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的源泉: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與貢獻

2024-01-30 15:58魏佳朔
關鍵詞:種糧生產率糧食

高 鳴,魏佳朔

(1.農業農村部 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北京 100810;

2.中國農業大學 國家農業農村發展研究院,北京 100083)

2022 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抓緊制定實施方案”①資料來源于中國政府網:習近平出席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http://www.gov.cn/xinwen/2022-12/24/content_5733398.htm.。早在2009 年,為積極應對快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糧食生產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以及國內國際市場對于糧食需求的剛性增長,我國制定實施了《全國新增1000 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 年)》,提出新增一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的目標要求與實施方案。到2020 年,全國的糧食總產量達到13390 億斤,比2009 年提高了2602億斤,大幅度超額完成新增一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的預期目標。到2022 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九連豐”,創下13731億斤的歷史新高,糧食產能不斷邁上新臺階。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我國糧食產量每提高一千億斤所需要的時間來看,我國的糧食產能正呈現出高水平徘徊的特征。2007 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 萬億斤,此后,全國糧食總產量從1 萬億斤提高到1.1 萬億斤經歷了3 年(2008-2010 年),從1.1 萬億斤提高到1.2 萬億斤用了2 年(2011-2012年),從1.2萬億斤提高到1.3萬億斤用了3年(2013-2015年)。2015-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未能突破1.4萬億斤。究其原因,全國糧食增產面臨的部分壓力源于2017年以來種糧面積的縮減,但即使2017-2022年保持了2016年的糧食播種面積,潛在的糧食總產量也無法達到1.4萬億斤②2016年是21世紀以來我國糧食播種面積最大的年份。潛在的糧食總產量是指2016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分別和2017-2022年糧食單位面積產量的乘積。。從單位面積產量的增速來看,“十三五”時期、“十四五”前期(2021-2022年)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的年均增速分別為0.64%、0.60%,明顯低于“十二五”時期的年均增速(2.11%)。由此可見,全國糧食產能呈現高水平徘徊的原因不僅在于種糧面積的變化,更來自糧食生產率的增速減緩。這也意味著,在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亟需轉變糧食生產模式,更多依靠糧食生產率增長,尤其是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增長及其反映的技術進步,以此實現糧食穩產增產。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經濟增長需要加快向全要素生產率支撐型模式轉變[1]。在這一背景下,有必要思考的是:全要素生產率在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中的地位與作用是什么?理論上,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實現路徑是什么?在上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實踐中,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趨勢與特征如何,存在哪些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時,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應當遵循何種思路,具體的技術路徑有哪些?明確回答這些問題,對實施并實現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價值。

圍繞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背景下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等問題,已有文獻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索分析。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視域下,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是提高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實現建設農業強國“五強”目標的必然要求[2]。龔斌磊等從農業農村發展的局部維度、城鄉區域發展的全局維度出發,分別論述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推進路徑[3]。李騰飛等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要在增強土地資源產出率、提升科技貢獻率、提高優質品率、降低糧食損失率等“四率”方面發揮潛力[4]。鄭風田等提出,單要素投入已經不能滿足糧食生產的需求,未來需要充分發揮多要素綜合潛力,優化投入要素的組合方式,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5]。不少文獻聚焦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探究驗證了包括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機械化等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應用[6-7],以及農業支持保護政策、農地流轉、農業社會化服務等制度創新與農業經營方式轉型對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8-10],為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指明了具體的實現路徑。

整體來看,已有文獻對于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背景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但仍有以下改進空間。第一,對于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有文獻雖然強調了其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作用,但對于未來糧食產能增長源泉和潛力的分析討論不夠深入;第二,對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性和關鍵性,已有文獻雖然從農業全局層面論述了其對于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貢獻,但與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聯系不夠緊密。針對上述不足,本文將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進:第一,從理論依據、歷史依據與現實依據等維度,提出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實現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的核心途徑和關鍵手段的理論邏輯,并從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兩個方面提出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理論路徑。第二,使用上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期間(2009-2020年)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的農戶調查數據,分別測算小麥、稻谷、玉米三類糧食作物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及其對產出增長的貢獻率,比較分析不同地區、不同農戶之間的增長差異,以此明確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短板和弱項。第三,基于新時期我國糧食生產面臨的現實基礎,針對上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糧食產能提升的主要思路和技術路徑。

一、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糧食產能提升的理論邏輯與路徑

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需要明確新時期糧食產能提升的主要源泉是什么。本文認為,糧食全要素生產率是關鍵因素。因此,需要回答以下核心問題,即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什么是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的源泉?以及理論上有效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路徑是什么?

