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教育學國際研究綜述
——基于WOS 數據庫的文獻計量分析

2024-01-29 16:17童弋馨范宇軒
開放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老年學教育學聚類

吳 峰 童弋馨 范宇軒

(北京大學 教育學院,北京 100871)

在全球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壽命延長的趨勢下,世界普遍面臨人口老齡化挑戰。成人教育與學習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保持身體、精神和社會活動的能力(Purdie & Boulton-Lewis,2003),促進積極老齡化(Kalenda & Ko?varová,2022)。教育學者有義務通過專業研究與實踐促進積極老齡化和終身學習的實現(Moreno et. al,2023)。在此背景下,成人教育與老年學的融合催生了老年教育學(Educational Gerontology)。

老年教育學指對老年和老齡化問題進行教學的研究和實踐,這一術語最早出現在1970 年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博士項目中(Sherron & Lumsden,1990)。隨后,老年教育學專業刊物《教育老年學國際季刊》(Educational Gerontology:An InternationalQuarterly) 于1976 年創刊,第一本老年教育學專業書籍《教育老年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于1978 年出版,推進了這一領域的學術發展(Peterson,1980)。老年教育學著眼于研究教育和學習過程與人類衰老的關系,預防過早衰老,促進老年人承擔有意義的角色,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會對老年人的態度。當前我國老年教育學研究視野主要局限于“對老年人的教育”,而西方老年教育學科受大學科意識的影響,研究范圍不僅包括活躍老年人、脆弱老年人,還包括為其提供支持服務的相關從業者,即老年教育是關于老年人和為老年人提供支持服務的教育活動 (李潔,2021)。我國老年教育學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為了厘清國際老年教育學及其研究方向,本研究采用文獻計量法,對Web of Science 數據庫(以下簡稱“WOS”)中與老年教育學相關的文獻進行綜述分析,總結國際老年教育學的重要成果,揭示老年教育學研究趨勢和熱點,以期為我國老年教育學學科發展和研究提供借鑒。

一、研究設計

(一)文獻樣本

WOS 數據庫的核心合集包括《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XPANDED)、《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CI)、《ESCI引文索引》(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Index,ESCI)。老年教育學涉及老年人和與老年人有關的教與學活動,本研究因而將搜索的關鍵詞拆分為“老年”和“教育”。其中,“老年”檢索詞包括“older”“elder”“elderly”“old-age”“third age”“seniors”“senior citizen”“aging”“later life”“gerontological”“gerontology”;“教育”檢索詞包括“education”“learning”“learner”“teach”“instruct”。本研究使用WOS 高級檢索功能,即通過字段標識、布爾符運算、括號和檢索結果集創建檢索式,其中TI 代表標題,最終檢索語法為:TI= (education* OR“learner*” OR “learning” OR teach* OR instruct*)AND TI =(older OR elder OR elderly OR old-age OR aging OR seniors OR senior citizen* OR “later life”OR third age OR gerontology OR gerontological),文獻類型聚焦學術論文和綜述論文,語種選擇英語,檢索日期截止為2022 年12 月31 日,研究方向選擇“Educ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共檢索到文獻2008 篇,經人工篩選,最終保留文獻739 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獻計量方法,采用HistCite 和CiteSpace 兩款文獻分析軟件開展研究。HistCite是一款文獻引文分析可視化系統,研究者通過導入文獻及引用數等數據,可以快速得到研究領域的重要文獻、作者和期刊,然后通過自動繪制功能生成引文編年圖、引文矩陣,得到該研究領域的關鍵引文、發展脈絡和研究動向(李運景等,2006)。CiteSpace 是一款科技文本挖掘和可視化分析工具,它基于共引分析理論和尋徑網絡算法等,對特定領域文獻的關鍵詞、期刊、作者及其所屬機構等進行共現分析,探究該研究領域的發展路徑及關鍵文獻,揭示某一領域的研究前沿與知識基礎(肖明等,2011)。本研究首先運用HistCite 軟件對文獻基本信息、引文關系等進行文獻計量分析和內容分析,然后運用CiteSpace 軟件基于文獻及其關鍵詞等刻畫知識圖譜,構建老年教育研究的知識關聯,尋找研究脈絡、熱點和未來方向。

二、老年教育學研究脈絡

本研究按上述檢索方法將在WOS 數據庫中得到的文獻數據導入HistCite 和CiteSpace 軟件,從文獻時間、研究方向、國家/地區、來源期刊、研究者等維度,對739 篇文獻進行文獻計量分析和高影響力文章的內容分析,梳理國際老年教育研究歷程、發展脈絡和主要研究方向。

