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累代遺傳的肝豆狀核變性的臨床與基因診斷分析

2024-01-31 10:59劉力生方明娟童廣安王佳煒胡文彬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家系致病性位點

劉力生, 方明娟, 年 娜, 趙 雯, 童廣安, 王佳煒, 胡文彬,

肝豆狀核變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稱Wilson 病,是由于ATP7B基因突變造成其編碼的P 型銅轉運ATP 酶缺陷引起肝銅跨膜轉運障礙,使機體排銅障礙從而導致銅在肝、腦等多器官中過度蓄積,最終出現肝硬化、運動障礙、精神癥狀等[1]。HLD 是一種單基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的、可治性的疾病,其發病率約1/30 000,人群攜帶率約為1/90,并具有區域差異,通常不會連續幾代發?。?-4]??赡芤驗檩^高人群攜帶率,目前國外已有部分病例報道在同一家族內連續兩代或多代中存在HLD,反映了“偽顯性”遺傳[5-8]。故而,2022 年美國肝病學會實踐指導中明確提出對于HLD 確診患者的一級親屬需進行ATP7B基因篩查[9]。目前國內尚無相關報道及研究,本研究針對我科近期收治的3 個累代遺傳的HLD 家系進行了相關臨床及基因的診斷,并進行總結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安徽中醫藥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于2017 年6 月—2023 年7 月收治的HLD 患者3 例。收集調查其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資料,并尋找其存在患病風險的父母、子女等一級親屬(見圖1)。本研究經安徽中醫藥大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取得每位參與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采集家系成員的臨床臨檢及生化指標、角膜K-F 環(kayser-fleischer ring,KFR)、腹部及頭部影像學等臨床資料,通過外周靜脈血提取ATP7B基因檢測。

圖1 3個HLD家系遺傳圖譜

家系1:先證者(Ⅱ∶1),患者,男性,30歲,先后檢查血小板減低、動作笨拙7 個月。2016 年11 月在當地醫院檢查發現“血小板、白細胞減低”,進一步檢查腹部B超示:“肝硬化、脾腫大”,具體診治不詳。2017年2 月,家人發現其穿衣、持筷、系鞋帶等精細動作笨拙,外院檢查發現“血清銅藍蛋白(ceruloplasmin,CP)減低”,予以“二巰基丙磺酸鈉驅銅10 余天”,上述癥狀略有緩解。2017 年6 月5 日首次入住我科。家族史:否認父母近親婚配,患者兒子(Ⅲ∶1)曾因“感冒”在當地醫院檢查“肝功能異?!?。

家系2:先證者(Ⅲ∶2),患兒,女性,3 歲,檢查發現轉氨酶升高、CP 減低12 d。2021 年8 月6 日患兒在幼兒園入院體檢時發現“肝功能: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299 U/L,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184 U/L”,進一步檢查“血清CP 0.1 g/L(參考范圍0.16~0.45);肝炎病毒學指標及自身免疫性肝炎指標均正?!?,遂于2021年8月17 日入我科。家族史:否認父母近親婚配,患兒母親(Ⅱ∶2)及小姨(Ⅱ∶4)有不明原因轉氨酶升高情況,胞兄(Ⅲ∶1)體健,未行HLD相關篩查。

家系3:先證者(Ⅰ∶2),患者,女性,54 歲,漸進性頭抖、四肢抖動16 年。2007 年起先后出現頭部及四肢不自主抖動。至2013 年出現行走欠穩及言語含糊,就診北京某醫院考慮“HLD”,予以“驅銅”等治療后上述癥狀明顯改善。2023 年4 月初,因家庭矛盾出現情緒低落、夜間入睡困難,于2023 年4月23 日入我科。家族史:否認父母近親婚配,患者兒子(Ⅱ∶1)曾檢查血清銅藍蛋白減低,近期體檢有脂肪肝。

1.2 方法

1.2.1 一般檢查項目 血清學指標(ALT、AST、血清CP)使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基礎24 h尿銅排泄量(尿Cu)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儀器為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生產WFX-120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由我院專業人員在裂隙燈(YT2A型,蘇州醫療器械廠)下進行KFR檢查。使用Siemens ACUSON Sequoia超聲(5C1探頭)檢查進行腹部彩超檢查;對于家系1、3 先證者使用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 MRI掃描設備進行頭部影像學檢查。

