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僅內卷,也能外卷

2024-02-20 10:28曾興
汽車觀察 2024年1期
關鍵詞:雷諾豐田特斯拉

曾興

展現全球汽車產業在復雜多變的技術趨勢和國際環境下摸索前行的豐富圖景。

倏忽之間,2023年已經成為過去。在回溯過去一年國際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時,我們發現全球各地涌現出一系列引人矚目的重大事件,這些事件不僅在政策、市場和技術層面產生深遠的影響,也為行業未來的走向描繪出新的軌跡。

本篇將重點回顧2023年發生在海外汽車市場的十大新聞事件,展現全球汽車產業在復雜多變的技術趨勢和國際環境下摸索前行的豐富圖景。

全球最大聯盟重組,雷諾日產“平起平坐”

在經歷了4年的僵局后,雷諾和日產這段不算愉快的“聯姻”在2023年進入新階段。

2023年1月30日,雙方公布了達成的最終協議,雷諾以對日產持股比例由43.4%降至15%,且給予對方投票權為代價,換取日產對雷諾旗下電動汽車業務進行投資。此后,兩家公司將擁有對方15%的有效股權和15%的投票權,實現“平起平坐”,糾正了多年來令日產不滿的不平衡現象,同時也是雙方的沖突根源。

雷諾在1999年,通過注資拯救了瀕于破產的日產,雙方于2001年10月成立雷諾-日產聯盟,雷諾居于強勢地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形勢發生逆轉,日產不滿于不對等的資本關系。多年來,雙方競爭和相互猜疑不斷升級,陷入內耗。

股權結構調整后,雷諾和日產的緊張關系得到緩和,它們均表態稱,今后將進一步加強聯盟間的合作,通過可創造高價值的運營項目,重塑合作伙伴關系。當前汽車行業正快速向電動化轉型,無論是雷諾還是日產,都面臨著銷量下滑和轉型突圍的壓力,留給它們的時間不多了。

歐盟終妥協,放棄扼殺“內燃機”

在德國、意大利等國的壓力下,歐盟決定暫時放內燃機一馬。2023年3月底,歐盟理事會通過一項提案,允許在2035年后銷售帶內燃機的汽車,條件是這些汽車需要使用碳中和合成燃料。

所謂碳中和合成燃料,指的是生產過程中沒有凈溫室氣體排放或者碳足跡,比如用太陽能、氫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發電,再把電力轉化易于儲存和運輸的合成液體。這種合成液體可以被用在內燃機里。

此類燃料的生產和消費可以在碳循環中實現平衡,不過燃燒依然可能會產生有害排放。并且受到產能和成本的限制,這種燃料無法大規模推廣。但相比于全面禁售內燃機汽車,這一替代方案也照顧了德國、法國等老牌汽車強國。

豐田換帥,全球最大車企大象轉身

2023年4月1日,全球最大汽車公司豐田汽車發布重大人事調整,社長豐田章男卸任,繼任者為豐田旗下豪華品牌雷克薩斯總裁佐藤恒治。卸任后,豐田章男接替“普銳斯之父”內山田竹志,擔任豐田汽車會長。

豐田章男2009年出任社長,他13年的任期中經歷了電動汽車從萌芽到爆發的全過程,但因豐田章男個人對于電動車的消極判斷,導致豐田汽車幾乎完全錯過了這一時期?;谧籼俸阒卧诶卓怂_斯任上展現的團隊領導力及對產品轉型的前瞻性,外界更加期待佐藤恒治能給豐田帶來巨大的變革。

事實證明,佐藤恒治在能源技術路線的選擇上與豐田章男截然不同。上任后,他在一場關于豐田未來發展的發布會上坦言,當前豐田在電動化方面“應當值得反思”,并提出了包括“2026年前推出10款新的純電動車型,并將在2026年前實現每年銷售15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在內的全新電動化目標。

中東土豪造電動車,用“錢”鋪路

中東財團對新能源汽車表現出特別的鐘愛。

僅在2023年6月,中東資本就至少投資了三家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沙特阿拉伯投資部與華人運通簽署了一項價值56億美元的協議;長城華冠與約旦私營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阿聯酋阿布扎比政府旗下的CYVN公司向蔚來戰略投資約11億美元,12月再次向蔚來追加投資22億美元。