1.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糧食產能提升的理論邏輯

(1)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對于經濟增長理論的基本遵循。理論上,要實現糧食產量增長,有增加要素投入規模與提高生產率兩種路徑。從農業經濟增長的源泉看,古典增長理論認為,在農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土地、勞動等生產資料的投入數量增加是農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但隨著傳統要素投入的邊際效應遞減,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突出。其中,Solow 將經濟增長中不能由勞動、資本等投入要素數量變化解釋的部分,定義為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并認為廣義上的技術進步是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最主要原因[11]。在此基礎上,新古典增長理論認為,經濟增長源泉從要素投入數量增長轉向了全要素生產率提升[12]。然而,這些理論都將技術進步視為外生的,忽略了技術進步的內生機制和影響因素,無法進一步探索推動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具體實現路徑。

在新古典增長理論的基礎上,內生增長理論突破了技術進步具有外生性的假定,強調了全要素生產率所反映的技術進步是由人力資本提升、科技研發投入等多方面引起的,這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并推動經濟增長提供了理論基礎。在內生增長理論的框架下,新增長核算將全要素生產率分解為“與生產要素相關”和“與生產要素無關”這兩個部分[13-14]。其中,前者反映了由于生產要素質量改善帶來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例如耕地質量提升、農業機械裝備的更新換代等;后者反映了非生產投入要素所帶來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例如生產經營方式轉變等。新增長核算下對于全要素生產率的分解與分析,為新時期推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理論基礎。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認為,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及其所反映的技術進步,已經成為推動糧食產能提升的主要驅動力。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提升糧食全要素生產率,使其成為糧食產能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2)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實現糧食產量增長的歷史經驗。為應對快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糧食生產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以及國內國際市場對于糧食需求的剛性增長,我國早在2009 年就制定實施了《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確定了新增一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的目標要求與實施方案。到2020 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相比2009 年增長了2602 億斤,增幅達到24.12%。其中,全國糧食播種面積增長5.91%,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增長17.19%,生產率的提高對推動糧食產能提升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

對于三類主糧作物而言,與2009 年相比,2020 年我國小麥、稻谷、玉米產量分別增長了15.94%、7.98%、50.45%。從三類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與單位面積產量的變化情況來看,期間,小麥、稻谷、玉米的播種面積變化率分別為-4.28%、0.95%、25.24%;單位面積產量的變化率分別為21.12%、6.97%、20.13%。由此可見,小麥、稻谷這兩類口糧作物的產量增長主要依賴于生產率的提高;玉米產量增長則同時受到播種面積增長和生產率提高的影響??梢娞岣呱a率是上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的基本經驗和關鍵因素。

實際上,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得益于農業科技創新與經營制度創新的雙重驅動,糧食產出增長的主要動力源泉就是全要素生產率增長[15],例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等制度創新,以及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作物品種的創新研發與推廣普及,都為推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進而提高糧食產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上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的實踐證明,生產率的提高是實現糧食穩產增產的關鍵因素。遵循這一歷史經驗,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應當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核心,這是糧食生產技術進步的綜合反映。

(3)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大戰略決策,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建設目標。提升糧食全要素生產率是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因素,是在建設農業強國中實現“供給保障強”等具體目標的必由之路。到2022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九連豐”,連續8年維持在1.3萬億斤以上。但也應該看到,我國糧食生產仍然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傳統的要素投入驅動型生產模式已難以支撐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必須充分挖掘全要素生產率在推動糧食產能提升中的潛力和作用。

在土地要素上,未來糧食播種面積大幅度提高的空間較為有限。從圖1 可以看出,2009-2016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無論是在絕對面積上還是在相對面積(糧食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比重)上都呈現出整體上升的態勢。到2016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1923萬公頃,糧食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比重達到71.42%,這兩項指標均為21世紀以來的最高值。2017-2019年,受到種糧收益下降等多重因素影響[16],全國糧食播種總面積及其占比都呈現出明顯的下滑。2020 年以來,我國制定實施了一系列防止耕地“非糧化”的政策措施,糧食播種面積有所回升。但到2022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仍低于2016 年的峰值,未來全國糧食播種面積大幅度提高的空間較為有限。因此,推動糧食產能持續提升不能僅僅依靠種糧面積增長。