1.2.2 基因檢測 對先證者及其診斷存在疑問的一級親屬進行ATP7B基因二代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所有突變位點都通過多個數據庫進行評估,包括HGMD 專業版、Clinvar、gnom AD 等數據庫。使用Mutation Taster 和PolyPhen-2 軟件檢測分析所有可能致病突變的危害性。并對所有的突變位點進行ACMG(美國醫學遺傳學與基因組學學會)遺傳變異分類標準和指南進行分類。最后,所有可能的致病性突變都用Sanger進行了測序,并通過家族譜系進行驗證。診斷方法參照2021年《中國肝豆狀核變性診治指南》[10],并符合2001年萊比錫第8屆國際HLD 會議提出的診斷標準(Leipzig計分系統)的積分 ≥ 4分[11]。

2 結 果

2.1 一般檢查項目結果 家系1,Ⅱ∶1存在明顯CP減低和尿Cu增高,ALT、AST正常,KFR陽性,腹部彩超提示肝硬化、脾大,頭部MRI平掃提示腦干片狀長T2信號,FLAIR呈稍高信號(見圖2);Ⅲ∶1僅有輕度CP減低,但尿Cu增高,ALT水平輕度升高,KFR陰性,腹部彩超未見異常,遂進一步完善基因檢測。

圖2 家系1的Ⅱ∶1頭部MRI平掃

家系2,Ⅲ∶2、Ⅲ∶1 均有CP 減低和尿Cu 增高,KFR 均陰性。Ⅲ∶2 的ALT、AST 水平明顯升高,腹部彩超提示肝內鈣化灶;但Ⅲ∶1 肝功能及腹部彩超均正常,遂進一步完善基因檢測,結果顯示與Ⅲ∶2基因型存在差異。因Ⅱ∶2、Ⅱ∶4 曾于外院檢查CP 均為0.11 g/L,且均有不明原因轉氨酶增高情況,而我院CP 僅輕度減低或正常,且Ⅱ∶4 尿Cu 正常范圍,KFR均陰性,故同時進行基因檢測。

家系3,Ⅰ∶2 存在明顯CP 減低,尿Cu 不高,肝功能指標正常,KFR 陽性,腹部彩超提示肝硬化、脾稍大,頭部MRI平掃提示腦干、雙側額頂葉皮質下、雙側放射冠區可見點片狀長T2信號,FLAIR 呈高信號;腦室系統稍擴張,兩側大小腦半球腦溝裂增寬(見圖3);Ⅱ∶1的CP明顯減低,尿Cu高,腹部彩超提示脂肪肝,但肝功能正常,KFR 陰性,故予以完善基因檢測。3個HLD家系一般檢驗資料(見表1)。

表1 3個HLD家系一般檢驗資料

圖3 家系3的Ⅰ∶2頭部MRI平掃

2.2 基因檢測結果 3 個家系共計發現六處雜合錯義突變和一處缺失突變,分別是位于14 號外顯子的c. 3121C > T p. Arg1041Trp、8 號外顯子的c.2333G > T p.Arg778Leu、12號外顯子的c.2975C > T p. Pro992Leu、13 號外顯子的c. 2755C > G p. Arg919 Gly、11號外顯子的c.2605G > A p.Gly869Arg和12號外顯子的c.2790_2792delCAT p.Ile930del,均為已報道的HLD 常見致病位點。然而,位于2 號外顯子的c. 482T > C p. Ile161Thr,目前在Clinvar 數據庫有收錄,致病性分級為Uncertain significance,HGMD 專業版暫未收錄,ACMG 致病性分析為PP3 Moderate +PM2_support+PP1_suppor,分級亦為Uncertain significance;通過PolyPhen-2、Mutation Taster 軟件分析該位點危害性結果均為:0.999(見表2)。

表2 3個HLD家系ATP7B基因突變位點

2.3 3 個HLD 家系診斷結果 根據Leipzig 計分系統:家系3 中Ⅱ:1 以“CP 53.3 mg/L”“尿Cu 121.06 μg/24 h”“ATP7B基因 c. 2333G>T p.Arg778Leu雜合突變”計算積分 ≥ 4分。最終,通過一般檢查項目及ATP7B基因檢測,家系1 中Ⅱ∶1、Ⅲ∶1,家系2 中Ⅲ∶2、Ⅲ∶1、Ⅱ∶2、Ⅱ∶4,家系3 中Ⅰ∶2、Ⅱ∶1 均確診為HLD;家系2 中Ⅰ∶1、Ⅰ∶2、Ⅱ∶1、Ⅲ∶3,家系3 中Ⅰ∶1、Ⅲ∶1、Ⅲ∶2均被明確為HLD雜合突變攜帶者。

