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少年述情障礙變遷的橫斷歷史研究

2024-01-26 01:06烏云特娜金童林
關鍵詞:性別差異障礙青少年

王 庚,烏云特娜,2,金童林,2

(1.內蒙古師范大學 心理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2.內蒙古自治區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述情障礙又稱情感表達不能,通常指個體無法準確描述自身的情緒體驗,即個體的情感功能相對受限,在生活中缺乏幻想并且無法找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人格特征[1],一般表現在認知加工和情緒調節方面上的缺陷[2]。國內外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述情障礙在一般群體中的發生率為10%~13%[3],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發生率為7.3%~29.9%[4],而在中國青少年群體中述情障礙的發生率高達36.6%[5]。有研究發現,述情障礙能夠給個體帶來如抑郁、焦慮等情感問題[6-7],同時也會帶來人際互動困難等社交問題[1]以及酒精依賴、藥物濫用等行為問題[8]。青少年時期是個體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階段,主要表現在情緒、認知、社會交往等心理品質的迅速發展[9],而述情障礙作為一種長期存在的、穩定的、超越文化背景的消極人格特質,無疑會對青少年個體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作用,這需要引起國內心理教育者的廣泛重視。述情障礙會使青少年個體知、情、意、行朝向不均衡發展,同時也會為個體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帶來不可磨滅的潛在危害。因此,在當今時期的心理衛生領域下,對于青少年述情障礙的研究任重道遠。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我國對于青少年述情障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孤立的橫斷研究上,并沒有從社會背景變遷的視角來探究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的整體變化趨勢,也就是說,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整體的縱向發展趨勢尚缺乏有效的推斷和科學的結論,這個問題亟待探究。從宏觀整體的角度出發,可以全面了解社會背景變遷對青少年述情障礙的總體影響。除此之外,還可以為家庭和學校在針對青少年述情障礙的心理問題上提供真實客觀的依據,以此制定相應的教育政策來改善青少年的述情障礙心理問題。橫斷歷史研究方法是采用橫斷研究“設計”對大跨度時間、時代(或歷史發展)有關的差異進行分析的研究方法,是將時代發展、社會變遷作為主要研究內容,著重考察心理量隨時代發展的變化,它將現有單項研究根據時間順序加以連貫,使已有研究成為關于歷史發展的橫斷取樣[10]?;诖?,本研究將擬采用橫斷歷史研究的方法對我國2011—2021 年青少年述情障礙整體變化趨勢進行探討。

本研究除了做橫斷歷史研究分析之外,還將采用一般元分析的方法對不同性別在青少年述情障礙得分上的差異進行考察。雖然國內已有較多青少年述情障礙的量化研究,但對量化指標在性別上的差異問題卻體現出不一致的結果,如有部分研究者從生物遺傳學、養育方式和心理發展的角度認為青少年述情障礙存在性別差異[11-13],而另一部分研究者從文化環境和社會支持系統的角度認為青少年述情障礙不存在性別差異[14-16]。對此問題并沒有達成一個具體共識,因此,本研究也擬從宏觀縱向的角度對這一爭議性的問題進行討論。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選取蟻金瑤等[17]翻譯編制的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AS),共20 個條目,包含識別情感困難(DIF)、描述情感困難(DDF)和外向型思維(EOT)3 個維度,所有條目均采用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5 點計分,得分越高說明個體的述情障礙越高。目前,許多研究已表明對該量表的使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國內被廣泛使用[18]。

1.2 文獻搜集標準

參照以往關于大學生橫斷歷史研究文獻搜集的標準[19],結合本研究的主題搜集文獻,搜集標準是:(1)研究中均使用2003 年編制的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2)研究中均報告出青少年述情障礙的基本數據,包括均值、標準差、樣本量等;(3)研究對象均為中國大陸的青少年(初中生、高中生)群體,不包含高職生、大學生及其他群體;(4)測驗的時間必須是“平時”,在特定時間段的施測需要排除,如考試周;(5)如果作者用同一批數據重復發表的話,則選用最早發表的一篇;(6)文獻檢索時間截止至2023 年7 月。本研究文獻的選取必須符合上述所有要求,否則刪除。

1.3 文獻檢索

在中國知網(CNKI)、維普資訊、萬方、Web of Science 數據庫中,輸入“青少年”“中學生”“述情障礙”“述情障礙量表”“adolescents′ alexithymia”詞匯進行文獻檢索,初次檢索到國內外文獻共176 篇,根據文獻搜集標準,排除無效文獻141 篇,最終共納入35 篇有效文獻,這些文獻分布在2013—2023 年,均為橫斷面研究。首先賦予每篇文獻唯一編號并把所有文獻的基本數據(N,M,SD)、發表年份和數據收集年份錄入數據庫,關于調查年份的表示,除在文獻中明確說明數據選取年份外,其他未說明選取年份的均按照發表年份減去2 年作為收集年份[20-21],因此本研究的年代范圍為2011—2021 年。然后將文獻中含有被試性別的子研究數據進行編碼并錄入數據庫(表1)。

