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關村:風起云涌“大模型”

2024-02-18 14:25勒川
中關村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關村人工智能模型

勒川

中關村曾在互聯網時代獨領風騷,這里有著“大學群”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這里被寄予厚望——在大模型時代再次創造奇跡。

在2023中關村論壇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說:“大模型成功地壓縮了人類對于整個世界的認知,讓我們看到了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路徑?!彼硎?,“當下,我們正處在全新起點,這是一個以大模型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新時代,大模型改變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即將改變世界?!?/p>

一段時間以來,人工智能成為人類創新的焦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以人工智能為標志的第四次產業革命正在到來。在這一廣泛共識的基礎之上,李彥宏又再次將助推人工智能不斷變革的“大模型”推到了聚光燈下。

大模型是大規模語言模型(Large?Language?Model)的簡稱。語言模型是一種人工智能模型,它被訓練成理解和生成人類語言。簡單來講,大模型就是用大數據模型和算法進行訓練的模型,能夠捕捉到大規模數據中的復雜模式和規律,從而預測出更加準確的結果。

隨著ChatGPT的爆火,國內人工智能領域也風起云涌,互聯網科技公司展開了大模型的軍備競賽,個人創業者也紛紛入局。無論是披掛上陣創業的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前搜狗公司CEO王小川、京東前任技術掌門人周伯文等領軍人物,還是百度、阿里、華為、小米等互聯網科技巨頭,或是智譜AI、面壁智能、月之暗面等初創“黑馬”,創投圈頻頻引發外界關注甚至收獲巨額融資的高光時刻,不少都與人工智能大模型緊密相關。

為搶抓技術與產業變革機遇,各地政府也紛紛發力,為大模型創新提供加速度。據不完全統計,北京、上海、廣東、安徽等地均已發布相關政策,從算力支持、場景開放、技術突破、產品生態等多方面鼓勵大模型應用落地。

2023年12月22日,在“中關村大數據日”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姜廣智表示,“2024年將是大模型落地之年,北京將大力推進大模型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落地,賦能各行各業發展?!?/p>

據《北京市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創新應用白皮書(2023年)》顯示,北京是當前國內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基礎最好、人才資源最集中、研發創新能力最強、產品迭代最活躍的地區,現已擁有大模型創新團隊122家,推出文心一言、悟道、百川大模型等百余個AI大模型,約占全國的一半,大模型數量居全國首位。

中關村曾在互聯網時代獨領風騷,這里有著“大學群”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這里被寄予厚望——在大模型時代再次創造奇跡。

率先形成AI大模型集聚區

在全球范圍內,世界各國均在積極推動大模型研發和應用。目前美國和中國發布的通用大模型總數已占全球發布量的80%,成為大模型技術領域的引領者。從全國來看,北京對大模型布局最早。得益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良好產業基礎和先發優勢,北京海淀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在大模型領域走在全國前列,其中智源研究院在語言、視覺、多模態等基礎大模型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布“悟道3.0”系列大模型,百度、第四范式等頭部企業發布“文心一言”“式說”等自主創新成果。海淀區內已集聚約80家大模型企業、高校院所和科研機構,共發布主模型35個,在全國率先形成AI大模型集聚區。

為進一步集聚產業資源、促進創新協同、推動產業發展支撐大模型產業發展,構建活躍的創新生態,2023年9月15日,中關村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宣布啟動建設。集聚區以東至學院路、南至知春路、西至萬泉河路、北至清華西路—清華東路,約9.5平方公里的區域作為核心區。在核心區內,首批重點建設五道口人工智能產業園、北大西門人工智能產業園、中關村西區人工智能產業園、清華科技園等4個人工智能特色產業園,總建筑面積約67萬平方米,進一步集中創新資源和產業共性服務,提升產業創新效能。

海淀區在率先建設核心區的同時,還將繼續拓展引領區和發展區。核心區外圍東至京藏高速,南至北三環、西至圓明園西路—萬泉河路,北至北五環(含沿線地區),約29.5平方公里的區域作為引領區。以中關村軟件園、東升科技園、金隅科技園及中關村壹號等北清路沿線人工智能優勢區域作為發展區。

為充分發揮中關村科學城人工智能產業優勢,海淀區政府印發實施了《關于加快中關村科學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該措施強化布局大模型軟硬件技術體系,通過揭榜掛帥等形式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金支持,促進企業或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協同攻關。