3 討 論

HLD是一種由ATP7B基因突變引起的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銅代謝障礙性疾?。?2]。1968 年,Sternlieb 和Scheinberg 首次估計了其患病率為5/100萬[13]。隨后的研究顯示,德國每100 萬人中有29 例HLD[14],日本每100萬人中有33例HLD[15]。1984年,HLD 的全球患病率估計為3.3/100 000,經推算突變攜帶者頻率為1/90[16]。國內最早由胡文彬對安徽省部分地區進行了兩次流行病學調查,得出HLD 患病率為4.93/10 萬~6.21/10 萬[3,17]。而對封閉/孤立人群的研究顯示:希臘卡利姆諾斯島HLD 突變攜帶者頻率達7/100,意大利撒丁島的HLD 患病率高達1/2 707[18]。此外,在英國的一項分子研究預測攜帶兩個致病ATP7B等位基因的個體的頻率為1/7 026,突變攜帶者頻率高達2.4/100[19];法國通過二代測序也發現HLD 人群雜合攜帶率達1/31[20]。因此,HLD 的患病率及普通人群突變攜帶率可能比以往認為的要高得多,當HLD 患者與雜合突變攜帶者婚配,這就意味著HLD 患者的一級親屬,如除兄弟姐妹外的父母、子代,患病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血清CP 的檢測是目前臨床診斷HLD 最常用的方法。根據最新Cochrane 數據庫的系統評價結果顯示,當以0.2 g/L 作為臨界值時,CP 的敏感性為77.1%~99.0%,特異性為55.9%~82.8%;而當以0.1 g/L作為臨界值時,總體的敏感性下降至65%~78.9%,但特異性提高至96.6%~100%[21]。然而,部分HLD患者的CP水平接近正常,本單位前期研究表明HLD患者CP 正?;c銅負荷過重以及肝損傷有關[22]。此外,在兒童HLD 的CP 水平研究中也發現,部分癥狀前期患兒CP水平是正常的[23]。本研究中,除家系1 的Ⅱ∶1 和家系3 的Ⅰ∶2 表現為典型的神經系統及肝硬化癥狀外,其余6例HLD 患者均為癥狀前期患者。其中1 例患者CP 在正常范圍(16.7%),只有1 例患者CP水平低于0.1 g/L(僅占16.7%)。故而,不能單純的以“CP 正?!北闩懦鼿LD 患者一級親屬的患病可能。

尿Cu 可以間接反映血清游離銅水平,有助于HLD 的診斷和治療監測。當尿Cu>100 μg/24 h 時,對診斷HLD 的敏感性為50%~80%,特異性為75.6%~98.3%;對于無癥狀和兒童患者,當尿Cu>40 μg/24 h 時,對診斷HLD 的敏感性為78.9%,特異性為87.9%[21]。若能夠排除其他慢性活動性肝病、肝硬化等疾病,尿Cu越高對HLD診斷價值越大。另外,尿Cu 水平會隨驅銅治療逐漸下降。本研究中,除家系3的Ⅰ∶2入院前曾進行驅銅導致尿Cu偏低外,其余患者尿Cu 均增高,符合診斷標準(100%)。因此,尿Cu測定對于篩查癥狀前期HLD具有較高的特異性。

根據研究顯示,除膽汁淤積性肝病、部分膽道閉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少見疾病外,KFR被廣泛認為是HLD的一種特征性標志[24]。另有研究指出:在神經型HLD患者中KFR陽性率約72%~85.2%,而內臟型及癥狀前期患者中分別僅50%及20%~30%[25,26]。本研究結果顯示,除家系1 和家系3 中的2 名先證者,亦為神經型患者的KFR 為陽性外,其余6名癥狀前期HLD 患者KFR 均為陰性,即陽性率為0%,因此KFR對于癥狀前期HLD患者的診斷敏感性較差。