圖1 2009-2022 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變化

此外,我國糧食生產長期以來存在化肥農藥等化學品要素過量投入的問題,這不僅加重了農民的種植成本和生活負擔,還帶來了產品質量下降、產地環境惡化等問題。為此,“十三五”以來,我國開展了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并取得了明顯成效。2020 年,我國小麥、稻谷、玉米三類糧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和農藥利用率分別達到40.2%和40.6%,比2015 年分別提高了5 個百分點和4 個百分點①資料來源于農業農村部官網:我國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雙雙超40%。http://www.kjs.moa.gov.cn/gzdt/202101/t20210119_6360102.htm.。2022年,農業農村部印發《到2025年化肥減量化行動方案》和《到2025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方案》,提出要進一步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量,并將減肥減藥的重點從經濟作物轉向糧食等大田作物。顯然,“增肥增藥”的生產方式已經不適合糧食長期增產需求,未來應該充分利用有機肥資源還田、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方式,提高化肥農藥利用效率與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提供綠色的動力源泉。

從國際比較的視角來看,本文利用美國農業部的公開數據,對世界上主要國家的種植業全要素生產率進行了比較。數據顯示,2009-2020 年我國種植業全要素生產率持續提高;但從平均增速來看,我國種植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年均增速(2.26%)與除我國之外的其他中高收入國家(2.45%)相比仍有一定提升空間②資料來源于美國農業部官網,https://www.ers.usda.gov/data-products/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productivity/.。

2.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糧食產能提升的理論路徑

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反映的是經濟增長中不能被要素投入數量變化所解釋的部分。從來源上看,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核心包含了兩個部分,一方面是由生產前沿面移動所帶來的技術進步,另一方面則是生產者通過縮小與最大可能性產出之間的距離所實現的技術效率改進。理論上,農業科技的創新推廣應用、經營制度與經營方式的創新完善,均是推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重要路徑。

(1)通過科技創新路徑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通過農業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研究發明與推廣應用,能夠為農業生產提供新動能,帶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特別是在當前全球農業氣候變化異常,各類自然災害頻發的背景下,糧食生產迫切需要深化農業科技創新,增強韌性;同時,我國農業生產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長期嚴峻,通過深化農業科技創新進而提高水資源、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的利用效率,也將推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

其一,在耕地質量上,耕地直接影響著糧食作物的生長和產量,優質的耕地能夠提供充足的養分和水分。通過農業科技創新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有助于避免土壤退化和生態環境惡化,保護土地資源并提升耕地質量,為實現糧食穩產增產、旱澇保收創造有利條件?,F實經驗和理論研究都表明,提高耕地質量能夠增加土地要素的邊際產出,促進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6]。其二,在品種改良上,種子是糧食生長的起點,直接決定了產量和品質。優質種子品種通常具有更好的生長特性、生物學性狀和生產潛力,能夠充分利用土壤養分和水分,并在應對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上更具優勢[17]。選擇適應氣候條件新變化、當地栽培條件的優質種子品種,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糧食產能提升的關鍵之一。其三,在農業機械上,農業機械化能夠減輕人力勞動強度,節約時間和成本,提高作業效率。特別是隨著農業機械裝備的智能化和數字化升級,農業機械化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精準度和穩定性,減少耕種防收環節的損失浪費,有助于實現糧食生產的節本增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7]。其四,在其他投入要素上,通過減少化肥農藥等傳統化學品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對土壤、水源的污染,保護農業生態系統,為糧食生產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通過循環利用農業資源、推廣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等方式,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效益,促進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推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與產能提升。

(2)通過制度創新路徑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通過農村制度創新,改革完善與農業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可以提高種糧農民積極性,推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特別是在當前農業勞動力加速老齡化的背景下,“誰來種糧”“怎么種糧”等問題突出,亟需通過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等方式,積極應對農業勞動力老齡化。此外,針對農民種糧收益偏低等現實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農民種糧收益,也將起到鼓勵種糧農戶加強經營管理的作用,是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路徑之一。

