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市農業農村系統做好行業幫扶工作的經驗與思考

2024-01-26 18:43培,彭懿,李
四川農業科技 2023年12期
關鍵詞:眉山市專班隊員

李 培,彭 懿,李 春

(1.四川省眉山市農業農村局,四川 眉山 620020;2.四川省仁壽縣龍馬中心畜牧獸醫站,四川 仁壽 620500;3.四川省青神縣瑞峰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四川 青神 620400)

涼山彝族自治州地處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曾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1]。2020年11月,涼山州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到全面小康的時代跨越[2]。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要求做好人才智力支持政策銜接,建立健全引導各類人才服務鄉村振興長效機制。2021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印發《行業系統組建工作專班或專業團隊持續幫扶涼山州的指導意見》,要求農業農村、衛健、教育等行業系統組建專班或團隊持續幫扶涼山。2021年7月,按照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幫扶涼山工作部署,眉山市農業農村系統抽調專業技術骨干組成專班赴涼山州喜德縣開展行業幫扶。

1 開展行業幫扶的優勢分析

1.1 與東西部協作相比

農業農村系統行業幫扶工作由省級農業農村部門統一組織實施,以省內地級市專業技術骨干團隊為單位,對涼山州相關縣的農業農村領域開展行業幫扶。與東西部協作相比[3],行業幫扶的支援地和受扶地均在相同省份,空間上具有聯系性,雖然兩地在社會、經濟、風俗、習慣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但具有相似性和包容性因素。因此,行業幫扶隊員能夠在較短時間進入工作狀態,并能夠根據省內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實際,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工作。

1.2 與對口幫扶相比

對口幫扶的形式比較多樣,包括省外對口幫扶、省內對口幫扶、高校對口幫扶等,是從支援地或單位選派人員長期在受扶地駐守式的幫扶。與對口幫扶相比[4],行業幫扶隊員的派駐時間比較靈活,以1年為周期,每年在受扶地幫扶90d以上即為完成任務。因此,行業幫扶隊員能夠立足受扶地農業產業發展現狀,選擇在關鍵農時季節開展幫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長期駐守帶來的身心負擔,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1.3 與科技特派團相比

科技特派團主要選派農業科研院所、涉農高校的專家,通過成果轉化、技術攻關、科技培訓等形式支持產業提升式發展的幫扶模式[5]。與科技特派團相比,行業幫扶隊員主要來自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具有較為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因此,行業幫扶隊員能夠更為系統性地解決農業農村領域的綜合問題,積極推動涼山彝族地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 眉山市行業幫扶主要特點

2.1 更有針對性地選拔幫扶隊員

眉山市農業農村系統行業幫扶專班由26名幫扶隊員組成,整體專業性強。從層級上看,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派駐專班組長1名、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專班副組長1名,眉山市天府新區、東坡區、彭山區、仁壽縣、洪雅縣、丹棱縣、青神縣共派出幫扶隊員24名;從學歷上看,碩士研究生3名、大學本科6名、大專17名;從職稱(職務)上看,正高級職稱1名、副高級職稱9名、中級職稱7名、初級職稱4名、科(站、股)級職務5名;從經歷上看,具有脫貧攻堅、駐村幫扶、援彝等相關幫扶經驗的19名。幫扶隊員服務期滿1年可進行輪換,近兩年來,眉山市每年輪換的新幫扶隊員人數占比均在30%以下,團隊穩定性高,能夠較好滿足行業幫扶工作持續性推進。

2.2 更為靈活性地安排幫扶時間

眉山市農業農村系統行業幫扶專班按照1年在涼山幫扶不少于90d安排幫扶時間,根據喜德縣農業產業發展現狀,確定了春耕幫扶、秋季幫扶、靈活幫扶3種幫扶形式。春耕幫扶在3~4月、秋季幫扶在9~10月,組織全體幫扶隊員在每段幫扶時間內集中幫扶45d左右;在春耕、秋季幫扶以外時間段,專班根據實際需要,組織部分幫扶隊員開展3~7d/次的短期幫扶。時間安排上,注重在春、秋兩季農時關鍵時節集中力量開展幫扶,避開夏、冬兩季因暴雨山洪、路面結冰等不利因素可能產生的出行隱患,進一步確保幫扶隊員上山下鄉的生命財產安全。