10月,位于阿布扎比的本奧米爾公司不僅與西菱動力成立了合資公司,計劃投資7億元開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還與極狐汽車簽署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將極狐汽車銷售到阿聯酋和沙特。同月,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宣布與現代汽車合資建立一家高度自動化的汽車制造工廠,總投資超5億美元。中國豪華汽車品牌BeyonCa也宣布與沙特投資集團AI?Faisaliah?Group(AFG)達成戰略合作。

除了整車企業外,中東資本還投資了中國智能駕駛、出行服務和電池制造公司,包括宏景智駕、滴滴、新石器、創維、富士康、仙途智能等。儲能、駕駛、電子……中東資本幾乎覆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所有相關公司。不差錢的中東投資者們,正在“燒錢造車”。

“越南特斯拉”泡沫破滅,造車沒有神話

2023年8月,越南造車新勢力“VinFast”在納斯達克上市,當天股價暴漲超250%,市值飆升至86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法拉利、本田、寶馬等老牌車企。幾天后,它的市值甚至超過2?000億美元,爬升到全球車企市值第三,僅次于特斯拉和豐田。

不過在站上最高點后次日,VinFast的股價狂瀉千里,繼上一個交易日暴跌44%后,市值僅剩下958.38億美元,近1?000億美元灰飛煙滅。

資本市場的狂歡無從解釋,股價暴跌或許可以從其表現平平的業績窺見緣由。2023年VinFast在全球僅售出2.4萬輛新車,與大眾汽車和福特汽車的交付量相比相形見絀。迄今為止,公司尚未實現盈利,2021年凈虧損13.48億美元,2022年凈虧損21.12億美元,虧損還在繼續擴大。

這家東南亞的造車新星成立于2017年,由越南首富潘日旺創辦,是承載民族希望的“越南特斯拉”。不過,VinFast在美股市場經歷的“滑鐵盧”,已經撕碎了越南意圖“彎道超車”制霸全球的美夢。

UAW“引爆”美國汽車工人“罷工潮”

2023年美國最郁悶的車企應該是通用汽車、福特和Stellantis三巨頭了。從9月開始,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發起了長達46天、近5萬名工人參與的大罷工。

除了大罷工帶來的百億損失,新達成的勞資合同還將導致底特律三巨頭的勞動力成本劇增。三大車企將在未來4年半內給工人漲薪25%及獲得其他福利。據德意志銀行估計,新合同將使得通用汽車、福特和Stellantis的勞動力成本分別增加約62億美元、72億美元和64億美元。

受三大車企漲薪影響,豐田、本田、日產、現代汽車、大眾集團等多家車企也紛紛在美上調薪資,以阻止工人加入工會。不過,在領導罷工大獲全勝后,UAW的勢頭正盛,工會主席費恩聲稱“我們能打敗任何人”。

12月初,UAW組織美國13家未加入工會的汽車制造商的工人,開展加入工會的宣傳活動,試圖在美進一步擴張。而一向反對工會的特斯拉也在美國、北歐遭到工會阻撓。汽車行業的“罷工潮”正在向外蔓延。

高墻漸起,中國汽車出?!拔!薄皺C”并存

慕尼黑車展結束三天后,一盆冷水澆到了中國車企頭上。

9月13日,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將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馮德萊恩認為,全球電動車市場充斥著平價的中國汽車,它們低價來自于巨額的國家補貼,而這正在“扭曲”歐洲市場。10月底,比亞迪、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三家中國車企被選中為目標公司,強制應訴。

此輪深度調查將持續數月。若歐盟調查發現存在補貼、對歐洲車企構成損害等情況,將啟動征收反補貼稅。一旦歐委會決定征收反補貼稅,征收年限一般會持續五年,并且之后每五年,歐委會都可以通過復審程序續征。

與此同時,一直敦促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展開調查的法國,也在補貼上將中國拒之門外。2023年12月15日起,法國將根據家庭收入情況對售價低于4.7萬歐元的電動汽車提供最高7?000歐元的退稅補貼。根據公布的名單,法國暢銷的三款電動汽車——達契亞Spring、特斯拉Model?3和MG4均被排除在外,這三款電動車型均在中國制造,然后出口到法國。

