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地方黨刊創新發展研究

2024-02-21 21:20陶夢竹鄧攀超
今傳媒 2024年2期
關鍵詞:黨刊內容發展

陶夢竹 鄧攀超

摘 要: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地方黨刊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本文對新媒體時代地方黨刊創新發展堅持的基本原則、重要意義、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地方黨刊創新發展的路徑:在方法創新上,要依托《人民日報》推出的“全國黨媒公共平臺”后臺技術進行技術賦能,拓展發展空間;在內容創新上,要堅持“內容為王”的理念,不斷提升內容生產這一核心競爭力,還要立足于地方特色,注重品牌價值建設。同時指出,地方黨刊要通過創新發展,以更新的傳播手段、高質量的內容與更具特色的品牌價值鞏固其主流媒體地位,從而更好地發揮黨的輿論宣傳主陣地作用。

關鍵詞:新媒體;地方黨刊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4)02-0055-04

一、引 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媒體技術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使得信息傳播方式、媒體格局以及媒體政策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面對這些變化地方黨刊必須創新發展,在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基本內在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傳播技術、內容生產及品牌建設的創新,這樣才能在新時代更好地發揮黨的輿論宣傳主陣地作用。

二、地方黨刊創新發展應堅持的基本原則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新聞傳播現象和新聞傳播活動的看法與認識,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新聞傳播領域的體現。進入新時代以來,“堅持黨性原則”“把握人民中心觀念”“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已成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三大核心要義,這些理念經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提出,后由各國無產階級政黨不斷凝練發展,尤其是經過了中國共產黨新聞輿論工作實踐的檢驗,現已是指導我國新聞事業的根本思想遵循。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地方黨刊創新發展必須牢牢堅持這三大原則,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

(一)堅持黨性原則

黨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中國新聞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地方黨刊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應牢牢堅持的首要原則。1905年,列寧首次提出并論述了出版物的黨性原則,明確了“報紙應當成為各個黨組織的機關報”[1],后經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凝練發展,現已形成了系統化的論述。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盵2]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深入淺出,為地方黨刊指明了辦刊方向。首先,作為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地方黨刊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實行“政治家辦報”的方針。其次,地方黨刊必須堅定不移宣傳黨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將黨的理論方針認真研讀與傳達,發揮好黨的喉舌作用。最后,地方黨刊必須與黨的奮斗目標保持一致。中國共產黨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是我黨的奮斗目標,因此,地方黨刊在向人民群眾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同時,還應向黨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搭建黨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梁,實現良性的雙向互動。

(二)把握人民中心觀念

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下,一種媒體組織只有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才能獲得長遠的發展。馬克思曾說:“民眾的承認是報刊賴以生存的條件,沒有這種條件,報刊就會無可挽回地陷入絕境?!盵3]因此,“把握人民中心觀念”這一基本原則是地方黨刊的生存之道。地方黨刊要準確把握人民中心觀念,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堅持以人民群眾為新聞報道的主體與服務對象,在宣傳報道中真實反映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態,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語言創造出優秀的作品,從而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其次,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時要有全局視野與群眾視角,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宣傳才更容易讓人民群眾理解,把宣傳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的呼聲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后,還要在工作中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將群眾當做最好的老師,這樣才能從實踐中汲取到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三)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馬克思指出:“報紙最大的好處,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預運動,能夠成為運動的喉舌,能夠反映出當前的整個局勢,能夠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發生不斷的、生動活潑的聯系?!盵4]這段話深刻表明了報刊具有引導輿論的作用,輿論導向正確,有利于人民群眾凝聚共識,有利于國家長治久安與社會繁榮發展;輿論導向錯誤,會造成人心渙散,不利于社會經濟發展,甚至還會危害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新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要講導向,都市類報刊、新媒體也要講導向;新聞報道要講導向,副刊、專題節目、廣告宣傳也要講導向;時政新聞要講導向,娛樂類、社會類新聞也要講導向;國內新聞報道要講導向,國際新聞報道也要講導向?!盵5]因此,作為傳統主流媒體,地方黨刊在創新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開展輿論斗爭,堅決抵制同黨中央不一致的錯誤思想與行為。

三、地方黨刊創新發展的重要意義

雖然地方黨刊在全國報刊陣營中的占比并不大,但是它的作用不容忽視,它是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主陣地,其主要閱讀群體是全國的先進分子,代表著整個社會思想的發展方向,因此,地方黨刊創新發展的意義重大。