2.3 更加系統性地確定幫扶內容

眉山市農業農村系統行業幫扶專班突出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根據受扶地實際工作需要和幫扶任務,有針對性地開展駐點、組團和巡回幫扶。重點幫助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產業就業、美麗四川·宜居涼山建設,以及各項農業項目實施、鄉村振興規劃等工作。具體的方向是,幫扶隊員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長,通過項目引進、志愿服務、科技下鄉、農民培訓等形式,積極參與當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鄉村社會治理、農村人才培養等,系統性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

3 做好行業幫扶的工作經驗

3.1 做到“內外兼修”

3.1.1 健全行業幫扶專班內部管理機制 一是健全“考勤+考績”的目標管理機制。幫扶隊員按在崗天數記錄個人工作內容,考勤不少于90d,幫扶隊員以縣(區)為單位,匯總記錄實施農業項目、培育經營主體、開展農民培訓的數量作為績效指標。二是健全推先評優的個人評價機制。將承辦重點幫扶活動、取得重要幫扶進展、獲得重大幫扶成果等換算為個人積分,積分排名作為幫扶隊員推優評先的依據[6]。截至目前,眉山市農業農村系統行業幫扶專班累計幫扶喜德縣207d,分散或集中下鄉入村981次,參與實施、推進農業農村項目53個。

3.1.2 建立行業幫扶工作外部協作機制 四川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專班組長負責對接省級有關部門、傳達幫扶要求、部署幫扶任務等;眉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專班副組長負責對接市(州)級有關部門,統籌眉山市各縣(區)幫扶隊員日常管理,組織幫扶隊員在受扶地具體開展行業幫扶工作;喜德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確定一名分管領導負責聯系行業幫扶專班,做好縣級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等,全力支持行業幫扶工作推進。形成“四川省-眉山市-喜德縣”各層級農業農村部門齊抓共管、密切協作,共同促進行業幫扶政策落地落實的良好局面。

3.2 實現“資源整合”

3.2.1 整合個人資源 充分發揮幫扶隊員個人專業技術特長,特別是幫扶隊員在支援地所承擔的行業系統崗位特長,實現個人資源整合。例如,專班副組長充分發揮在支援地從事農業農村人才培育特長,積極開展招才引智,成功吸引眉山市農業本土“菁才”、鄉村產業振興“頭雁”人才團隊在喜德縣投資建設千畝糧經復合產業園,園區采取“陽光玫瑰”葡萄+馬鈴薯間作模式,年經濟效益2500萬元以上,東坡區幫扶隊員充分發揮泡菜產業發展優勢,幫扶喜德縣花椒產業發展龍頭企業與眉山市泡菜(調味品)經銷商簽訂銷售合作協議,年銷售喜德縣花椒產品5t以上。

3.2.2 整合系統資源 充分聯系其他地市行業系統幫扶專班力量,整合行業系統幫扶資源為喜德縣農業產業發展做出貢獻。例如,專班與成都市行業幫扶專班密切協作,協調成都市有關縣(區)幫扶隊員在喜德縣紅莫鎮開展幫扶,立足紅莫鎮“溫泉小鎮”農旅融合發展需求,由四川省農科院提供技術支持,在紅莫鎮司金村建設百畝水蜜桃產業示范基地,并聯系成都市龍泉驛區相關水蜜桃產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解決市場銷路問題。

3.2.3 整合幫扶資源 充分爭取在喜德縣幫扶的其他部門支持,通過項目聯合實施、提供技術支撐等形式,舉辦特色幫扶活動。例如,整合中央有關部門幫扶資源,協助邀請西南大學行業專家赴喜德指導葡萄、生豬產業發展,成功舉辦特色產業發展幫扶活動;整合省內對口幫扶資源,開展農業農村人才培育工作,組織幫扶骨干赴什邡市考察產業發展、交流幫扶經驗;整合涉農高校幫扶資源,在喜德縣米市鎮則覺村建設苦蕎新品種示范推廣基地等。

3.2.4 整合社會資源 充分積極吸引其他企事業單位資源,助力喜德縣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例如,吸引省級有關事業單位捐贈價值1.5萬元的優質草種,支持眉山市行業幫扶喜德縣柑橘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開展生草栽培技術示范,在喜德縣賀波洛鄉爾吉村開展優質飼草品種試驗示范,吸引眉山市食品、餐飲企業赴喜德縣采購花椒、烏金豬等特色農畜產品116萬元,吸引有關國有企業赴喜德縣考察千畝農業物流園區建設項目等。

3.3 強化“黨建引領”

