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如何在高中歷史課堂落實減負增效

2024-01-26 06:04山東威海市第二中學
中學政史地 2023年33期
關鍵詞:調動綱要高中歷史

●山東威海市第二中學 夏 斌

“雙減”要求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切實落實減負增效。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自然會更好地理解知識,梳理史實,形成對知識的系統性認識,在邏輯思考中內化知識。本文主要探究了“雙減”背景下如何在高中歷史課堂落實減負增效,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提高學生能力。

一、學生深思熟慮,成為課堂主體

“雙減”背景下,教師要認識到在課堂探究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鼓勵學生思考和分析,通過探究來獲得知識、發揮潛能。學生通過深思熟慮會調動思維的活躍性,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能力,綻放光彩。學生思考的過程就是認識不斷完善的過程,激發了探究欲望,成為課堂的主動探究者。學生有了自己的思維過程就會掌握知識,提高能力,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和分析,在探究中提高和進步。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3課《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秦朝時期的暴政有哪些?導致了怎樣的后果?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得出答案:秦始皇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墓,加重了百姓的徭役;利用法家思想治國,刑罰嚴重;實施殘酷的文化專制等導致了階級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深化;六國殘余反秦勢力的鼓動,發起了農民起義;等等。學生會深化認識,更好地理解知識。

二、創設生動情境,學生興致勃勃

“雙減”背景下,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以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環境和氛圍。學生在這個情境中會產生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興趣,從而主動地進行思考和分析。創設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狀態下參與課堂互動,成為學習的主體。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治》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視頻《契丹王朝》片斷,讓學生了解契丹民族的建立、興盛、衰敗的過程。學生在視頻情境中會把目光聚焦在所學知識上,通過主動加工知識的方式融入情境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深化認識和理解。學生主動加工,主動分析,會內化知識,真正地把握本質,打造高效課堂。

三、教師點撥指導,學生“左右逢源”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會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學生出現疑問和不知所措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思路,使學生找到探究的方向。學生知道了需要用到哪些知識,該從哪些方向進行探究,在課堂探究中積極踴躍,而且“左右逢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調動自己的思維,回憶以往學習過的知識。教師的指導會使學生明確探究的方向,給學生帶來思考動力,從而促進學生在思考中習得知識,提高能力。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8課《辛亥革命》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20世紀初民族危機情況,并且體會到清政府改良運動,客觀上為革命提供了條件。教師要指導學生認識到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建立革命政黨的過程,以及四川保路運動為武昌起義創造了時機。教師的主動引導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在分析中了解知識重難點,積極探究,成為學習主體,更好地理解知識,實現有效學習。

四、充分利用展示,才華卓爾不群

匯報是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也是學生表達自己學習和理解情況的一個具體過程。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5課《兩次鴉片戰爭》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模擬簽訂《南京條約》的過程,促使學生在交流中更好地了解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及簽訂不平等條約的過程。在學生交流后,教師鼓勵學生展示,深化學生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實現有效學習,減輕學生課后負擔。

總之,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學生主動地思考和分析會內化知識,梳理出清晰的歷史線索和框架,在大腦中建構出知識網絡圖。學生掌握了知識,就會更好地理解,在加工中深化認識,產生學習欲望,進而提高課堂效率,做到減負增效。

猜你喜歡
調動綱要高中歷史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
調動多方資源 加快成果轉化
合作學習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調動主觀能動性,提高寫作水平
一圖讀懂這本《學習綱要》
調動感官,描繪多彩的世界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