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時代回響

2024-01-26 13:55張哲源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時代價值群眾路線毛澤東思想

[摘要]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和建設的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重要體現。毛澤東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視域下,深刻理解人民群眾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他將人民解放作為奮斗目標,強調中國共產黨的任務是為人民利益奮斗終身,形成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強調了黨同人民的密切聯系。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人賦予群眾路線新的時代內涵,將其應用于治國理政,以適應社會變革和經濟發展的需求。重溫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對應對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中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奮勇向前具有重要指導價值。

[關鍵詞]毛澤東思想;群眾路線;時代價值

[作者簡介]張哲源,東北電力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吉林 132012。

[中圖分類號] D2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23)08-0009-05

群眾路線作為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之一,貫穿黨的各項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和階級狀況進行了深刻的分析,深刻認識到中國要想擺脫困境,必須相信群眾的力量,動員廣大群眾進行徹底的社會革命,打破帝國主義利益集團固化的樊籬,逐步形成了系統的群眾路線思想。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深入領會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時代內涵、時代嬗變、時代價值,不僅深化了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認識,對于實現“四個偉大”具有重要意義,為應對新的歷史挑戰提供了寶貴經驗。

一、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時代內涵

在領導革命和建設中,毛澤東高度重視群眾力量,不斷地總結黨在領導群眾工作中所形成的經驗與教訓,將其上升為理論,并在新的實踐中發展和完善,形成了內涵豐富的群眾路線思想。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必須深刻理解,全面總結,準確把握,正確運用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

(一)群眾路線思想堅持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的根本立場。群眾路線的核心原則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這一原則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偉大的人民情懷。一方面,一切為了群眾,就是把滿足人民需要作為奮斗的動力。貫徹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目的就在于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叭娜獾貫槿嗣穹?,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①。群眾路線強調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我們所作的決策,所進行的活動,始終符合人民的利益,堅決克服各種脫離群眾的做法,以人民公仆的態度深入群眾的工作,切忌居高臨下的官僚風氣,發自內心地幫助群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一切依靠人民。毛澤東強調黨的領導和決策必須以人民群眾的力量為依據,相信人民能夠自己解放自己。這體現了毛澤東對人民群眾的信任,充分相信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無論是革命還是社會主義建設,都必須依靠他們的力量。只有人民群眾才能構筑真正的銅墻鐵壁。發揮他們的雄偉之力,才能推進社會的變革與發展。毛澤東在推進工作中,緊緊依靠群眾,形成一系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思想,將人民群眾的智慧作為實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據人民現實問題提政策、作決策,并且依靠群眾的力量解決問題。

(二)群眾路線思想秉持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工作方法?!皬娜罕娭衼?、到群眾中去”是對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具體應用,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工作方法?!霸谖尹h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應該是從實踐得來的,并在新的實踐中檢驗其正確與否。這就要求黨員同志著眼于實際情況,扎根基層實踐,把握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以群眾的實際問題為導向,對實際情況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形成正確的思想與主張,解決人民群眾所面臨的實際問題。而調查研究是汲取群眾意見的前提,同時調查的過程也正是了解群眾的過程,如果離開了實際調查,坐在屋里潛心作報告,對人民群眾的實際情況一概不知,唯心主義就會繁衍,必然會走向主觀主義或形式主義的錯誤方向。因此,毛澤東針對部分同志的照本宣科,明確提出“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③,了解中國的情況不僅僅是了解國情、黨情、世情,更要了解民情。了解群眾的需要和訴求,從而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只有扎根人民的實際生活中,切身地感受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再用到新的實踐斗爭中去,實現一次比一次更正確,一次比一次更先進。

(三)群眾路線思想強調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之一,是黨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法寶。密切聯系群眾不僅要求黨員干部深入群眾,為人民謀利益;也要求黨員干部接受人民監督,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肮伯a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④。一方面,黨員同志要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謀求個人私利,不追求虛名虛譽,注重實際貢獻,推動革命和建設事業,最終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走向共產主義的光明前途。必須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斗的工作態度,善于傾聽群眾呼聲,為民眾解決實際問題,不圖虛名虛利。另一方面,接受人民的監督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保證。時刻保持思想和行為上的清醒和警覺,通過自我反思不斷修正錯誤,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更好地履行黨的使命和責任。要敢于說真話,深刻剖析,有成績要贊揚,有錯誤更要指明,不要為了面子而遮遮掩掩,最終損害的是人民的利益。如果“一言堂”、“家長制”等亂象叢生,敢于反映真實情況、提出批評意見的同志被打壓,而那些見風使舵、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卻得到賞識和升官發財,那就阻塞了黨的發展。因此,無論是革命或是建設,都要始終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接受監督,敢于自我批評,鞏固黨的堅實群眾基礎。

