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利侗寨 大山褶皺間生長出的隱世村落

2024-02-01 16:09劉小若
悅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4年1期
關鍵詞:大利花橋侗寨

劉小若

1.正在織布的侗族婦人。?

2.大利侗寨的房屋。

25°55’54.8”N108°31’19.1”E

1.從空中俯瞰村落。

大利侗寨始建于明代,古名利洞,坐落于求寨和高懂山脈中的一處河谷地。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城到大利有30多公里路程,其中大部分是省道,從省道分出往寨子里去的岔路是約5公里的曲折的柏油山路。一路在密林掩映中翻過山頭,行至蜿蜒盡處抵達寨口,看見風雨橋(當地稱“花橋”),大利才完整地映入眼簾。

也許是因為這段崎嶇難行的山路和大利侗寨內部不通車的緣故,寨子的原生狀態得以更好地保存下來。大山里的大利人一邊探索與快速變化的外部世界融合的邊界,一邊堅守著遠離喧囂世界,這個尚未被現代社會徹底改造的自然村落的原本樣貌值得去看看,去感受侗族原住民如何讓詩意回到生活。

大利侗寨從寨頭到寨尾,共有5座花橋架于溪流之上,其數量和密度在侗族村落里很少見。寨頭和寨尾的2座花橋定位了村寨的南北橫向界點,現在連接著進村的柏油路的是靠近寨尾的下步花橋,也是大多數外來游客進入村寨的第一道入口。在當地,花橋除了提供交通便利之外,還有“堵風水,攔村寨”的意思,使村寨“消除地勢之弊,補裨風水之益”。

過了花橋才算正式進了寨子。鼓樓占據著整個村落的制高點,是村寨聚落的公共生活中心?,F存的大利鼓樓由全體村民在20年前集資修建,后又經官方修繕成為現今的樣子。據村里最年長和最有學識威望的寨老講,現存鼓樓是在清代修建的老鼓樓原址上修建的。鼓樓前用石塊堆起祭祀侗族創世女神“薩歲”的薩壇,守護著這個村落。村寨里舉行議事仲裁、重大節慶活動時,村民們都會聚集于此共同參與,這里也是村里侗族大歌的演出場地。如果說花橋是大利的記憶和情感地標,那么鼓樓一定是大利權威和文化的標志。

大利侗寨地方雖小,卻處處透露著世代相傳的生活智慧。村邊有良田,村中有糧倉,現存的10座古糧倉多建于清末至新中國成立前。為了防范鼠患,人們將糧倉底層架空,建在淺塘之上。糧倉上層是一個多功能區,中間是厚實的雙層矩形木禾倉,外圍檐廊穿插橫桿用于晾曬莊稼,兼具實用與美觀的谷倉完全可作為建筑樣本存在。

沿著溪流散步,兩岸錯落有致的民居大多保留了青瓦穿斗式木結構。在村口不遠處,中步花橋旁的楊家院子是大利侗寨保存最完好、最有歷史價值的“四合樓”。它始建于清代,是由族里的匠人設計修建的全榫卯結構的三層木構宅院。一二層為居住空間,第三層是“走馬轉閣樓”的回廊式儲物空間,直到現在仍有幾戶人家在內居住。

2.年輕設計師和工作室開始進駐侗寨,帶來村落復興。3.侗寨的婦女正在織布。4.充滿手藝溫度的編織。5.鼓樓占據村落制高點。

1.大利侗寨的民居大多保留了青瓦穿斗式木結構。2.曬秋。3.植物染劑染出的靛藍色。4.當地人在水井邊淘洗染好顏色的布料。

“天無三日晴”的貴州大山深處常年氤氳著藍色的霧氣,一切原始勞作的發生都是看天的,在大利也是如此,于是晴耕雨織的傳統生產習慣也保留到了今天。充足的水汽養出了清甜的稻米和鮮美的稻花魚,從種植到收割的月份里,你常常能在稻田間看到穿著侗衣勞作的村民。

侗族應該是極少數在日常生活中仍普遍穿著本民族服裝的民族。侗族亮布的靛藍色是足可以代表侗族的標準色。住在大利,清晨5點多,你常能聽到屋外遠遠傳來的“梆梆”聲,那是侗族阿姐趕在下地干活之前,坐在家門前的石階上捶布。經過反復浸染、捶打、晾曬、涂抹雞蛋清等復雜工藝制作出來的侗布泛著藍紫色的亮光,用它裁剪制作出的對襟和斜襟的短褂結實耐穿又方便利落,是侗族人最完美的工裝。