(一)有利于加強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

當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較為復雜,意識形態領域的矛盾斗爭較為尖銳,這給新聞輿論工作帶來了較大的挑戰。而地方黨刊作為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陣地,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黨傳播的“聲音”大小與地方黨刊息息相關。但是一段時間以來,部分地方黨刊對新技術的掌握還不到位,又面臨新興媒體的沖擊,自身影響力有所減弱,不利于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因此,在新形勢下地方黨刊亟須進行創新發展,不僅要以問題為導向,明辨自身的優勢與劣勢,還要在堅持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不斷彌補自身的劣勢,進而使自身的影響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有利于構建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6]。從各國媒體實踐的研究中可以發現,現代傳播體系的構建不僅需要新媒體的參與,也不能忽視傳統主流媒體的作用,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地方黨刊,其創新發展有利于這種傳播體系的構建。值得慶幸的是,我國各級各類地方黨刊并沒有因為互聯網的發展、新媒體的沖擊而走下坡路,而是通過走融合發展道路進一步增強了競爭實力,拓展了發展空間,提升了傳播力、影響力,為構建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提供了動力支持。

(三)有利于構建大宣傳格局

當前,我國發展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風險與挑戰并存?!霸谇八从械臋C遇與挑戰面前,做好新聞輿論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必須加強統籌協調,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大宣傳格局?!盵7]地方黨刊既是中央有關決策和精神的重要宣傳陣地,又是中國共產黨各級組織宣傳的重要傳播媒介,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可以說,沒有地方黨刊的創新發展,就難以形成大宣傳格局。如今,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面對復雜的輿論環境,面對任何一個領域的問題經過新媒體技術的傳播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演化為社會輿論焦點的情形,地方黨刊更需要通過創新發展發揮好穩定社會思想的作用。

四、地方黨刊創新發展面臨的問題

新媒體時代,地方黨刊經過多年創新發展,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我們也應清晰地認識到創新發展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地方黨刊依舊面臨以下問題。

(一)傳統思維阻礙體制機制變革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變革對傳統媒體沖擊較大,但是地方黨刊依舊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這是因為作為各級黨委、政府傳達上級指導思想與宣傳本地區發展的主陣地,地方黨刊總是能以準確、真實的新聞報道與深入淺出的理論政策解讀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這是其優勢所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逐漸變得豐富多樣,并且獲取信息的習慣與心理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因此,從長遠角度來看,技術變革給地方黨刊帶來的挑戰依舊不容忽視。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部分地方黨刊管理人員面對挑戰因循守舊、不愿改革的傳統思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方黨刊的創新發展。

(二)全媒體平臺建設相對滯后

通過筆者調查研究發現,當下仍然有一些地方黨刊的全媒體平臺建設比較滯后,“關鍵因素就在于缺乏現代技術的運用,缺乏大數據監測作為支撐,不能通過大數據分析為重點選題提供參考”[8]。此外,當下地方黨刊的受眾群體相對固定,市場化程度有待提高,如果不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運用全媒體平臺進行廣泛宣傳,那么一些地方黨刊將難以吸引年輕群體的關注,造成自身影響力的下降。

(三)內容生產缺乏特色

由于我國各地方黨刊擁有共同的功能,所以無論是從刊物的名稱、封面設計還是內容上都具有相似性。從內容生產的角度來看,地方黨刊“內在的趨同性較為突出,專欄設置趨同、標題千篇一律、內容缺乏深度,表面上是缺少個性化,實則是未達到政治家辦刊的高度,沒有從根本上實現從信息媒體向意義媒體轉變”[9]。因此,對各級各類地方黨刊來說,應當始終堅持“內容為王”的理念,內容創新才是最根本的。

五、地方黨刊創新發展的路徑

從以往的報刊、廣播、電視到現在的短視頻、直播、移動客戶端,受眾接收信息的途徑因技術的變革而不斷重構,地方黨刊應順應這一趨勢,從技術、內容及品牌價值上尋求創新的突破口。

(一)依托“全國黨媒公共平臺”進行創新發展

人民日報社推出的“全國黨媒公共平臺”,為實現地方黨刊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簡單來說,“全國黨媒公共平臺”是一種面向企業用戶提供后臺技術支撐的智能后臺,其功能可概括為“百端千室一后臺”,地方黨刊依托此平臺可以實現與其他媒體集團在內容、渠道與人才上的共享,形成“千室共榮”的局面。同時,“全國黨媒公共平臺”也可以向入駐的地方黨刊提供其他的個性化服務,通過“去中心化”減少地方黨刊對其他互聯網平臺的依賴,使入駐的地方黨刊自身成為重要中心節點。比如,《當代貴州》“通過黨刊融媒平臺協作內容生產、共享信息資源、整合傳播渠道,構建各類媒體統一指揮、協調調度、多樣傳播的新型平臺,搭建全媒體采編平臺,涵蓋報紙(《貴州日報》)、電視(貴州廣電)、廣播(貴州人民廣播)、期刊(《當代貴州》)、互聯網(中國黨刊網)、移動客戶端(領導者客戶端、‘當代貴州’客戶端)以及微博、微信、云平臺等各種內容生產渠道”[10]?!懂敶F州》的成功實踐為其他地方黨刊的創新發展提供了經驗,通過積極依托、融入“全國黨媒公共平臺”,相信其他地方黨刊也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二)不斷提升內容生產核心競爭力