其一,在適度規模經營上,在糧食生產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能夠通過發揮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等作用機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帶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在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理論路徑上,既包括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實現土地規模經營,也包括借助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方式實現服務規模經營。其二,在農業技術推廣上,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重要渠道,是農民學習和掌握農業技術的重要途徑。理論上,面向農民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可以普及前沿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提高農民的素質和技能水平,使其更好適應市場需求和生產要求,是積極應對農業勞動力老齡化,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路徑之一。其三,在農業支持保護上,通過收入補貼、價格支持和農業保險等政策措施,可以保障和提高農民的種糧收益,鼓勵他們積極從事糧食生產,提高生產率。同時,農業保護政策帶來的收入增長與技術支持,還將為種糧農戶采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經營方式創造條件,提高種糧農戶的技術采納意愿進而實現全要素生產率增長[8]。

在推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理論路徑中,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相輔相成??萍紕撔聻榧Z食生產提供了穩產增產和優質高效的方式與措施,而制度與經營方式創新則為科技創新的推廣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經濟社會環境。促進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的充分結合,能夠有效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糧食產能持續提升。

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糧食產能提升的現實基礎

在明確了依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糧食產能提升的理論邏輯與路徑后,還需要回顧和分析上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規劃期間(2009-2020年)主要糧食作物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趨勢與特征,以此了解全要素生產率在糧食產能提升中的實際作用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測算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數據來源、模型設定與變量選擇

(1)數據來源。本文使用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2009-2020 年的農戶數據,測算了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自1986年開始調查,目前已建成了以家庭調查數據庫和村莊調查數據庫為核心的大樣本面板數據。其中,農戶家庭調查包含了農戶種植糧食作物(包括小麥、稻谷、玉米等)的播種面積、勞動工時、化肥和機械等生產資料和服務支出的詳細數據,為測算糧食全要素生產率提供了充足的數據支撐。

在2009-202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的變化中,小麥、稻谷、玉米的產量增幅占糧食總產量增幅的比重分別為14.19%、12.04%、67.19%,合計為93.42%。因此,本文的樣本選擇主要關注種植小麥、稻谷、玉米的農戶。

(2)模型設定。借鑒已有研究的做法[18-19],本文基于多重固定效應估計法分別測算了小麥、稻谷、玉米的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增長率。具體的估計思路是,在構建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基礎上,通過控制多維度的固定效應,得到各種投入要素的產出彈性,然后運用索洛余值法測算得到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增長率。根據這一方法,首先設定式(1)如下①已有研究結論顯示,我國糧食生產存在規模報酬不變的特征,因此將糧食產出和投入變量均設定為畝均形式。。

其中,下角標i、v、t分別表示農戶個體、農戶所在村莊、年份,lnyivt表示糧食單位面積產量的自然對數,lnlivt、lnkivt分別表示畝均勞動投入和畝均資本投入的自然對數,α、β分別表示勞動和資本要素投入的邊際產出。FE包括農戶家庭、年份、村莊×年份三個層面的固定效應,其中,通過控制農戶層面的個體固定效應,可以將如家庭承包耕地質量等一些不隨時間變化的不可觀測因素納入回歸估計中;通過控制年份層面的時間固定效應,可以將如政策調整等一些隨時間變化但不隨個體變化的不可觀測因素納入回歸估計中;通過控制村莊×年份層面的固定效應,可以將不同地區不同年份的不可觀測特征,如氣候變化等因素納入回歸估計中,從而減少遺漏變量偏誤,以此得到更為精準的要素產出彈性。在估計得到相應的參數之后,可以按照式(2)進一步測算得到農戶層面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

式(2)中,gTFPivt表示種糧農戶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gyivt、glivt、gkivt分別表示種糧農戶單位面積產量、畝均勞動投入、畝均資本投入的同比增長率,?分別是基于式(1)回歸得到的勞動、資本投入的產出彈性。

(3)變量選擇。參考已有研究的做法[8],本文將小麥、稻谷、玉米全要素生產率測算過程中所需要的投入產出變量設定如下。對于糧食產出,以各類糧食作物的畝均產出(千克/畝)作為代理變量;對于勞動投入,以包括自家勞動與雇傭勞動在內的畝均勞動投入工時(日/畝)作為代理變量;對于資本投入,以包括種子種苗、化肥、農藥、機械租賃和水電及灌溉費用在內的畝均生產資料和服務支出(元/畝)作為代理變量,并根據省級層面的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進行平減處理。

