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流水槽成形性分析及回彈研究

2024-01-30 08:27辛國升張永波
模具工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修邊流水云圖

辛國升, 張永波, 鄭 旭

(1.諸城威仕達機械有限公司, 山東 諸城 262200;2.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系, 山東 日照 276826;3.日照市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山東 五蓮 262300)

0 引 言

圖1所示為某車型流水槽,為左右對稱零件,圖示為左件。零件形狀為細長型,長度約1 442 mm,屬于易扭曲回彈、質量穩定性較差的零件。該零件同時與側圍、頂蓋、后圍搭接,周邊搭接關系復雜,如圖2 所示,還需要安裝鉸鏈、背門限位器、密封條等關鍵部件,因此其成形質量影響整車的外觀、密封等,對其沖壓工藝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1]。

圖1 流水槽

圖2 流水槽周邊搭接關系

1 零件概況

1.1 零件外觀要求

零件因安裝在側圍后部的后背門下方(見圖3),后背門打開后即可看到,屬于二級外觀件,要求不能起皺和開裂,并且四周均需焊接或安裝其他零件,對搭接面尺寸要求較高,尤其是與側圍焊接部位要求較為嚴格。同時該零件具有流水功能,對密封及耐腐蝕要求也較高。

圖3 流水槽在車身位置

1.2 材料參數

零件料厚為0.7 mm,材質為DC56D-Z,是汽車覆蓋件中常用的冷軋成形鋼,具有較好的剛度,成形性能好,且表面為鍍鋅涂層,具有防腐蝕特點,材料參數如表1所示[2-5]。

表1 材料參數

2 工藝方案

由于零件為左右對稱件,從提高材料利用率方面考慮,采用左右件合模生產,由1 片板料生產2 個零件,模具制造成本也會相應降低[6]。結合零件造型確定沖壓方向,確定2 個零件的對接方式,如圖4所示。

圖4 左右件工藝布置

根據沖壓設備數量及客戶要求,零件采用5 道工序成形,分別為拉深、修邊側修邊沖孔、修邊側修邊沖孔分離、翻邊上整形、沖孔側沖孔。

3 拉深造型及CAE成形分析

根據零件形狀特點及性能要求,結合以往經驗,密封條安裝面需單獨下翻邊,如圖5 所示,與后圍焊接面需上整形,其余部位全部在拉深工序成形到位。

圖5 翻邊方案

3.1 拉深工藝補充

拉深工藝初次采用四周封閉形式,四周設置拉深筋,最大拉深深度為84 mm左右,拉深工藝補充設計為中間深兩端淺的樣式,具體造型如圖6所示。

圖6 拉深造型

3.2 CAE成形分析

3.2.1 拉深分析

利用Autoform R8 進行拉深分析[7],輸入客戶提供的材料參數,優化壓邊力及拉深筋參數后,獲得最優拉深分析結果,如圖7所示,由成形性云圖和成形極限圖可知,95%以上零件區域都能得到充分拉深,無起皺和開裂區域,滿足客戶要求[8]。

3.2.2 回彈分析

常規的流水槽長度在600~800 mm,長度較短,發生扭曲回彈的可能性較低或回彈量小。但該零件長度為1 442 mm,寬度小,屬細長零件,易發生回彈扭曲現象,且每個搭接面都會影響零件的回彈,因此對零件回彈量以及成形后回彈穩定性的控制較為關鍵。

在拉深分析確定后,從修邊和翻邊整形后2 個部分分別計算回彈,如圖8 所示。修邊后回彈量最大值在右側與頂蓋搭接位置,約1.5 mm,其余85%區域回彈均在0.5 mm 以內,基本符合要求;翻邊整形之后,回彈量明顯加大,最大處約3.1 mm,且有50%以上區域回彈數值在1 mm 以上,不能滿足要求。從回彈趨勢看,與修邊后回彈不一致,說明翻邊整形對零件的回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圖8 零件回彈云圖

零件翻邊高度為15 mm,高度較高,翻邊輪廓為不規則弧形,如圖9中A、B、C處,翻邊時存在翻邊面伸長的可能。圖6中Ⅰ處放大圖翻邊采用完全展開方式,零件從翻邊前的平面通過模具翻成豎直的邊。同時翻邊輪廓面為弧形面,A、B 兩處弧面半徑較小,C 處弧面半徑較大,都存在翻邊伸長的狀態,造成翻邊內應力較大,在翻邊完成后內應力釋放,造成回彈;又因零件細長,在應力的作用下產生扭曲現象。

