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雨富水山區隧道滲漏水調查與防治對策研究

2024-01-28 08:55王辰晨張彥龍
甘肅科技縱橫 2023年12期
關鍵詞:橫洞接收點車行

王辰晨,周 凱,張彥龍

(1.廣東華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420;2.廣東省隧道工程安全與應急保障技術及裝備企業重點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420)

廣東某高速公路至2023 年已運行18 年,其中某隧道穿越巖溶地層,地下水、地表水豐富,受部分地表地質條件尚不太穩定等因素影響,隧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地表塌陷、拉裂、沉降、滑坡等各種地質病害。地表病害的出現,加劇了雨季地表水對隧道頂地下水的補給,誘發了隧道滲漏、涌水、襯砌微裂、防火涂層與瓷片脫落、隧洞偏壓等,對隧道結構及行車安全具有潛在的。近年來,隧道洞內地表病害較多,施工及運營期間管理單位多次對隧道頂地表塌陷及裂縫進行了處理。2021年雨季暴雨過后,隧道內一處車行橫洞+27 m處兩側水溝內泄水孔涌水量大,南行水溝內積水溢至行車道,影響隧道通行安全。因此,隧道滲漏水調查與防治具有極其重要的工程實際應用價值[1-2]。

1 工程概況

隧道北行全長1 130 m,南行全長1 295 m。隧址區山體為構造剝蝕地貌,地表發育有溶溝溶坑石芽。隧道穿越石灰巖中低山區的鞍部,其典型形態特征為裸露型巖溶地貌。區內最高標高為306.7 m,最低100 m,高差達200 m以上。隧道南北兩側坡度較大,為30°~50°。2021 年5 月中旬,暴雨過后,洞內襯砌滲漏水增多,一處車行橫洞+27m處兩側水溝內泄水孔涌水量大,南行水溝內積水溢至行車道,影響隧道通行安全。

2 隧道洞內滲漏水調查及排水系統檢查

隧道北行洞身襯砌病害共有浸滲9處。隧道南行洞身襯砌病害共有55 處:浸滲54 處,滴漏1 處。本次調查中,隧道內左、南行排水設施均完好[3]。洞身襯砌病害例圖如圖1。

圖1 洞身襯砌病害例圖

3 隧道地表地質災害及排水設施調查

根據2007 年隧道頂的地面調查結合以往地質勘查資料,位于隧道南行頂部的東西向F1斷層兩旁分布有較多巖溶漏斗,已發現19 個,由于隧道施工已回填和治理,地表已難以識別漏斗、塌陷的具體位置。但在斷裂及溶洞分布的南北兩側的排水溝旁又出現新的巖溶塌陷。

2008 年調查時發現存在8 個塌陷,并且都進行了處理。

2009年調查時,發現2008年處理過的塌陷都已趨于穩定,并且在大樁號端洞口新發現了2 個塌陷和1條沖溝。

2021 年調查發現某隧道洞頂塌陷集中區域排水溝多處堵塞,雜草茂盛,排水作用部分失效;區域內有一處長約20 m、寬2 m、深2.5 m溶槽,兩排水溝交會處有一處地勢較平坦的洼地,雨季時雨水在上述兩處匯集,均存在下滲可能;另有兩處泉眼,分布在區域兩端,其中1#泉位于隧道頂,對隧道影響較大。

4 水連通試驗

4.1 試驗方案及過程

水連通試驗屬于一種研究地下水流動的技術,利用某種示蹤物質在上游點的投放,并在下游點獲取不同時間段的水樣,通過熒光分光分度計室內試驗,分析樣品水樣是否含上游投放物質,證明投放點與取樣點間是否有水力聯系[4]。

本次連通試驗共設置了3個投放點和9個接收點,目的是驗證3 個投放點溶槽處(TF01)、洼地處(TF02)、1#泉處(TF03)與另外9 個接收點:隧道車行橫洞大樁號端+27m處(JS01)、隧道車行橫洞小樁號端+27m 處(JS02)、隧道南行出口慢車道水溝處(JS03)、隧道南行出口超車道水溝處(JS04)、隧道北行入口慢車道水溝處(JS05)、隧道北行入口超車道水溝處(JS06)、隧道北行出口慢車道水溝處(JS07)、隧道南行入口慢車道水溝處(JS08)、隧道南行入口超車道水溝處(JS09)之間的連通性與水力聯系。

水連通試驗當日上午9:00 左右,分別在TF01投放2 kg 熒光素鈉,在TF02 投放2 kg 熒光增白劑,在TF03投放2 kg羅丹明B;在JS01~JS09 9個點進行取樣(10:12—12:45 約每半小時取樣1 次,12:45—16:30約每小時取樣一次,累計取樣9次),投放試劑前分別在各接收點取初始水樣做背景值。

