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丘陵山區玉米機械化現狀分析及建議

2024-01-26 18:43葉江紅梅林森
四川農業科技 2023年12期
關鍵詞:丘陵山區四川

劉 波,葉江紅,郭 佳,劉 宇,羅 俊,梅林森

(四川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成都 610066)

玉米是四川第二大糧食作物,在四川糧食生產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官網數據可以看出,2014年,四川玉米種植面積為138.1×104hm2,是全省糧食種植面積的21.35%,也是全國玉米種植面積的3.72%;而四川的玉米總產量可達7.52×106t,占全國產量總面積的3.49%;四川玉米生產單量近5533kg/hm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值6016kg/hm2,約占全國生產單量平均水平的91.97%??傮w來看,四川單產與全國平均值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這與四川丘陵地區地形復雜、山地發育程度高、種植方式多樣以及生產過程中的機械化生產效率較低等因素密切相關[1]。

2022年,四川玉米種植面積185.5×104hm2,總產量1.05×104t,是丘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四川丘陵山區中的主要糧食作物機械化程度較低,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提高。目前,隨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和規模的擴大,以及人工成本不斷上升,對農業生產的要求越來越高。筆者以四川丘陵山區為例,針對其復雜的作業環境和土壤粘性,導致重型農業機具難以上山,且缺少適合于山區的玉米播種、收割裝備,開展面向高靈敏度轉向和高效玉米收割裝備的研究,為推動玉米機械化水平提升提供借鑒。

1 四川玉米機械化生產的重要意義

實現玉米機械化生產對四川省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推動玉米機械化發展是現代農業省的必然要求。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力資源的投入,農戶以分散的方式耕作,從而導致了農民的勞動生產率低下。近幾年種子、化肥和農藥的價格快速上漲,而玉米的價格上漲卻很少,若加上人工成本,不僅利潤較低,且還會時常虧損?;谏鲜鰡栴},提升糧食生產效率,實現糧食生產節本增效,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以及農業智能化,就顯得格外迫切。另一方面,發展玉米機械化能夠有效解決當前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也是當務之急,尤其是糧食種植大戶及專合社,更有必要增加在農機化生產等方面的投資,以提升農機生產效率和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從而進一步緩解糧食生產勞動力不足的壓力[2-4]。此外,四川近些年來因為農村勞動力的短缺,大多數村民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水肥充足的平地上,并且因為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就開始輪休。比如,在西昌少數人開始了放牧,甚至是退耕還林。所以,四川地區大力發展玉米機械化種植,以提高農民的勞動生產率,對穩定玉米種植面積,穩定糧食產量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2 存在的問題

2.1 土地經營規模小,種植模式多樣

當前,我國主要生產玉米收獲機械的地區是山東和河北,研制和開發玉米機械主要是針對北方地區,并且根據當地的玉米品種以及氣候開展機械設計,并不能完全應用于南方的農業生產。另外,我國玉米收獲機的生產廠家,主要采用的是國外的先進技術,但國外的玉米收獲機械以大中型為主,主要適合北方、黃淮兩大玉米主產區,少數的小型玉米收獲機械也僅僅只適合北方的丘陵山區。而西南地區的玉米種植、收獲的農機設備卻十分匱乏,將適合北方的收獲機械應用到南方,特別是西南丘陵山區,收效極差。這也是四川地區玉米機械化難以大規模推進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為玉米的品種、種植方式等因素的影響[5]。不僅如此,由于南北兩個地區的氣候環境不同,適合的玉米品種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同品種的株高、莖粗、穗長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但由于玉米收獲機具的普適性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導致南北兩個地區難以達到一致[6]。此外,四川地區玉米多熟種植模式中,復種指數高達200%,且間作較為常見,這對四川地區玉米機械化生產造成了很大影響。

