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時代古籍閱讀推廣:矛盾問題、核心價值及運行機制

2024-01-26 11:18張小仲
圖書館界 2023年6期
關鍵詞:古籍文化

張小仲

(南京圖書館,江蘇 南京 210018)

1 引 言

近年來,盡管外來文化來勢洶涌,但是在社會各方的保護和弘揚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舊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古籍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發揮了基礎性、支撐性的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后,我國圍繞古籍事業發展進行了一系列頂層設計。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開始啟動國家級重要文化工程“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構建并完善中華古籍保護體系;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繼續深化古籍保護內涵,在加快古籍資源轉化利用方面重點提出做好古籍普及傳播,要求加大古籍宣傳推廣力度,多渠道、多媒介、立體化做好古籍大眾化傳播。

古籍宣傳推廣的落腳點應當是促進古籍閱讀行為的產生。古籍文獻相比于普通文獻,其文字、內容等方面的特殊性對閱讀推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具體開展推廣實踐之前,我們有必要理清古籍閱讀推廣的核心價值、運行機制等問題,為具體實踐指明方向,盡量避免在實施推廣工作時產生偏差或陷入困境。

2 古籍閱讀推廣實施主體和運作形式

2.1 學校主體:與教學活動密切聯系的推廣

學校的古籍閱讀推廣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語文教學活動,二是通識教育。根據教育部頒發的教學大綱規定,語文教材中應設置古代詩文,由教師圍繞課程標準開展文言文教學、歷史知識講授等,課程集工具性與人文性于一體,幫助學生提高古籍閱讀的基本能力,發揮古籍文化育人的功能,激發學生閱讀古籍的興趣。通識教育提供的是基礎知識的廣度教育。高校及中小學均進行了很多具有通識教育屬性的實踐探索。借助通識教育實踐,開展以古籍為主題的閱讀推廣活動,既有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也能為古籍閱讀和傳統文化推廣培養讀者群體。另外,為順應學校教育和社會發展要求,作為學校書刊資料中心、教學教研服務機構,學校圖書館無論是否藏有古籍,都開展了豐富的古籍閱讀推廣活動。

2.2 家庭主體:隨機的熏染式推廣

家庭閱讀是實現全民閱讀的關鍵推動力。家庭環境、閱讀氛圍、家庭成員的閱讀習慣等均影響家庭閱讀推廣的實現及效果。建立在家庭、親子、社交基礎上的閱讀推廣有啟蒙性、長期性、多樣性、互動性等優勢,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視,體現為個別化、隨機化和缺乏指導。以古籍閱讀推廣為例,是否閱讀古籍取決于家庭成員個人的愛好和選擇,是否能夠開展古籍閱讀指導又與家庭成員的能力素養有關。因此,目前家庭閱讀并未成為古籍閱讀推廣的主流維度。

2.3 社會主體:形式豐富、類型多樣的終身推廣

2.3.1 以公共文化機構為主體開展古籍閱讀推廣。公共文化機構中,圖書館、博物館等是古籍文獻的存藏、管理機構,承擔古籍保護和宣傳的職能,其中以公共圖書館為主。公共圖書館為全社會提供均等化、公益性、便利性的古籍閱讀推廣服務,并發揮社會教育職能,為公眾的終身學習持續提供資源,是開展古籍閱讀推廣的重要主體。

2.3.2 以媒體為主體宣傳和開展古籍閱讀推廣。隨著網絡的普及,媒體的種類和形式越來越多,受眾可以通過各種媒體更加便捷地獲取信息。目前,古籍宣傳和古籍閱讀推廣廣泛借助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作用,擴大了傳播范圍,增加了傳播力度。廣播、電視、報紙、雜志、互聯網等媒體平臺的更新換代和相互融合,使推廣內容全媒體化,推廣范圍覆蓋全年齡段,信息傳遞不受時空限制。

2.3.3 市場化主體提供古籍閱讀推廣服務。市場是由一群表達對產品、服務或觀念的渴望和需求的消費者組成的[1]。在古籍領域,也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古籍產品、服務和觀念需求者和愛好者,這也促成了古籍市場類型的多樣化,包括古籍交易、修復、展示、培訓、宣傳及其他關于古籍文化的商業機構。這些機構多采用營銷管理策略,為客戶提供定制化、個性化服務,為古籍閱讀推廣創設更好條件,是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有效補充,但其存在的問題亦不可忽視,如追求利潤最大化而無視社會責任,缺乏市場監督而導致服務內容得不到監管、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等。