聚焦大模型研發所面臨的算力資源短缺、成本高昂等問題,海淀區建設公共算力,降低大模型研發成本,對技術創新性強、應用生態豐富的大模型,給予最高1000萬元算力補貼。

海淀區還推動大模型賦能實體經濟,引導鼓勵各類主體為大模型提供應用場景,推動包括但不限于金融、醫療、城市管理、消費等各垂直領域示范應用,打造標桿應用場景,最高給予500萬元資金獎勵,加快產業重塑。

此外,海淀區還將從加強大模型人才引育和國際合作、探索數據利益共享機制、強化耐心資本、建立評測體系、優化孵育體系、探索監管創新、強化倫理規范和社會治理實踐等多維度營造開放安全、包容審慎的產業發展環境,加速人工智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園區構建完善產業生態

中關村西區人工智能產業園位于中關村西區核心區,項目整合了位于中關村西區的中國技術交易大廈、中關村創業大街等資源。截至目前,園區已入駐包括商湯科技、潞晨科技、太極圖形、中科弘云等人工智能創新企業。

中關村西區人工智能產業園不斷加強自身專業能力和創新服務體系建設,依托生態合作伙伴和企業資源,為人工智能及大模型企業提供創業孵化、金融投資、技術服務、人才服務等多項專業服務內容,為中關村人工智能企業提供靈活高效的服務產品,助力園區企業加速成長。在集聚區內,企業可以更有效地共享資源,提高研發效率,加快新技術的應用和商業化過程。同時,中關村西區人工智能產業園聚焦大模型、垂直行業AI應用、集成電路、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前沿領域,為企業提供生態化的特色服務。

園區為生態企業和平臺機構提供技術交流合作的匹配服務,加快人工智能相關硬件、算法工具、數據、模型訓練、行業應用等企業和機構的自主創新和國產化替代。同時,園區與奇績創壇、創新工場、無限基金seefund、中關村智友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頭部平臺機構深度合作,將頭部平臺在前沿創新、商業加速的優勢與園區孵化服務及本地生態優勢結合,通過超前孵化、概念驗證、產品打磨、生態資源鏈接、場景落地等多種方式,共同推動具身智能、開放指令集等領域的前沿項目在海淀加速發展。

園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及標準化服務產品、INNO-X高成長服務體系、產業分析師+企業成長服務官等一系列創新服務模式,為科技企業提供企業創辦、辦公空間、金融投資、資源對接、人才服務、政策咨詢等全方位服務支持,聯合各生態服務機構伙伴共同為人工智能企業提供最優質的專業服務。

大模型作為一種“從知識中來,到知識中去”的創新模式,具有重塑人類知識應用和轉化方式的潛力,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中關村軟件園業已成為集聚AI創新動能、促進大模型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在人工智能領域,中關村軟件園已經形成了龍頭引領示范、大中小微企業融合發展的創新生態,在深度學習平臺、計算能力平臺/計算框架、知識圖譜、行業應用等人工智能核心攻堅領域已經走在了前列。

為了推動AI大模型產業的發展,中關村軟件園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和舉措,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從AI到+AI賦能百業,中關村軟件園人工智能產業已成功涵蓋人工智能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A層有提供算法平臺、深度學習平臺的廠商百度、浪潮、騰訊等。技術層有提供自然語音識別/處理、計算機視覺、知識圖譜的廠商科大訊飛、百度、漢王科技、紫平方等。在應用層面,園區企業面向醫療、汽車、金融、制造、家居、教育等各行業領域打造應用,既有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家居等硬件產品,也有智能制造軟件、智能網聯、金融大腦、人工智能醫療平臺等軟件產品。中關村軟件園正在搭建人工智能底層技術協同創新平臺,在關鍵技術領域為企業提供高效、穩定、安全的算力算法及應用服務。同時進一步挖掘、培育和落地更多前沿項目和優質企業,服務區域產業生態優化,夯實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生態是一切產業發展的基礎。完善的生態可以加速知識、技術、應用場景的積累,使創新成果更快地轉化為產品,連接產業鏈上下游。在數字經濟時代,為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關鍵的基礎,只有加快建立一個開放性的產業生態,才能驅動行業百花齊放,真正促進大模型產業的健康發展。

將迎大模型應用“爆發年”