圖9 翻邊伸長部位

為控制回彈,應減小翻邊內應力,更改翻邊處拉深造型,采用圖10 所示的過拉深形式,將原平直面翻邊工藝更改為類似整形的翻邊形式。由于拉深過程中提前成形10 mm 深的臺階,通過臺階形式將零件固定,有利于修邊后零件回彈的控制以及減小翻邊時的內應力。

圖10 過拉深造型

按上述修改拉深造型,其他參數不變,再次進行拉深CAE 驗證,結果如圖11 所示,由成形性云圖和成形極限圖可知,97%以上零件區域都能得到充分拉深,無起皺和開裂區域,滿足客戶要求。

圖11 整改后拉深工藝模擬成形性云圖及成形極限圖

在拉深分析穩定后再次進行后工序回彈分析,結果如圖12 所示,修邊后回彈明顯減小,回彈最大值由原來1.5 mm 減小到1.0 mm,存在個別點位超差。從圖12(a)可知,零件的整體扭曲得到了有效控制,且回彈量也大幅度下降,最大回彈位置僅在局部搭接面,后期容易完成回彈補償。

圖12 整改后零件回彈云圖

比較修邊和翻邊后的回彈,回彈趨勢沒有改變,說明整改后方案準確可行,翻邊對零件的回彈未產生較大影響,達到預期效果,滿足設計要求,可以按照該方案進行下一步工作。

4 零件驗證

模具制造及調試按照設計參數進行,拉深中的壓邊力、拉深筋等均與設計參數一致,并在調試后將現場測量拉深件材料流入量與CAE 分析流入量(見圖13)進行對比,確?;疽恢潞笤龠M行下一步調試工作。最終調試后拉深工序件無開裂起皺等缺陷,如圖14所示。

圖13 材料流入量

圖14 拉深零件

后工序零件調試完成后進行白光掃描檢測,并采用GOM軟件進行對比,對比結果如圖15所示。

圖15 樣件掃描對比

將翻邊零件掃描回彈云圖(見圖15)與CAE 分析回彈云圖(見圖12)進行對比,同時對15個檢測點回彈數值進行對比(見表2),與模具沖壓方向相同為負,反之為正。其中7 個點實際零件回彈數值小于理論分析數據,7 個點實際零件回彈數值大于理論分析數據,1 個點數據相同;從對比數據差值分析,最大差值在13點位置處為1.14 mm,超過0.5 mm的差值僅有4 個點。由表2 可知,回彈方向相反的點存在2個,結合圖12與圖15預估理論與實際一致性達到80%左右,由此驗證了設計工藝方案的準確性和可行性。最終經過對局部回彈進行補償和模具整改得到合格零件,如圖16所示。

表2 理論與實際差值對比 mm

圖16 最終成形零件

5 結束語

通過分析流水槽形狀和性能要求以及搭接關系,再結合材料和模具成本的控制要求,確定合理的沖壓工藝方案。利用Autoform R8 技術進行全工序分析,對拉深造型進行合理優化,獲得穩定性高、回彈量小的數據,減少回彈補償的工作量,提高調試成功率。

運用白光掃描技術和GOM 軟件對樣件進行掃描,得到零件的面差云圖,直觀展現了零件的回彈狀況,對零件回彈補償整改提供了參考依據,減少了整改次數與調試成本。將零件掃描云圖與CAE分析回彈云圖對比,驗證了理論與實際的一致性,但回彈數值局部存在較大差別,對以后類似零件的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

猜你喜歡
修邊流水云圖
O形橡膠密封圈冷凍修邊模具的結構優化
側圍外板頂邊梁正修邊結構與工藝淺析
流水
成都云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某型汽車零件沖壓后工序的步驟設計
流水有心
黃強先生作品《雨后松云圖》
新劉塘一號隧道上跨段施工技術方案對比分析
基于TV-L1分解的紅外云圖超分辨率算法
前身寄予流水,幾世修到蓮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