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心身治療的未來發展眺望

2024-01-30 12:25
健康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心身傳統文化

駱 宏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浙江 杭州 310013)

心理問題和心身治療的概念建構時,文化議題是必然包含其中的,這也意味著心身治療是文化的產物。進一步來說,原本不存在什么“治療”或“療法”,除非來訪者接納我們的觀點并愿意配合,否則被我們稱為“治療”或“療法”的行為就不會產生效果[1]。曾文星指出,近一百多年來出現的主要心理治療流派和技術,如精神分析及心理動力性心理治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系統治療、催眠治療等。這些理論和方法的奠基人及主要推動者基本都是西方人,似乎都不太在意各自方法涉及的文化問題,有意無意間從“歐美中心主義”立場出發,以為自己的學說有“普適性”,其文化差異性常常被忽略。反之,本土文化中的心理治療雖然一直存在,但由于不使用心理學概念、術語和理論,以致于難以被推廣使用[2]。

近年來,發展傳統文化心身治療的呼聲與實踐都在增加。對此,國內意象對話療法的創始人朱建軍提到:中國心理咨詢,剛剛開始超越對西方的單純模仿學習,探索自己的理論和技術。但當今對“傳統文化心身治療”的追求,需要一種反思性的自我理解,特別是放置在復雜而有張力的兩極關系維度,如向內求-向外求等去思考與理解。同時,應注重實踐的循證,做好傳統文化心身治療的挖掘傳承和實踐檢驗。本文對傳統文化心身治療的未來發展做一眺望。

1 建構融通的傳統文化心身治療

探討傳統文化心身治療首先基于對自己文化的自覺。而文化自覺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3]。文化自覺是一個艱巨的過程,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觸的多種文化,才有條件在這個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確立自己的位置。長期以來,心身干預領域一直存在著“語境誤置” ,即將西方的特殊理論錯誤地上升為普遍有效的理論,再應用于中國特殊的語境與條件之中。此外,將多種異質文化的“空間性”錯誤地轉換為(貌似普世的)同質文化的“時間性”,由此將中華傳統文化置于西方文化(“世界歷史”)進程的低級階段[4]。這都導致了發展傳統文化心身治療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被極大地忽略。事實上,只有在遭遇外來文化之后,本己文化的邊界才可能顯露出來。與異己之物遭遇得越多,本己文化的輪廓也就變得越清晰。從這一意義去思考,當前,我們提出發展傳統文化心身治療是一種發展的必然。

當然,是否還有純粹的傳統文化心身治療?對此,借用倪梁康的一句話,“當一個人獲得了世界的眼光之后,他也就不可能真正回轉到單純的華夏眼光中去了,除非是想象中?!盵5]所以,我們需要意識到,中華傳統文化不只是中國的思想資源,正如今天的認知行為療法已經不只是西方的思想資源,“東方” 認識論也開始內在于“西方”的實踐經驗之中??梢哉f,在這個時代,我們處在同一文化地平線上。這不意味著我們進入了“標準化”“同質化”的文化,而是意味著我們需要看得見別樣的、同樣豐富的文化風景,當然,尤為重要的是我們更需要彼此看見。所以,發展傳統文化心身治療,也是發展人類文化中不一樣的心身治療。

2 發展傳統文化心身治療的實踐路徑

2.1 挖掘傳承和創新發展 如何創新是探索和挖掘傳統文化心身治療必須要面對的思考。文化學者徐小躍曾對傳承與創新總結為:“創新”既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方法;意識是道,方法是器;道器不二,創新才能不斷[6]。故,發展傳統文化心身治療可能的實踐之路可以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溫故而知新(孔子語)。這意味著我們在傳統文化中總結很多心身治療的時候,需要意識到:盡管說現代是傳統的延續,但是,傳統之“故”如要有“新”,則必須結合新的時勢來呈現存在于那個“故” 當中的“新”。如此的“新”是從過去的“故”里在新的時空下走來的“新”。即,我們須對老祖宗的東西進行“創造性轉化”,絕非照搬照套。

其次,“物相雜”“五色成文而不亂”(《周易》語)。過去里有,現在里也有,但能否將其不同的東西或成分雜糅在一起而形成一種新的東西?這就需要我們善于在不同的存在中,甚而是矛盾和沖突的存在中找到它們的融合點和結合處,按照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原則,將它們的紋理和條理找出來。這一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這也是一種“創建性融合”。