2.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特征及其對產出增長的貢獻

基于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的農戶調查數據,本文使用多重固定效應模型測算了要素投入的產出彈性,并使用索洛余值法測算了2009-2020 年小麥、稻谷、玉米三類糧食作物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結果如表1 所示??梢钥闯?,除少數年份外,三類糧食作物的全要素生產率均呈現增長態勢。從2009-2020 年的平均增速來看,玉米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最快,增速高達6.06%,小麥次之,為3.35%,稻谷最低,為2.24%。

表1 小麥、稻谷、玉米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與產出增長變化%

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占產出增長率的比重,可以反映糧食產出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是否為全要素生產率。在表1中,通過比較分析三類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和產出增長率之間的關系可以發現,玉米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占產出增長率的比重最高,達到66.42%,小麥次之,為66.08%,稻谷較低,為53.02%。三類主糧作物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都超過了產出增長率的一半,這表明在上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全要素生產率是糧食產出增長的主要動力源泉,這與已有研究的結論一致[15]。但值得關注的是,相比小麥和玉米,稻谷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對產出增長的貢獻還有待提升。

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對于玉米而言,從技術創新與供給的角度來看,在上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規劃期內,其在品種創新、機械化發展等方面都處于較快水平;在技術需求與采納上,我國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這四個玉米主產省區先后實施了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補貼政策,有效提高了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與收益,緩解了農民在玉米生產中采用各類新型技術措施與生產方式的資金約束,有利于加速其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但對于稻谷而言,由于我國稻谷生產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這些地區的耕地細碎化程度更為嚴重,農業機械創新發展與推廣應用的速度相對較慢;同時,南方地區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進程更快,農村中青年人的非農就業參與率更高,農業勞動力的老齡化問題也更突出,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稻谷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限制了全要素生產率在產出增長中發揮更大作用。

3.不同地區的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

在明確了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總體特征后,通過比較不同地區三類糧食作物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速及其占產出增長率的比重,可以進一步發現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糧食產能提升的短板與弱項,也能夠從部分全要素生產率增速較快、貢獻較大的地區中提煉發展思路。對此,進一步比較分析不同地區三類糧食作物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地區的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

首先,本文比較分析了糧食主產區與非主產區之間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梢钥闯?,對于小麥、玉米而言,糧食主產區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低于非糧食主產區,這可能是因為在糧食主產區中,小麥、玉米的產出水平相對較高,因此同比增長較慢。但從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占產出增長率的比重這一指標來看,三類糧食作物在主產區的全要素生產率貢獻率均高于非主產區。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國家對于糧食主產區的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強度更大,以高標準農田為例,數據顯示,2011-2019年13個糧食主產省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占全國建設總量的比重約為70%①資料來源于農業農村部官網:農業現代化輝煌五年系列宣傳之七:高標準農田建設邁上新臺階。http://www.ghs.moa.gov.cn/ghgl/202105/t20210517_6367788.htm.。同時,在糧食主產區中,中央和地方對于糧食生產的支持保護力度更大,這也對保障農民種糧收益、促進種糧農戶采用各類新型技術創造了有利條件。當前,糧食主產區加速向北遷移,在13個糧食主產省區中,能凈調出糧食的省份正在減少[20]。2022 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要保面積、保產量”。在未來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還應重點提升糧食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中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同時,這也強調了在非糧食主產區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的必要性。

同時,針對農業機械化與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之間的關系,本文比較分析了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與非示范縣之間的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①為提升主要農作物生產的全程機械化水平,農業農村部于2015 年起組織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活動,到2023年已經認定七批示范縣(市、區)。本文主要關注在2020年及之前認定的前五批示范縣(市、區)。。對于示范縣而言,這些地區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基礎條件較好,且對于農業機械化的投入支持力度更大,在糧食生產中的機械化水平與質量更高。如表2所示,在全程機械化示范縣中,小麥、稻谷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速略慢,但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貢獻高于非示范縣;對于玉米而言,示范縣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及其占產出增長率的比重均高于非示范縣。這表明,補齊糧食生產中的農業機械化短板,并著力推動農業機械化的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充分發揮全要素生產率在糧食產出增長中的作用和潛力。