4.2 試驗結果分析

在取樣過程中,在JS01、JS04 點處觀察到水體的顏色變化。9個接收點的熒光素鈉、熒光增白劑與羅丹明B 濃度隨監測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2 所示,其中,橫坐標軸表示取樣時間,縱坐標軸表示取樣水樣中的示蹤劑濃度(熒光素鈉、熒光增白劑、羅丹明B),單位是μg/L。其中,橫坐標軸8:52對應的時刻濃度為各示蹤劑的背景值濃度,以后表示投放后開始監測的示蹤劑濃度。在監測期間,投放示蹤劑前早上7時發生第一次降雨,雨量等級屬于大雨;中午12時發生第二次降雨,雨量等級屬于中到大雨。

圖2 接收點濃度變化圖

(1)示蹤響應結果。從圖上和濃歷時度曲線可以看出TF03投放的羅丹明B在JS01、JS04點反應明顯,在JS02、JS03點有反應;TF02投放的熒光增白劑在JS02、JS03、JS08點有反應;TF01、TF02、TF03投放的3種示蹤劑在其他接收點處無反應(在背景值附近)。

(2)響應結果分析。JS03 點取樣水體多數渾濁,對相應結果存在一定影響;JS08 點背景值水樣渾濁,后續水樣清澈,監測濃度值經陡降后保持穩定,可認為該接收點未接收到TF02投放的熒光增白劑;JS01 與JS04 點羅丹明B 濃度歷時曲線基本一致,是因為隧道車行橫洞大樁號端+27 m 處邊墻泄水孔水流匯入南行超車道排水溝,并向出口端排泄,JS01 點處羅丹明B 濃度歷時曲線一次高峰表明TF03點屬于直接灌入式的快速通道點;JS02點出現多次波峰,說明連通該處的地表水具有一定緩沖和蓄積能力的特點。

綜上,可以認為:TF03(1#泉處)與JS01(隧道車行橫洞珠海端+27 m 邊墻泄水孔處)存在直接水力聯系;防治的重點應是防止雨水、地表水直接進入TF03 周邊以落水洞或巖溶漏斗為主要形式的垂直通道,同時將1#泉水流引出。

5 綜合防治對策

隧道滲漏水水害防治應遵循“地表截排,圍巖堵水,洞內引排,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

(1)地表截排。通過地表修建截排水溝和對地表病害的回填等處理方法,減少地表水的入滲。防治對策見表1。

表1 地表截排防治對策

(2)圍巖堵水。通過注漿等方法達到圍巖進行加固和地下水滲流通道堵塞的目的。防治對策見表2。

表2 圍巖堵水防治對策

(3)洞內引排。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基礎上,在隧道內用過引排水將襯砌背后的水排出。防治對策見表3。

表3 洞內引排防治對策

6 結論

(1)經過詳細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測繪,結合本次現場踏勘發現隧道洞頂塌陷集中區域截水溝多處堵塞,雜草茂盛,排水作用部分失效;區域內有一處長約20 m、寬2 m、深2.5 m溶槽,兩截水溝交會處有一處地勢較平坦的洼地,雨季時雨水在上述兩處匯集,均存在下滲可能;另有兩處小規模溶洞及兩處泉眼,分布在區域兩端,其中1#泉位于隧道頂,對隧道影響較大。

(2)TF03(1#泉處)與JS01(隧道車行橫洞大樁號端+27 m邊墻泄水孔處)存在直接水力聯系;防治的重點應是防止雨水、地表水直接進入TF03周邊以落水洞或巖溶漏斗為主要形式的垂直通道,同時將1#泉水流引出。

(3)隧道滲漏水防治對策應該結合現場實際調查情況進行綜合治理。由于各個隧道產生水害的機理和原因不盡相同,隧道地質條件和結構狀況不同,必須在查清水害原因的基礎上選擇合理的處理方法。文章針對現場調查結果采取的措施有:①地表塌陷采取回填黏土處理的方式,黏土層中覆蓋土工布,規模較大溶槽進行周邊修建截水溝引排的方式;②對地表排水設施堵塞段進行清理,破損段進行修復,為減少地表水下滲,新增匯水區截水溝,有效引導地表排水。

猜你喜歡
橫洞接收點車行
公路隧道與橫通道空間交叉結構穩定性分析
分水嶺隧道橫洞進正洞挑頂施工技術探討
峰回路轉不見君 山頂空留車行處 2018環意大利自行車賽
更正
關于隧道橫洞進右洞施工技術總結
車行水上躍山河
永福老區龍車行
動態網絡最短路徑射線追蹤算法中向后追蹤方法的改進*1
淺海波導界面對點源振速方向的影響?
榴桐寨隧道1#橫洞挑頂施工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