”“慢行”等詞語命名微旅行產品,如“漫游外灘·深度解密建筑密碼”“漫步思南路:探聽老洋房背后的光陰故事”“慢行蘇州河”等。這些詞語雖有區別,但表達的含義卻如出一轍,即隨意、不受拘束地游覽。有別于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筆下的都市“漫游者”[32],城市微旅行的漫游往往發生于特定的城市時空之中,呈現出一種“有組織的散漫”狀態。一方面,解說員調用集結者的身份賦予“漫游”探索城市的功能,為漫游增添了幾分文化性和知識性,讓漫游成為解讀城市的最佳方式;另一方面,雖然是團體出游,但游覽往往隨意且不受拘束,游客因其自身興趣或情感所需,能夠較為自由地漫步,團體也呈現出相對松散和游離的狀態。

活動過程中,解說員總是有節奏地駐足與停留,引導游客有目的地觀察與凝視,并配以深度講解。這種凝視與傳統的游客凝視在形式上如出一轍,但在內容上卻有所不同。傳統的游客凝視多源自新奇感和好奇心[33],而城市微旅行的游客凝視雖然也有相同的動機,但更多了一份關心與關切,即對所在城市過去、當下與未來的關切。如一位游客游覽處于拆遷中的街區后表示,“對他們的消逝有些惋惜,那種自發的惆悵,這種感情會生出來?!保ㄓ慰驮L談,女性,53 歲)游客所凝視的對象有些是他們每日所見但卻熟視無睹的場景:“會去選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地方,但是我們對那里其實又沒有真正的很了解?!保ㄓ慰驮L談,女性,26 歲)有些則是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街角巷陌:“每個里弄看上去都是一樣普普通通的,之前沒有關注過,完全沒想到居然有那么多差別,背后有那么多故事?!保ㄓ慰驮L談,女性,35 歲)因此,城市微旅行旅游凝視的特殊性在于其對周邊環境和日常生活的關注與關切、從普通之中發掘不普通意義的能力。

4 結論與討論

伴隨城市文化旅游市場的日趨繁榮和疫情期間本地旅游市場的快速發展,城市微旅行迅速崛起,成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旅游新選擇。本研究以上海城市微旅行行業為研究對象,深入探究了城市微旅行產品對所在城市的文化表征和解說實踐。本研究發現,與傳統文化旅游活動有所不同,城市微旅行在內容方面注重挖掘城市文化的深層內容,通過對城市物質空間、精神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多樣性表征,不僅囊括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物質空間和文化因子,也觀照了以往容易被忽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市井生活元素。在解說實踐層面,城市微旅行刻意避開傳統的大眾旅游空間,強調對小眾城市空間的文化挖掘與主題呈現;在以城市空間為背景的文化展演中,強調表述的真實性與敘事的沉浸感;通過漫游和凝視的方式,帶領游客探索城市、發現城市,以致關懷城市,帶給游客深度且具有啟發性的旅游體驗。

本研究對城市微旅行產品特征的梳理,有助于學界和業界對這一新興旅游形式深入理解,也為文旅深度融合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經驗參考和理論啟示。伴隨著文旅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內學者對文旅融合的內涵、形式與特征已多有深入探討[34-35],但基于實踐層面的案例分析與經驗總結仍然較少。作為一種新興的城市文化旅游形式,城市微旅行在內容上注重文化要素選取的多樣性和層次性,在形式上注重文化要義傳遞的氛圍感和體驗感,使厚重的文化通過輕松休閑的方式觸達普通大眾[36],不僅擴展了城市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與傳播途徑,也為文旅融合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深受市場認可的實踐模式。厲新建等認為,高質量的文旅融合實踐應該既能吸引已有的文化旅游愛好者,也能創造新的市場,造就更多的“有文化的旅游者”[36]。2023 年以來,城市微旅行活動在社交網絡和大眾媒體上“出圈”,體現出其已經具備引導市場消費、創新旅游需求的能力。