此外,針對農業綠色發展與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之間的關系,本文還關注了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與非先行區之間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②2016年起,農業農村部開展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活動,旨在推動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到2023年已經開展四批創建工作。本文主要關注在2020年及之前認定的前二批先行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綜合性試驗示范平臺,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基礎更好,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理論上能夠為推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與產能提升提供綠色可持續的發展動力。如表2 所示,對于小麥、稻谷、玉米這三類糧食作物而言,在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及其占產出增長率的比重均明顯高于非先行區。這表明,在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堅持推廣應用各類綠色生產技術與經營方式,能夠有效推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擴大全要素生產率在糧食產能提升中的潛力與作用。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盡管我國小麥、稻谷、玉米的全要素生產率都在提高,但在不同地區之間,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速及其對產出增長的貢獻率有明顯差異。一方面,這強調了推動區域之間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協調增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對農業機械化、農業綠色發展與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關系驗證結果也表明,推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并堅持綠色生產導向,能夠一定程度上增強全要素生產率在糧食產能提升中的作用。

4.不同種糧農戶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

除關注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在不同地區的增長差異外,還應關注不同種糧農戶之間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尤其是不同規模、不同年齡農戶之間的差異。

首先,本文以10畝為界,分析比較了小規模和大規模種植戶的小麥、稻谷和玉米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不難發現,大規模種植戶的稻谷和玉米全要素生產率增速均高于小規模種植戶,小麥、稻谷和玉米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占產出增長率的比重均高于小規模種植戶。這說明,在上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大規模糧食種植戶更能夠有效利用各類新型技術,獲得規模效益,進而實現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相比之下,小規模種糧農戶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速及其占產出增長率的比重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表3 不同種糧農戶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

此外,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加快,我國農業勞動力的老齡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甚至超過德國、法國等部分發達國家[21-22]。對此,本文測算了種糧農戶務農勞動力的平均年齡,并以是否大于等于60 歲為界,比較分析了不同年齡種糧農戶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結果如表3 所示,對于三類糧食作物而言,老年農戶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及其占產出增長率的比重均低于中青年農戶。相比中青年農業勞動力,老年勞動力的認知能力趨于下降、風險態度趨于保守,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難度更大,不利于新品種新技術的采納應用,阻礙了全要素生產率增長[23]。未來,農業勞動力的老齡化態勢仍將保持,并且不僅存在于小農戶當中,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負責人也正面臨老齡化的趨勢。對此,在制定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還應著重健全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支持保護政策體系,積極應對農業勞動力老齡化。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大國小農”仍是我國面臨的基本國情和農情。在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要重點關注面向小規模、老年種糧農戶的技術推廣與支持保護,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努力提高小規模種糧農戶、老年種糧農戶的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在產出增長中的貢獻。

三、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糧食產能提升的戰略構想

在上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我國小麥、稻谷、玉米三類糧食作物的全要素生產率實現了總體提升,且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占產出增長率的貢獻均超過五成,但稻谷全要素生產率增速較慢且對產出增長的貢獻偏低,并且還面臨不同區域之間全要素生產率增速不均衡、小規模與老年種糧農戶全要素生產率增速較慢等問題與挑戰。為此,有必要在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規劃和實施中,明確提出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主要思路與重點技術路徑。

1.持續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主要思路

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與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關鍵是要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充分發揮其在推動糧食產能增長中的作用。

(1)堅持創新驅動增長。創新是新發展理念的核心,是解決和回答發展動力問題的關鍵。未來,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糧食產能提升的實踐中,要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的協同推進。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強化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全要素生產率反映了廣義上的技術進步,既包括了科技創新帶來的生產效率提高,也體現了制度創新引導的生產經營方式轉變。堅持創新驅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既要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攻克糧食與農業生產中的關鍵核心難題,又要深化農村制度創新,完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創新發展多樣化的糧食與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2)堅持區域協調發展。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在糧食與農業生產中面臨的資源稟賦存在較大差異,但都要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在2009-2020年開展的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不同地區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在產能提升中的貢獻存在明顯差別,特別是非糧食主產區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有待提升。未來,在新一輪的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不僅要在全國范圍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還要關注不同地區之間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速差異。要支持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較快的地區加快技術創新和技術外溢,形成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要幫助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較慢的地區針對生產技術與經營方式的短板,加快創新轉化和應用推廣。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等信息通訊技術以及各類信息平臺,消除糧食生產的前沿科技在地理空間、行政區域等方面的隔閡與障礙,促進前沿技術在更廣泛區域上的推廣應用。

