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造良好科技創新氛圍的路徑探索與實踐

2024-01-30 14:34黃飛張波2范學蓮李妮妮鄧娟
科技風 2024年3期
關鍵詞: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黃飛 張波2 范學蓮 李妮妮 鄧娟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文化是科技創新的內在動力,是科技競爭的軟實力,對創新具有導向和牽引作用。良好的創新氛圍,能夠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與主動性。以國機智能的科技創新氛圍營造為例,從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品牌活動、創新文化宣傳等方面進行研究,探討科技型企業創新氛圍營造的路徑,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基礎支撐。

關鍵詞:創新氛圍;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C931.2? 文獻標識碼:A

Discussion on the Ways of A Good Atmosphere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uang Fei1 Zhang Bo2 Fan Xuelian2 Lin Nini1 Deng Juan2

1.SINOMACH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Ltd. GangdongGuangzhou 510530

2.Guangzhou Mecha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GuangdongGuangzhou 510530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s progress and the inexhaustible driving force for a country's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Innovation culture i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soft power of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and has a guiding and traction effect on innovation.A good innovation atmosphere can stimul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itiative of researchers.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INOMACH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Ltd.’s creation of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tmosphere as an example,it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perspectives of innovation system mechanisms,innovative brand activities,and innovative culture promotion,and explores the path to create an innovative atmosphere for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 to providing basic support for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words:Innovative atmosphere;Innovation;Highquality development

1 概述

科技創新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能夠有效推動科技創新[1]。創新文化不僅會影響創新過程,還會影響到研發人員的思想和行為。創新文化猶如肥沃的土壤,是整個科技創新事業的根基,培育、鞏固好這個根基,就能夠進一步強化“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推動我國科技創新事業攀登新高點,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23]。良好的創新氛圍,能夠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與主動性。

目前創新體制機制對科技支持力度不夠,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和資源支持;對科技人員創新能力與科技素質培養不足,科研人員榮譽感、獲得感不強;對創新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創新動力與精神。文章從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品牌活動、創新文化宣傳等方面,探討營造“科學、嚴謹、創新、務實”的創新文化的路徑,弘揚創新精神,建立有利于創新久久為功、十年磨一劍的創新生態。

2 科技創新氛圍路徑探討

2.1 健全科技創新體制,培育產業核心能力,激發創新活力

2.1.1 構建科研考核評價體系

開展考核評價體系設計,以分類考核、動態調整為原則,根據產業的研發端建設情況,結合定性指標、定量指標,實行一企一策的考核評價;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目標導向的原則,實行一平臺一政策的考核評價,以服務國家戰略、引領行業進步、推動產業發展、重大獎項等四個維度構建平臺科技指標考核體系,提升國家級平臺考核指標的適用性;建立考核結果的運用機制,形成正向激勵及懲罰機制[45],例如實行科技創新考核與經營實體負責人薪酬掛鉤,培養具有科學家精神的企業家,與經營實體工資總額核算相掛鉤,提升產業通過技術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引擎的全員動能。

2.1.2 優化創新激勵機制

針對當前激勵機制對創新動力激發不足,以及缺乏中長期激勵的問題,在經營實體與科技人才兩個層面進行激勵機制的優化完善。建立以人為本的創新激勵制度,發布實施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雙塔”計劃,引導經營實體開展量化考核,使科研人員的收入與成果轉化收益掛鉤,并探索建立人才末位淘汰機制;對于發揮關鍵創新作用的特殊科技骨干、領軍人才,實施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工資報酬,同時打通科技人才由“青年高潛”逐步成為“集團首席專家”的成長晉升路徑;充分利用公司宣傳推廣平臺與渠道,加強對做出突出貢獻、杰出人才的宣傳、獎勵力度,建立激勵表彰的長效機制,在全公司內形成崇尚科學、尊重知識、重用人才的濃郁氛圍;加強高層次人才獎勵工作,激發人才活力、挖掘人才潛力、釋放人才效能;配合推進多維度、多層面的激勵機制,加大精神激勵。