二、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時代嬗變

時代在不斷進步,理論也需要不斷創新。面對紛繁復雜的變化,對于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要做到守正創新,在堅持中發展,在守正中創新,與時俱進地發展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中國共產黨人遵循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與現實社會狀況相結合,將其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方略,創新性地提出了“共同富?!薄皥陶槊瘛薄耙匀藶楸尽薄耙匀嗣駷橹行摹钡纫幌盗腥罕娪^點。開創了中國人民“站起來”偉大成就,引領中國人民“富起來”的偉大飛躍,為新時代“強起來”提供指導。

(一)群眾路線思想指導“站起來”的偉大成就。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基于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指導,結合中國革命實踐經驗,經過無產階級政黨和人民群眾在斗爭中所形成的先進思想,以創造性的方式引領、應用和推進群眾路線,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提供了有益指導和借鑒。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初,就為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奮斗,沒有任何特殊私利,致力于使人民擺脫貧困落后的悲慘境地,關注民情民意,傾聽人民心聲,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性,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盡心竭力。毛澤東根據實際國情作出正確判斷,“農民問題乃是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⑤,把農民作為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初步形成了依靠貧農,聯結中農的群眾路線,為無產階級爭奪革命的領導權提供了群眾支持。隨著大革命的失敗,毛澤東深刻認識到,必須要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裝力量,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凹t軍的打仗,不是單純地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為了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⑥,把打仗、籌款、做群眾工作作為工農紅軍的三大任務。1929年9月,周恩來起草的《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指出“要經過群眾路線,不要由紅軍單獨去干”⑦,提出了“群眾路線”的概念,初步確立了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黨在領導人民革命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革命實踐經驗。更加重視同其他各階級的聯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壯大自己以戰勝敵人。提出了“兵民乃勝利之本”為核心的人民戰爭思想,強調軍隊和人民團結一致,武裝人民,發揚人民的積極性,參與到抗日游擊戰,配合主力部隊作戰。黨同人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體現了黨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群眾路線。經過中國人民浴血奮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擺脫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實現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雄偉之力。

實現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必須以人民為根基,以先進政黨為領導,以建立優越的制度為目標,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民主,保護人民的權利和利益,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確保人民能夠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

(二)群眾路線思想引領“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此時期,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維護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相繼形成“共同富?!薄皥陶槊瘛薄耙匀藶楸尽钡娜罕娐肪€思想,成為中華民族實現富起來的理論指導。

首先,在繼承毛澤東群眾路線的基礎上,鄧小平對群眾路線概念做出科學界定。一方面,人民群眾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否采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去”的方法,是黨的工作正確與否的前提。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鄧小平重視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把“是否有利于讓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⑧作為衡量姓“資”還是姓“社”的標準;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明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⑨,提出了“共同富?!钡睦碚?。在經濟建設中讓人民獻計獻策,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厘清群眾的歷史作用?!叭嗣袢罕娞岢龅囊庖?,當然有對的,也有不對的,要進行分析。黨的領導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眾的正確意見,對不正確的意見給以適當解釋”⑩。辯證對待群眾意見,實現黨的正確領導與群眾積極擁護有機結合。

其次,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始終堅持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貫徹落實群眾路線思想,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江澤民認為黨的工作做得好不好,根本的衡量標準是人民是否滿意、是否符合絕大多數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樹立黨員同志堅定的政治信念,正確處理好對待群眾的態度問題;深入基層群眾,了解民情,增強同群眾的深厚感情;關心人民疾苦,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重視干部隊伍的作風建設,既要做好群眾思想工作,也要解決實際問題,以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風氣。江澤民同志對于群眾路線的繼承與發展,創新了黨的群眾工作理論,鞏固了黨的執政根基。

最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充分抓住了我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積極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進一步深化了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旨在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關鍵目標。這一理念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將人的全面發展置于關鍵位置。它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視之為發展的重要指導原則?!耙匀藶楸尽睆娬{全面保障他們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這包括改善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各個領域,以確保全體人民能夠共享到發展的成果。在發展的過程中,按歷史發展客觀規律,充分發揮人民的主動性,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科學的回答了我們要實現怎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科學發展的時代之問。進入新世紀,面對世界格局的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進入不可逆轉的潮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發展的機遇,依賴人民群眾的力量,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實現階梯式的發展。

(三)群眾路線思想開啟新時代“強起來”的偉大征程?!敖骄褪侨嗣?,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及了百余次“人民”二字,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鮮明地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守正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賦予了群眾路線新的時代內涵,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繼承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基礎上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民觀,不只是理論問題,更是實踐問題?!耙匀嗣駷橹行摹钡淖裱ㄎ锸酚^的基本原理,把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作為目標導向。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準確洞察時代國情,正確分析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演變,提出了“中國夢”的偉大構想。實現中國夢必須要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結合起來,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群眾路線思想的指導下,習近平總書記領導黨和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創造了全體人民擺脫貧困的偉大壯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勇前進。