(3)堅持綠色生產導向。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發展生態低碳農業,這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農業強國的重要路徑之一。生態低碳農業的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即在單位投入的基礎上,提高農業的產出效率和環境效應。與此同時,學界已經將全要素生產率的概念拓展到“綠色全要素生產率”[24-25],即在考慮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的同時,也考慮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等非期望產出。因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來增強糧食產能,需要摒棄過去大水大肥的生產模式,推廣應用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糧食生產技術與經營模式,實現糧食生產中的“減肥減藥”“減排固碳”,從而提高糧食產品質量與產地環境,滿足人民“吃得好”“吃得放心”等食品消費新要求。

(4)堅持對外開放借鑒。在農業農村科技領域,我國有10%的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分別有39%和51%的技術處于并跑和跟跑階段①資料來源于農業農村部官網,《農業現代化輝煌五年系列宣傳之六:加強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創新支撐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http://www.ghs.moa.gov.cn/ghgl/202105/t20210514_6367690.htm.,基礎研究薄弱、創新研發能力不強等問題仍然是我國農業科技發展的短板。充分發揮全要素生產率在提高糧食產能中的潛力與作用,未來還應緊跟世界糧食生產的前沿科技動態,以科技自立自強為基礎,以農業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型數字技術為重點,積極借鑒和轉化國際先進經驗,提高糧食生產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5)堅持多方共享共贏?!按髧∞r”是我國仍需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面臨的基本國情農情,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是新時期對農業經營體系的發展要求。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既要依靠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要實現小規模、老年種糧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提高各類種糧主體的全要素生產率,讓不同規模、不同年齡的各類種糧主體都能夠在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共享收益增長。

2.持續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技術路徑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關鍵是要抓好耕地與種子這兩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要害,要堅持農機與農技相結合,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協同實現種糧農民“增產”“增收”的雙重目標。

(1)改善耕地質量與細碎化程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目前,我國高標準農田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一些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計劃在2025年前后完成全部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但各地農田建設的標準普遍偏低,建設內容主要集中在灌溉與排水等基礎環節上。為此,對照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設成為高標準農田的目標要求,一方面,對于尚未實施建設的農田,要加快建設進度,補齊短板,持續擴大高標準農田面積;另一方面,對于已經建設完成的高標準農田,要不斷提升建設標準,努力提高農田質量。此外,還要堅持實施輪作休耕制度,并適度擴大試點范圍,緩解重點區域的耕地與生態壓力,改善和提升農田質量,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

長期以來,我國農地的細碎化問題突出,這同樣是制約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與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26]。為此,要加快總結和推廣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經驗,探索在農民自愿的前提下,結合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建設、農業生產托管等經營方式、農民互換并地等流轉方式,緩解農地細碎化問題,推動農田“優質、集中、連片”,提高糧食生產的規模效益,促進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快速增長。

(2)加速糧食種業前沿科技創新。目前,雖然我國小麥、稻谷、玉米等糧食作物的種子自給率較高,但種業創新仍存在不少短板與弱項。從國際比較的視角來看,與發達農業國家相比,我國玉米作物的種業前沿科技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玉米單位面積產量雖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倍,但只有美國的58.52%,依靠種業技術創新實現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仍有較大潛力。

對此,未來還應瞄準糧食種業領域的薄弱環節與短板,加速前沿科技創新的步伐。具體而言,一方面,要加快構建科學高效的種業自主創新體系,提升種業對外開放水平,強化種業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提升糧食種業的質量效益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的最直接推動者。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種業企業培養和引進人才,鼓勵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員通過“柔性”引進等方式到企業兼職,促進種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加速糧食種業前沿科技創新,推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持續增長。

(3)推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農業機械化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基礎。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在近年來不斷提高,到2021 年,小麥、稻谷、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7.3%、85.6%、90.0%,較2012 年提高了4.1 個百分點、16.8 個百分點、15.0 個百分點①資料來源于農業農村部官網:農業機械化為糧食增產保駕護航。http://www.njhs.moa.gov.cn/qcjxhtjxd/202308/t20230804_6433603.htm.。然而,也應看到,當前農業機械化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農機農藝融合不緊密等方面。特別是對于稻谷而言,播種插秧環節的機械化程度也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在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農業機械化質量提升的主要技術路徑包括以下方面:其一,瞄準數字農業技術這一前沿領域,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機械裝備的深度融合,促進農業機械化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轉型,提高農業機械作業的精準程度與生產效率。其二,大力發展生產托管、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等經營方式,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種糧小農戶提供價格合理、質量優良的機械作業服務,確保種糧小農戶同樣能夠享受到農機發展帶來的便利,實現糧食生產的節本增效,推動糧食全要素生產率持續增長。