2.1.3 建立多元化人才培養機制

加大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投入,加大繼續教育投入,加強公司現有人才培養、培訓工作,積極從內部選拔人才,發揮利用好現有的各種資源平臺作用。例如已構建的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平臺、特聘專家、技術委員會和指導教師的作用,采取內培、外培、校企聯合等多種方式培養人才。創造條件使更多的科技骨干人才進行學習深造、國際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了解學術研究發展、科技研發的新動向、新成果,促進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按照人才成長的不同階段,制訂不同的培養方案,保證培養方案的合理性和針對性。加大對職稱評定的宣貫與指導,促進職稱評定與人才培養制度的有效銜接。

2.1.4 建立試錯、容錯、糾錯機制

科技創新往往不能一蹴而就,往往螺旋曲折、困難重重,因此需要在研發過程中關注技術人員的階段性成果獲得感、成就感,肯定技術研發的價值。建立試錯、容錯、糾錯機制,創造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環境,鼓勵員工大膽創新,為企業發展建功立業,做出突破性的業績??萍紕撔挛幕諊臓I造,可以從科技人員內心深處激發創新的原動力,為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動提供積極引導、全面支持和綜合鼓勵,為科技人員施展才華、展現價值提供廣闊的舞臺[6]。

2.2 打造系列品牌創新活動,營造寬松、積極的科研氛圍

科技創新文化氛圍的營造,可以從科研人員內心深處激發創新的原動力,為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動提供積極引導、全面支持和綜合鼓勵,為科研人員施展才華、展現價值提供廣闊的舞臺。

2.2.1 重大科技活動

組織科技工作會、技術委員會年度會議、“科技部長”聯席會、共性技術交流與分享會等重大科技活動,搭建起公司學術交流平臺,為公司各產業的科技戰略和發展方向把脈,為各產業突破技術攻關、實現共同發展提供支點;表彰各類榮譽成果及科研人才,弘揚科技工作者團隊協作與勇于創新的精神。

2.2.2 品牌交流活動

策劃組織專業技術論壇、國機智能大講堂、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會等品牌活動,聘請院士專家、邀請博士做專題講座,搭建青年科技人才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平臺,開拓科技人員的視野,對研發管理進行探討,分享優秀的創新案例和經驗,啟迪和鼓勵科研人員勇于創新,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的良好氛圍。

2.2.3 科技比賽活動

組織舉辦科技論文大賽、知識產權積分賽、科學技術獎等科技比賽,活躍學術思想、引發學術爭鳴、促進學術交流,為優秀成果提供展示平臺和窗口,為員工提供一個高起點、多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激發其創新積極性,形成頭雁效應。

2.2.4 專題培訓活動

組織知識產權、標準化知識及標準編寫、科技論文撰寫、項目管理與經費管理等系列專題培訓,有效提升了科研人員的理論知識、提升成果總結、提煉和表達等業務技能,全面提升科技人員的綜合能力,促進高水平成果的產出。

2.3 加強科技創新文化宣傳,提升科技人員獲得感、成就感

2.3.1 強化科技政策宣傳

為深入推進科技創新政策落地見效,著力提升科技創新整體效能,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針對不同創新主體,分層分類加強科技政策宣貫活動,開展公司“十四五”科技規劃、科研項目管理、“雙塔計劃”、知識產權積分賽等科技政策的全面宣貫解讀,使科研人員更加深入地理解如何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加強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創新等內容,激發科技人才干事創業的決心和信心。

2.3.2 創新基金組織形式

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優化和創新公司科技發展基金,進一步結合“雙塔計劃”及當前發展的需要,調整科技發展基金體系,優化各專項的資金配比,將有限的資金向科技人才進行傾斜,以培養更多的科技人才,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設置首席專家及團隊、領軍人才及創新團隊、研發能手、科技新星等科技人才榮譽稱號,建立金字塔形的科技人才梯隊;定期開展首席專家評選,結合科技發展基金,組織開展相關首席專家團隊、領軍人才及創新團隊、研發能手、科技新星等評選及培育,對獲批立項的項目給予經費支持;不斷創新科技發展基金的組織方式,探索了公開評價、以賽代評、交叉互評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提升科技人員的參與度,搭建了內部學習交流的平臺,激發創新活力,培育科研管理能力,保障科技項目優質優量地開展。

2.3.3 創新典型宣傳形式

做強、做優科技年鑒、科技簡報、科技宣傳墻等科技宣傳陣地,倡導創新文化。搭建科技宣傳欄、成果墻、科技人才墻等,選樹科技創新模范,挖掘創新事跡、典型案例,通過“上墻”“亮身份”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優質成果、優秀科研人員的宣傳力度,提高科技人員的曝光度及榮譽感[710]。