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家發展任重而道遠。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帶領中國共產黨人深入群眾、深入基層,了解人民的實際生活,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需求,作決策、出政策、重落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鞏固黨的執政之基。強調人才強國戰略,切實發揮人民的創造力,促進經濟發展,為美好生活提供扎實的經濟基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的參與感,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偉大精神,筑牢人民的精神根基,增強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創作導向,提供更多的優質作品,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的富裕;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讓人民享有勤勞致富的機會;完善分配制度,縮小貧富差距,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減少人民的后顧之憂,更好地投入到社會生產中;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堅實保障;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人民創造宜居、宜業、宜旅的優美生活環境;貫徹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理念,推進國家安全能力和安全體系的建設,為人民生產生活創造平安中國;恪守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好“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營造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使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為群眾路線注入了新時代、新力量,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石。

三、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時代價值

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是毛澤東思想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被實踐證明的真理體系。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不斷發展和完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回應時代和人民的需要,為新時代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提供科學指導,為解決面臨的重大問題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方法論,為我們實現國家的發展目標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指引和支撐。

(一)堅持群眾路線回應新時代偉大斗爭的迫切呼喚。偉大斗爭是精神,激發前進的動力,回答了“保持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正是在解決實際問題,回應時代挑戰,處理社會矛盾的基礎上形成發展,使中華民族實現了從任人宰割到人民當家作主的飛躍。在新時代新征程,面對“兩個大局”,堅持群眾路線,要從偉大斗爭出發厘清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重要價值。

經過改革開放中華民族實現“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新時代我們要實現“強起來”的目標,堅持群眾路線,回應新時代偉大斗爭的迫切呼喚。近年來,中國的飛速發展讓西方國家“破防”,他們千方百計想阻礙中國的發展。部分西方國家采取了一系列限制中國發展的舉措,在全球范圍內“拉幫結派”,中國的復興之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面臨著機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踐行群眾路線,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取得了一系列偉大斗爭的勝利。人民既是風險的受力點,同時也是應對風險的發力點,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明確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決摒棄崇洋媚外和“西方神話論”的執念,樹立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面對世界格局的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進入不可逆轉的潮流,堅持群眾路線,推進偉大斗爭的勝利。

(二)堅持群眾路線是推進偉大工程建設的永恒途徑。偉大工程是基石,夯實前進的根基,回答了“堅持什么樣的主體力量”。堅持群眾路線思想,以黨的自我革命推進偉大工程建設,是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必然要求。對于這一問題,中國共產黨從未停止思考。在1945年7月,毛澤東在延安的窯洞里明確給出了第一個答案,“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總結百年奮斗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自我革命是我們黨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接受人民監督是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生動體現,勇于自我革命,推進黨的偉大工程建設是新時代群眾路線思想的新要求、新內涵。兩者是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有機統一整體。

在新形勢下,堅持群眾路線推進黨的偉大工程建設,密切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注重解決實際問題,避免把工作局限在口號和形式上,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始終堅持“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發揚“三嚴三實”的作風,糾正“四風”,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和黨風廉政建設。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黨,完善黨的組織體系建設,落實好基層黨組織同人民群眾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培養優秀的執政隊伍和干部人才。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增強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能力。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推動黨和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以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跳出歷史的“第二個歷史周期率”,擺正黨在人民心中的地位,為黨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堅持群眾路線是實現偉大事業的必然選擇。偉大事業是旗幟,指明前進的方向,回答了“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是推進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而產生的,通過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群眾的創造力,從而推進社會的發展。因此,站在現代化強國的新階段,堅持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向前推進。

道路問題是決定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所創造的根本性成就,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準確把握歷史新方位、矛盾新變化和時代新要求。不斷深化對“三大規律”的認識,科學地回答了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的問題,從而實現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新成就。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扎實推進,依法治國取得顯著成效,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制約了中國邁向現代化強國的步伐。在新的形勢下,中國共產黨堅定地秉持著群眾路線思想,確保發展的根本目標是為了人民,讓人民共享發展的成果。黨將群眾路線思想與社會主義事業緊密結合,推動民族振興邁進嶄新的征程。

(四)堅持群眾路線是實現偉大夢想重要路徑。偉大夢想是目標,指引前進的航向,回答了“朝什么目標奮進”。實現偉大夢想,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夢。新征程,凝聚中國力量,助力實現偉大夢想。

“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在繼承群眾路線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實現偉大夢想必須要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結合起來,下大氣力解決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抓緊、抓實、抓好人民的切身需要。著力解決好群眾急盼難愁的問題,發揮人民的力量,尊重群眾的主張和訴求,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貫徹落實群眾路線,以人民實際問題為導向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并在解決群眾實際問題中驗證正確與否。在群眾路線思想的指導下,黨和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創造了全體人民擺脫貧困的偉大壯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中國夢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夢,也為世界人民所廣泛接受。因此,堅持群眾路線的思想為實現偉大夢想提供了重要路徑,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砥礪前行,勇立潮頭。

[注釋]

①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②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③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5.

④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

⑤毛澤東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37.

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

⑦周恩來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⑧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2.

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5.

⑩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5.

?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2).

?毛澤東年譜(一九八三—一九四九)(中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611.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41.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

猜你喜歡
時代價值群眾路線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現代思想的啟蒙
毛澤東思想的永恒價值
法治中國視域下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培育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毛澤東思想掛了帥牛鬼蛇神腳下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