目前已知的ATP7B基因致病位點達600 余種,其中以單核苷酸錯義和無義突變最為常見,其次是插入/缺失,而剪接位點突變很少見[4]。在歐洲HLD患者人群中,最常見的突變為p.H1069Q[27],而我國人群的高頻致病突變依次為p. R778L,p. P992L 和p.T935M[28,29]。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和基因突變數據的快速積累,研究者可以有效地利用生物信息學軟件來綜合預測新突變的致病性[30]。其中,PolyPhen-2 是基于進化保守性與蛋白的三維結構,利用貝葉斯分類器計算后驗概率來預測[31];Mutation Taster 是基于進化保守性、Grantham 矩陣評分、貝葉斯分類器來預測[32];二者在靈敏度、特異性、陽性預測值、準確度等多個指標參數與其他生物信息學軟件對比,表現出較好的評估性能[30]。本研究中8例HLD患者均為復合雜合突變,共發現7個突變位點,其中p.R919G出現4次(25%),其次是p.R778L、p. G869R 出現3 次(18.8%),p. P992L、p. I930del 出現2 次(12.5%),p. R1041W、p. I161T 出現1 次(6.3%)。其中除p. I161T 外均為已報道HLD 致病位點。從家系3 中Ⅱ:1 發現的p. I161T 目前僅在Clinvar 數據庫有收錄,但致病性分級為“Uncertain significance”,HGMD 專業版未收錄,ACMG 致病性分析為“PP3 Moderate+PM2_support+PP1_suppor”,分級亦為“Uncertain significance”;通過PolyPhen-2、Mutation Taster 軟件分析該位點危害性分別為“PROBABLY DAMAGING”“disease causing”,評分均為:0.999。結合該患者已有的臨床數據計算Leipzig評分≥4 分,故可診斷癥狀前期HLD,本研究進一步證實了p.I161T突變的致病性。

HLD 的臨床異質性較大,患者發病年齡可從嬰兒期至70 歲以上?;颊呖赡艹霈F各種類型的肝病、神經精神障礙等癥狀,亦可無任何臨床癥狀[33,34]。對于典型的HLD 患者,根據最新的指南進行診斷并不困難[10,35],然而,對于部分臨床表現不典型的患者,如癥狀前期患者,一方面,缺乏典型的肝、腦損害的癥狀、體征;另一方面,常規的臨床指標如CP、KFR 等也可能與典型HLD 患者表現不同;這些均增加了診斷難度。有研究表明,血清轉氨酶升高是兒童或癥狀前期HLD 診斷的重要線索[23]。本研究中,6 例癥狀前期患者有5 例出現不同的程度轉氨酶升高情況(83.3%)。隨著HLD 基因的克隆以及基因診斷技術的應用和進步,在判斷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不典型的HLD 疑診患者以及有HLD 先證者的家系成員是否患病方面,基因診斷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36]。

HLD 是一種單基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攜帶者沒有任何癥狀,通常被認為不會發生累代遺傳,然而,由于HLD 致病基因ATP7B基因突變在人群中的高攜帶頻率,我們進行了上述研究,以展示HLD的“偽顯性”遺傳特征,并明確了p.Ile161Thr 突變的致病性。HLD 是一種為數不多的可治療的遺傳病,早期診斷對于確?;颊吣軌蛟缙诮邮艹浞值闹委?、避免進展為神經型和肝硬化至關重要。臨床醫師可通過肝功能、CP、尿Cu 等臨床指標初步評估HLD 患者父母及子女的HLD 患病風險,必要時進行基因檢測明確診斷。同時,建議HLD 患者生育前對配偶進行基因檢測,以避免累代遺傳的發生。然而,本研究因病例數有限,研究結果可能有失偏頗,待后期繼續收集案例進一步分析、驗證。

倫理學聲明:本研究經安徽中醫藥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號:2023倫字(27)號],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利益沖突聲明: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劉力生負責論文設計、起草論文;方明娟、趙雯負責收集臨床資料、繪制圖表;年娜負責基因分析;童廣安、王佳煒負責文獻收集、擬定寫作思路;胡文彬負責論文修改、指導撰寫文章并最后定稿。

猜你喜歡
家系致病性位點
鎳基單晶高溫合金多組元置換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態性位點與2型糖尿病和睡眠質量的相關性
二項式通項公式在遺傳學計算中的運用*
一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治
高致病性藍耳病的診斷和治療
馬氏珠母貝紅色閉殼肌F1代的家系選育及家系評定
一個非綜合征型聾家系的分子病因學研究
肝豆狀核變性2個家系的基因突變分析
兩個雄激素不敏感綜合征家系中AR基因突變檢測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防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