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POC的民辦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探索

2024-01-27 13:58宋莉莉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4期
關鍵詞: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民辦高校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成為民辦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尋求教學質量提升的范式之一?!案耪摗闭n程為例進行的教學實踐顯示,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契合現代教育理念,使“學、思、行”融為一體,實現考核方式多元化,是民辦高校用來促進思政課教學提質增效的有效途徑。但還需在教師綜合素質,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平臺建設等方面加以提升與完善,以構建出優質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打造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新生態。

關鍵詞:SPOC;混合式教學;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4.071

0?引言

新時代政策驅動下,民辦高校思政課建設有了長足發展。但如何創新教學形式、優化教育資源,以實現教學質量的飛速提升,一直是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著力解決的問題。近年來,黨和國家對于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改革高度重視。如:教育部印發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中指出,“要深入研究網絡教學的內容設計和功能發揮,不斷創新網絡教學形式,推動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融合?!敝泄仓醒朕k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強調,“提升思政課教師信息化能力素養,推動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政課教學中應用”。這正為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解決面臨問題,進行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

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即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2013年由美國學者?Armando?Fox在MOOC基礎上開發而來,是一種“將優質MOOC資源與面授課堂教學的優勢有機結合,實現對教學環節的重構與創新”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作為對于MOOC的延展與優化,SPOC模式非常適合運用于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當中。它既有助于民辦高校思政課利用線上優質課程資源緩解師資力量、教學資源不足的壓力,也有助于其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打破教學方式、考評機制單一的局面,對于民辦高校思政課走出傳統教學困境,實現教學質量提升大有裨益。

1?基于SPOC的民辦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實踐

筆者所在課程組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課程為例,借助南京大學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開發的“概論”國家精品在線課程為依托,建立異步SPOC教學平臺,在學校部分專業開展混合式教學實踐。

1.1?教學準備

1.1.1?學情分析

互聯網的普及深刻改變著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方式與認知習慣,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概論”課程教學當中符合民辦高校學生獲取知識的期待?!案耪摗闭n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將理論基礎知識通過線上教學平臺以MOOC、視頻等形式展現給學生,能帶來直觀、真實的效果,使課程更加生動、形象,增強吸引力;線下課堂多樣性的教學活動,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體驗感,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實現知識“內化”,進而達到課程教學目標與要求。

1.1.2?教學資源建設

按照國家統編教材章節框架,對SPOC平臺所選MOOC資源內容進行篩選,統籌課程線上線下教學章節、學時,以確保教學內容體系的邏輯性與完整性。建立包含MOOC、課件、視頻、文獻資料等內容的線上教學資源包,并輔以單元測試題、練習題庫、課程討論題等。線下教學資源方面,充實最新教學案例,體現教學內容的前沿性、時代性;選取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社會熱點、重大事件等進行課堂活動設計。

1.2?教學設計實施

課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原則,在線上、線下教學有機統一框架下,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的課程運行程序,實現對學生的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及能力提升。

1.2.1?課前:形成知識構建

教師在SPOC平臺發布MOOC課程資源、學習任務及相關學習資料等。學生按照要求在平臺進行個性化自主學習,完成觀看視頻、參與討論等任務,實現對課程基礎知識的初步構建。并且學生及時將在學習中遇到的疑問或問題反饋到教師發布的調查問卷中。此階段,教師通過平臺學情統計數據關注、督促學生學習進度,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備發現問題,進行精準施教。

1.2.2?課中:實現知識內化

課堂上,教師針對線上學習調查問卷中反饋的問題給學生答疑解惑,對教學重難點結合案例進行深入闡釋,并利用教學APP向學生發布練習,通過演練進行知識點的查漏補缺。針對與課程相關的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學生進行協作研討。教師從旁“引導學生對社會現實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于課程相關拓展內容,學生進行小組展示活動,在情感共鳴中實現知識內化、思想升華。在以上過程中,教師用簽到、搶答、選人等方式活躍氣氛,激發學生參與意識。

1.2.3?課后:進行知識鞏固

每章節課程內容結束,教師引導學生對章節知識點進行匯總,勾畫思維導圖,理清理論脈絡、知識點之間的邏輯結構。學生由此將學習中獲得的碎片化知識系統化,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之后學生完成線上章節單元測試,仍有存疑問題則通過線上平臺與教師繼續交流,實現知識鞏固與拓展。教師根據線上學情數據及時進行評價反饋與教學反思。

1.3?教學評價考核

“合理的考核辦法是教學設計得以有效運行、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實現的基本保障?!薄案耪摗闭n程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實行過程與結果并重的考核評價方式。過程性評價包括:學生線上觀看視頻、完成單元測試、參與討論;線下課堂簽到、練習,參與協作研討、小組展示等環節。主要檢驗學生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果性評價主要為期末卷面考試,兼顧理論知識與思辨能力考核,注重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見表1)

2?基于SPOC的民辦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實踐效果

“概論”課程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首輪實踐結束后,課程組通過調查問卷以及將實踐班級和傳統教學班級期末成績進行對比等形式,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定。

2.1?調查問卷

針對基于SPOC混合式教學的教學形式、教學環節、考核方式、教學資源等內容的調查結果顯示:相對于傳統教學,大部分學生更喜歡混合式教學形式,只有5%的學生還未能及時適應這種教學方式。針對混合式教學環節設計,大部分學生認為比較合理,能夠激發學習興趣,愿意參與其中;而8%的學生則覺得環節設計過于繁瑣,增大了學習壓力。對于混合式教學的考核方式,學生滿意度為96%,普遍認為此種方式相比傳統考核方式更加科學、公平,能夠促使自己變壓力為動力,注重課堂知識積累。另外,多數學生認為混合式教學選用的教學資源生動、恰當,能夠滿足學習需要;而7%的學生則認為還需要增添更多的前沿性內容。(見表2)

