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陽縣“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2024-01-29 03:59呂紅艷李暄
中國林副特產 2023年6期
關鍵詞:千陽縣管護樹種

呂紅艷,李暄

(1.陜西省寶雞市千陽縣林木種苗工作站,陜西 寶雞 721000;2.千陽縣高崖林場,陜西 千陽 721100)

千陽縣土地總面積993.929 km2,轄7鎮65個行政村,2021年末,總人口13.4萬人。千陽縣“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從2007年實施以來,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聚焦“國土綠化暨花海建設”目標,聚力環境優美、生態宜居根本,通過“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的實施,進一步提高了村莊綠化覆蓋率,形成了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生態村建設格局,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1 千陽縣自然條件

1.1 地理區域概況

千陽縣屬渭北臺塬丘陵溝壑區,地勢由西南和東北向千河谷地傾斜。東北為千山山脈,西南為隴山山脈,屬關山林區,中間系千河谷地和黃土臺塬。境內最高點高崖鎮雪白店海拔1545.5 m;最低點馮家山水庫庫區海拔710 m。山、川、塬地貌明顯。全縣可分為基石山區、黃土丘陵區、山前洪積扇區、黃土臺塬、河流階地區五種地貌類型。

1.2 氣候土壤植被資源

千陽縣屬大陸性半濕潤、半干旱季風氣候區,年平均降水量650 mm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冬、春干旱是千陽發展農林業生產的主要障礙因素。年平均氣溫10.8 ℃,7月最熱,平均23.4 ℃,年最高氣溫平均35.9 ℃,極端最高氣溫40.5 ℃,1月最低,平均氣溫-2.7 ℃。年極端最低月氣溫平均-14.4 ℃,年極端最低氣溫-19.9 ℃。溫度地域分布規律是:千河川階地氣溫高于臺塬,臺塬高于南北山區。年均溫度最低點高崖為8.7℃,最高點水溝為11.5℃,年平均氣溫8.3℃,氣溫至南向北逐漸遞減。氣象災害有干旱、大風、暴雨、連陰雨、冰雹、霜凍和干熱風等。

經土壤普查,千陽縣土壤有8個土類、15個亞類,26個土屬,76個土種。主要有黃綿土、黑壚土、紅土、紫色土、褐土、淤土、潮土、沼澤土。土壤養分普遍偏低、一般活土層只有15~20 cm,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0.7%,全氮含量平均為0.06%,速效氮含量平均為19.2 mg/kg,速效磷含量平均為13.4 mg/kg,速效鉀含量平均為62 mg/kg。pH在6.8~7.5,全縣土壤普遍缺氮缺磷突出,氮磷比例失調,微量元素少。

千陽縣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組成林分植被及森林資源分布南北及中部差異較為明顯。其特點是:森林資源分布極不均衡,以人工林為主,天然次生林及灌木林為輔?,F在植被基本上為人工營造的刺槐林及小片的油松、側柏林,經濟林有桑園、蘋果園、桃園、核桃園。散生木有旱柳、杜梨、臭椿、小葉楊、山楂等。灌木有狼牙刺、胡頹子、山杏、山桃、胡枝子、酸棗、懸鉤子、繡線菊、沙棘、葛藤、黃薔薇、杠柳等。草本有茵陳蒿、艾蒿、野棉花、白茅、黃菅草、紫苑、羊胡子草、禾草等。組成林分的優勢樹種,天然林以山楊、櫟類為主,有少量側柏;人工林以刺槐為主,有少量油松、側柏。藥用植物有黨參、柴胡、薯芋、半夏等。

2 千陽縣“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概況

2.1 千陽縣“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主要建設內容

“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主要包括四部分[3],即以庭院、村莊、路渠綠化和村莊周圍片林為綠化重點,顧及綠化現狀,突出地域特色,“一街一景” 或“整村一景”[2]、優先采用鄉土樹種,再以經濟果樹、花喬灌合理搭配,既體現地方特色,又達到經濟、生態雙贏的目的。

2.1.1 庭院綠化建設。以農戶庭院為綠化單元,通過入戶走訪、征求意見等方式,秉持尊重農戶意愿的原則,2007年在寺坡、曹家塬村試點實施,農戶庭院主要以栽植甜柿子、核桃、葡萄為主,以栽植月季及其它美化樹種為輔。