2.2 機械化生產經濟效益差

考慮到對玉米進行機械化收割需要一定的成本,尤其是目前在種植模式上,還沒有形成規模,所以如果采用機械化收割,投入的成本將會更高,遠遠超過了四川地區農戶能夠接受的范圍。另外,因為四川玉米的收獲期比較長,所以為了節約成本,四川不少縣市農民們更傾向于采用手工采收,這也是當前四川地區玉米產業難以實現機械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當前農機適應性較差

四川丘陵、山地和平壩上的可耕種土地,地形多樣且復雜,形成了許多參差不齊的梯田,再加上該地區耕地條件較差,難以實現機械化收割?,F在的農機,比如小麥和水稻,都是在很平坦的地方收獲,玉米也是如此。在我國東北地區,以及內蒙古、山東、河南等省份,都是在很平坦的地方才會大規模的種植。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收割機械依然是以拖拉機為驅動,它的行走方式也依然是觸地滾動。但在四川丘陵山區,由于田塊起伏大,機械化程度低,造成了玉米生產的機械化程度較低[7]。

2.4 農機農藝結合不充分

通過分析當前四川玉米種植基本情況發現,仍有相當一部分地區存在著“省工不節本、增效不增產”“重農機輕農藝”的現象。其中,丘陵多種植模式下,機農一體化程度不高的問題更為突出。目前,四川玉米生產中的農業機械設備主要是從省外引進的,省外大多數農機是采用國外的技術,這導致我國農業生產與農機結合不夠充分,自主開發程度低,從而造成了“水土不服”的現象。

2.5 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滯后

目前,四川丘陵山區道路條件相對較差,田塊狹窄,分散,坡陡,已成為制約當地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由于基礎設施不完善,也阻礙了農地規模流轉,進而限制了農機化的發展。

3 對策

3.1 改變當前玉米種植模式

由于西南地區的地形特征,玉米種植收獲機械的規模效應難以發揮。因此不能一味化零為整,采用農場主式開發新型土地加快土地流轉,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這將會導致土地污染,糧食安全等問題難以受制監管。在農業生產中,應該按照市場的發展規律,合理安排農業生產,特別是玉米的生產和收割。對連片未利用的農用地,可以進行適度規模機耕。政府也可以對農戶進行指導和培訓,對農戶進行統一規劃和合理種植,采取“四統一”的方式,統一規劃,統一種植,統一施肥,統一使用機械。這種方式既可以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的優點,又可以減輕農民的體力勞動負擔,從而加快農村現代化和城市化進程。

3.2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農民屬于弱勢群體,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就會有更多的人不愿成為農民,也不想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所以,政府部門應該從各方面進行大力扶持,比如財政支持、購置農業機具補貼制度、務農人員免費人才培訓、先進農業技術示范推廣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政策加強對我國農業發展的支持,并提高在玉米種植上的補貼比重,制定切實可行的與丘陵山區相適應的惠農政策。通過對農戶的補貼,刺激農戶購買農機具的熱情,提高農戶購買農機的積極性,促進了四川西南丘陵山區玉米種植機械化的發展[6]。針對土地流轉問題,政府應該進行統一的種植、管理和收割,為機械化生產作業提供便利,從而增大玉米收獲機工作效率,提高農民收入。此外,應該充分利用網絡、電視、移動電話、宣傳冊等方式,向廣大農戶宣傳“三農”政策和農機具,正確引導他們選擇和購買農業機具,為務農人員免費提供咨詢服務。積極開展示范基地建設,并定期組織農戶到現場觀摩學習,通過現場演示和學習,提高農戶使用農機具的積極性,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

3.3 加大適用機具的研發力度

四川應該加大對科研院校、研究院以及相關的農機企業科研經費的投入,從而保證地形復雜的丘陵山區玉米種植生產等機械的研發,要根據不同的生態條件,不同的種植制度,開發出不同的適用機具,解決好機具小型化與動力、功能之間的矛盾[7]。

