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探析

2024-02-20 09:48鄭彩華黃裕富
廣東建材 2024年2期
關鍵詞:陶瓷高質量現代化

鄭彩華 黃裕富

(1 清遠職業技術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2 廣東家美陶瓷有限公司)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明:我國到2035 年要“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治理體系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陶瓷產業作為建材產業的一部分,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建設在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中必不可少。同時,建筑陶瓷產業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也是實現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的重要前提,沒有建筑陶瓷產業治理體系現代化就難以實現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因此,筆者從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的必要性、內涵、基本組成要素和實施路徑四個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1 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在2020年第12屆創新中國論壇——產業創新發展與治理體系建設高峰論壇中,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石峰指出,產業治理體系建設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科學地構建現代化的產業治理體系,對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九三學社賀鏗也表明,產業的發展是國民經濟增長的基礎,良性的產業治理體系能夠從根本上促進產業發展。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周漢民指出,“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尤其是當下疫情疊加國際政治經濟格局重大變化帶來的挑戰,提高我國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至關重要?!痹凇笆奈濉逼陂g,要從認清產業鏈掌控力的本質、切實發揮好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營造好產業發展的基本生態體系等方面,加強頂層設計,利用數字技術最新科技成果,打造產業鏈現代化治理體系。武漢耐材執行董事、總裁、黨委副書記李軍提出從建立和完善市場運行體系,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完善綜合治理體系、強化監督體系和風險管控體系,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育和發展體系四個方面加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促進產業發展。

上述種種表明,在當前大力開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背景下,產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至關重要,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離不開產業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目前各種資料顯示關于產業治理的研究主要涉及農業、體育、鋰離子電池、網絡游戲、教育等產業。泉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的任慧濤等主要研究了體育園區產業治理評價指標體系;清華大學社會學系顏燕華主要研究農業現代化轉型背景下, 地方政府的產業治理邏輯;中南民族大學陳倩主要研究了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面臨問題和成因的治理對策;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劉亞娜等主要從完善立法體系、規范政府管理、加強政府指導等方面研究網絡游戲產業的科學治理模式。對于治理體系的研究較多,卻主要以國家治理所涉及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宏觀層面研究為主。文獻研究表明,目前關于建筑陶瓷產業治理體系方面的研究報道極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熊光清教授指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是順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穩定保障[1]。那么建筑陶瓷產業治理體系現代化同樣對其現代化進程至關重要。

2 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的內涵

2.1 建筑陶瓷產業治理體系的內涵

產業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陶瓷產業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治理體系在產業發展中的具體表現和應用,科學理解“國家治理體系”的內涵是對建筑陶瓷產業治理體系內涵準確理解的先決條件,也對深入理解建筑陶瓷產業治理體系的本質提供一定指導。關于“治理”一詞的含義,不同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做出了各自的理解。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劉占軍指出全球治理委員會定義“治理”是個人、各種公共機構或私人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2]。浙江工業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劉曉教授認為治理就是利用機構資源和政治權威管理社會問題與事務的實踐[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吳思等人提出“治理”是以協調為基礎,以正式與非正式的途徑,管理、發展并解決沖突的一套復雜的價值、規范、互動過程和制度體系[4]。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李景治認為治理是推動和協調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和諧、生態良好和文化繁榮的方法和途徑[5]。正因為對“治理”尚未形成統一的權威定義,不同學者們從制度論、工具論、系統論、機制體制[6]等不同角度對國家治理體系作出了內涵解釋。綜合各學者們的定義,結合時代特征,筆者認為國家治理體系是在中國共產黨統一領導下,由政府主導,人大、政協等政治主體和人民群眾、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和手段,維護國家和社會秩序解決公共問題等,達到推動和協調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和諧、生態良好、文化繁榮效果的總和。

建筑陶瓷產業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在建筑陶瓷特定產業領域中的具體展現,是總體與局部、宏觀與具體的關系。因此,筆者試圖將建筑陶瓷產業治理體系理解為在中國共產黨統一領導下,以政府、行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以及消費者等為多元治理主體,通過協同創新,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推進建筑陶瓷產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產業現代化的一系列制度、方法以及組織架構等的總和。具體而言,應包括為什么要治理、誰治理、怎樣治理、治理成效如何。

2.2 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的內涵

如何理解現代化,泰州學院劉冬冬從不同學者的理解和界定中歸納出了現代化的內涵,現代化是由傳統向現代不斷持續、動態發展與變革的過程[6],也就是說現代化不是一層不變的,不同時期現代化的具體內容和評價會有所不同。新時期,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提出了明確指示:“高質量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南京財經大學張帆等人認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推進的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7]。黨的十九大報告也對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诖?,筆者認為建筑陶瓷產業治理體系現代化即是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方面推進建筑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治理體系。

3 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基本組成要素

3.1 治理理念與目標

眾所周知,建筑陶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受產業政策、技術水平、人才資源以及經濟環境等各方面影響。從產業治理模式的不斷演變和發展可以看到,以市場為中心的一元治理模式和以市場加政府為主體的二元治理模式都由于其自身的局限以及某些客觀因素的影響難以實現各種資源的協調和利用,從而導致行業企業發展受限。在當前復雜的經濟環境下,只有產教深度融合、政校行企用多方協同創新,樹立協同治理的理念,相互合作,才能充分利用各方資源解決相關問題,共同推進建筑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治理目標。