(一)研究歷程

1. 時間分布

本研究建立了文獻發表數量年份分布圖(見圖1)。由圖可知,老年教育文獻最早出現于1967年,此后一段時間該領域發文數量一直較少且有間斷。1982 年,聯合國召開的第一次老齡問題世界大會成為國際老年教育研究的重要轉折點(董香君,2020),劍橋大學同年成立英國第一所第三齡大學(楊德廣,2018),此后相關研究成果不斷涌現。1983—2017 年間,老年教育研究年均發文量在14篇左右,與前一階段相比,呈平穩增長趨勢。期間,世界衛生組織(WHO)1987 年提出了“健康老齡化”概念;2002 年出版的《積極老齡化:從論證到行動》一書,提出了“積極老齡化”概念。2018 年后,老年教育研究文獻數量增長較快,截至2022 年,年均發文量40 篇左右。從發表文章數量及增長趨勢看,相比于其他學科,老年教育學仍屬新興研究領域,處于前范式發展階段。

圖1 國際老年教育學研究文獻數量分布

2. 引文編年圖

引文分析是文獻計量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引文編年圖指依據文獻之間的引用關系形成以時間為順序的關鍵文獻引用網絡圖,展示某一領域最初文獻及該研究主題發展的脈絡、承接關系,可幫助研究人員鑒別重要文獻及其引用關系。使用HistCite 軟件分析導入的文獻數據,可生成文獻的本地數據庫引用次數 (Local Citation Score,LCS)和WOS 數據庫引用次數(Global Citation Score,GCS)。本地數據庫引用次數指該數據庫(WOS 核心數據庫集合)中其他文獻對該文獻的引用,反映了該文獻在該研究領域的重要程度;WOS 數據庫引用次數指全球研究者對該文獻的引用情況,反映了該文獻在全球范圍內的受關注程度。在繪圖功能(Graph Maker)中,用戶可以確定一個GCS 或LCS的值作為閾值,系統可以幫助選取文獻集合中達到閾值的文獻,依據時間先后生成編年圖(李運景等,2006)。本研究將1967—2022 年間的739 篇文獻導入HistCite 支持軟件,選擇本地引用次數最多的40 篇文獻,得到引文編年圖(見圖2)。其中,圓圈大小代表文獻的本地數據庫引用次數值,圓圈越大,則值越大,圈內數字代表文獻編號,無實際意義;箭頭代表文獻引用關系。由圖2 可知,國際老年教育研究的關鍵文獻自1986 年才出現(#68),說明之前的研究仍處于萌芽探索階段;關鍵文獻量自1996年后逐漸增多,從文獻LCS 值可以看出,該研究領域自2003 年后持續發展,與圖1 所得的發展階段互相印證。關鍵文獻多數來源于《教育老年學》(Educational Gerontology)期刊,表明該期刊對老年教育學的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

圖2 國際老年教育研究文獻引文編年圖

(二)主要脈絡

引文編年圖顯示,國際老年教育學發展存在三條脈絡。左側較大的區域是老年教育主要研究方向,即老年學習。該研究脈絡自#68 起,影響較大的文獻包括#226、#282、#300;第二條研究脈絡由文獻#239、#308、#380 組成,主要探究老齡化教育及其組織方式;第三條研究脈絡圍繞代際服務學習,由文獻#456、#528 組成。上述引文編年圖的重要文獻基本信息見表1??傮w而言,三條脈絡基本符合彼得森對老年教育學研究對象的劃分(Peterson,1980),即以老年人為對象的教育(instruction of older people)、以所有人為對象的關于老年人的教育(instruction about older people)、以老齡工作專業人員或輔助的老齡工作專業人員為對象的教育(i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s and paraprofessionals)。