在機械耕作中,推薦每隔2~3年做1次深松,在播種之前做1次旋耕。為了提高土壤的貯水性和保水性,在收割后進行25cm以上的深松。就機播方面有如下建議:①在小型播種機上,用半精窩眼輪取代外開槽輪,可以克服外開槽輪的不足,具有結構簡單、價格便宜、工作性能好、工作效率高等優點。②研制出適合大面積玉米栽培的旋耕、施肥、播種一體化設備。機器收割時,可根據使用者的需要來選擇收割機的型號和功能。為了適合成熟度較高的果穗的收獲,果穗收獲與秸稈粉碎還田機型推薦采用板式摘穗裝置,從而降低收獲后的晾曬工作量。為了在收割時保持秸稈水分含量高,同時保持秸稈的養分含量,提出了采用水平滾筒采收設備的設想。③針對四川丘陵山區農業機械作業土壤粘稠,環境復雜,機械難以上山,且缺少適合山地玉米播種收獲的設備等諸多問題,企業著重解決機械輕量化、精量排種、高效摘穗、低損傷收獲的核心技術,研制出多款輕型玉米精量播種機、輕型玉米聯合收獲機和高效玉米聯合收獲機及播種作業監控終端試驗系統,以及玉米收獲損失率試驗輔助機。同時,該技術在四川丘陵山地地區進行應用,并收集相關數據便于機型定型后批量生產制造。

3.4 積極探索北方農機和南方農藝的配套

鑒于我國北方農業機械在西南地區推廣使用存在較大的水土不服問題,必須考慮北方農業機械和四川地區農業技術的融合。在四川丘陵山區,由于受土地面積小,坡度大,雨水資源豐富,光照條件差等因素影響。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玉米的種植品種、種植模式和種植方法進行指導和改進,對種植行距進行統一,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的種植,最后實現農機與農藝相互適應、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推動該地區的玉米收獲機械化[8]。與此同時,在充分發揮自己職能的前提下,農機相關部門與農業部門要緊密合作,指導農戶在播種時就做好機收的配套農藝,為玉米收獲機提供適宜的作業場地,并做好機器的后期維修服務,為玉米收割機的跨區作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讓北方的玉米收獲機能夠實現跨區收割,進一步提高玉米收獲機的利用率,推動玉米收獲機械化的普及。

3.5 培育壯大農機化服務組織

積極培育“精、專、新、特、全”的五位一體農機服務,在農機合作社的信息咨詢、經營管理、技術創新等方面開展理論指導,加強對人才和新農業技術定期培訓,提高操作機手的專業化水平,提升理論知識。指導創新服務機制、完善農機服務相關制度,有效地將機具生產、技術指導、人才培訓、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優勢展現出來,大力推廣跨區作業、土地托管、“互聯網+農機作業”、代耕代種等新型生產模式,實行玉米農業機械全過程社會化服務。同時,要加大丘陵山區與之相適應的公路、機耕道等配套建設力度,要提高農業生產的基礎水平。另外還要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可以采用小改大和坡改梯等方法,將細碎、分散的坡地進行重新規劃和整理,使之成為相對大塊、方正、平整且集中的土地,便于土地規?;N植和機械化作業,提升農機作業的效率和質量。

4 結論

種植玉米的田間管理簡單、低風險,低勞力費用,對資源進行有效利用,生產效益好,并且種植和收割工序易于機械化。在四川丘陵山區,通過機械化生產的方式,開展機械化生產,不僅可以提高農戶收入,滿足畜牧業的青貯飼料需求,還可以促進畜牧業的發展,但是機械化生產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推廣,農戶對機械化生產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土地基礎還很薄弱,因此,今后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機械化生產的先進理念和技術的推廣。

猜你喜歡
丘陵山區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加快推進丘陵山區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四川:不只辣,還很甜
《山區修梯田》
山區
胡丘陵《栽樹》
郵一堆微笑到山區
關于推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思考
關于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的幾點思考
小山區留守娃的圓夢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