在AI火熱的當下,人工智能毫無例外也是小米無法缺席的領域?!叭鎿肀Т竽P汀闭切∶捉酉聛淼膽鹇?,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親自推動了自研大模型團隊的建立,并全程高度參與了小米大模型的自研,他會親自查看團隊的周報、月報甚至日報,關注大模型進展。至于投入,雷軍也表示:“全力支持,投入不設上限?!?/p>

小米目前已訓練出13億和60億參數規模的語言大模型,并在集團內開源賦能各業務。雷軍表示,內部測試顯示,小米的手機端側大模型在部分場景的效果已經能夠媲美云端。它們在小米澎湃OS系統和人工智能助手小愛同學的部分場景已經得到應用,更大參數規模的大模型也在緊鑼密鼓地開發中。

1月3日,教育科技公司網易有道舉辦“子曰”教育大模型創新成果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公司宣布推出國內首個教育大模型“子曰”2.0版本,同時還發布了基于大模型研發的三大創新應用及一款智能硬件新品:AI家庭教師“小P老師”、有道速讀,虛擬人口語私教Hi?Echo?2.0,以及有道AI學習機X20。

“正如2007年iPhone的問世預示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Chat?GPT的誕生則象征著人工智能領域的轉折點?!本W易有道CEO周楓在發布會上表示,“2023年是AIGC的起始元年,大模型將不斷催生新的商業模式,這將成為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發展的主要趨勢?!?/p>

“當大技術浪潮到來,應該最快速度去參與,先干起來,速度非常重要?!?023年7月,有道推出了國內首個教育大模型“子曰”,并同時落地六大應用。半年來,基于子曰的多項應用亮出成績單:全球首個虛擬人口語私教Hi?Echo,上線后用戶數量激增,目前已接近百萬;首個搭載大模型功能的有道詞典筆X6?pro,產品首發當日銷量即突破40000臺,開學季銷售額突破1億;2023年11月,“子曰”教育大模型順利通過雙新評估,成為首批通過完整國家備案的教育大模型。

1月5日,在“2023風馬牛年終秀”上,周鴻祎分享了自己關于2024大模型的趨勢判斷。他表示,首先,大模型無處不在,成為數字系統標配。大模型不是操作系統,全世界只有鴻蒙、iOS、安卓三種。它更像當年的PC,未來會無處不在,成為企業數字化、政府數字化的標配;其次,開源大模型即將爆發。開源讓大模型從“原子彈”變成“茶葉蛋”,每個人都用得起。未來的難點不再是大模型本身,而是看誰能結合業務和場景,訓練出滿足自身需求的模型。再次,“小模型”涌現,運行在更多終端。一個發展趨勢是把模型做“小”,讓百億模型也能接近千億的效果。做“小”的前提是把模型做“?!?。小模型的好處是可以運行在更多終端,他預言2024年會有一些大模型“上車”。

周鴻祎認為,大模型推動基礎科學取得突破?!按竽P筒荒苤蛔稣Z言和聊天工具,應該成為科技家的工具。希望2024年大模型能推動數學、物理、生物等基礎科學取得突破,成為科技發展的利器?!?/p>

大模型技術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潛力。然而,也有專家認為,大模型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挑戰。首先是數據隱私和安全性問題。大模型需要大量的訓練數據來實現高精度的預測和決策,但這也增加了數據泄露和濫用的風險。如何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數據成為一個關鍵問題。同時,大模型也面臨著計算資源和能源消耗的挑戰。訓練一個大模型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和能源,這對于普通用戶和資源有限的地區來說可能是一個制約因素。

此外,大模型的黑盒特性也是一個挑戰。由于大模型的復雜性和不透明性,人們很難理解模型是如何做出決策和預測的。這對于申請貸款、招聘、法律裁決等領域可能會引發公平性和透明度的問題。如何設計和改進大模型的透明度和可解釋性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大模型在未來10年對社會的影響將是深遠的。它將促進各個領域的創新和發展,但同時也需要解決數據隱私、計算資源、黑盒特性等挑戰。

李彥宏給出答案:“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過程中,確實有可能出現對人類不利的方向。防止失控,需要擁有先進AI技術的國家通力協作,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來制定規則。要參與規則的制定,就要先上牌桌,才能擁有話語權,才有全球競賽的入場券!”

猜你喜歡
中關村人工智能模型
重要模型『一線三等角』
重尾非線性自回歸模型自加權M-估計的漸近分布
中關村醫療器械園有限公司
中關村醫療器械園有限公司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中關村,催生“創新”傳奇
數讀人工智能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與打包
下一幕,人工智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