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取快捷措施促進民間投資

2024-02-20 10:30陳永杰
財經 2024年4期
關鍵詞:投資總額統計局民營企業

陳永杰

據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數據,2023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503036億元,同比(可比口徑計算)增長3.0%,其中,國有控股投資增長6.4%,民間投資總額253544億元,下降0.4%。民間投資的占比,從2022年的54.2%下降為2023年的50.4%。近五年,民間投資占比平均每年下降1個百分點。因此,民間投資成為全國投資增長緩慢重要的原因之一。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上述數據是統計局公布的一組數據。如果對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另一組數據,2024年1月17日公布的2023年全國投資數據,對比2023年1月17日公布的2022年全國投資總額數據,可以看到,2022年全國投資總額為572138億元(注1:《中國統計摘要2023》中的2022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數據為579556億元,《中國統計年鑒2023》中的同一數據為542366億元),2023年為503036億元,若按當年絕對數計算,則為下降12.1%,比公布的增長3%數據低15個百分點。同期民間投資總額,2022年為310145億元(注2:《中國統計摘要2023》中2022年民間投資總額數據為310145億元,《中國統計年鑒2023》中的同一數據為289985億元),2023年為253544億元,同樣按絕對數計算,則為下降18.2%,比公布數據低17.8個百分點。

這兩組數據均為真實數據,但兩組數據有差別。

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是將今年列入統計范圍內的企業的投資總額與這些企業去年的投資總額進行比較。而后一組數據則是將今年列入統計范圍內企業的投資總額,與去年列入統計范圍內企業的投資總額進行比較。由于兩組企業的統計范圍及投資總額有差別,從而計算出的投資增速就有差別(注3:國家統計局關于同比增速的說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報告期數據與上年已公布的同期數據之間存在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計算增速。主要原因是:(一)加強在庫投資項目管理,部分不符合投資統計制度規定的項目退出了調查范圍。(二)加強統計執法,對統計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數據,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了改正。(三)加強數據質量管理,剔除跨地區、跨行業重復統計數據。)

應當說,從經濟學上講,更能反映全國經濟總量真實變化情況的是第二組數據。決策部門可能是同時參考兩組數據,以此判斷真實的經濟形勢。

兩組數據還反映在工業和其他一些重要經濟數據上。

以工業為例。據統計局公布數據,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營業收入為133.44萬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為36.7萬億元,同比增長0.8%;外資工業為27.23萬億元,同比下降2.3%;私營工業為48.84萬億元,同比增長0.6%。但將統計局當期公布的2023年的實際絕對數與2022年同期公布的實際絕對數進行比較計算,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2022年為137.9萬億元)為下降3.2%;其中,國有控股(2022年為36.48萬億元)為下降0.6%;外資工業(2022年為28.59萬億元)為下降4.7%;私營工業(2022年為53.27萬億元)為下降8.3%。如果進一步計算工業利潤,兩組利潤數據同樣有差距。

總體上講,由于民營經濟在整體經濟中的“56789”地位作用,由于民營經濟增長的兩組數據差別明顯大于全國的兩組數據差別,可以說,2023年中國投資和整體經濟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一,就是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的實際下降。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下稱“民營經濟31條”),隨后,各個部門和不少地方政府相應出臺了落實的措施。應當說,這些政策措施非常有力,很是鼓舞人心,明顯提高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但政策措施的具體實施和產生效果有一個過程。2023年下半年來,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的下滑程度有所減緩,但尚未出現增長。

2023年下半年來,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的下滑程度有所減緩,但尚未出現增長。圖/IC

據統計局數據,2023年1月至7月,全國投資與去年同比增速3.4%,1月至10月和11月增速均為2.9%,全年則為3%,年底有所回升。其中民間投資,1月至9月下降-0.6%,而1月至12月降幅為-0.4%,年底降幅有所縮小。同樣,2023年1月至6月,全國工業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比為下降0.4%,而1月至12月即全年則為增長1.1%,下半年有所回升。其中私營工業,1月至6月為下降1.3%,而1月至12月即全年則為增長0.6%,下半年有所回升。

新的一年,扭轉民間投資、民營經濟的實際下滑趨勢,進而扭轉全國投資和全國經濟增長緩慢趨勢,近期宜采取以下可能較快見效的措施。

一是要高度關注前述兩組數據的重大差距,對真實經濟狀況更加心中有數。

二是全面監督“民營經濟31條”政策落實情況。建議國務院成立專門的督查組開展督查,認真聽取地方政府與企業意見,推動部門與地方切實執行各項政策,絕不允許直接間接、或明或暗的執行打折扣。

三是突出強化執行人民銀行等八部門的《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特別是將“金融對民營經濟的支持與民營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的要求與承諾,更加明確與具體地落到實處,甚至應當量化相關指標。大型國有商業銀行都要提出具體目標、實施進程并公布信息。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要擴大小微型企業(99%是民營企業)在信貸總量中的比重,但20多年了,這個比重在公布數據中雖有所提高,但遠未達到要求,而其實際數據則更小。民營經濟信貸比重不足30%,民營小微型企業的比重可能又不足民營經濟的一小半。這種狀況必須盡快改變。

四是盡快重新審理社會反響大的民營企業涉法案件,堅決糾正冤假錯案。高法高檢都出臺了落實“民營經濟31條”的新政策,要加快執行這些新政策。特別是某些民營企業的涉法案件,社會影響大,群眾意見大,學界爭議大,民企情緒大。司法部門要從發展民營經濟大局出發,對這類實際爭議很大的案件,已經判定的要進行重新審理,尚未判決的,要審慎審理。所有案件,要以法服人,以理服人,以公開信息服人。做好這方面的司法工作,是重振民營企業信心的快捷與有效之舉。

五是著手開展民營經濟理論研究,從基礎理論上回應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理論觀念質疑?!懊駹I經濟31條”明確提出要在發展民營經濟方面“加強理論研究和宣傳”,“堅決抵制、及時批駁澄清質疑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否定和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與做法,及時回應關切、打消顧慮”。因此,要以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大政方針和國家法律法規為指導,推動理論界全面、深入和系統地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條件下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當性與正義性,構建出一整套中國特色民營經濟發展理論,使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盡快著手開展這項工作,對于短、中、長期提振民營企業信心,消除不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觀念與輿論,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為北京大成企業研究院副院長;編輯:王延春)

猜你喜歡
投資總額統計局民營企業
近2年柬埔寨全國831個項目共投225億美元
歐盟統計局數據確認加速從中國進口電動自行車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各地GDP增速大排行
尋租、抽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2014上海民營企業100強
民營企業關工委“五抓”出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