表1 橫斷歷史研究所用文獻歷年分布情況Tab.1 Historical distribution of literature used in the cross-temporal historical research institute

在編碼的過程中,部分文獻只報告出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述情障礙均值及各因子均值,并沒有報告出總體樣本的得分情況,參照以往研究的做法,根據式(1)和式(2)對性別子研究數據結果進行加權合成,最終獲得總體樣本的均值和標準差。

2 結果分析

2.1 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隨年代的整體變化

為更直觀了解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的發展趨勢,本研究將數據收集年份作為橫坐標,述情障礙均分作為縱坐標繪制散點圖(圖1)。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總體水平呈隨著年代發展上升的趨勢。

圖1 2011—2021 年青少年述情障礙的整體變化趨勢Fig.1 The overall trend of changes in adolescents′alexithymia from 2011 to 2021

為了可以更清晰地描述出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隨著年代的變化走向,將年代看作連續變量并與述情障礙均分進行偏相關分析,將樣本量和年齡作為無關變量進行控制[22]。結果發現,述情障礙與年代呈顯著正相關(r=0.15,P<0.001)。之后,以年代為自變量,同時以述情障礙均值作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年代對述情障礙具有正向預測作用(β=0.18,P<0.001)(表2)。即2011—2021 年,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呈代際升高的趨勢。

表2 青少年述情障礙均分與年代的相關及回歸系數Tab.2 The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average score of adolescents′ alexithymia and year

2.2 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隨年代的變化量及年代解釋率

上述結果表明,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隨著年代的發展表現出顯著增長的趨勢。為了解這10 年來的變化量,按照以往橫斷歷史研究分析方法[20],以效果量d或解釋率r2來衡量青少年述情障礙隨年代的變化量,具體計算過程為:首先,分別以述情障礙均分作為因變量,以年代為自變量,對樣本量進行加權后建立回歸方程;之后分別將年代2011 和2021 代入回歸方程獲得這兩年時間點的均值M2011和M2021,計算二者的差值Mc,用Mc再除以平均標準差MSD(將所有研究的標準差進行求平均數獲得)最終得出變化量d值。

由表3 結果可知,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均值上升了2.43 分,即增加了0.24 個標準差(d=0.24)。根據Cohen(1992)提出的標準,效果量d的絕對值在0.2~<0.5 為小效應,0.5~0.8 為中效應,大于0.8 為大效應[10]。由此可見,述情障礙屬于小效應,這說明近10 年來,述情障礙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變化幅度屬于小效應,即速率較為緩慢。

表3 青少年述情障礙均分隨年代的變化量Tab.3 Changes in the average score of adolescents′alexithymia over time

2.3 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隨年代變化的性別差異

為了進一步了解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隨年代變化的性別差異問題,本研究共采用3 個步驟進行檢驗。首先,建立男女性別差異隨年代發展的子數據庫。本研究共有16 篇文獻報告了性別得分的差異,總樣本量為12 638 人,男生樣本6 409 人,女生樣本6 229 人(表1)。其次,如前文所述,分別計算不同性別在述情障礙的效果量d或解釋率r2(表4)。計算結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述情障礙的效果量均為小效應,我國男女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均表現為上升趨勢,但女生述情障礙問題的上升趨勢更明顯。最后,采用一般元分析的方法,通過計算性別差異的平均效果量(dˉ)來分析青少年述情障礙均分的性別差異(男生組為控制組、女生組為實驗組),根據式(3)-(6)計算出每年中有相應數據的平均效果量。

表4 不同性別青少年述情障礙均分隨年代的變化Tab.4 Changes in average scores of alexithymia among adolesc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over time

其中,na和nb分別代表男女樣本群體的人數,Sa和Sb分別代表男女樣本的標準差,SD為兩組合成的標準差,Ma和Mb分別代表男生和女生在述情障礙以及3 個維度的均分,di為每一篇文獻的效果量,Wi表示各研究的權數,Ni為各研究的樣本量。經計算,青少年述情障礙均分在整體上并不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0.02)。

3 討論

3.1 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整體變化趨勢及可能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2011—2021 年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逐年上升。就目前的結果而言,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存在代際增長的原因可能表現在以下方面。