2.2?期末成績對比

就期末考試成績而言,經抽取對比發現,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班級的優秀率、及格率高于傳統教學班級。(見表3)

通過問卷調查、成績對比及日常觀測學生線上學習數據和線下課堂表現等看出,“概論”課程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的開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參與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等均有提升,對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及“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起到了重要推進作用,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

3?基于SPOC的民辦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反思

課題組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實踐初步消解了傳統教學中面臨的問題,但還需要對實踐過程進行審視總結,進一步規劃改進,以確保教學實踐的持續健康運行。

3.1?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的優勢之處

3.1.1?契合現代教育理念

“傳統教學模式注重思想理論的單向傳遞,學生是被動的學習者,教師對學生日常學習行為和效果的了解也缺乏一定的方式?!痹诨赟POC的混合式教學中,自主式、參與式、案例式、問題研討式、情景式等教學方法的運用,扭轉了傳統課堂一“師”獨秀的局面。學生由知識接收的容器變為知識加工的主體,教師由知識傳遞者變為學習環境的設計者、引導者。教學中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教師對于學生的正確思想引領貫穿始終,堅持了課程“主體性”和“主導性”的統一。

3.1.2?“學、思、行”融為一體

思政課程對于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除了依靠理論教學外,還要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來促使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內化于心并付諸行動?;赟POC的混合式教學中的小組展示環節,有力配合了線上平臺和線下課堂的理論學習?;顒又袑W生以講、誦、唱、演等形式來表達對革命先輩的緬懷,詮釋對于當今現實問題的思考,在身體力行中體悟責任與使命,樹立家國情懷。學生逐漸“從理論課的‘主體學習’,過渡到實踐活動初期的‘情感體驗’,最終在實踐行動中‘內化踐行’學習成果”,實現了“學、思、行”的統一。

3.1.3?實現評價考核多元化

傳統思政課考核評價以期末卷面成績為主,使學生對于過程性學習的關注度降低,常抱有考前突擊心態?;赟POC的混合式教學的成績考核體現了全程過、多元化的特點。過程性評價中,考核內容結果實時跟進,有據可循,使學生獲得感日益增強的同時變壓力為動力,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對課堂學習的重視,由此也扭轉了傳統課堂理論知識和情感價值傳遞作用相對弱化的局面。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并重,也使考核評價更具客觀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3.2?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的改進之處

3.2.1?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優勢作用的發揮,與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和專業素養息息相關。思政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混合式教學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新常態,放棄觀望姿態以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式。積極參與相關技能培訓,熟練掌握信息化教學手段,以便實現對學生在線學習更加有效的監控和系統科學的指導。并且要加強集體研討交流,集思廣益,提升課堂把控能力,以更好地發揮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啟發、引導作用。開展相關科研活動,提升自身理論素養,以實現對于課程理論知識更加透徹的講解和答疑。

3.2.2?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線下課堂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是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的關鍵步驟之一。要從學生的興趣點、關注點、思想癥結出發,進一步探討教學方式方法,力求激發學生的參與欲與表達欲,以改變混合式教學中部分學生學習任務完成質量不高,思考問題深度不夠等問題。并在教學設計中增加研究性、創新性、綜合性內容,科學“增負”,最大限度地開啟學生的內在潛力與動力,讓學生體驗“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學習挑戰。

3.2.3?完善教學平臺建設

良好的教學環境與資源建設是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保障。要及時更正線上教學平臺的錯誤和瑕疵,豐富平臺上知識點碎片“擴展”欄目的建設積累,注入新的閱讀、觀賞資料和資源鏈接,及時將黨和國家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決策和政策的重大調整傳達給學生。并注意提高網絡安全與信息防范的底線思維意識,確保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領網絡思想高地,筑牢學生的“精神家園”。

4?結束語

實踐證明,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是“依托互聯網重構和優化思政課教學結構的睿智選擇”,是民辦高校用來促進思政課教學提質增效的有效途徑。因此,民辦高校應積極推進思政課混合式教學的開展,并在實踐中歸類凸顯問題,不斷打磨改進,以構建出優質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從而為“完成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務作出貢獻?!?/p>

參考文獻

[1]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節選)[J].教育科學論壇,2018,(15):36.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EB/OL].(20190814)[20230703].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3]羅弦.基于SPOC的大學公共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及運行研究[J].情報科學,2019,(12):110113.

[4]宋莉莉.大學生紅色文化認同困境的成因及其應對之策[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2):145149,156.

[5]葉立國.思政課“三位一體、四步走”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以“原理”課程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01):8488.

[6]王楊洋,齊先達.注冊消防工程師人才需求背景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分析[J].安徽建筑,2022,(10):118119.

[7]張瑜,賈經銘.基于信息技術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精準施教模式探析——以清華大學“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為例[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2,(01):8288.

[8]楊立平.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政治教學八法[J].中國高等教育,2017,(18):3032.

[9]王萍霞.“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2017,(04):211214.

[10]宋莉莉.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J].對外經貿,2022,(08):103105.

猜你喜歡
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民辦高校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淺論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思政課評價體系的構建
關于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究
淺談民辦高校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教育與職業(2014年4期)2014-04-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