反補貼調查會成為打擊中國電動車行業的巨錘,還是成為促使中國企業加速出海建廠,以更好的合規性來迎接更大銷量的契機,還是未知數。

嚴苛補貼細則落地,美國再放“大招”

12月2日,《通脹削減法案》針對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的隱藏條款落地,從2024年開始,含有由外國敏感實體(FEOC)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的車輛將失去《通脹削減法案》稅收抵免資格,并且從2025年開始,符合減免條件的電動車輛不得包含任何由FEOC提取、加工或回收的關鍵礦物。

FEOC包括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政府擁有、控制、管轄或指示的個體。根據指南,所有在中國注冊成立或中國政府持有其25%及以上股份的公司,都將被視為外國敏感實體。如果一家公司25%的董事會席位、投票權或股權由敏感實體持有,該公司也將被認為是敏感實體。

在此背景下,中國電池企業已通過不同方式布局美國市場,以滿足《通脹削減法案》的補貼要求。寧德時代通過技術授權的方式,為福特汽車代建美國電池工廠,國軒高科則直接在美投資建廠。上述出海項目是否被認定為FEOC,還有待進一步明確。

Cruise“受挫”,自動駕駛路在何方?

硅谷的無人車巨頭,從野心勃勃到失去信任,只用了兩個月。

2023年12月16日,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表示,將裁員24%,并解雇了首席運營官、政府事務主管等9名高管。上個月,Cruise原CEO?Kyle?Vogt和聯合創始人Dan?Kan均辭職。

2023年8月,Cruise還在為其Robotaxi服務被允許在舊金山全天候運營而“興奮”,不曾想,10月的一起事故讓Cruise經歷了暫停經營許可、裁員、召回等一系列變動,Cruise由盛轉衰。12月底,特斯拉宣布召回多達200萬輛搭載Autopilot技術的車輛,加劇了對自動駕駛技術安全性的爭議,業內“自動駕駛進入寒冬”之聲漸起。

Cruise之外,其他自動駕駛領域的“明星”企業現狀如何?Cruise昔日的競爭對手、背靠Alphabet的Waymo正忙于擴張機場服務;為汽車制造商生產自動駕駛相關系統的Mobileye,上市后股價翻倍;美國卡車自動駕駛公司Aurora,預計2024年實現無人自動駕駛卡車商業運營。

從燒錢,到大范圍調整、裁撤,海外汽車行業,還在等待屬于自動駕駛的一抹曙光。

有人“狂奔”有人“掉隊”

談及造車新勢力品牌,除了我們熟知的國產“蔚小理”,還有來自大洋彼岸的“Lucid、Rivian和Fisker”三兄弟。雖然論知名度比不上電動車巨頭特斯拉,但依靠不同的產品定位,三家新勢力車企在美國市場也算明星企業。

三兄弟中,Fisker和Lucid均面臨銷量慘淡、主動減產和高額虧損的問題,與前兩家的慘淡不同,Rivian的業績正在走向健康。其三季度產量為16304輛,交付量15564輛,分別環比增長17%和23%。交付提升帶動營收同比增長149%至13.37億美元。

2021年是電動車企最風光的時刻,大部分公司在2021年至2022年間股價飆升,但一年多前,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和新冠疫情引發的供應鏈瓶頸問題讓汽車行業受到打擊。2023年以來,高利率和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抑制了消費者需求,促使市場領導者特斯拉大幅降價,造車新勢力們也面臨著市值縮水、成本上升、融資困難等諸多問題。

在市場紅利褪去和“價格戰”的雙重擠壓下,那些在風口中誕生的初創公司,要么正在倒閉,要么還在苦苦掙扎。

猜你喜歡
雷諾豐田特斯拉
特斯拉Model S Plaid
林志穎駕駛特斯拉出車禍
TOYOTA 豐田皇冠 CROWN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雷諾EZ-PR0概念車
雷諾EZ-Ultimo概念車
簡單的快樂 試駕一汽豐田威馳FS 1.5L鋒馳版
豐田威馳FS
雷諾日產沖前三?
新發布的特斯拉Model 3你會開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