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新疆班分層分類教育實現路徑探究

2024-01-27 00:25杜婧朱興偉陳金娥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2期
關鍵詞:高職院校數學

杜婧 朱興偉 陳金娥

摘?要:文章以高職院校新疆班定向培養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研究,客觀分析了新疆班學生群體特點及其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的痛點,并以分層分類教學理論為基礎,以教學實踐為依據,探討了新疆班數學課程分層分類教學實現路徑,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教學效果,對相關教學實踐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分層分類;高職院校;新疆班;數學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2.085

0?引言

數學課程,是高職院校教育課程體系中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數學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形成基礎的職業能力?;趪摇爸橇υ惫こ?,目前內地高職院校中存在一部分特殊群體,即新疆班學生,這部分學生在文化背景、語言能力、教學基礎等方面均與內地學生存在較大差異。新疆班學生在學習具有邏輯嚴密,內容抽象,方法多變等特點的數學課程時,面臨著不同于內地學生的更大挑戰。如何克服現實困難,達成令人滿意的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目的,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思考。在這方面,分層分類教學理論對于新疆班學生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索,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和指導意義。

1?分層分類教學理論

分層分類教學理論最初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學思想,就是根據學生的智力差異、能力差異、發展差異以及其他影響因素等,對學生差異化地進行教學方案設計、課程內容安排、教學方式轉換、教學評估調整,最終目標是踐行“發展的教育”理念,實現學生在不同層次水平上的進步與發展。

國內外學界關于分層分類教學的研究比較多,其中包括一些文獻對分層分類教學的理論基礎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其哲學基礎、心理學依據、教育學依據等,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另外一些文獻則對于分層分類教學的運用實踐進行了探索和總結,包括分層分類教學必要性研究、分層分類教學策略研究、分層分類教學方案設計,以及分層分類教育的教學實踐等,研究成果較為豐富。研究過程中也積累了比較多的有益經驗,這也正是本次研究所站立的巨人肩膀。事實證明,分層分類教育實踐,對于學生成長有明顯助益,通過“因材施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更多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

但相關研究忽視了一個現實中的特殊群體,即新疆班學生。分層分類教學理論對新疆班教學有其普適性,但還需要進一步考慮新疆班學生的差異化特點,因此對于新疆班學生開展分層分類教學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2?研究對象情況介紹

2021年6月15日,安徽省援藏援疆辦批復下達了2021年安徽省對口援疆項目計劃,標志著“十四五”新一輪對口支援和田地區皮山縣項目建設全面啟動。根據安徽省政府援疆工作安排,A學校繼續承擔對口支援皮山縣的定向培養五年制醫學類大專生工作,每年定向培養30名護理專業學生,目前在校共計150人??紤]到與數學課程關聯性,本次研究對象僅選取一、二年級學生,共60人。發出調研問卷60份,實際收回且有效問卷56份。部分統計結果如上表。

可以看出來,目前的新疆班學生在初中時的數學成績并不理想,大部分屬于不及格或較差等次(占比85.72%),底子薄弱是普遍現象;大部分家庭也不具備輔導其數學學習能力,初中及以下的家庭知識層次占比60.72%,學生自己也認為數學底子薄是最主要的制約因素(42.86%),其次是數學本身的抽象性增加了學習難度(39.29%)。因此學生們普遍希望能多舉例(57.14%)、多和實際相結合(35.71%),而不愿意填鴨式教育模式,同時不認為??茖W習階段,數學老師對自己的態度會嚴重影響自己數學學習。

3?新疆班數學教學的痛點分析

3.1?數學基礎薄弱

高職院校中,新疆班學生與內地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最突出的差別就在于學習基礎。雖然同樣是護理專業學生,同樣將面對五年專業課學習生涯,但其數學基礎差異巨大。根據入校后的能力測評可以發現,內地學生基本都具有較扎實的高中層級數學功底,能夠較好地開展高等數學學習,而新疆班學生的測試水平僅為初中層級數學能力,且掌握情況并不理想。

3.2?漢語水平不高

根據研究,2014年在校新疆班學生雖然從考試分數上看與內地學生差距不大,但其真實漢語水平僅相當于內地二三年級小學生水平。近年來雖然有很大提高,但總體語言水平還是有不小差距。如果學生是以并不熟悉的漢語來學習抽象的數學語言,其難度自然可想而知,對于漢語的熟練程度,直接影響了學生獲取信息的質和量,進而影響了其思維和思考。

3.3?文化差異沖擊

文化適應是一個柔性的影響因素,是在理論研究中被重視,但在實際課程教學中極容易被忽視的一個影響因素。事實上,文化適應貫穿于新疆班學生內地求學生涯始終,各個階段中文化沖突、磨合和適應都切實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數學課程作為入學伊始的基礎課程,如何更好地進行課程設計,幫助學生度過最初接觸階段的文化沖突,對于后續學習至關重要。

4?分層分類教學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在新疆班教學實踐中應當尤其注重對于分層分類教學理論的運用,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

一是分層分類教學,能夠更好地針對新疆班學生特點,踐行因材施教教育方法。分層分類教學,可以根據新疆班學生的教育基礎,制定區別于內地學生的教學方案計劃、教學課程設計、教學教材選取和教學成果評價。避免部分教師強制新疆班學生向內地學生看齊的生拉硬拽法,導致“揠苗助長”,既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讓其不能學有所得。

