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24-01-31 13:08
上海藝術評論 2023年5期
關鍵詞:滬劇中華文明創新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民族具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文明是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靜水深流與波瀾壯闊交織。中華民族始終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斷創造自己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作為最繁榮最強大的文明體屹立于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必然要求,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深刻認識中華文明的創新性,就能深刻感悟中華文明歷經的滄桑巨變、日新月異、生機活力和與時俱進的精神氣質。滬劇是一種與時代脈動、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演劇形態。滬劇人始終把“與時代同步,與城市同行”的藝術追求放在首位,一批具有深刻思想內涵的劇目,緊扣時代脈搏,回應社會關切,在貼近市民百姓、反映時代精神上發揮了劇種的優勢。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斗馍竦谝徊浚撼栾L云》被認為是“中國文化與中國制造的雙向奔赴”。美術風格厚重沉郁,熔元明道教水陸畫、宋代山水畫、殷商青銅器文化于一爐,媲美好萊塢巨片?!堕L安三萬里》堪為我國人文題材動畫電影的開先之作。影片以李白、高適、杜甫等盛唐詩人為主人公,以天寶盛世到安史之亂為背景,其厚重的歷史質感折射出命運、文化、戰爭、友誼的多彩光譜。

傳統與現代相融相通,在回應時代命題中煥發新的活力?!懊佬g新空間”使藝術走出了美術館、畫廊等專業藝術場所,讓人們在不經意間就能欣賞藝術,讓城市成為開放的藝術館,從而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京劇藝術無窮趣,電影藝術趣無窮”。傳統藝術若要回歸當代,就需要依靠當代的解讀方法。如果解讀方法本身就是一門藝術,例如電影,則有望生成一門“新的藝術”?!吨戮磁c前行——新京劇電影創作概論》著者滕俊杰對于“新”字,作了三點闡明:一是屬于新時代的,二是融合新浪潮的,三是前兩者給予他的新使命。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是任何時代都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質。當代中國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創新發展,中華民族定能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猜你喜歡
滬劇中華文明創新性
4000年前的中華文明什么樣兒?
追尋“華胥氏”——中華文明的早期開墾者
流動幾何的創新性
把中華文明的底色鋪陳好
戲曲現代戲基于劇種特色的藝術探索——以滬劇為例
原創大型滬劇《擔當》演出成功
論媒介文化的混雜性與創新性
忠實性與創新性——當代莎士比亞演出和改編批評的轉向
中華文明何以延續至此
成公綏賦作的模式化與創新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