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軍教授從痰瘀論治慢性咽炎經驗*

2024-01-26 09:25河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北中醫藥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三針咽炎咽部

河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程慧斌 袁 軍 張雨佳 楊金月 郭思琪 張天祎(石家莊 050011)

提要 慢性咽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具有易復發、難以徹底治愈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西藥雖可在短期內緩解咽部癥狀,但往往遠期療效欠佳,且極易反復。袁軍教授認為,慢性咽炎久治不愈,與痰瘀阻滯密切相關,并結合自身多年臨床經驗,提出“散結利咽三法”,運用“天突三針”針刺局部配合刺絡拔罐,對于辨證屬痰瘀互結型慢性咽炎治療效果顯著。

慢性咽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常好發于咽喉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周圍,是一種慢性炎癥,具有易復發和難以根治的特點。其發病因素眾多,可分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其中感染性因素包括菌群紊亂、細菌感染、壁后滴漏綜合征等,非感染性因素包括咽喉反流、過敏性疾病、職業暴露、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等[1]。其臨床表現多以咽部異物感、刺激感、干燥感、燒灼感和輕微的疼痛為主,部位較局限,全身癥狀常不明顯。目前現代醫學治療主要以抗感染、抗變態反應、封閉療法等為主,雖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但存在藥物依賴性強、消化系統損傷、依從性差等問題[2]。中醫從辨證論治角度出發,以中藥制劑內服,或予針灸、刮痧、埋線、穴位貼敷等外治法治療[3],均取得一定療效,但尚存在中藥制劑口感不佳、療效不確切、難以復制推廣等問題。因此,尋求簡便廉驗的治療方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袁軍是河北省名中醫,河北省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國家臨床重點??漆樉膶W術帶頭人。袁軍教授從事中醫針灸臨床與科研近四十年,在總結前人對慢性咽炎病因病機認識及治療的基礎上,從痰瘀出發,提出“散結利咽三法”,運用“天突三針”局部針刺配合刺絡拔罐治療慢性咽炎取得顯著療效?,F將袁軍教授治療慢性咽炎之經驗總結如下。

1 承典礪新悟痰瘀

慢性咽炎屬中醫學“喉痹”范疇,該病名最早出現于長沙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中,并在《內經》中多有論述,如《素問·陰陽別論》言:“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北?,即閉塞不通之意[4]。我國歷代醫家在喉痹的病因病機方面有著不同認識,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載有“喉痹者,喉里腫塞痹痛……風毒客于喉間,氣結蘊積而生熱,故喉腫塞而痹痛”,認為風熱外襲,肺經蘊熱是其主要原因?!豆沤襻t統大全》中言:“其咽通主飲食……緊關之門戶也?!碧岢霰静∫燥嬍巢还潪橹鱗5]。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道:“喉痹大概多是痰熱?!泵鞔鷱埦霸勒J為喉痹火熱之證,有真假虛實之不同,并在《景岳全書》中將喉痹分為“虛火喉痹”與“格陽喉痹”,分別予壯水、溫補命門治之。近代醫家張贊臣、干祖望在其著述中,認為喉痹與虛、熱、痰、瘀密切相關[6]?,F代研究亦認為,痰瘀互結是本病后期的最終病機[7]。在總結歷代醫家對慢性咽炎病因病機認識的基礎上,袁教授結合自身近四十年臨床經驗,提出痰瘀互結是現代慢性咽炎久治不愈的最常見證型。袁教授認為,慢性咽炎病位在咽喉,與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尤與脾、肺、肝功能失調相關。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長期勞累、飲食失節、思慮過度,久必損耗脾土,脾土既傷,一則人體津液代謝障礙,水液內停,漸而聚濕成痰;二則脾主升清失常,難能滋養肺金,肺體失養,咽喉失潤。加之現代人常情緒不寧,肝失疏泄,氣滯血阻,漸而化瘀,最終痰瘀凝結喉嚨,纏綿難愈。其證臨床可見咽部黏膜黯紅,異物感,舌黯紅伴瘀點、苔或白或黃,脈弦、滑、澀。誠如李東垣《脾胃論》所論述:“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碧叼鲋暗漠a生無疑是慢性咽炎久治不愈的病理病機之一。