大利人的生活緩慢而充實,當地話把“干活”稱為“做活路”,勤勞的人總是不缺“活路”。近年來,一些關注傳統民族手工藝的年輕設計師和工作室開始進駐大利,組織當地婦女共同復興侗族傳統的織染技藝。做完地里的“活路”,有好手藝的阿姐們坐上了老織機,從精細的手工排線開始,踩動腳踏,梭子在兩手間飛快來去,這是專屬于她們的工作臺,也為她們創造出更獨立的價值。

從大自然中采擷植物色彩染制的紗線、用歷經歲月的織機紡織成的布料,開始出現在越來越多的設計品牌和藝術展覽中,來自這座古老侗寨的溫度從阿姐的雙手抵達人們的內心。

建造建筑、種植糧食、釀造米酒、織布縫紉、蠟染刺繡,這些樸實的技藝直到今天還廣泛應用于大利人的日常生活中??芍罄淖嫦纫欢ㄒ灿小皞}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參悟,才會為子孫后代留下不管在怎樣的年月都能自給自足的手藝、順應自然的從容。

白天,寨子里不用出工的婦女會依著個人喜好和特長,在河兩岸和花橋上做做小生意,如烤辣辣的小肉串、包咸甜兩種口味的糯米飯團,食材地道,價格實惠,它們都是家常美味,著實方便了我們這些外來客。年長些的阿奶拿出一把五顏六色的棉線,僅憑一雙巧手就能編織出好看的花帶,成品往往配色大膽,妙趣橫生。年幼的孩子們在旁邊來回嬉笑奔跑,跟奶奶拿上1塊錢去村口的小賣部買兩個棒棒糖跟小伙伴分著吃。

緊密團結的族群關系是群居生活的必要條件。偶遇村里有人家建房,全村無論男女勞動力都主動來幫忙架梁抬柱,窄巷里扛著木料的身影穿梭不斷。主家早早備好了幾筐剛摘的蜜橘,熱情招呼大家解解渴,這時也不分你是族人還是游客,見者有份,一起來沾一沾大吉大利的喜氣。村里到現在還保留著寨老議事的傳統,以“侗款”的運行方式實現族群內部自治,約束族人遵守法紀、有禮有節。

近年來,隨著當地旅游業逐漸興起,一些本地年輕人不再外出務工,轉而選擇返鄉創業。村里開起了幾家不錯的家庭式客棧,他們服務真誠熱情,住宿條件也現代衛生。村里的時髦青年打趣道,榕江縣城通了高鐵,清早從大利出發,午后就能站在香港中環的大街上。這是他們心目中的與世界“接軌”。

在重大節慶日的傍晚,村里的侗族歌隊會換上正式的服裝,聚集在鼓樓演唱侗族大歌。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浪漫民族,敘事傳史全靠口傳心授,抒情就靠唱“嘎老”(大歌)。大利人愛唱歌,還有天生的韻律感和好嗓音,參加歌隊的都是普通村民。我們有幸看到他們認真專業的排練現場,有藝術性的另一面。眾低獨高、多聲部合唱的技巧十分高超,聲音如同天籟。據說大利的歌隊在貴州地區的歌唱比賽中常獲大獎。

平日里大利并沒有太多游客往來,最近榕江縣城里“萬人村超”的盛景仿佛與大利不太相干。趕上村里哪戶人家辦喜事、喝喜酒,所有人就都放下自家工作去吃酒,擺攤的小肉串、糯米飯全都吃不上了,小飯館、小賣部也宣布提前打烊,村口的小壩子擺滿矮桌矮凳,男女老少圍坐,享用熱氣騰騰的壩壩宴。如果你在村里游走兩天混個臉熟,沒準也會被邀請參加呢。

猜你喜歡
大利花橋侗寨
美美的花橋港
花橋邂逅
美麗·古樸·夢境
——大利侗寨
清代雷州半島糖貿易及其規范化——以新發現的雷州花橋碑刻為例
肇興侗寨
音畫之旅 百里侗寨踏歌行
侗族建筑博物館——大利村
花橋 古樹流水
程大利
侗寨里的斗牛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