3 推廣過程中產生的矛盾和問題

3.1 逐漸上升的古籍關注度和低效的推廣方式之間的矛盾

近年來,古籍閱讀趨勢“升溫”,從推廣力度來看,雖然各地政府、文化行政部門或文博單位組織舉辦的古籍推廣活動數量多、內容豐富,但是其吸引力和影響力與電視、網絡媒體的推廣相比,仍相差甚遠。以《典籍里的中國》《中國詩詞大會》為代表的文化類電視節目頗為吸睛,再加上一些影視、音樂作品以古籍或古籍文化為IP(帶來流量或轉換為實際收益的信息載體),如電視劇《夢華錄》、歌曲《羅剎海市》等,以及名人直播推廣古籍的帶動效應,使一段時間內公眾對媒體宣傳的某一古典讀物開始了解并追捧。媒體推廣實現規?;畔鬟f,成本投入充足,受眾面更廣,娛樂性更強,而圖書館作為古籍閱讀推廣的主要實施者,在推廣方面存在理念保守、創意不足、宣傳單一等普遍問題,只能“追熱點”而不能“造熱點”,收效欠佳。

3.2 內容小眾化和傳播大眾化之間的矛盾

古籍是小眾讀物,其閱讀量和利用率遠不及普通書籍,又常以精英文化載體形象示人,與大眾文化相對應。知識性門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眾古籍閱讀的普遍開展,但是全社會的精神文化發展離不開古籍及古籍文化的傳播和普及,否則“精英文化的思考成果不能轉化為大眾文化的成果,使得大眾文化長期處于一種低水平,不能提高,同時使得精英文化變成一種孤立的東西,而逐漸失去生命力”[2]。古籍的出版、服務、推廣等工作均在內容小眾化和傳播大眾化之間尋求平衡與突破,試圖保留經典文化的內涵和屬性,并選擇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呈現,以利于內容輸出與被接受。

3.3 活動人氣和推廣效果之間存在偏差

人氣可以反映某種活動的開展效果,但并不是評價效果的唯一標準。流量少說明用戶關注度低,活動吸引力不足,但是和推廣效果沒有必然關聯。在古籍推廣活動中,某些專業性較強的活動,目標群體為小范圍受眾,如果僅以流量計算來衡量效果,顯然是片面的、不客觀的。而通過吸引流量來證明推廣效果也是不恰當的,容易造成諸多問題甚至行業亂象,如活動內容與形式本末倒置,活動有熱度而無深度,以高昂推廣成本換取流量,短期流量無法變為長期效應,文化創意產品同質化等。這些問題的產生源于對古籍閱讀推廣實質的混淆,推廣并非推廣“推廣形式”,不只推廣古籍,而應推廣古籍的閱讀行為和閱讀理念。

3.4 古代文化與現代社會存在“不相適應”的情況

我們強調傳統文化的傳承,往往強調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因為傳統文化中有落后的思想觀念。面向大眾的古籍閱讀推廣,往往是雅俗并存的?!把拧钡奈幕吆凸?而傳播最廣最快的通常是貼近世俗生活的“俗”文化。大眾閱讀古籍常因為缺乏正確引導而陷入認識誤區,熱衷閱讀一些涉及封建思想、迷信色彩、低俗主題的讀物,甚至當成經典,忽視了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辯證認識。因此,公共圖書館在面對“凡是古籍都可以被拿來作閱讀推廣”“凡是跟古籍有關的都屬于古籍閱讀推廣范疇”等問題時須極為留心,要以審慎的態度來辨別歷史典籍中的內容、思想、價值等,推廣弘揚古籍中與現代社會相契合的優秀傳統文化。

4 古籍閱讀推廣的核心價值

4.1 遺產保護,文獻傳承

古籍閱讀推廣的實質是推廣古籍閱讀,即擴大古籍閱讀的推廣范圍。推廣的基礎工作是帶領讀者認識古籍,正確地看待古籍,培養保護古籍的意識,從而再談閱讀的意義,包括從古籍中獲取信息、發展思維,獲得審美經驗和知識等。古籍是人類物質文化遺產和精神文化遺產的結合,其傳承得益于先輩的保存和守護,也有賴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使用、閱讀、理解、傳承。新時代的古籍閱讀推廣工作說到底是培養古籍讀者的過程。人們只有清楚認識古籍文獻的珍貴性和價值,才會珍視和尊重文化遺產,方能避免文化遺產因人為原因流失或遭到破壞。同時,古籍閱讀和使用能夠為古籍傳播注入更多活力,在全社會營造熱愛古籍的良好氛圍。