此外,城市微旅行的行業實踐也為城市文化旅游的深度發展提供了經驗啟示。首先,業界需要重新界定城市旅游空間和旅游資源。伴隨全域旅游的興起和旅游審美日?;内厔輀35-36],城市旅游空間已經逐漸從旅游景區景點擴大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間,因此,業界需要重視普通城市街區的旅游價值,挖掘日常生活的旅游資源,打造主客共享的旅游休閑空間。挖掘和識別手段可以是“自上而下”的資源普查與認定,如上海市文旅局推動的“建筑可閱讀”項目旨在開放歷史保護建筑,讓“有故事”的建筑走入大眾生活[37];也可以調動專業人士和普通民眾的積極參與,對城市旅游資源進行“自下而上”式的提煉、拼接與再造,如城市微旅行線路的設計師和解說員即扮演了這一“城市煉金師”(urban alchemists)的角色[38]。這種“眾包式”的旅游資源識別有助于深入挖掘散落的城市旅游資源,擴大城市旅游資源的內涵,提升城市文化旅游的深度與廣度。

其次,城市旅游發展要重視本地旅游市場的培育。重視本地市場不僅能夠擴大旅游行業的受眾,也有助于提升旅游行業的質量。傳統旅游產品主要面向對目的地缺乏了解的外地游客,產品設計與研發更強調覆蓋的廣度,而非內容的深度。城市微旅行的初衷是為了滿足本地居民的休閑需求和文化訴求,而本地居民對城市旅游資源有更深的理解力和更高的鑒賞力,因此,在產品設計方面強調對城市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主題式呈現。正如波特所言,本地市場猶如產品的試用基地,一個苛刻的本地市場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39]。隨著微旅行產品不斷受到市場認可,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開始參與城市微旅行活動,豐富其旅游體驗。而城市微旅行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有助于推動城市文化旅游產業加速創新,不斷向高質量產品迭代。

再次,要重視解說在城市文化傳播與旅游體驗中的價值[40]。作為一種解讀城市、行走城市的旅游體驗,城市微旅行開辟了一種新的城市文化遺產利用與傳播方式:城市解說。有別于針對單一文化遺產的解說,城市解說通過主題性空間組織與創造性故事講解,將散落在開放空間中的城市文化資源串聯起來[41],使游客在解說員的帶領下行走于城市街道,閱讀建筑,體悟歷史,不僅將游客帶入了一場沉浸式的旅游體驗,也持續影響著每一位游客對城市文化和精神的理解,喚醒對城市歷史的關注,啟發對城市未來的思考,提高對所在城市的認同感與自豪感[42]。城市解說搭建了游客與城市之間的橋梁,不僅成為城市文化活化、展示和傳播的重要載體,也為城市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文化旅游的合作與共生模式提供了一個新的樣板。

總體而言,作為城市文化旅游的新業態,城市微旅行產品的出現既體現出業界在文旅深度融合和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進取與創新,也反映出市民對深度文化旅游產品的需求與認可。然而,隨著城市微旅行受眾范圍的不斷擴大,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城市微旅行產品的供給將會進一步增加,解說員對城市文化提煉和傳遞的質量將出現參差不齊的問題,微旅行體驗也將面臨高質量產品被稀釋的問題和挑戰。因此,文旅行業主管部門有必要做好對城市微旅行行業的監督與管理工作,激勵產品供給企業開展城市文化的深度挖掘,繼續推出高質量的城市微旅行產品;同時,政府部門也應當充分發揮公共服務職能,在資源整合、人才培訓、宣傳推廣等方面為行業提供扶持,在促進城市微旅行行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其社會意義與文化價值。

猜你喜歡
解說員旅行旅游
小小解說員
足球解說員:讓足球在嘴里跑起來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旅游
游戲解說員:把游戲變成職業
夏日旅行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思維擂臺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