從家庭環境角度來看,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的升高可能與父母低頭行為的增加有關。根據生態系統理論的觀點,該理論指出家庭是兒童及青少年發展的第一微觀系統,是兒童進行社會性交往以及關系建立的重要環境,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具有顯著的影響作用[23]。特別地,在當今社會環境的迅速發展下,全球工業革命已經進入到4.0 時期,其標志是互聯網、智能手機的全球化使用[24],在《2014 國民家庭親子關系報告》中指出:大約有58% 的父母會在與孩子進行互動時低頭玩手機并主動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25]。同時,以往研究表明,父母低頭行為與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呈顯著正相關[18],即父母長時間的低頭行為可能會正向導致青少年出現述情障礙等心理問題。此外,在2021 年發布的《全國首個區域教育質量健康體檢報告》中同樣指出:中國父母對手機依賴并做出冷落行為的比例在未來可能會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在這種家庭環境下生活的孩子對手機依賴的比例接近翻倍,由此來解釋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上升的結論可能是合理的,即父母手機冷落行為的逐年增加可能會使青少年更傾向于情感冷漠、自省不足和無法共情,從而可能使其述情障礙水平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此外,從教養方式角度來看,父母心理控制的日漸增加也可能是造成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上升的重要原因。根據自我決定理論的觀點,父母心理控制與父母自主支持這兩種不同的教養方式都可能對青少年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發展產生影響[26],其中,過高的父母心理控制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網絡成癮和述情障礙等問題性心理癥狀。誠然,我國現在有很多父母屬于“直升機式”父母,即無論是在學業還是生活方面,父母都會給孩子安排穩妥,像一架直升機一樣無時無刻不監視著孩子們的成長過程,從行為和心理上對孩子進行無條件的束縛和控制。在當今如此激烈的教育競爭環境下,“我都是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明白呢?”逐漸成為父母在日常教育孩子時的口頭禪,每個家庭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以便未來能夠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和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個想法固然沒錯,但殊不知,這種充滿控制欲和殺傷力的語句可能會使孩子內心情感的發展受到阻礙,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情感發展更具危害性,使其無法準確認識和表達出他人和自身的情緒感受,同時也會對青少年個體的心理韌性和社會獨立性產生消極影響[27],這顯然對個體未來的身心健康發展是不利的。因此,社會各界的心理學工作者應該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倡導父母不要試圖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應秉承合作共贏的交往原則,加強溝通意識并且尊重孩子的態度,讓孩子成為一個能夠獨立思考和擁有積極情緒品質的個體。

總之,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呈上升的趨勢,一方面代表了整個社會環境下的述情障礙水平的變化趨勢;另一方面,也預示著未來中國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的變化,從長遠的視角考慮,這可能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青少年一代又作為一個國家的希望、支柱和未來領袖,其心理健康程度對國家積極發展有重要影響,需要引起廣大心理學研究者的高度重視。

3.2 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的性別差異

本研究對不同性別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的變遷進行橫斷歷史研究分析,結果表明,男女青少年在述情障礙總體水平均呈隨著年代發展上升的趨勢,但與男生相比,女生表現出的述情障礙上升趨勢更為明顯。這可能與性別角色差異有關,處于青春期的女生往往比男生更早地體驗到生理上的變化,其心理隨后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考驗,由于這種生理、心理發展的不均衡,使得女生更容易產生心理障礙等問題,進而導致識別情感能力缺乏更明顯。此外,相對于男生而言,女生的性格更加內斂,她們不喜歡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表露給他人,習慣隱藏自己的喜愛和偏好,經常希望別人去揣測自己的想法。并且隨著時代的變遷,女生更加具有獨立意識,她們希望給他人留下堅強勇敢的印象,即使自己的內心脆弱,也不愿向他人傾訴,進而形成對自身情感表達出現相對困難的局面。同時,該研究通過一般元分析的結果發現,雖然女生較男生有著更高水平的述情障礙,但其整體的性別差異并不顯著,即述情障礙性別差異的平均效果量均為小效應,這與之前的研究結果相一致[14,16]。其原因可能是隨著社會各界對男女地位平等的呼吁,使得女性的社會地位日益提升,主要體現在與男性擁有相同的社會資源和競爭力,從社會層面來看,這固然會讓女性產生更強的社會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28],使其擁有更強的成就動機水平,但從心理層面來看,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女性的情感識別和表達能力[29]。此外,隨著教育現代化的全面普及,各個中小學也為男生和女生提供了更多挖掘自身潛力的機會,以此來樹立自強、自主、獨立的榜樣[30],這也會在無形中減弱了男生和女生對自身情感描述的能力,從而使得述情障礙得分的性別差異并不明顯。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與展望

盡管本研究已經探討了我國青少年述情障礙水平隨著年代發展的變化趨勢如何及其性別差異,但還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本研究只探討了青少年述情障礙的性別差異,并沒有對地區、是否獨生等亞群體的差異結果進行分析,以期得出青少年述情障礙的特征情況。第二,在未來可以選取一些宏觀的社會指標來預測青少年述情障礙的作用,更清晰客觀地探究社會變遷對于青少年述情障礙變化的影響,甚至可以運用更科學的方法建立統計模型,以此來為改善青少年述情障礙提供真實、可操作化的見解,進而提升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歡
性別差異障礙青少年
青少年發明家
睡眠障礙,遠不是失眠那么簡單
跨越障礙
多導睡眠圖在睡眠障礙診斷中的應用
性別差異對TWA的影響
中國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礙的性別差異
45歲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預后的性別差異
“換頭術”存在四大障礙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