(4)健全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農業技術推廣是銜接科技創新與實際生產的關鍵一環,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但科技成果與生產實際應用銜接不緊密的問題依然突出。這一問題既來源于農業勞動力老齡化背景下的技術采納意愿下降,也來自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農業科技人才面臨的扎根困境,這就要求從以下兩個方面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一方面,應加強農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堅持將普惠性、公益性培訓與專項性培訓相結合,在支持農民免費接受各類技能培訓的基礎上,面向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負責人等主體,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另一方面,還應更加充分地發揮科技特派員在技術推廣中的作用,將科技特派員作為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服務主體,健全“政府派、市場派、社會派”等多元化“選派”制度,完善科技特派員統計監測和評估體系,形成緊密的隊伍結構。選擇示范性強的經營主體推廣使用各類前沿新型技術,形成明顯的帶動效應。

(5)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F實經驗和理論研究表明,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有利于促進農業技術進步,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無論是從提高農民收入的“增收”視角,還是從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增產”視角,未來都應堅持實施“價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的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政策體系,激勵農民選擇更高效率的糧食生產方式,增強全要素生產率在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中的作用。

其一,最低收購價政策是保障農民種糧收益的基本政策工具,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當堅持并落實好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合理確定兩類口糧作物的最低收購價格,發揮好價格支持政策的“托底”作用。其二,對于補貼政策而言,未來應當遵循綠色生態導向,進一步完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耕地保護相掛鉤的有效機制;合理使用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補貼資金,提升種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市場競爭力與服務小農戶的能力;進一步完善玉米與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和稻谷補貼政策。其三,深化農業保險試點探索,穩步推進小麥、稻谷、玉米三類糧食作物的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支持承保機構創新開發滿足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種糧需求的、保障水平更高的險種,滿足各類種糧主體差異化、多層次的風險保障需求。

四、結論和建議

2022 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作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部署安排。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要充分依靠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強化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這是對經濟增長理論的基本遵循,是我國實現糧食產量增長的歷史經驗,更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然要求。本文使用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的農戶調查數據,測算了上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期間(2009-2020 年)小麥、稻谷、玉米三類糧食作物的全要素生產率,研究發現:三類糧食作物的全要素生產率均有所增長,全要素生產率占產出增長率的貢獻超過一半,但相比之下,稻谷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速較慢且對產出增長的貢獻還有待提高;不同地區、不同農戶之間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明顯,特別是非糧食主產區、小規模和老年種糧農戶全要素生產率在糧食產出增長中的貢獻有待提升。未來,在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要遵循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增長、區域協調發展、綠色生產導向、對外開放借鑒、多方共享共贏,通過改善耕地質量與細碎化程度、加速糧食種業前沿科技創新、推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健全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等技術路徑,更加充分發揮全要素生產率在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的源泉作用。為進一步促進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推動糧食產能持續提升,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第一,面向2035 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遠景目標,科學制定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規劃。根據全社會糧食需求總量的科學預測,明確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總體增產目標,按照區域特點和優勢,分解具體增產任務,并從耕地、種子、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等方面提出具體的增產技術路徑。第二,嚴格執行省級黨委、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進一步激發糧食主產區與非主產區重農抓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夯實穩定種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加快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制度和政策保障。第三,加大對種糧小農戶的政策扶持,堅持實施普惠性的收入性補貼政策與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保障農民種糧收益;鼓勵支持種糧小農戶參與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等經營方式,提高糧食生產的規?;?、專業化、標準化程度,推動種糧小農戶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

猜你喜歡
種糧生產率糧食
珍惜糧食
中國城市土地生產率TOP30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河南父子種糧打“擂”科技實力添“金”
稻茬麥翻旋淺覆栽培技術 種糧大戶年增收50萬元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股田制讓種糧效益最大化
畫畫就如種糧
國外技術授權、研發創新與企業生產率
我的糧食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