2.3.4 建立科技人才資源庫

在公司內網設立科技人才專欄,建立公司科技人才資源庫,全面梳理科技人才信息,并定期報公司領導查閱;對納入資源庫的科技人員優先進入公司技術委員會專家行列,首席專家、領軍人才、研發能手等評選優先從資源庫中產生,優先推薦入庫人員參加行業協會、學術交流,優先推薦入庫人員申請政府相關人才榮譽稱號、人才項目。

3 科技創新氛圍實踐效果

在核心技術攻關方面,依托公司科技發展基金,科研人員圍繞27個技術方向開展技術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如研制出高性能密封材料為公司密封產品在航空航天領域搶占優勢地位提供了重要支撐;研制出國內首批磨粒傳感器,推進傳感器產品進入千萬級產品序列;通過能力定向創新專項、科技人才—研發能手專題持續滾動支持氫能領域產品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為未來儲備了新賽道;智能涂膠產品先后中標敏實集團等多項項目,形成了新的業務增長點;“iMOM智能制造運營管理系統”成功入選工信部2022年工業軟件優秀產品,完成了iMOM與國產操作系統、數據庫、處理器平臺、服務器的四項產品兼容適配,完成與麒麟、達夢、飛騰、長城兼容性互認。

在創新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有關部門及行業專家的高度評價,“橡塑密封元件數字化智能化制造關鍵技術”“特種潤滑材料綠色化技術研究及應用”“面向汽車及3C行業高速高精施膠關鍵技術與應用”“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性能評價方法與技術應用”4項成果經鑒定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22年榮獲省部級科技獎項12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獎項10項。此外,“iSINOPlat國機智能工業互聯網平臺裝備制造行業典型應用”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重大技術裝備潤滑質量集成管理數字化平臺”“基于iMOM平臺的機械行業制造過程質量管控解決方案”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22年制造業質量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優秀案例,“聚焦制造業數智化,構建AI+先進制造新模式”案例入選廣州人工智能企業2022創新案例集,“基于數據融合與網絡化協同的動設備潤滑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系統”項目成功入選“2022年廣州市數字經濟典型應用場景”之“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領域典型應用場景。企業入選2022年度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廣州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最具影響力企業。

在知識產權產出方面,通過持續的鼓勵創新,不斷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較好的科研成果,全年共申請專利38件、其中發明專利20件;共授權專利42件,其中發明專利15件,登記軟件著作權18件。全年新增立項國家標準7項、行業標準3項、團體標準14項,發布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8項、團體標準7項;全年發表科技論文58篇,其中SCI論文6篇。

參考文獻:

[1]蔣建科.培育創新文化 營造創新氛圍[N].人民日報,20221219.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3]呂科偉.科協組織培育創新文化的路徑探析[J].今日科苑,2021(8):1721+44.

[4]張天懷,石書玲.天津自創區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3,13(2):810+15.

[5]連吉強,任紅.巖馬水庫規范化管理長效機制探索[J].山東水利,2021(01):7172.

[6]張波.科技人才隊伍培育和建設路徑探討[J].科技風,2022(10):164166.

[7]李洪祥,孟璐,馮潔,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研人員激勵機制分析和建議[J].科技管理研究,2020(9):120125.

[8]楊光潔.科技創新人才激勵現狀及其對策探討[J].人力資源,2020(9):7778.

[9]劉雅婷.華為員工激勵對優化國有企業員工激勵體制的啟示[J].現代商業,2019,520(03):104105.

[10]高燕.科技型企業創新管理實踐探討[J].科技和產業,2021,21(10):127130.

基金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潤滑與密封》高質量期刊建設(項目編號:2021B1212020004);自研項目:工業摩擦潤滑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項目編號:1017300079)

作者簡介:黃飛(1990— ),女,漢族,湖北漢川人,工學碩士,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科技質量部高級經理,研究方向為研發管理、智能制造。

猜你喜歡
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論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動煙草行業可持續發展
山東科技創新與農業國際化戰略發展研究
要素投入對區域經濟增長貢獻率分析
關于產業集群效應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