2.1.2 村莊綠化建設。從2007年開始先后對寺坡村、曹家塬村等22個村巷道、學校、廣場等公共空閑地進行綠化,主要以栽植紅葉李、櫻花、欒樹等冠幅大、主干高的喬木為主,形成了村莊綠化骨架。

2.1.3 路渠綠化建設。按照有路必有樹,有樹必有路的原則,結合農發項目工程,對鄉村道路、渠道、千河、馮坊河兩岸進行綠化,主要以栽植國槐、塔柏、柳樹、女貞、紅葉李等根系深、冠幅窄的樹種,做到喬木與灌木相結合、針葉林與闊葉林相結合、在視覺上形成層次美。

2.1.4 一村一片林建設。片林建設應從長遠考慮,充分利用村周圍閑散地、墳地、路渠、河灘地、空隙地等栽植柏樹、大葉黃楊等常綠類環保林、防護林,周邊密植,預留進出口,以便村民日常處理生活垃圾。[1]

2.2 千陽縣“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設計秉持原則

2.2.1 因地制宜、彰顯特色。根據地形、民俗和功能要求,以改善鄉村生態、生活環境為目標,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植物配置以綠為主,輔以花灌木、鄉土樹、彩葉樹,形成春、夏、秋三季有花,冬季常綠的生態空間。樹種的選擇上,優先選用本土適生、長壽、抗逆性強的鄉土植物,不盲目栽植外來樹種和不適生、不耐管護植物。同時嚴把質量技術標準,建設優質工程,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

2.2.2 造管并重,夯實責任。要始終堅持栽植與管護同步進行,依托7個鎮天保工程集體林管護站,靠實管護責任、健全村、組(農戶)護林網絡體系。對新栽幼樹要強化澆水、除草等管護制度,最大限度地把造林綠化成果保護下來。

2.2.3 順應民意,注重實效。鄉村綠化要注意尊重傳統文化與民俗,尊重村民意愿,保護鄉村原有風貌和植被群落結構,保護老樹、古樹,體現鄉村特色。合理利用閑置地,見縫插綠,不占用農田;結合原有地勢地形,就地取材,選取耐管護、適應性強的鄉土植物;增強配套便民服務設施,簡約美觀、便于施工、后期保養。

2.3 千陽縣“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取得的成效

千陽縣“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總投資373.6萬元。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2018年、2019年、2021年先后在寺坡村、曹家塬村、王家莊村、觀明村、崔家頭村、惠家溝村等22個村實施,截至2021年底,共完成綠化面積3290畝,綠化長度240.5 km。其中:村莊綠化長度182313 m,折合面積820畝;庭院綠化共用苗木4.1萬株,面積53畝;路渠綠化長度114501 m,折合面積1030 畝;一片林建設1440畝。通過對村莊內部的道路綠化、庭院綠化和村莊周圍的路渠綠化及一片林建設,已使農村居民區內綠化覆蓋率達到46.8%,村莊道路、路渠綠化率達到97.5%,戶均栽植鄉土樹種或引進樹種3~5棵,戶均綠化面積11 m2,受到了群眾的充分認可,滿意度達到95%以上。

2.3.1 生態效益。實施“三化一片林”建設以來,千陽縣村莊、庭院、路渠綠化面積明顯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8.55%,空氣質量更加清新、草木繁盛,花鳥為鄰田園生活畫面感更加強烈。

2.3.2 經濟效益?!叭黄帧鄙粥l村建設中綠化施工和綠化養護可以直接增加周圍群眾的經濟收入,構建了相對穩定和功能較全的農村新型綠化模式和森林鄉村生態格局,庭院建設體現花果兼收,渠路綠化可防風固沙有利于水土保持,片林建設力求經濟林優種高產。

2.3.3 社會效益。在改善村容村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使村民也感受到了營造最佳人居環境的重要意義,有效調動了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形成了城鄉聯動,全民動手,廣泛參與,建設美麗鄉村的良好局面。

3 千陽縣“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3.1 路渠綠化冠幅較小,遮陰及生態功能不佳