2 散結利咽三法

2.1 天突三針散結利咽 天突穴是任脈與陰維脈的交會穴位,其名最早出現于《靈樞·本輸》,“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別名天瞿、玉戶?!疤臁奔慈梭w頭面部,“突”為強行沖撞之意,天突意為任脈之氣血運行于胸中后突行上天,繼而上榮頭面,其位處咽喉要塞,人體之清氣由此處進入肺中,而濁氣亦從此處呼出肺外[8]。唐代孫思邈《千金翼方》中記述:“上氣氣悶,咳逆,咽塞聲壞,喉中猜猜,灸天瞿五十壯……”《千金方》亦載:“天突、華蓋,主咳逆上氣喘暴?!泵鞔鷹罾^洲《針灸大成》中寫道:“天突……咽腫咽冷,聲破,喉中生瘡,喉猜猜咯膿血,喑不能言?!鼻宕嵜窛尽吨貥怯耔€》言:“主治上氣哮喘,咳嗽,喉痹,五噎……咽干,舌下急不得下食等癥?!笨芍焱谎橹委熝屎砑膊≈?,具有宣通局部氣血、散結利咽之作用。隨著現代解剖學的進步,對天突穴的研究也越來越具體化,該穴在胸骨切跡中央,當左右胸鎖乳突肌之間,深部分布有頸闊肌、頸下皮神經、舌下神經、甲狀腺及外下血管等,若進針手法得當,則能反射性地引起各級支氣管擴張,有效增加肺泡換氣量,從而起到宣肺止咳、平喘祛痰的良好效果。再者通過此穴可刺激頸部附近的神經組織,協調吞咽肌與膈肌之間的收縮與舒張,最終達到清利咽喉、解除痙攣的目的。袁軍教授汲取歷代名醫典籍中關于天突穴的應用經驗,并結合現代解剖學研究,加之不斷地臨床實踐總結,發現天突穴在治療慢性咽炎上常穴簡力宏,效果立竿見影。

《靈樞·刺節真邪》云:“堅緊者,破而散之,氣下乃止,此所謂以解結者也?!敝赋鲠槾叹哂辛己玫纳⒔Y作用[9]。在針刺方法上,袁教授法《靈樞》齊刺法(“十二節刺”之一),最早見于《靈樞·官針》,該篇記述道“四曰齊刺,齊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氣小深者?;蛟蝗?,三刺者,治痹氣小深者也”。說明齊刺法適用于治療病邪較深、病變局限的痹證[10]。運用齊刺法可以增強針刺局部的刺激量,加強針灸的效果區域,可以更有效地起到散結利咽、疏通經絡的作用,而且還能夠產生松解黏連、剝離、緩解局部疼痛反應的效果。在臨床操作中,袁教授采用“天突三針”,其操作方法是先在頸前區,人體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找到天突穴,然后用棉簽蘸取75%酒精行常規消毒,在局部于天突穴垂直針刺5~8 mm,再于天突穴左右各0.5寸處各斜刺進針5~8 mm,針尖均指向病灶中央,并施以捻轉瀉法,行針得氣后繼續留針30 min。

2.2 刺絡放穴活血散瘀 刺絡放血首見于《靈樞·官針》,在古代典籍中屬九刺中的“絡刺”,是通過皮膚針或三棱針淺刺人體表淺絡脈,使其少量滲血的療法,具有促進局部循環,加快新陳代謝的作用?!饵S帝內經》中提出刺絡療法的基本原理是調理氣血,疏通經脈?!端貑枴と烤藕蛘摗酚小氨叵榷绕湫沃适?,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先去其血脈而后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的論斷,由此可見,調控血脈是調氣的基礎?!把獮闅庵浮?,血能載氣,瘀血的產生必然加重氣機郁滯,采用刺絡放血的方式,能夠疏導經脈中壅滯的氣血,調節體內紊亂的氣機,從而起到陰平陽秘的療效。賀興輝等指出刺絡放血的主要功能是活血散瘀、通絡鎮痛、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鎮靜安神等[11]。陳燕荔等則指出刺絡放血具有退熱、止痛、鎮靜、消炎、降低血黏度、強心、止癢、抗過敏等作用[12]。袁教授認為,刺絡放穴能夠加速局部組織的新陳代謝,促進局部組織炎癥、血腫的消散,從而促進局部痰瘀之邪的消散,達到利咽散結的良好作用。具體操作為先于天突穴局部進行常規消毒,消毒后用戴有一次性滅菌手套的雙手配合,一般以左手舒張固定局部皮膚,右手利用手腕的擺動帶動前臂,使皮膚針在病變區域內進行垂直叩刺,力度適中,頻率以70~90次/min為宜,使皮膚表面輕微滲血,操作中要頻率均勻,提針迅速,落針平穩。