再次,“有生于無”(老子語)。從“無”中生出“有”,這是由構成這個宇宙的“道”之性而決定的?!暗馈本褪恰盁o限性的存在”, 而這一“無限性的存在”可能在過去表現出來一點,可能在現在表現出來一點,但這些只是“道”的極少一部分!它過去和現在沒有出現,或說未被呈現出來,但這絕對不表明它不存在!當我們覺得不存在,或說“沒有”,然而,它卻時時在那里,等待人們將其呈現和發現,這就是“創新性發展”。

2.2 融合文化差異 當然,一個僵化的“東方”對“西方”的二元對立框架已失去了其現實經驗基礎,失去了有效的解釋力。因此,對“傳統文化心身治療”的追求,需要一種反思性的自我理解,特別是放置在復雜而有張力的兩極關系維度上去思考與理解。例如,我們可以在東西方文化的兩極向度中去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心身治療與已有心身治療理論與技術的差異。這些兩極向度包括了:向外求與向內求、 主客二分與天人合一、獨立自我與關系自我、自我實現與境界提升、物上用功與心上用功、功成名就與安身立命。在實踐的方法學上,我們也需要把握:認知與體知、思考與證悟、意象與物象 、解決(消滅差異)與和諧(和而不同)、定性與描述、言說與體悟、說教與自得、刻意練習與生活實踐、知道做到與知行合一、我思的自知與我做的自覺之間的異同。

發展傳統文化心身治療,更需要的是與已有成熟的心身治療方法開放對話。對話的目的,不是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不是強調自己的信念合情合理,也不是借機表述自己的立場,而是聆聽對方的聲音,增長知識,拓展心胸,培養自我反思的能力。文化對話的基本要求是容忍,但只有容忍還是不夠的,還要承認對方的存在,尊重對方的存在,甚至理解不同的文化方式,以對方為參照系,互相學習。我們需要通過交談、對話、討論、辯難而逐漸形成一種公共理性,更進一步講,只有這樣發展出來的傳統文化心身治療才是有時代價值的。

牟宗三在比較東西方哲學的時候[7],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過東西方哲學家的區別。對此,他提到,中國歷史上的哲學家的成就是超越西方哲學家的。因為與東方大哲學家相比,西方不少大哲學家的成就僅僅是在邏輯的思辨與理智的游戲上顯露頭角就可以了。他用羅素評價叔本華的一段話來舉例,羅素說到:“除了對動物仁慈之外,很難在他(指叔本華)的生活里找出任何具有素德的證據……在其他一切方面,他是完全自私的。一個深切地相信制欲與放棄這種美德的人,竟然從來未有嘗試把自己的信念付諸實行,那是難以相信的?!蹦沧谌M一步指出,許多西方哲人私生活的庸俗不下于叔氏,羅素這話點出了西方哲人品德上的弱點,這與中國圣賢既哲且賢的優點是截然不同的?!暗湫偷闹袊苋?就是畢生嘗試把自己的深切信念貫注入全部行為的哲人。 ”這點或許是我們在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特別需要在意的。

3 成立傳統文化心身治療發展聯盟的意義

傳統文化心身治療發展聯盟的成立,旨在推動:①建立交流平臺,可以利用電子期刊、學術研討、發行刊物等方式促進學術創新;②開展聯合實踐,特別是參照西方成熟療法的要素,來發展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風格、符合中國文化心理和中國民眾特點的心身治療;③發展人才培育,特別是面向教育、衛生健康領域培養更多的教師和醫務人員理解和掌握傳統文化心身治療技術,進而更好地服務大眾。

某種意義而言,我們可能要將“挖掘和鉆研”而非“建構”作為探索“身心之學”的方法論[8]。這意味著,我們只能盡力保持溝通、保持開放,同時不要對終點太過在意。在時機成熟之前,保持著傳統文化心身治療中豐富的含糊隱約性,要比把它們塞進一個整齊但膚淺的綜合體中看來更有意義。最終,通過不斷的實踐循證,著力于在學校人才培訓以及醫療機構實踐領域做好傳統文化心身治療的挖掘傳承和實踐檢驗,從而實現東西方心身治療求同存異、取長補短、相互借鑒的融通,以便更好地滿足現代化發展進程中人民大眾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

猜你喜歡
心身傳統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受夠了!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從心身角度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臨證體會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誰遠誰近?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肝硬化患者的蒙醫心身護理及營養飲食對癥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