近年來,千陽縣以創建“四好公路”為契機,多數村組道路已被硬化,硬化道路普遍在3~4 m左右,兩側栽植的塔柏、女貞、紅葉李等小喬木、苗木冠幅窄且相對較小,雖然綠化、美化效果較好,但其遮陰及生態功能相對高大喬木較弱。

3.2 空間層次簡單、色彩單一、季相景觀不突出

受傳統造林模式的影響,千陽縣在造林中普便采用行距、株距相等的等距離造林方式,缺乏空間層次錯落有致與平面上疏密相同的變化,在視覺上顯的比較呆板。近年來,為了突出冬季綠化效果,常綠樹木栽植比例相對提升,開花灌木栽植比例相對減少,缺乏一種絢麗多彩的畫面,缺乏生機與活力。

3.3 長效管護、管理機制不完善

管護責任落的不實三分栽、七分管,雖然實行“屬地管護責任法”按照“誰栽、誰護、樹權歸誰”的原則,逐級落實了管護任務和責任,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有個別路渠、村莊、片林雜草叢生、病蟲害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苗木正常生長和村莊美觀度。

4 千陽縣“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建議

4.1 堅持齊抓共管,群策群力

建設“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工作是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工程,符合當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形勢是有益當代、造福子孫后代的民心工程。本著對人負責、對社會發展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精神,突出自然性、生態性、郊野性,超前思維,科學決策,引導廣大群眾增強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形成九牛爬坡、個個出力的生動局面。

4.2 堅持科學規劃,合理配置

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以村莊綠化為重點,以路渠綠化為框架,以家庭院落為單位,以村周片林建設為襯托,充分體現農村綠化的大背景,彰現農村景觀和田園風光[2]。積極采用鄉土樹種草種,不搞奇樹異草,路渠綠化方面建議主要配置以國槐、楊、柳等為主的高大喬木,迎街面或背街面樹種配置可根據街、路寬窄的實際,施行單號行或多行相間栽植,綠化美化、經濟兼容的綠化模式,配置樹種可為核桃、甜柿子、杏,中間可配置紅葉李、大葉女貞、獨桿月季、塔柏等;片林配置樹種可為核桃、楊、杏等,形成生物多樣性景觀。

4.3 堅持突出重點,提升實效

始終嚴把“四關口”即嚴把規劃設計關,嚴格按照規劃設計組織施工,堅決禁止不做規劃、不依規劃、想栽什么就栽什么的隨意栽植行為和做法;嚴把苗木質量關,堅持適地適樹,突出優質鄉土樹種,嚴格執行“兩證一簽”制度,確定專人實地把關驗收,堅決杜絕不合格苗進入縣域內;嚴把整地栽植關。栽植前嚴格按照樹種栽植要求和用地實際情況進行整地,對立地條件差的地段換土栽植,派技術骨干深入一線指導解決問題;嚴把?;畲胧┞鋵嶊P,積極推廣大苗帶土移栽、根系處理、大樹截桿等造林技術措施,澆足、澆透定根水,進一步提高了栽植管護標準化水平。

4.4 堅持建管結合,長效保障

以項目為支撐,實行轄區路段由護林員劃段包干管護,相應路段群眾自覺管護模式根據季節變化,做好各種樹木、花草的修剪、美化清理雜草、病蟲害等工作,設立保護綠化警示牌和懸掛宣傳標語,同時加強林業法律法規宣傳,不斷提高干部群眾的依法護林意識,保障新栽幼樹和種植花草成活、成景,推進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鄉村振興厚植綠色根脈。

猜你喜歡
千陽縣管護樹種
2022年將農村公路管護領域就業崗位穩定在80萬左右
陜西寶雞千陽縣南寨鎮:防病防蟲保增收
千陽縣文化館傳承人培訓
千陽縣劇團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培訓
寒冷天氣 咋管護羔羊
縮短進城農民的“適應期”——千陽縣抓黨建引領進城農民融入城市
入秋養羊管護 不同于春夏季
常綠樹種在新疆的應用現狀
森林管護中GPS技術的應用
城市綠化樹種選擇,只顧眼前你就輸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