二是分層分類教學,能夠更好地促進新疆班學生文化融入。分層分類教學,可以更好地調動新疆班學生的學習參與意識,加強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便于老師了解學生,從而根據每個學生的特質,安排更適合他的課堂角色和學習方式,便于其課堂融入,提高其參與意識。只有更好的課堂融入,才會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效。

5?實現路徑設計

基于上述對于高職院校新疆班學生群體的調查研究,承擔教育援疆職責的高職院校應當更加重視校內新疆班學生的教學培養計劃制定,要充分尊重新疆班學生的文化背景、語言條件、教育基礎等客觀差異,在現有大分類的基礎上,還要結合具體課程細化小分層工作。項目組正是基于此,希望能夠結合教育援疆的工作目標,結合護理班人才培養方向,準確把握數學教育課程特點,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索建立一種具有可操作性的分層分類教學模式,總體實現路徑設計如下:

5.1?分層分類依據

目前高職院校單獨設置新疆班,即是從大的分類上與內地學生進行了必要區分,但這種分類顆粒度還是比較粗糙。具體到班級,則需要進行更多維度的細致分層,一是通過中學數學成績和入學能力測驗,摸清學生的真實數學水平和能力,將30名學生劃分為優良次3個層級,這種分層并不含有任何歧視,主要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吃不飽”和“吃不了”問題,通過日常課堂互動設計和課后作業安排等來合理化教學安排。二是在數學能力基礎上,綜合考慮學生的漢語言水平、自然聚合(同鄉、同宿舍)等因素,將30名學生劃分為6個小組,盡量讓小組內具有數學成績較優秀的學生,且整個小組的文化親近關系較強,既有利于先進榜樣能夠引導團隊,又便于日后以團隊形式完成特定學習任務。三是打破固化的分層分類,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協調安排學生破圈交流,即有意識地安排小組間學生的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真正融入到課堂學習和團隊共建上來,而不能寄希望于濫竽充數蒙混過關。

5.2?教學課堂實施

(1)教材內容優化。目前所采用的醫學高等數學教材更適合內地學生,實際教學中需要初步從以下幾方面予以優化,一是對知識點進行分類,將符合教學目標的基礎知識體系作為必學內容,也作為課堂教學重點,對一些明顯超過新疆班學生能力范圍的知識點作為選學內容,課堂上僅作介紹性講解,課后依托微課資源供有能力的學生學習。二是注意教學語言運用,對于數學教材中抽象、晦澀的解釋性語言,以更加直觀的案例和更加簡單的語言進行表述,這就要求以多媒體課件作為對教材的合理補充。三是對課后習題進行補充和分類,教材的習題難度總體偏高,屬于拔高習題,新疆班學生練習效果較差,需補充部分基礎習題,分層使用,以基礎習題為主,拔高習題為輔。后續內地高職院校還應當進一步與新疆地區初等教育工作者合作,結合新疆學生實際教育情況,編制真正適合這部分學生群體的數學教材。

(2)教學方法優化。一是小組合作探究: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布置學習任務,通過討論研究、分組實施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感體驗,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同時組內分工,使學生自我分層,提高分層的準確性。二是任務驅動教學:由于語言的客觀困難,對于新疆班的數學教學要更注重課前學習,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如由學生在課前以小組形式完成學生微課,既能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又能充分暴露在新知識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三是資源輔助提升:傳統課堂教學之余,老師要優化各種教學資源,發揮在線學習和“互聯網+”優勢,鼓勵有能力的學生課后持續學習,并且自身投入更多的精力,積極地對這部分學生提供支持,提供必要的輔導。

5.3?考核機制設計

教學成果如何,最終需要進行考核評價,因此考核評價機制的設計傳遞出的價值導向,將直接影響教學過程安排。高職院校如希望對于新疆班學生構建更具針對性的分層分類教學方案,就一定要注意做好相應的考核評價機制配套。對于新疆班學生數學教學的考核評價,要做到以下幾點原則:一是要做到公平,只有公平的評價才能達到考核的目的;二是要做到分層,只有具備分層能力的評價才能檢驗教學成果;三是要做到客觀,通過客觀的評價才能了解是否實現了“發展的教育”目標;四是要做到全過程,即評價機制不能只是結果評價,還需要有過程評價。

6?結語

教育援疆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如何更好的發揮高職院校在教育援疆工作中的作用,如何發揮好數學課程作為高職院校定向培養新生公共課程的基礎性作用,值得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持續思考。從而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和“去中心化”的課堂教學思維,以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的數學課程設計和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來更好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實踐分層分類的數學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徐士芳,李祥春.分層分類教學模式探析[J].晉中學院學報,2007,24(1):112114.

[2]翁競,胡政發,肖海霞,等.大學數學分層分類教學的必要性與實現路徑[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20,40(3):8487.

[3]劉志梅,王志華,王勁松,等.援疆大專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探析——以安徽醫學高等??茖W校五年制援疆護理大專班為例[J].文教資料,2014,(33):144145.

[4]桂玲玲,賈娟娟,黃弋冰,等.安徽省內地新疆班護理專業學生學校適應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2):220222.

猜你喜歡
高職院校數學
我們愛數學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