4.2 文化自覺,文化認同

20世紀90年代,費孝通提出“文化自覺”概念:“文化自覺,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3]?!拔幕杂X”的提出,引發業界對中華民族自身文化和外來文化關系的反思,不斷探討文化自覺與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聯系。古籍作為民族歷史文化載體,是中華文明的印證,是歷史研究的根基,是實現文化自覺的堅實基礎,是提高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文化自信建立在個體或群體對自己所遵循的文化符號、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等進行的一種響應和確認之上,即文化認同[4]。通過古籍讓人們獲得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最終構筑成民族共同體意識。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古籍推廣事業是促進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認同、提升文化自信的需要,更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4.3 融入時代,走向世界

人們善于從典籍中汲取知識養分和思想智慧為己所用。如今,我們也將古籍中的有益部分與現代人們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幫助現代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啟迪治國理政、為人處世之道。發揮古籍的教育和實踐功能,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能夠增強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凝聚力和進取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養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立于古代文明之上,在理解、繼承、改造、賡續中逐步形成屬于這個時代的新文化。中華文明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財富,共同守護好人類的文化遺產是推動世界文明發展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行動。

5 古籍閱讀推廣的運行機制

5.1 立足保護,構建資源共享機制

資源是發展的基礎。古籍閱讀推廣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實施,都應以古籍資源保護為前提,持續開展國家、地方、基層自上而下的古籍保護工作,將古籍原生性與再生性保護貫穿于古籍工作全過程,科學有序地開發、使用古籍文獻資源。在此基礎上,推進古籍資源揭示與共享,提高古籍文獻利用率,強調古籍的公共文化服務屬性,貫徹公共文化機構古籍資源公益開放原則,不設門檻,在古籍安全得以保證的前提下使公眾能夠均等廣泛地享受古籍服務。同時,還要以數字化為基礎,以智能技術為手段,全方位打通閱讀渠道,實現古籍閱讀向智慧化發展,讓社會各界更便捷地獲取和使用古籍資源。

5.2 深入淺出,強化內容開發機制

古籍內容開發涉及“深”“淺”兩個層次?!吧睢币蠹訌姽偶墨I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以公共圖書館為代表的各類機構通過普查發現、文獻購藏、原生性和再生性保護、文獻揭示以擴充古籍資源的數量和種類,為古籍利用提供有效的資源基礎?!皽\”要求做好古籍的詮釋和輸出,強化內容的改造加工,并通過靜態和動態兩種形式來呈現。靜態如紙質出版物、數字文獻及數字人文成果,動態如線上、線下的展覽、講座、活動等。無論“深”“淺”,內容開發工作均以確保內容質量為宗旨,將古籍古樸端莊與親和有趣的特點展現出來。一方面,揭示古籍史料,深挖其精神內核;另一方面,“化難為簡、化古為新”,提升普通讀者的古籍閱讀體驗,利用古籍文化服務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

5.3 拓寬渠道,建立多方聯動機制

古籍閱讀推廣工作以公共圖書館為主,公共圖書館不斷優化創新,提高古籍閱讀推廣的實效,并注重多方聯動,積極與家庭、學校、社會建立聯系,打造古籍閱讀立體式推廣體系。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相關要求,公共圖書館應開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傳、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開展面向青少年兒童的閱讀指導和社會教育活動,加強與各類型圖書館的交流與合作,必要時可開展聯合服務。公共圖書館應發揮主導作用,深化“親子閱讀”“古籍進校園”“文化下鄉”等各類社會公益活動,秉持合作共享理念,創新開發如“古籍IP”聯名活動、產品為古籍閱讀推廣助力。