表1 引文編年圖中重要文獻信息

脈絡一:老年人的學習。#68 的作者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借助生活滿意度指數和費希爾自主學習指數(the Fisher Self-Directed Learning Index)等量表,測量老年人參與教育活動的影響因素。研究發現,老年教育參與程度與教育獲得、失能癥、參與自主學習活動的傾向、對學習需求的意識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老年人對教學活動場所的了解程度是預測他們學習參與程度的最佳指標,因此從業者可以通過豐富老年人對教學活動場所的認知和體驗提高老年人的學習參與(Fisher,1986)。此后,圍繞老年人學習動機、老年人學習需要等主題的研究相繼出現(#282、#300)。有學者依據定性訪談結果構建的老年教育需求、效果和障礙問卷調查發現,老年人認為與健康、安全和交通有關的學習需求最重要,與技術相關的需求最不重要;老年學習最大的障礙與身體殘疾有關;老年人對完成與健康、安全、交通和休閑相關的學習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與技術相關的學習的自我效能感較低(Purdie &Boulton-Lewis,2003)。金姆和梅里安姆(Kim &Merriam,2004)調查參與退休機構學習(learning in Retirement institute)的老年人的學習動機發現,認知興趣是老年學習的最強動力,其次為社會交往。上述研究對實踐者開展老年教育課程設計和吸引老年人參與學習具有重要指導。20 世紀90 年代以來,電子信息技術在全社會普及,了解如何有效訓練老年人使用計算機等電子設備成為老年學習的重要內容。約翰和巴揚(Jones & Bayen,1998)以認知老化理論為基礎,針對與年齡相關的認知緩慢、有限的資源處理能力和感覺缺陷等變化開展研究,為如何設計教授老年人使用計算機軟件應用程序的課程提出了針對性建議。莫雷爾等(Morrellt et.al,2000) 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比較了年輕老年人和年長老年人掌握操作電子布告板系統所需技能的差異,以及不同信息類型對老年人掌握電子布告板系統所需技能的影響,闡述了認知能力能否作為老年人計算機技能掌握程度的預測因素。

脈絡二:面向所有人的老齡化教育。糾正社會對老年人的錯誤認知、對大眾開展老化教育被認為是改變對老年人的錯誤看法、改善年齡歧視的有效干預手段。蘭格(Langer,1999)以培養學生積極感知和回應老年人老化過程的態度為目標,提出了指導小學課堂開展老化教育的方向,并提供了針對小學課堂老齡化教育的具體教學方法范例。麥圭爾(McGuire et. al,2005)闡述了開展老化教育的必要性,提出老化教育的概念框架,整理了以美國國家老化教學協會(National Aging Teaching Association,NATLA)為代表的老化教育組織和相關可用資源,并列舉了易于實施的老化教育活動。

脈絡三:代際服務學習。老年教育的第三類主體是提供老年服務的實踐者。代際服務學習是重要的教學方法,文獻#456 和#528 論述了該學習方式的有效性及影響。塔姆(Tam,2014) 介紹了一門面向本科生的服務學習課程的開發、實施,并對參與項目的學生和老年人開展了小規模評估。評估結果表明代際服務學習對不同年齡的人獲得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的有效性。安德烈奧萊蒂和霍華德(Andreoletti & Howard,2018)使用弗拉伯尼老年歧視量表(Fraboni Scale of Ageism,FSA)和洛約拉老年繁衍感自陳式量表(Loyola Generativity Scale for older adults)分別測量了代際服務項目對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影響,結果表明代際服務學習可以有效彌合代際差異。

(三)發展概況

1. 研究方向

本研究對WOS 數據庫文獻檢索結果進行分析時,設置閾值為2,共得到41 個研究方向。檢索策略使用教育與教育研究進行文獻篩選,發現所有搜索結果都屬于教育與教育研究方向,在去除教育與教育研究方向后,排名前10 的研究方向分別為老年學、公共環境職業分析、教育科學、社會工作、心理學、語言學、教育心理學、計算機跨學科、跨學科應用、語言與語言學(見表2)。老年教育學發端于成人教育與老年學的融合,因此老年學與該領域的關系最密切;心理學(1979 年)對老年教育的關注最早,其次為教育心理學(1983 年)和老年學(1983 年)。

表2 國際老年教育主要研究方向

2. 國家/地區分布

本研究利用HistCite 分析文獻數據的結果顯示,共有50 個國家/地區的研究者對老年教育有貢獻。根據各國/地區文獻數量排序(見圖3),美國以300篇文獻居于首位,其次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中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在老年教育領域的發文數量位列第4 位和第7 位。美國是最早開展老年教育實踐的國家,英國在1930 年步入老齡化,是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國家之一(孫立新,2022)。根據世界人口統計結果,2022 年歐洲和北美地區的老年人口占比最高,近19%人口的年齡在65 歲或以上;其次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6.6%)(United Nations,2022)。從排名看,對老年教育學領域的關注度與地區人口結構有一定的關系,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老年人口占比大的國家對老年教育學的關注度也相對較高。

圖3 國際老年教育研究文獻數量排序前10 位的國家/地區

本地總引用次數(total local citation scores,TLCS)指文獻在所在數據庫中的被引次數,總引用次數(total global citation scores,TGCS)指文獻在WOS數據庫中的總被引次數,TLCS/N 和TGCS/N 則代表該地區在該領域發表的文獻在數據庫及WOS 數據庫中的平均被引次數,兩者的數值越高表明影響力越大(王辭曉等,2018)。從平均引用次數看,美國、澳大利亞、中國TLCS/N 值超過1,說明這些國家的學者在老年教育學研究領域有較大的影響力,其中中國學者主要集中在中國香港地區(見圖4)。