經眉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機關黨委批準,眉山市農業農村系統行業幫扶專班成立臨時黨支部,進一步強化行業幫扶專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先后組織召開黨員大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要論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等;開展特色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專班黨員、喜德縣黨員干部赴貴州遵義會議紀念館、冕寧彝海結盟紀念館、西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紀念館等進行主題教育5次,努力打造一支幫扶涼山“紅色隊伍”。臨時黨支部累計聯系服務群眾300余人,捐贈農資、獸藥等3萬元以上,指導農戶應用水稻新品種、新技術6.67hm2,開展牛羊疫病防治200余頭(只)。

3.4 堅持“點面結合”

3.4.1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示范點 推動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眉山市農業農村系統行業幫扶專班積極構建喜德縣特色農業產業幫扶體系,通過打造鄉村產業振興示范基地這個關鍵點,輻射帶動周邊產業標準化發展。一方面,在整合個人資源、系統資源基礎上,指導建成千畝糧經復合產業園、百畝水蜜桃產業示范基地。另一方面,發揮眉山市晚熟柑橘、洪雅縣藤椒等產業發展傳統優勢,指導建成百畝柑橘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花椒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等。累計在喜德縣建成鄉村產業振興示范基地6個,總投產面積100hm2以上,年新增經濟效益2800萬元以上。

3.4.2 打開產業人才興旺新局面 推動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關鍵。眉山市農業農村系統行業幫扶專班通過為農戶提供產業發展技術支撐、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喜德縣形成產業人才興旺新局面。累計走訪群眾3028人,提供技術服務769次、解答農業技術問題515件,舉辦專題培訓會60余場(次)、培訓農民2777名;培育或指導喜德縣易定香家庭農場、喜德縣覺鼎種植農民專合社、四川艮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7個,組織喜德縣本土優秀產業人才赴眉山市交流考察糧經、柑橘等產業發展經驗3次。

4 優化行業幫扶的對策思考

4.1 提高幫扶隊員選拔標準

四川省農業農村系統組建行業專班持續幫扶涼山,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要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之一,具有高度歷史政治意義,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必須堅決落實,保質保量完成幫扶任務。但在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支援地政治站位不高、責任意識不強的問題,其具體表現主要在于用人把關不嚴、優而不選,部分幫扶隊員缺乏經驗或帶病上崗現象。建議提高幫扶隊員選拔標準,主要遴選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資格或具有幫扶經歷的隊員。在年度輪換時,新隊員比例不宜過高,確保銜接有序。

4.2 加強區域之間互動交流

眉山市農業農村系統行業幫扶專班市、縣(區)級幫扶隊員均分配在涼山州喜德縣,專班以地級市為單位,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團隊管理機制和幫扶工作機制。但與其他地市行業幫扶專班的聯系比較缺乏,地市之間行業幫扶專班存在各自為政的問題,尚未形成幫扶合力。例如,專班在整合社會資源吸引有關國有企業赴喜德縣考察投資時,因環境條件限制,項目最終落地在其他受扶縣,無法后續跟進。建議各地級市行業幫扶專班之間加強區域互動,組織項目互訪、經驗互鑒等交流活動,進一步實現資源整合,產生更為廣泛的幫扶涼山經濟、社會效益。

4.3 營造創先爭優良好氛圍

在輿論導向上,注重挖掘幫扶先進事跡,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及時總結有效做法,推廣成功經驗,樹立鮮明導向,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先進表揚上,在選拔表揚優秀幫扶隊員個人的基礎上,建議省級層面增設先進幫扶市、縣(區)集體表揚,以及受扶地參與行業幫扶的優秀人員表揚,創造良好系統氛圍。政策優惠上,建議省級組織、人社、農業農村部門出臺相應支持政策,對在幫扶過程中產生重要社會影響、取得重大經濟效益等的幫扶隊員,在職稱評聘、職務晉升方面給予綠色通道或優先傾斜,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參加行業幫扶。

猜你喜歡
眉山市專班隊員
交通運輸部成立船員換班工作專班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第一中學
眉山市大學生在線知識付費行為分析
以“一刻鐘”導航隊員“一輩子”
工作專班何以成為基層新負擔?
眉山市財政支出與公共服務供給實證研究
繼往開來新一中 昂首奮進新時代
——四川眉山市彭山區第一中學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隊員
常州武進區 安全培訓實行“專班專培”
致敬:風雪中的人大扶貧工作隊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