5.4 多元支持,打造泛在推廣機制

泛在推廣,指“無所不在”的推廣,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開展信息推廣實踐。這種實踐有賴于各種條件的支持。在古籍閱讀推廣中,技術、媒體、行業持續多元賦能,為大眾古籍閱讀創造了廣闊空間。技術支持,包括智能化、數字化、信息通信、多媒體等技術的運用。媒體支持,指與報刊、網絡、廣播、電視及自媒體等開展合作,包括宣傳、互動、廣告、關聯等。行業支持,指將古籍閱讀推廣與旅游、文化創意產業、電子游戲等相結合。以公共圖書館為中心,科學整合古籍信息資源,以全渠道、多業態的方式互通互聯推廣各環節,既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又滿足了人們閱讀和學習古籍的需求。

5.5 培養人才,完善閱讀指導機制

從事古籍推廣工作的圖書館員應兼備扎實的專業素養和良好的業務能力,還需熟悉館藏古籍和其他書籍,除了做好圖書編目、文獻提供、咨詢答疑、書目推薦等工作,還要為讀者提供專業的閱讀指導。古籍閱讀推廣的目標可以分為“發展古籍讀者”和“幫助古籍讀者”?!鞍l展古籍讀者”就是要通過各種推介和指引,以激發讀者閱讀古籍的興趣,培養讀者閱讀古籍的習慣,從而擴大古籍閱讀人群?!皫椭偶x者”則是要發揮閱讀指導作用,針對已經進入古籍閱讀領域的讀者,在閱讀取向、閱讀習慣、閱讀方法、閱讀動機、閱讀內容、閱讀技能等方面給予積極影響。在知識獲取途徑日趨多樣、手段日益靈活的背景下,要幫助讀者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獲得具有正確價值取向的知識和信息,而公共圖書館要做的就是幫助全社會培養優秀的古籍閱讀推廣人,讓他們用專業的指導方式、指導策略再去培養更多的古籍讀者。

5.6 細分受眾,推出精準服務機制

根據不同受眾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傳播對策,以最有效的方式向目標受眾傳遞其所需要的信息,實現分眾傳播、精準傳播,這是當下閱讀推廣的普適性原則,于古籍閱讀推廣而言頗具借鑒意義。古籍閱讀的受眾大致可分成三類:一是初學者,二是欲深造者,三是專門研究者[5]。目前,初學者多為中小學生、對古籍及中華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成年人。欲深造者,多為古籍愛好者或正在進行古籍研究的高校學生。專門研究者為古籍及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等。由于受眾學歷背景、知識水平、行業來源和使用古籍目的的不同,閱讀推廣者需充分了解他們的訴求,精準設定推廣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古籍的推薦和服務,滿足不同受眾的多層次需求。因此,古籍閱讀推廣既要服務于專業性閱讀,又要保留專業內涵,在開展閱讀指導的同時還需兼顧大眾化定位。

5.7 理性分析,健全閱讀評價機制

公共圖書館在古籍閱讀推廣過程中需清醒認識閱讀興趣不一定能轉變為閱讀動機、參與度代表不了閱讀率、活動參與者和書籍閱讀者不能混淆、閱讀古籍不等于能讀懂古籍等問題。一切古籍閱讀推廣活動都只是吸引讀者閱讀古籍的手段、幫助讀者閱讀古籍的形式,而不是推廣古籍的目的。做好古籍閱讀推廣評價,應關注讀者閱讀古籍能力的培養,讀者閱讀古籍興趣的養成,具體體現可以是公共圖書館古籍閱讀量的實質提高,抑或是市場上古籍類書籍銷售量的明顯提升。此類數據方能真實客觀地反映閱讀推廣效果。此外,評價閱讀還包括閱讀質量的檢驗,可以通過調查、反饋等方式,綜合考查讀者閱讀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評價結果可以用以進一步審視整個推廣實踐,作為調整或改善推廣方式的基礎參考。

6 結 語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國家文化建設強調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古籍事業迎來了寶貴的歷史發展機遇。機遇亦伴隨挑戰,《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的出臺對古籍宣傳普及和閱讀推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新時代的古籍閱讀推廣不應是短暫的熱潮,而應重在古籍閱讀推廣體系的建設,營造良好的古籍閱讀氛圍,這對個人、國家、社會而言,都應是一種持續不斷且富有創造力的行為。

猜你喜歡
古籍文化
古籍修復的神器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中醫古籍“疒”部俗字考辨舉隅
關于版本學的問答——《古籍善本》修訂重版說明
關于古籍保護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
誰遠誰近?
我是古籍修復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