圖4 老年教育研究活躍國家/地區單篇文獻平均被引頻次

本研究按照研究機構TLCS 值的高低排序,發現佐治亞大學TLCS 值最高,達到66;昆士蘭科技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香港大學、田納西大學、大阪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奧斯威戈分校和西蒙飛沙大學也排在前列(見表3)??傮w而言,當前老年教育學研究分化明顯,影響力較大的研究機構多分布在美國和中國香港地區。

表3 國際老年教育重要研究機構

3. 來源期刊分布

老年教育領域發表的集中度較高,發文量位列前10 的期刊共發文549 篇,占全部檢索文獻的70.20%。按文章發表數量,居前10 位的期刊分別為《教育老年學》、《老年學與老年醫學教育》(Gerontology & Geriatrics Education)、《澳大利亞成人學習雜志》(Australian Journal of Adult Learning)、《成人教育季刊》(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國際教育評論》(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終身教育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康拉多雜志》(Revista Conrado)、《歐洲成人教育與學習雜志》(European Journal for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and Learning of Adults)、《歐洲教育雜志》(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教育科學研究雜志》(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這些期刊大多為老年教育學專業期刊或者成人教育、終身教育期刊。其中,《教育老年學》發文量424 篇,排第一。該期刊由老年學專家彼得森(Peterson)1976 年創立,標志著老年教育學成為獨立學科(楊德廣,2018)。彼得森首次將老年教育學定義為一個對相關公眾進行教育、為適應老齡化開展教育和為專業人員及從業者進行教育的專門領域(王穎等,2019)。創刊初期,桑德斯就分享了關于終身學習、老有所為和積極性老齡化的觀點,并得到了認可(Mercer & Carter,2012),至今該期刊也是老年教育研究的前沿陣地。

4. 高影響力學者

本研究采用TLCS 指數分析較高影響力的學者,發現高影響力研究者主要來自美國拉什大學,學科背景以老年學和老年病學為主,其次為神經學。梅里安(Merriam)和金姆(Kim)是文獻#300 的共同作者,塔姆(Tam)是文獻#456 的作者,金姆(Kim)是文獻#586 的作者,博爾頓·路易斯(Boulton-Lewis)是文獻#547 的作者,博爾頓·路易斯(Boulton-Lewis)和普迪(Purdie)是文獻#282 的作者。TLCS 排名前十的學者所在國家/地區、研究機構和學科背景見表4,從中可以看出美國、澳大利亞研究者具有引領作用。

表4 國際老年教育研究的高影響力學者

5. 高影響力研究

本研究使用HistCite 軟件導入739 篇文獻獲得每條記錄的LCS 與GCS,按照LCS 排名獲得高引用的前10 篇文獻(見表5),其中9 篇文獻是引文關鍵節點,都來自老年教育學專門期刊,其余1 篇文獻來自成人教育期刊。所有文獻發表年份都在2000年前后,說明該領域的研究仍處在起步階段。

表5 老年教育研究LCS 值排名前10 的文獻

從研究方法看,5 篇文獻屬于定量研究論文,其中3 篇文獻探究老年教育參與動機、學習需要,屬于“以老年人為對象的教育”的老年教育研究(Kim & Merriam, 2004; O’Connor, 1987; Fisher,1986);2 篇文章驗證代際服務學習在傳授老年學知識的有效性(Tam,2014)(Brown & Roodin,2001),屬于“以老齡工作者或輔助的老齡工作者為對象的教育”的老年教育研究。3 篇文獻采用質性研究方法,其中1 篇通過對70-82 歲老年人的結構化訪談,了解其學習需要和完成學習需要所面臨的障礙(Purdie & Boulton-Lewis,2003);1 篇文獻基于服務學習項目獲得的定性資料,確定服務學習需要涵蓋的6 個主題 (Brown & Roodin,2001);1 篇文獻從對老齡化的態度、老年人學習需要、老年學習中心的作用三方面比較加拿大和日本的老年教育現狀(Hori & Cusack,2006)。此外,還有1 篇文獻通過梳理認知老化理論,提出向老年人教授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建議(Jones & Bayen,1998);1 篇文獻從社會資本的角度論述社區福利與老年人終身學習之間的關系(Merriam & Kee,2014) 。上述高影響力文獻為老年學習教學設計、老年學教學方法和開展老年教育的意義提供了支撐。