2.3 拔以火罐利咽散瘀 拔罐法古稱“角法”,又稱“火罐氣”“吸桶療法”,即以罐為器具,通過點火、抽吸的方式排除罐具內空氣,利用負壓作用使其迅速吸附于腧穴或需拔部位體表,通過其產生的負壓、溫熱效應使人體局部或皮下組織充血,產生罐斑,從而促進肌體新陳代謝,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自然療法。王富春等指出拔罐治療在患者肌體自我調整中能產生通暢氣血、舒筋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能夠產生一種良性刺激,從而使患者肌體正常功能得到恢復[13]。ISO國際標準《中醫藥——玻璃拔罐具》研究表明拔罐有著增進局部整體血流通暢、調控神經系統平衡、增強吞噬細胞功能的作用[14],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利用負壓狀態直接刺激咽喉局部,可以加快局部毛細血管擴張、破裂,并通過氣血的運行促使肌體局部組織充血和皮內輕度瘀血,進而加快局部病理產物的代謝,最終起到清咽利喉、解毒消腫、祛痰止癢、行氣和血的目的;拔罐的溫熱刺激可使局部體溫迅速升高,加速局部整體血液循環,進而加大血流量,增加組織供氧量,加快新陳代謝,從而快速充血,使血管擴張,最終使體內廢物、毒素迅速排出。同時,拔罐療法促進局部釋放免疫因子,激發局部免疫調節,從而加速疾病康復,調動臟腑功能,提高肌體免疫力[15]。袁教授認為,在使用皮膚針叩刺天突穴局部后再施以火罐,利用玻璃火罐良好的溫熱與吸附作用,可以起到療效疊加的效果,從而快速緩解咽部不適,散結利咽。具體操作為在皮膚針叩刺滲血的基礎上,選擇2號口徑的玻璃火罐,使用閃火法迅速將罐具吸附于滲血皮膚表面,吸附力量中等,留罐5~10 min,起罐后用無菌干棉球清理局部,行常規消毒,并囑患者避免受風,保持局部皮膚干燥、清潔。

3 標本兼顧 辨證選穴

袁教授認為,痰瘀之邪的產生與肺、脾、肝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肺主治節,能夠通調水道,脾主運化,能夠吸收、轉輸水精,機能失常則水濕痰飲留聚體內,正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肝主疏泄,能夠疏通、調達全身氣機,促進血液與津液的正常輸布,機能失常則易使瘀血留滯體內。針對痰瘀互結型慢性咽炎,臨床上常辨證選取尺澤、列缺疏利肺氣,足三里、豐隆健脾除痰,血海、太沖活血疏肝。諸穴配合,化痰散瘀,標本兼顧,取效甚捷。