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促使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但是無論如何變革,受眾的核心需求仍是內容,內容生產才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新聞媒體來說,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創新都重要,但內容創新是根本的?!盵11]地方黨刊的內容一般分為時政類與綜合服務類,與其他種類刊物最大的不同是,地方黨刊傳達的信息是具有一定理論性解讀和專業性解答的完整信息,這就需要專業的內容生產團隊在內容創新時嚴格把關。此外,地方黨刊在進行內容創新時還應注重引領廣大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念,即無論是傳統新聞作品,還是運用新媒體創造出融合文字、圖片、視頻、VR技術等多種數字化信息形態的新聞作品,都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為人民群眾提供有思想、有品質的內容,讓他們通過閱讀、觀看高質量的新聞作品陶冶情操,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認同。比如,由新華社推出的《紅色追尋———三個年輕人的長征路》系列網絡直播節目,通過讓三個年輕人重走長征路親身體驗并感受長征的艱難,以此弘揚長征精神,引導人們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經播出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網民點擊量高達5500萬人次,為地方黨刊生產引領價值的內容提供了有益的路徑借鑒。

(三)注重品牌價值建設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地方黨刊要想贏得廣大閱讀群體的青睞,就必須緊緊圍繞辦刊定位,著力打造具有廣大影響力的品牌價值。一是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創新辦刊理念。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廣大讀者對地方黨刊的內容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地方黨刊轉變辦刊理念,以廣大讀者為中心,實現由“我報道什么,讀者看什么”向“讀者需要什么,我報道什么”的轉變,由反映型內容向具有理論深度的研究型內容轉變。二是打造具有特色的欄目。比如,《當代貴州》的“名家專欄”欄目以中央政策結合貴州實踐為導向,邀請了在政治、經濟、黨建、文化等不同領域的專家進行撰稿,在堅持原有優勢的基礎上積極改革創新,以更高的質量、更具特色的內容、更新的形式發出貴州聲音,獲得了貴州人民乃至全國人民的喜愛。三是增強選題策劃意識。在進行內容生產前對相關選題進行認真的策劃是提升地方黨刊質量的關鍵一步,一個好的選題策劃不僅能彰顯辦刊風格,同時還能增強宣傳的時效性與針對性。比如,“《今日新疆》雜志社在進行選題策劃時,不僅組織采編人員認真學習研究了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吃透精神實質,找準宣傳方向和宣傳思路,而且還有針對性地調查了解了廣大讀者迫切需要解決的理論問題是什么,廣大黨員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老百姓最需求的政策信息是什么?!盵12]

六、結 語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地方黨刊創新發展既是時代發展所需,又是國家戰略在媒體層面的體現。作為黨的喉舌,地方黨刊創新發展應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三大核心要義。此外,我們也應看到當下地方黨刊在創新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通過分析問題,提出發展對策,即通過依托“全國黨媒公共平臺”進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內容生產核心競爭力、注重品牌建設三條路徑進行創新。遙望未來,相信我國各地方黨刊的發展會越來越好,我國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以及大宣傳格局的構建也會實現。

參考文獻:

[1] 列寧.列寧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4.

[2] 本書編寫組.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

[3]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1.

[4]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

[5]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2-333.

[6] 習近平.堅持軍報姓黨堅持強軍為本堅持創新為要,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思想輿論支持[N].人民日報,2015-12-27.

[7] 新華通訊社課題組.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要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8:275.

[8] 石雷,李妍.媒體融合時代地方黨刊的轉型路徑探析———以寧夏《共產黨人》雜志為例[J].傳媒,2023(S1):94-97.

[9] 鄭輝燦.融媒體時代地方黨報黨刊轉型發展路徑探析[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4):68-72.

[10] 葛鴻.融媒體時代黨刊創新發展的經驗與啟示———以《當代貴州》為例[J].出版廣角,2019(20):44-46.

[11] 本書編寫組.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40.

[12] 王發耀.淺談新形勢下地方黨刊如何提高市場競爭力[J].中國出版,2013(23):45-48.

[責任編輯:李婷]

猜你喜歡
黨刊內容發展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新時期擴大黨刊影響力的實踐與思考
新形勢下黨刊如何提高傳播力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以“四個牢牢堅持”履行好黨刊的職責使命
主要內容
黨刊編輯要與群眾心連心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