三、研究熱點與前沿

(一)研究熱點

本研究基于CiteSpace 軟件的共現性分析功能繪制關鍵詞信息知識圖譜,分析老年教育研究熱點。本研究將關鍵詞頻次閾值設置為70,時間切片設置為每年,選擇每年文獻50 篇,選擇節點類型(Node Types)為關鍵詞(Keyword),文獻頻次閾值為5,除去elder、older、adult、people 等文獻檢索詞,形成關鍵詞知識圖譜(見圖5)。該圖譜共顯示411個節點(關鍵詞),1665 條共現連線。連線代表相連兩個關鍵詞共同出現在同一文獻中,線條粗細代表共現次數多少。

圖5 老年教育關鍵詞知識圖譜

中介中心性代表關鍵詞在該研究領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程度,數值越高越重要(陳悅等,2015)。age、attitudes、health、knowledge 等詞的中介中心性靠前,代表了老年教育研究的熱點(見表6)。

表6 老年教育研究關鍵詞及其中介中心性

(二)研究前沿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軟件進行共被引共現分析,時間切片設置為每年,選擇每年文獻50 篇,選擇節點類型(Node Types)為被引文獻(Reference)進行分析并建立聚類圖譜,得到10 個主要研究聚類(見圖6)。一般認為,Modularity Q>0.3 表示聚類具有顯著性,Mean Silhouette S>0.5 表示聚類具有可信度,Q 及S 的值越大,效果越好(吳峰,2021)。本次聚類結果得到Q=0.469,大于0.3,S=0.8013,大于0.5,表明聚類合理且聚類結構顯著。

圖6 文獻共被引分析聚類圖譜

本研究中10 個主要聚類結果代表了老年教育學高頻關鍵詞,與前文提到的高頻關鍵詞age、attitudes、health、knowledge 等吻合。

第一,老年教育與老年健康研究。老年教育被認為是維持和改善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有效干預措施,其中老年教育與老年健康的關系、針對老年健康的老年教育干預成為本領域研究前沿。第5 聚類、第6 聚類、第7 聚類、第9 聚類都屬于這個方向。其中第1 類的高頻關鍵詞包括護理(care)、老年學(gerontology),第5 類的高頻關鍵詞包括干預(intervention)、照料(care),第6 類的高頻關鍵詞包括阿爾茲海默癥(Alzheimer disease),第9 類的高頻關鍵詞包括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文化適應壓力(acculturative stress)、生活安排(living arrangements)。這個方向是老年教育學的前沿,一定程度說明老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增進老年健康。

第二,老年人認知能力研究。第4 聚類和第7聚類屬于這個方向。第4 類的高頻關鍵詞包括記憶(memory)、年輕(young);第7 類的高頻關鍵詞包括年齡差異(age difference)、認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探索老年教育如何影響老年人的認知能力是這個領域的研究前沿。

第三,老年教育技術研究?;ヂ摼W技術的發展大大拓展了老年學習的內容和途徑,也使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獲得公平的學習機會。第0 類的高頻關鍵詞包括數字教育(digital education)和技術(technology),第8 類的高頻關鍵詞包括電腦(computer)、設計(design)、習得(acquisition)、需要(need)。

第四,與社區老年教育、成人教育的關系研究。社區養老是目前最主要的養老方式,基于社區開展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第2 聚類和第3 聚類屬于這個方向。第2 類的高頻關鍵詞包括成人(adult)、社區(community)、優勢(benefit)。第3 類高頻關鍵詞包括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價值判斷(value analysis)、可用性途徑(capability approach)等。

綜上,我國老年教育學發展仍處初級階段,對國際老年教育學的貢獻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當前,人口快速老齡化是我國社會面臨的重大且又急需解決的課題,老年教育學需要加速發展,以適應急劇加速的老齡化社會的需要:一方面需要借鑒國際老年教育學的發展脈絡、關鍵領域、前沿方向,另一方面需要構建與本土結合的老年教育學,以我國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結合我國國情、政治文化、道德傳統,構建中國特色的老年教育學知識體系。

猜你喜歡
老年學教育學聚類
究教育學之理,解教育學之惑
——《教育學原理研究》評介
實踐—反思教育學文叢
特別聲明
基于DBSACN聚類算法的XML文檔聚類
基于高斯混合聚類的陣列干涉SAR三維成像
《中國老年學雜志》鄭重聲明
《中國老年學雜志》鄭重聲明
教育學是什么科學
一種層次初始的聚類個數自適應的聚類方法研究
How Seahorses Use Their Heads etc.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