4 典型驗案

患者王某,女,39歲,中學教師,2022年8月12日初診,主訴:咽喉疼痛伴異物感10月余,加重3天?,F病史:患者自訴10個月前因工作勞累后出現咽喉部疼痛,伴異物感,咽部干癢不適,咯痰困難。遂就診于省某醫院,行喉鏡檢查,結果示:咽部黏膜呈現黯紅色慢性充血狀態,咽后壁伴淋巴濾泡增生,雙側聲帶肥厚,聲門閉合欠佳。予金嗓散結丸、頭孢羥氨芐片等藥物口服近1個月,癥狀未見明顯緩解。8個月前就診于我院耳鼻喉科門診,復查喉鏡,結果示:咽后壁散在淋巴濾泡,右側聲帶稍肥厚。予健脾除濕、清熱解毒類中藥治療后,癥狀稍有緩解。3日前熬夜后癥狀加重,為求進一步診治,遂來我科就診?,F主癥:咽喉部疼痛,伴咽部異物感,發聲嘶啞,咽部干癢不適,痰少難咯,咯出后可暫緩解,口干,無明顯口苦,納可,入睡困難,平素情緒易急躁,伴身體乏力感,大便黏滯,小便調,舌黯紅、苔薄膩,脈弦滑澀。西醫診斷:慢性咽炎;中醫診斷:慢喉痹(痰瘀互結證)。治療以祛痰化瘀、散結利咽為大法。針灸治療以“天突三針”為主,辨證加減。針灸處方:天突三針、尺澤(雙)、列缺(雙)、足三里(雙)、豐隆(雙)、血海(雙)、太沖(雙)。操作:于天突穴垂直針刺5~8 mm,再于天突左右各0.5寸處各斜刺進針5~8 mm,針尖均指向病灶中央,予捻轉瀉法。尺澤、列缺、合谷、血海、豐隆均施以瀉法,足三里予補法。針刺得氣后留針30 min。起針后于“天突三針”處行常規消毒,并使用一次性皮膚針對局部進行輕中度垂直叩刺,局部滲血后用2號口徑火罐,采用閃火法迅速將罐具吸附于滲血部位,留罐5~10 min,起罐后對局部皮膚進行消毒處理,每日治療1次。同時囑托患者積極調控生活方式,少量多次飲水,注意休息。2022年8月19日復診,訴咽部疼痛、異物感明顯緩解,但仍有干癢不適,口干、口苦減輕,睡眠好轉,二便可,舌脈如前。針刺、叩刺拔罐改為2日1次,并予疏肝健脾、活血化瘀類中藥口服,繼續治療2周后痊愈。后隨訪1月余,未再復發。

按:本案患者以咽部疼痛伴異物感為主證,病屬慢性咽炎范疇?;颊邽橹袑W教師,長期伏案工作,平素進食不甚規律,遂傷及脾胃,脾失運化,津液代謝失常,水液內停,漸而聚濕成痰,痰濕之邪復困阻脾胃,因而身體乏力,大便黏滯;脾臟升清之能失職,肺臟不得濡養,遂出現咽痛、口干、聲嘶;“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肺脾兩傷,因而痰少難咯;又患者平素情志不寧,肝臟疏泄功能失司,氣機失調,血流不暢,又受痰濕之邪阻礙,易凝而化瘀,終致痰瘀之邪留滯咽喉,纏綿難愈,咽部異物感、舌脈均是痰瘀互結之明證。綜合患者癥狀及舌脈,辨為痰瘀互結證,治療以祛痰化瘀、散結利咽為大法。施以袁軍教授“散結利咽”三法:以“天突三針”為主穴針刺局部祛痰散瘀,輔以尺澤、列缺清瀉肺經邪熱,血海、豐隆除痰瘀之標實,足三里補脾胃之本虛;配合皮膚針局部叩刺,兼以玻璃火罐吸附疏通局部氣血,取效甚捷。二診時已明顯緩解,輔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類中藥口服,繼續治療2周痊愈。

5 結語

慢性咽炎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常纏綿難愈,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F代醫學的常規治療方法雖然在短期內可緩解癥狀,但或副作用大,或難以長期服用,很難徹底將其治愈。因此,尋求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至關重要。袁軍教授認為慢性咽炎病位在咽喉,與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尤與肺、肝、脾功能失調相關,故結合多年臨床經驗提出痰瘀致病理論,并創造性地總結出“散結利咽三法”——“天突三針”聯合局部刺絡拔罐,驗之臨床,療效確切,從而為臨床治療慢性咽炎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猜你喜歡
三針咽炎咽部
火鍉針滑烙刺治療慢性咽炎驗案
邵氏組方配伍突三針治療甲狀腺良性結節的臨床觀察
治咽炎要分清證型
頸三針合肩三穴治療頸肩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臨床研究
慢性咽炎霧化劑含漱治療慢性咽炎的療效觀察
咽部不適或是消化道疾病
頦下島狀瓣修復老年口咽部惡性腫瘤術后缺損的臨床應用
針刀針刺治療中并發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靳氏膝三針為主治療膝骨關節炎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