3.2 治理主體及其相互關系

產業發展受產業政策的直接影響,文獻研究表明關于產業政策的研究很多。廣東工業大學馮達偉等人的研究表明供給型、環境型、需求型等不同類型的產業政策對廣東省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影響力不同[8]。政府是產業政策的制定者,由此可見,政府是產業治理的重要主體。同時,產業由各個企業構成,企業是產業的組成者,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故而企業也是產業治理的主體之一。另外,產業發展需要人才、技術等各方面支持。高校和科研機構作為培養人才和技術研發的主體,在產業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因而也是產業治理的主體。此外,建筑陶瓷產品的設計與生產本就是為滿足用戶需求,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故而用戶也會影響建筑陶瓷產品結構的變化乃至產業發展。由以上分析可見,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的主體是多元化的,包括政府、行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以及用戶等影響產業發展的各種元素。從協同治理的理念和目標價值來看,這些治理主體之間主要形成相互協作的關系。同時,政府具有廣泛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具有較強的主導地位,履行對治理的監督。

3.3 治理機制

結合文獻資料分析,治理機制主要是指促進各治理主體之間相互合作,提高治理組織運行效率,實現治理效果的一系列措施、制度和文件等。在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中,各治理主體的角色不同、分工不同,治理的制度和措施也會不同。政府是治理體系現代化提出的倡導者和監督者,對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起著規劃、監督和指引的作用,因而主要是制定一系列發展規劃、行動計劃、實施意見等制度文件,如《“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建材工業“十四五”發展實施意見》、《廣東省發展先進材料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 年)》、《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等,實現政府對建筑陶瓷產業發展的有效引導和治理。企業是建筑陶瓷產品的制造者,生產技術水平的高低、產品的質量等直接影響企業和產業的發展。各企業借助自身的內部管理制度,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行業協會主要是組織和協調企業與企業、政府與企業等治理主體間的信息共享、方案執行等,促進治理主體間的相互合作。如質量協會、節能協會等,各協會為促進自身發展,都會形成各自的組織架構和管理制度。高校是人才的培養者,主要為生產企業提供人才資源,同時也會提供技術服務等。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各高校不斷改革創新各項管理制度,如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制度文件。此外,政、校、行、企、研等各治理主體之間通過簽署協議、合同等方式不斷加強合作,形成戰略聯盟,共同發展。

3.4 治理方式方法

如何實現建筑陶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達到治理目標,在各項制度文件的指引下還需要各治理主體通過具體的方式方法去不斷創新與實踐,它是治理體系的必要組成部分。南京大學任保平指出數字技術是引導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招[9]。西安財經大學黃斌等人提出“互聯網+”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技術手段[10]。泰州學院劉冬冬等人則認為職業教育治理體系是否實現現代化,衡量標準主要包括民主化、法制化、科學化和效率化[6]。綜合各位學者們的研究,筆者認為科學、先進、合法、高效的治理方法是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的重要支撐。

3.5 治理體系評價

前文分析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的治理目標是實現建筑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基于國家和各地方政府對高質量發展做出的各種政策文件,結合各機構學者們關于高質量發展的研究,建筑陶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應該是以國家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和政策文件為指引,持續提高產品質量和產業經濟效益,不斷滿足人民美好幸福生活對建筑陶瓷產品需求的動態的可持續發展?;诖?,治理體系評價主要從創新能力、低碳綠色、對外開放、民生共享和協調發展五個一級指標九個二級指標評價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的治理效果。具體指標見表1。

表1 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治理效果評價指標體系

4 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的實施路徑

4.1 各治理主體統一理念和目標:協同創新推進建筑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

俗話說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對于政府、行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以及用戶等多元治理主體,只有理念相同目標一致相互之間志同道合才能更好地建立合作,充分發揮各主體的優勢資源,促進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首先,各治理主體要樹立多元治理的理念,理清自身的主體地位。其次,要樹立各主體間協同治理的理念,相互之間是平等協作關系。在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建設過程中,始終貫徹多元協同治理理念,合理分工,明確職責,推進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

4.2 各治理主體加強交流與合作,完善多元協同治理制度

建筑陶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產業政策、高新技術、技能人才、營商環境等多方面的支持,需要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多方配合協同解決。加強各治理主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能夠有效防止信息不對稱造成供需不匹配。如只有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才能使高校培養的技能人才更符合企業用人需求,加強政府與企業交流,才會使產業政策更有助企業發展。同時,通過交流與合作,可以發現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不斷創新與調整,完善協同治理制度。

4.3 完善治理體系評價與考核,持續改進,不斷提升治理效果

建筑陶瓷產業現代化治理體系的治理效果如何,是否符合高質量發展需求,需要通過檢驗才能準確判斷。如陶瓷產品的質量是否合格,質量檢測是唯一標準。通過合理的評價與考核,可以及時發現治理體系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從而及時修改和調整相關內容。通過這種反復評價與修整的持續改進能夠不斷完善治理體系,從而提升治理效果。

猜你喜歡
陶瓷高質量現代化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邊疆治理現代化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載歌載舞話陶瓷——瓷之舞
陶瓷藝術作品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德化陶瓷 閩中精粹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